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竿鄉志


  標題:第九章 藝文活動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5-04-15    閱讀人次:598 )  

 馬祖先民討海為生,生活困苦,早年先民藉廟會「酬神」,集資請福州戲班來演出,慰勞自己一年辛勞。津沙天后宮,早年搭有戲臺,專供「酬神」之用。福州閩戲團來演出,是一件大事,村民廣邀別村親友前來,婦女們則盛裝出席。閩劇團一村演過一村,最多曾停留七、八個月。

 民國三十八年兩岸斷航,馬祖人無法前往福州看戲,福州劇團也無法來馬演出。

 四○年代,軍民各自組織閩劇團,延續福州表演藝術,四十六年十月二十八日東引「海風劇團」曾來南竿勞軍表演多日;四十六年,津沙民眾自組的閩劇社公演。

 五十七年至五十九年,南竿鄉公所成立福州戲班,在介壽村軍人之友社、村公所排練,並巡迴各島演出,舞台極為簡陋,且無燈光音效,但地區缺乏娛樂,每次演出都熱鬧非凡。六十年以後,居民大量遷台,老藝人凋零,地方戲式微。

 每年的春節及特別慶典,都在山隴廣場上舉行。節慶前一個月,馬祖防衛司令部下達命令,各部隊以支隊為單位,準備民間藝術活動。軍方與村幹事協調演出內容,部份節目由民眾負責,這種軍民同歡的演出型態持續數十年,直到戰地政務時期結束,仍有小規模演出。

 通常民眾都將廟會活動帶入節慶表演,像七爺、八爺、孩兒陣和鼓板樂,甚至扮八仙。廣場上,每年必備節目包括舞龍、舞獅、捕蝴蝶、跑旱船(陸地行舟)、漁翁戲蚌、龜精吃醋、國術表演,及高蹺陣上的伬唱、賣蜆仔、拍錢套等民間遊藝。

 五○年代,馬祖各軍營陸續成立康樂隊,並鼓勵民眾加入演出。這期間南竿有「怒吼康樂隊」、「尖兵康樂隊」。

 五十八年春,南竿鄉公所成立「南竿民間藝宣隊」,成員多為山隴民眾,曾在介壽台表演兩場;演出福州戲、歌唱、舞蹈、雜藝等,均屬無報酬義務性質。

 五十九年底,南竿藝宣隊重組,改名「南竿復興中華藝宣工作隊,隊員仍為地區女青年,南竿指揮部全力支援,還釐訂生活公約,整飭隊風。

 馬祖防衛部則成立中興康樂隊,定期演出西樂和魔術表演。五十五年,易名「雲台藝工隊」,五十八年撤銷。

 六十年以後閩劇轉入業餘,旅臺鄉親陸續成立業餘閩劇社,並返馬演出。六十九年桃園「馬祖同鄉會」鄉親,承續東海部隊「海風劇團」風格,成立「海豐業餘閩劇社」,在桃園一帶演出,七十年初期,團員六十五人,抵達馬祖,展開十二天十餘場巡迴演出。

 七十年以後,各區康樂隊蓬勃發展,已能設計出一場一百分鐘、十幾個節目的晚會,包括歌唱、舞蹈、相聲、雜技等,舞台燈光炫麗、具備煙霧特效,帶給軍民極佳的臨場感受。

 七十二年八月,馬防部司令官趙萬富、秘書長趙奠夏極力倡導下,成立「馬祖文化藝術工作隊」,俗稱「文工隊」,隊部暫借南竿鄉山隴介壽堂。男隊員由軍中具才藝士官兵組成,女隊員全為地區女青年,由康樂官阮錦明帶領七次巡迴各離島前哨據點,歷時一年多時間,演出二百多場。

 「文工隊」非常活躍,曾赴臺及東南亞各國巡迴演出,宣揚戰地建設成果,八○年代末期解散。

 民國八十一年戰地政務解除,馬祖地區開放小三通,與對岸福州恢復來往,「福州市閩劇團」陸續來馬公演,這也觸動地方人士創辦樂團的念頭,八○年代中期成立的「雲台文化協會」以用鄉音唱自己的歌為目標,著手蒐集傳統表演藝術,並加強地方歌謠、戲曲、舞蹈的創作。

 隨後,陳崇順出版了「馬祖鼓譜」第一集,獲得地方藝文人士的認同,成立「馬祖鼓板協會」,除對鼓板樂作有系統的書面整理,還展演推廣。

 學校的舞蹈教學從民國五○年代到七○年代都相當普及,八○年代舞蹈風氣鼎盛,各村婦女練習排舞、元極舞、交際舞和扇子舞,李文英、劉玉金老師、陳月琴三老師曾聯手在介壽堂演出【跳舞的人】,後來都成為地方舞蹈的推手。之後陳秀玲老師在馬港文化局演藝廳發表個人舞蹈展∣【雲之南】,為個人的舞蹈生涯及馬祖舞蹈史樹立重要里程碑。

 期間,臺灣的專業表演團體雲門舞團、漢唐樂府、國光劇校、如果兒童劇團、九歌兒童劇團等接連來馬演出,都為馬祖的表演藝術帶來重要啟發。

 民國九十年以後,進入百花齊放時期,黃梅調、閩劇傳統戲曲依然受到喜愛,前衛新潮、異國風格的表演藝術也湧進馬祖,牛角社區發展協會更邀請舞蹈家賀連華指導社區婦女,演出現代舞碼「女人的心事」及佛朗明哥舞「Tango de Passion」,從觀眾席走上舞台,表演藝術成為生活的一部份。

 經過幾年的團練與演出,雲台文化協會和馬祖鼓板協會成了連江縣文化團體代表,也是馬祖最忙碌的兩個團體,大至總統府演出、小至地方上各類活動,都可見他們身影。雲台文化協會的成員一起譜寫馬祖歌謠、設計舞台,甚至策劃花轎婚禮的流程與歌曲賀詞,為新人重現三十幾年前的扛轎婚禮。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