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竿鄉志


  標題:第七章 其他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5-04-15    閱讀人次:857 )  

「八三一」軍中樂園

 特約茶室通稱「軍樂園」、「軍中樂園」或「八三一」。

 「八三一」名稱由來,緣於軍中通信單位使用的中文電報明碼,其中女性生殖器官「屄」的電碼代號是「八三一一」,「八三一」因此被流傳為軍中樂園的暗語。

 「八三一」的設立有其時代背景,民國三十八年,大批軍隊撤退來台,其中很多是單身且正年輕性慾旺盛的男性,當苦悶無法排遣時,時有騷擾良家婦女或嫖土娼情事發生,造成軍民不和及性病泛濫,為解決「性」問題,「軍中樂園」在次年(三十九年)便應蘊而生。「軍中樂園」隨部隊駐紮需要,或在營區內,或在營區附近隨駐設立,也隨部隊駐地更換移動、取消。

 四十一年一月,軍方公佈「戡亂時期陸海空軍軍人暫調條例」,嚴格規定在訓或現役軍人結婚的限制,對軍人強力約束,在其情慾不能循正常婚姻管道紓解下,只有找上「軍中樂園」宣洩。

 「軍中樂園」歷久不衰,尤以外島為最,主要是台灣來馬從事性服務的女人少,而軍事任務頻繁,官兵為數頗眾,為解決官兵「需要」,始終十分興盛。馬祖地區的「八三一」成立甚早,四十一年首設於南竿鄉復興村,位在入村防空洞附近,茶室小姐每天會在村落橋下打水洗衣,和民眾不相往來。本地人通常稱茶室為「白面館」。四十九年六月梅石馬祖文康中心成立,特約茶室是中心四大部中娛樂部的別稱,五十年八月「八三一」遷往梅石村,由一座破舊的三合院改建而成。五十四年八月,軍方馬祖福利分處接辦茶室業務。七十年間,由於招攬服務生極度缺乏,乃移轉為民營,但因特種營業場所易生糾紛,軍方仍派員管理,通常由政工軍官擔任管理員。

 「軍中樂園」內部陳設,在進門客廳處供奉福德正神,廳堂正牆上,掛滿女服務生玉照,並編上號碼,左右後兩排房間是「接待室」。牆上除掛著「娛樂規則」,要求官兵一律遵守外,最令人發噱的是這樣一副對聯,右聯為「大丈夫效命疆場」,左聯為「小女子獻身報國」,橫批為「服務三軍」。接待室房首裝有編號之綠燈,燈亮表示正在接客。室內小小「洞房」大抵是一張雙人床,夏舖草蓆,冬舖被褥,床頭兩隻枕頭,旁有小衣櫃,茶几,上面堆著用品,牆上則貼著中外明星的照片、海報。

 娛樂時間在金馬地區因「僧多粥少」,娛樂券一張限用七分鐘。超過十分鐘必須加買一張票。票價依物價逐漸調漲,早期軍官一張票二十五元,士官二十元,戰士十元,六十四年十一月調整票價,軍官五十五元,士兵四十五元,公務人員九十元,可見此時已開放民間進入「八三一」消費。

 服務生接客時間大都從上午八時開始,外島實施宵禁,下午七、八點便打烊了。一般說來,每週三、週日生意最好,週四晚間,按例軍醫逐一為女服務生檢查是否染有性病,一旦查出有病就禁止接客。遇到軍中發餉或國定假日,官兵蜂湧而至,一天接客二、三十人是常有的事。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真正屬於她們的日子,除了月事來臨外,只有「三八婦女節」可以拒絕接客,完全安靜休養。其他端午節、中秋節、各種國定假日,她們通常要「加強戰備」,尤其是「九三軍人節」當天。

 軍中樂園和女服務生簽有合約,外島通常一期半年,期滿續約。女服務生的來源,不少是台灣偷跑的私娼被抓到後,賣到外島。另有一些女受刑犯自願前往外島充當「軍妓」,多以妨害風化或吸毒者為多;當然,因為家庭生計而自我犧牲,自動到外島者也有。

 據統計,女服務生平均年齡大約三十歲,學歷以小學、國中居多,偶見高中、大專者,早年則有十六、七歲的少女。

 女服務生從良在早年亂世中較為普遍,但日子過的下去的通常不多。曾經馬祖有一女服務生嫁給了老士官,卻始終不肯跨出大門一步,因為「怕見人」,那裡的戰士幾乎都買過她的票,走到大街上,滿街的人都買過她,又如何走的出去?

 民國七十九年間,立法委員陳水扁認為婦女被「輔導」到外島軍中樂園就業,違反婦女人權,向國防部提出緊急質詢,要求廢止軍中樂園,軍方順應潮流,八十年間開始關閉金馬地區軍中樂園。曾經存在外島三十多年,對於調劑官兵生活,防止軍民桃色糾紛與性犯罪,具有一定貢獻的軍中樂園就此走入歷史。

 梅石「八三一」後來作為軍方儲存廢砲彈場所,一度引發民眾恐慌,九十四年八月,軍方撥交連江縣政府管理使用。縣府觀光局為了讓閒置營區再利用,增加地方觀光資源,委託顧問公司完成「閒置營區再利用─梅石營區整體規劃與初步設計案」,希望藉此帶動梅石當地的發展,計畫將早期有「軍中樂園」之稱的「特約茶室」規劃成新景點。

