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竿鄉志


  標題:第一章 歲時節慶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5-04-15    閱讀人次:788 )  

 年節習俗是常民文化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些特殊日子的文化涵義及各種相沿成習的活動,被賦予了特殊的社會文化意義。中國的傳統年節習俗,萌芽於先秦,發展於秦漢魏晉南北朝,定型於隋唐兩宋,鼎盛於明清,延續至民國。

 歷史上的福建是一個典型的移民社會,魏晉以降,深受中原漢族傳統文化的影響,而福建境內陸路交通十分不便,於是,不同時期,不同地區遷徙入閩的漢族移民,逐漸形成許多小區域的文化特色。這許多小區域特色,明清時期隨著福建移民傳播至馬祖地區。

 基本上,馬祖的歲時節俗傳自福建長樂、連江、福清一帶,源於中原,至今仍保留了中華文化尊祖宗、敬鬼神、重人倫、崇道德、尚禮儀、求真誠的基本精神和傳統基質,年節活動幾乎是「無節不祭祀」、「祭神與祭祖並重」。

 大體說來,馬祖的年節形式具有濃郁的福州地方色彩,不論春節的祭祀儀式、禁忌內容、元宵迎神繞境巡行活動,拗九節的「摜九」習俗,端午節粽子的作法,以至冬至搓丸的民謠,無一不是福州年節習俗的翻版。茲將重要年節習俗,敘述如下:

一、春節
 臘月祭灶後,過年的氣氛就一天天的濃厚,家家戶戶實施大掃除,以長竹竿綁上竹枝,遍拂屋內各角落,以清除塵垢,稱為「筅堂」。家家戶戶門邊,插榕樹枝,稱作「插青」;並換上新的門神、春聯,此期稱之謂「扮年」。
各家婦女爭購花枝、帶魚、鰻魚、自製魚丸、魚麵、燕丸、「風鰻」,大家開始殺雞宰鴨,儲備拜拜之用。民間的遊藝排練也聚集開始。外頭的人情債務,往返帳目,都得在年終前作個了結。
 十二月二十九日,全家團聚,圍爐夜話,稱為「小歲」,又稱過「小年」。
 除夕又叫「三十暝晡」,暝晡福州話晚上之意。當晚休市息作,遠遊者必歸團圓,傍晚,先吃點心,家戶水缸裝滿水,米缸盛滿米,而且大人小孩都不能說不祥的話,年夜飯時若有遊子未歸,也備碗筷,象徵已歸來團圓,用餐之前,關閉門窗,用餐之時,若打破碗匙,要說:「發了」或「發財」,不可以說「破了」。說話只講「好」,忌說「完」。年夜飯吃畢,小孩子講:「我吃完了」,家長就用草拭一拭小孩子嘴巴,意取「拭嘴拍股川」,以消戲言。吃畢年夜飯,碗內應再盛些飯,以示「年年有餘」之意。
 吃完年夜飯,放鞭炮,同時在屋樑上增插竹釘,以示「添丁」之意。長輩分贈紅包給晚輩,稱作「壓歲錢」,同時也在米缸、衣櫃、碗櫥等處,放個元寶,水缸則投入銅板,象徵到處充滿財氣。
 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戶戶在廳裡的祖先牌位神龕前面供「歲飯」,歲飯是隔年飯,用白米煮六分熟後,撈起裝入紅斗內,上放瓜子、桂圓、桔、紅棗、紙花,再插上十雙紅筷子,圍成圓形,放在祖先香位前,舉行鄭重的祭典,再放鞭炮,驅逐邪魔。
 清晨早起,大人忙著為子孫妝飾打扮,年前準備的新衣裳、新鞋襪、全部換上,老婆婆、少奶奶和年輕的小姐也都頭插紅紙花,手佩飾物,個個煥然一新,吃畢素食的早餐後,晚輩向尊長拜年,長輩賜以拜年錢或福桔或糖果等物,然後再到親友家拜年。民諺:「拜年拜年,掏桔復掏錢」,就是這個風俗。鄰居朋友相見,互道吉利,一方說「發財發財」,另一方接應「齊發齊發」;一方說「新年大吉」,另一方接應「平安如意」。放鞭炮,自家人聽到聲響,便喊「發」,而鄰居呼應「齊發」。這天,禁忌特多:包括不拿刀剪,不能打破器皿,不掃地,不清圾垃,不倒污水,不打小孩,不能哭啼,不穿白衣等等;出門上野外廁所或去水井挑水,也要攜帶冥紙瓦壓在廁所或水井附近,供孤魂野鬼享用,求取平安。
 當然,這天鑼鼓喧天,舞龍舞獅等民俗活動,以及此起彼落的爆竹聲,正是迎春納福的最佳寫照。
 初二,出嫁女兒帶著線麵、糖餅、豬肉,用特製的竹籃盛著,並以紅布袋套封,挑著回娘家拜年,當天必須折返,如果要在娘家留宿,必須等到初四「開假」才能回夫家,回程時,娘家須準備桔子、餅乾、糖果之類,置於竹籃內攜回,稱之為「答禮」、「回禮」。此一習俗如今已不時興。
 初四凌晨和晚上,均設酒果,焚香接神,相傳灶神在臘月二十四日上天,正月初四再下降到凡間,而這天也是本鄉「開假」日,人們要開始工作了。
 另外,正月頭作客,主人煮線麵點心,依俗不能全部吃完,要有剩餘,以示「有餘」、「吉利」之意。

