南竿鄉志


  標題:鑑賞馬祖文物──編器之美/作者:游桂香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5-04-14    閱讀人次:439 )  

 編織可說是人類工藝技術中發展相當早的一項,人類在結繩記事的年代,編織就在生活中具一定的重要性,由於古代的竹木藤草等植物纖維不能保留到現代,而無從考究,但我們可從新石器時代的陶片上的蓆紋(又稱編織紋)可見其普遍之一斑。

 「編」與「織」本是兩種不同的工藝,然而因為此二種工藝技術有許多共同性,且時常同時使用在同一作品上,所以今日常將編織合成一個技法名稱。我國最早記錄手工業技術的《考工記》有云︰「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為良。」最能說明傳統工藝美學的特質,是要講求自然環境及材料和工藝技術的完美結合。也就是說在二千多年前,中國人即在工藝中添加了美感元素的要求,不僅僅是講求實用層面的,工藝美術(Industrial Art )其實早在春秋時代就已經在生活器物中體現了。
 
 在塑膠時代來臨前,人們生活中除了金屬,多是以竹木藤草等植物為材料製作的器物,以農漁業為主要生業活動的馬祖尤其如此,當年老祖父走「麻纜」時,伴他走遍大江南北的一口籐箱,比起今日的「○○七手提箱」絲毫不遜色。蝦米豐收季裡,每一個筴、簍、籃、籮、筐、篩……都派上用場;農忙時節的簸箕、斗笠、簑衣……也一日不得閒;寒冬裡,棉墊被可是奢侈品,用稻草編個草褥,多少也能抵擋些許寒意;送禮、摜點心更是需要一只好看的禮籃才更顯隆情盛意;就是家裡的小娃娃睡午覺用的搖籃,也要講究美觀和安全性。總之,各式各樣的編器在我們的生活中各盡其用,同時,它們不僅只是生活中的器物,在其背後更有著人們對自然、對生態、對生活、對民俗和信仰等各方面的觀念和態度。 

 編器材料以竹為最常見,籐、草也各具有其特性。利用經緯數量的不同,編法常見的有「平編法」、「三角孔編法」、「六角孔編法」、「人字形編法」、「波浪形編法」和「菱形編法」以及從這些編法裡衍生出更多的技法,端看製作者的巧思。此外還可由所用皮材或肉材的不同,或將材料染色產生色澤上的不同,或是因為材料厚薄寬窄的不同,或是將成品上漆,形成編器樸素但又變化多端的美感。馬祖這地方並不生產竹、籐,但由於生活中這些編織器物太常見和太重要了,早年農漁家庭多半會自己編些器物自用,我小時候就常見到祖父、祖母將篾條剖成不同粗細來編簸箕、簍筐等,材料當然是從大陸或台灣購入。 
 取材於天然材料的器物,從材料的取得、加工、製作、使用,到器物使用壽命結束之後,都是對地球比較友善、所造成的負擔比較小的。馬祖民俗文物館即將展出館藏的編器,除了讓大家欣賞各種編器的美之外,也提供大家思考的一個面向—如何讓這些對我們的環境無害的器物再回到我們的生活之中。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