 由於營區內「特約茶室」舊址的規劃再利用是整個設計重要部分,消息傳出後,多數人持肯定態度,認為茶室紀念館的設立,有它的價值,並具有歷史性、神秘性、故事性與獨特性。特約茶室成立有其時代背景,現今已成為金馬戰地歷史的一部分;成立「特約茶室紀念館」與開放綠島監獄保存供人參觀的道理相同。茶室歷史建築與文物的保存、展示,只要屬於具有價值的歷史文物,都值得保存,成為人類的歷史資產。

金馬自衛隊中的「自強隊」((註:由「猛沃營参一」網友提供)

 民國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期,台灣的國際局勢逆轉,處境越來越差;國內的反對運動也漸成氣候,對政府形成莫大壓力。民國68年元旦美匪建交,一年內美國將撤軍(駐台美軍)、廢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對台灣民心士氣的打擊,幾達頂點。在這樣的局勢下,由王昇上將擔任國防部總政戰部主任的政戰系統,肩負鞏固心防、加強國防的任務,軍、政一把抓,勢力如日中天。

 戰地政務屬於軍方的政戰系統管轄,金馬兩縣縣政府的各級主官,大多由現役的政戰軍官軍職外調,或是安排退伍的政戰軍官轉任。民國71年2月至74年,金門自衛總隊總隊長由退役少將曲知平擔任,大力強化自衛隊的編訓,汰換武器裝備,號稱金門的「第五師」(民國72年後大小金門共有四個步兵師)。

 金馬自衛隊也曾聯合編組,參加329國軍運動大會「後備軍人組」戰技比賽,與台灣各縣市的後備軍人代表隊競技,連續兩年都獲得第一名,引發台灣各縣市團管區提出抗議,認為金馬自衛隊應歸入「現役部隊組」比賽。第三年,大會規定金馬隊只計算分項成績,只給精神錦標,金馬隊因此決定不參加。

 同一時期,金門自衛隊也編組「基幹隊」與「自強隊」,基幹隊是在每年例行的短期訓練外,另外挑選精壯編成,長期受訓服勤,並於全體動員時擔任領導幹部。

 至於本篇的主題:自強隊,簡單的說就是金馬自衛隊中的特戰部隊。成立於72年,編訓的構想為挑選菁英,施以特種作戰與情報專業訓練。平時擔任海上、陸上情報蒐集及保防佈建;戰時配合軍方進行特種作戰;如外島地區遭共軍攻佔,則以其當地人的身分掩護,從事敵後游擊與情報工作。

 自強隊隊員主要來自金門,馬祖的不到10人。我們在西莒遇到的計程車司機老大,就是少數幾個馬祖隊員之一。老大那時剛從西莒敬恆國中畢業不久,17歲左右。與一般強制且純義務性的自衛隊不同,自強隊員簽約10年,有薪水,對外嚴格保密,以保護隊員身份。自強隊集中於金門訓練,借用第二士校的場地設施,由基幹隊員擔任幹部,駐金門的政戰特遣隊代訓特戰戰技,也由金門的海龍代訓蛙訓。

 自強隊在二士校的寢室位於二樓,規定不准走樓梯,只能爬牆上下樓。據老大說,那時隊員大都不滿20歲,但是訓練極為嚴苛,拳打腳踢樣樣都來,「不把人當人」。

 王昇長期擔任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直接督導金門民眾自衛總隊,基幹隊和自強隊均是在其授意下先後成立。民國72年5月王昇突然被蔣經國調任聯訓部主任閑缺,軍政高層權力版圖一夕翻盤。

 王昇下台後,參謀總長郝柏村成為唯一的軍事強人,開始著手整頓政戰系統,其中一項就是檢討金馬自衛隊的組織與定位。政戰系統大張旗鼓的編訓自衛隊,在他人眼中,簡直就是在搞「私有武力」,想要建立政戰系統可以完全指揮、運用的武裝力量,當然要優先處理,於是軍方下令解散自強隊。理由是自強隊構想不切實際,蒐集情報的功能,軍方原已有許多單位在做,無須重疊;而金馬各島面積狹小,無敵後游擊作戰的迴旋空間;人口有限、彼此相熟,也無長期掩蔽潛伏的條件。

 此時自強隊訓練已有一段時間,也有相當成果,所以自衛總隊高層極力向上爭取保留。經過折衝,郝柏村同意於巡視金門時,到二士校視察自強隊的戰技操演後,再做決定。據說郝柏村原來未將自衛隊的娃娃兵放在眼裡,但看完後不發一語離去,因為自強隊員的戰技與戰力水準,已遠超過一般陸軍步兵。之後下來的指示是,繼續訓練一年(還是半年?),再做處理。

 撤銷自強隊是既定政策,但將這些已經形成戰力的隊員解散,也是十分可惜。所以最後的決定,是將這批隊員納編為士校36期學生,畢業分科後,分發各部隊服常備士官役,自強隊從此煙消雲散。(註:金馬自衛隊中的「自強隊」由「猛沃營参一」網友提供,謹此致謝,網址:http://andro0918.pixnet.net/blog/post/163015400-%e8%bb%8d%e5%8f%8b%e8%bf%94%e9%a6%ac%e4%b9%8b%e9%87%91%e9%a6%ac%e8%87%aa%e8%a1%9b%e9%9a%8a%e3%80%8c%e8%87%aa%e5%bc%b7%e4%b8%ad%e9%9a%8a%e3%80%8d))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