二、元宵節
 正月十五,俗稱上元,也叫做元宵節,家家戶戶都懸掛精巧的燈籠,而小孩也趁此提著「風燈」遊逛。
 「擺暝」是在廟堂或村莊大廣場上進行,家家戶戶陳列豐盛祭品,也有許願的善男信女以整頭豬隻祭祀,從傍晚直到深夜,而且鑼鼓喧天,燈火輝煌,並大燃爆竹,年長者焚香膜拜,祈求闔家平安,漁利大獲,五穀豐登。
 本鄉各村莊廟宇,拜拜的日子,大約均在農曆正月十三到十五期間,擺暝節目由各家戶輪流「當頭」,由「當頭」代表到各家戶收喜錢,依大喜、中喜、小喜收取不同金額之紅包;而各家戶提供大中小不等之紅燭、祭品,家有喜事或添丁者或初嫁女必於上元前送燈,燈與丁同音,取添丁之意,元宵當晚贈送廟方啤酒一打或老酒一打,稱為「喜酒」。
 而旅居台灣各地鄉親,也會藉此時節返鄉,參加擺暝,共襄盛舉,使原本人口外流嚴重的村莊,顯得人氣旺盛了不少。
 「迎神」,是神明「繞境巡行」的活動,也是擺暝過程中,將遊行活動帶到最高潮,活動有一定的程序排列,為首的是高舉寫有祭祀主廟或主神的長棍燈、接下來是保長公,他是替遊行隊伍開道的神明,一手持酒壺,另一手持青枝,行進的雙腳踩著醉步,一邊喝著酒壺的酒,另一手則以青枝掃道。再來是最具威嚴的守衛神─七爺、八爺,七爺、八爺也負有開路引導的任務,更兼具探視民情,查訪罪惡以及驅除妖魔的責任。接在後面的是數尊大頭娃娃,俗稱「孩囝」,這些神偶都是依神像的神情模樣製成的。由一個人在神偶內頂著行走,由於這個角色是小孩子,所以行走時不時用跳的,而跟在「孩囝」後的是「馬奴」,這個角色是太子爺的座前騎,祂的步伐和人們的便步相似。跟在「馬奴」後的是「太子爺」,角色猶如一位官員,走路四平八穩,頗有官架子味兒,再接下來是花燈隊,有用手提的,也有用肩扛的,在花燈隊伍之後是神轎,由壯丁抬著所祭祀的各尊神明,四周有神兵神將,神轎後則是鼓板隊以及信奉的群眾。
 巡行隊伍繞境時,浩浩蕩蕩沿著村落主要街道行進,所經之處,家戶燒香相迎,並燃放長串鞭炮、一時鑼鼓喧天,爆竹齊鳴,煙霧迷漫。
 背鑼鼓的、挑花燈的、扛神轎的、頂孩囝的壯漢,累了有人接替,隊伍一直前進,並向他村遊行,神明所到之處,信徒虔誠迎拜,祈求閤境平安。
 擺暝次日中午,將祭祀的整個豬隻及各種祭品,大設宴席,由「當頭」來分組煮食,而場地也設在原祭祀的廟宇廣場,場面熱鬧,本地人稱做「食福」。如今「食福」都以在餐廳聚餐替代,所需經費多來自社友喜錢,「食福」結束,每戶都附送一袋福品。
 本鄉民眾多數來自長樂,每屆漁汛季節,便成漁民棲息之所,冬季海象惡劣,無法返回大陸家鄉過年,於是相約每年正月十五日懸燈為信號報平安,因而有「上彩暝掛風燈」的習俗。漁家通稱正月十五夜晚為上彩暝,如今掛風燈演變為各式彩燈在元宵迎神隊伍中,配合各村神祇巡境,祈求合境平安,年年幸福。

三、拗九節
 正月二十九是拗九節,拗九一作摜九,又稱「下九節」、「後九節」、「孝順節」或「送窮節」,是福州地區特有的傳統習俗。此日的習俗是吃拗九粥。拗九粥的煮法,是將糯米與花生、桂圓、紅棗、芝麻、荸薺等煮成,然後加糖,在馬祖漸改為由「拗九 」取代拗九粥。古時福州人認為逢九必窮,因此常利用拗九節這天,打掃家戶,送窮迎富。
 福州語系的地方,對於拗九節的由來,是受到中國五術與佛教合流後的風俗習慣。易經的「九」是陽數之最,在易經中乾卦上九:「亢龍有悔。」表示盛極而衰之意。民間傳說,這個習俗來自「目蓮救母」的故事。相傳目蓮的母親在二十九歲,被下在監獄。目蓮經常探望母親。但是每次所送的伙食,都被獄卒扣留。目蓮知道這事後,就以用荸薺、花生、桂圓、紅棗等混合煮成稀飯,上面撒上黑芝麻送去,獄卒問:「這是什麼?」,目蓮答:「拗九」,福州話「拗垢」是骯髒之意,獄卒信以為真,這食物才送到母親手上。
 本鄉昔日的年俗活動,到正月廿九拗九節才算結束。九為數之窮,福州人認為歲數逢九就已是窮極「犯忌」,所以要「過九」,分成明九與暗九。明九是指年齡中帶九的數字,如十九、二十九、三十九…,暗九是指年齡中含有九的倍數,如十八、二十七、三十六…。如果家中父母長輩,或娘家兄弟姊妹姑嫂諸親,遇到明九或暗九,依風俗要煮湯圓、太平(蛋),外加紅筷一付與薑一條,為他們祈福消災,以表孝心。俗稱「送九」,或稱「拗九」、「摜九」,對於至親的父母、舅舅、舅媽及祖父母等親戚「逢九」時,出嫁女兒準備麵線、雞(活的)、豬肉、壽包、太平蛋、紅筷、湯圓等禮品,以示隆重。如果逢九的親人被遺忘了,事後可在二月初二補送。
 過去的社會,由於親友眾多,難免遺漏,常因此被怪罪,嚴重者甚至斷絕往來,戰地政務時期,曾明令禁止。隨著時代進步,送九習俗逐漸被人淡忘,但老一輩的人仍有過拗九節吃 之習慣。

四、清明節
 清明之稱,始於漢代,劉安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後十五日為清明。」取其氣清象明,萬物孳茂、妙合自然之意。唐朝以後,相沿成為節令,清明又稱民族掃墓節,有踏青、掃墓之習俗。
 本鄉居民多福建沿海遷來,秉承中原文化之傳統,清明祭祖大都沿襲古風,表達「慎終追遠」之意,甚受民眾重視。
 清明有「壓紙」習俗,在本地「壓紙」即謂掃墓。通常選在清晨時分,備妥牲饌、祭品、黃錢紙、紙箔等物,赴先人墳墓,將黃金紙覆蓋墓上,上覆土石,稱為「壓紙」,又稱「掛紙」,繼而燃燒紙箔祭拜後,再整理墓地。出外或不能親自掃墓者需託親友代為「壓紙」,以示遠遊者思親盡孝之意。
 早年婦人於清明掃墓時,有哭墳之舉,對新亡之父母、翁婆或夫婿,跪伏號哭,訴說對亡者之思念及現時生活之苦,但此風近年已少見。
 清明當日,家家戶戶陳設酒餚祭祖,祈求祖先賜福,祭畢家人共食,謂過清明節。
 本地俚語:「清明穀雨,寒死老鼠」,意指清明時節寒氣可凍死老鼠,警惕鄉人,須注意著裳,避免受涼。清明花草初盛,綠意盎然之際,亦是本地漁農繁忙季節的開始,地瓜為地方之主食,清明過後即將預留之「蕃薯母」栽種,以備夏日扦插地瓜之種苗;另有「海流回水」(海水暖和之意)積極打樁、下網,企盼魚蝦豐收,清明正是地區漁農業之開端。
 清明時節漫山遍野,長滿本地特產麥蔥,形似韭菜的麥蔥,味香,僅於清明節可食,一過清明蔥莖老硬,便不好吃。

五、端午節
 端午節,馬祖人叫「五月五」、「五月節」,由於馬祖地區四面環海,缺乏優良港灣,民間也自始從未舉辦賽龍舟活動,但是端節習俗仍有其特殊之處,「三角粽」即是地區特殊的應景食品。農曆四月底開始,鄉民紛紛購置粽葉、糯米、花生及其他佐料,五月一日起,開始包起粽子,有別於台灣菱形狀,本地都是長三角形,或蒸或煮,甜鹹皆有。
 端午正是夏之初,蚊蚋叢生、百蟲蠢動,因此在這一天盛行避邪去毒之習俗,如飲雄黃酒,或噴雄黃於門戶、牆壁、床邊床角,灶前灶後,以避百毒;小孩子頭額、耳朵常被塗上雄黃粉,或佩帶香囊雄黃包以去邪保平安。另外,端午節還有「插艾蒲」的習俗,以紅紙包裹艾草菖蒲莖端,加上竹釘,釘在廳堂大門或一般門窗兩旁,用以驅毒辟邪。
 鄉俗對過世之至親有「送粽」之舉,頭年於五月節向喪家送粽以示禮,喪家當年不得包粽子。

六、中元節
 中元節即「七月半」,「七月半」在本地是一個大節,家家都有祭祖先,燒楮衣的習俗。祭品必備「七月半 」,是糯米和在來米混合磨漿製成,一般常見的是將米漿瀝乾凝結後,搓成圓丸,煮熟撈起,倒在盛有大豆炒熟磨粉和砂糖調成的皿器上,滾動沾黏均勻後就可食用,這種沾黏的動作,本地人叫「苞踉」,故稱「苞踉 」,還可贈送親友。
 「七月半」不限定在七月十五日,有的提前,有的延後,大致在十三到十八之間,各家戶都有他的傳統,約定俗成。中元節主要在祭祖宗時焚楮衣(又稱紙衣或冥紙)及錢箔,以供列祖列宗在陰間穿著及享用耗費,燒時在小紅紙箋上寫明某世祖的名字,依輩序從上到下供敬。如太高祖、高祖、曾祖、祖、先父逐代順序,這是一種隆重的家祭儀式,節前各家眷都忙著摺楮衣,糊紙箔,做好燒紙前的準備。演變至今,風俗已淡化,糊紙箔耗日費時的工作,也不容易做到。

七、中秋節
 中秋節,地區稱為「八月中秋」或「八月十五」,早年地區窮困,物資缺乏,除祭祀祖先,難得嚐月餅,而今地區餅家製作月餅,大小不一,通常月餅用麵粉和砂糖作成,有火腿、五仁、蛋黃、豆沙等式樣,家戶都能買得起,並作餽贈親友之禮品。當夜人圓月圓,閤家邊吃月餅邊賞月,被稱「拜月」;而戌守本區的國軍將士,他鄉過節,倍感思親,於是聚集賞月(月光晚會),載歌載舞,憑添馬祖秋節之歡樂。
 而往昔秋節前夕,軍政大員蒞馬常帶來影、視勞軍團和犒賞,地區機關、學校也會發起勞軍活動,顯示軍民一家,甘苦共嘗,近年來中秋節慶最時興烤肉慶祝。
 早期馬祖各村均有燒塔習俗,燒塔是福州傳來的秋節禮俗,燒塔具有除舊佈新、驅邪辟毒之意,秋節前夕,成群稚童拾木柴或破桶,堆架成塔,引火燃燒,過去棺材板、茅廁板之類養生送死的器具不能當柴火燒,這些東西如廢棄不用,需透過燒塔解決,以示惜福、尊敬。 民國三十八年國軍進駐後,燒塔曾被禁止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八十六年才首度在鐵板村重現。此後中秋燒塔,成為鐵板年度盛事,每年在鐵板天后宮廣場舉行,現場還有大鼓陣、園遊會,人聲鼎沸,熱鬧異常,遠嫁各村的鐵板女兒,甚至旅台鄉親都回來參與。燒塔活動開始時,通常由耆老燃起第一把火,讓現場氣氛熱到最高點。
 本地另有一傳說:中秋近午夜時分天開門,會垂下「月華穗」,幸運者能見到,可立即下跪許願祈求,必如願。並立即用利剪剪下,不能告訴任何人,秘密地將「月華穗」放入米缸內,這年米缸的米永遠是滿的,吃不完。

八、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馬祖各界有秋祭列祖列宗或民眾公墓,以及選拔模範老人、敬老楷模等活動,其意義涵蓋著慎終追遠、孝道以及祈求平安。
 先期遷移此區居民,逢此佳節有登高放風箏,飲菊酒及婦女佩茱萸的風俗,在敬神活動中,地區以婦女吃「九皇菜」的習俗最耐人尋味。
 馬祖話-「吃菜」即是「吃素」,吃「九皇菜」也就是為「九皇」而吃素了。據馬祖民間流傳:「九皇」包括有九皇大帝,王、趙天君,馬、岳元帥及南斗星君與北斗星君等神明,婦女為「九皇」吃素,同時用九柱清香祭拜,旨在祈求家庭平安。
 吃素從農曆九月初一開始,到初九結束,初一開始叫吃「九皇菜」,而初九結束叫「九皇菜開葷」,「開葷」就是「開戒」,以後就可以隨便吃素吃葷了。而重陽的另一種習俗就是前往祖先墓地「壓錢紙」,這又與清明節上山祭墓風俗相類似。

九、冬節
 冬至本地人叫「冬節」,俗話說「冬至如大年」,福州節俗對冬節甚為重視。居民多在冬節前一兩天用糯米磨漿,壓乾水分,稱為「米西」,內餡則是先炒熟花生,用麵桿反覆碾碎,調以砂糖與油、蔥。當天民家除了祭祖酬神之外,晚上全家男女老幼圍在旁邊搓湯圓,並在紅色盤內備置紅燭和大蒜,象徵喜事與添孫之意。搓丸或叫搓湯圓,一邊搓,一邊唱:「搓丸自搓搓,年年節節高,大人添福壽,兒囝歲數多。」真是其樂融融。
 次日清晨,將前晚做好的搓丸煮熟奉祀祖先,再閤家分享。昔時並以此丸紅白二色,黏貼諸門檻,每邊三粒,用以避邪趨吉。
 在過去物資欠缺的的年代裡,一般民眾平時很難吃到甜食,因此冬節搓丸是無數馬祖孩子期盼的日子。

十、祭灶
 臘月廿四,家家祭灶,但也有一些地方廿三祭灶,這天相傳灶神隨著諸神昇天,奏報最高的神「天公」|玉皇大帝。
 早年的馬祖,家中建灶是件大事,還必須擇定吉日良辰,至於灶的方向、位置和高度,都必須慎重考慮,鄭重其事。
 馬祖人尊稱灶神為「灶君」(灶公),灶神的夫人稱為灶媽,風俗認為農曆十二月廿四日這一天,灶君上天去,灶媽仍留守人間。
 祭灶所用的祭品,葷素均可,視各地習俗而定,主要的奉祀物品為祭灶糖,是用大麥攙米做成,式樣形形色色,考其原因,意謂糖可以使灶神食而甜嘴,就會「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