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竿鄉志


  標題:第五章 介壽國民中小學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5-04-15    閱讀人次:668 )  

一、沿革

 民國三十八年,雄獅部隊駐守山隴地區,孫強處長(職務同今政戰主任)領導,並飭請馬上尉召集該村十一、二歲之孩童識字,定名為「山隴識字班」,所敎課程以三民主義為主,以山隴沙灘為紙,以小竹竿為筆,約三十位孩童賴以啟蒙,是為本校之始。三十九年,由朱錦華擔任負責人,在山隴舊街以戲臺板充當書桌、以水泥壁充當黑板。四十年,遷址山隴民宅上課,並由台灣聘請三位老師,校長賴景成,使用教育部審定之課本,近乎正規學校教育,唯設備仍很簡陋。

 四十一年,建校於舊社教館址,定名為「連江縣立介壽國民學校」,學校教育粗奠基礎,第一任校長為許慈悟。四十八年,士紳陳聯璧、陳聯珠、曹常梭、官銓福等人協調土地捐購整修事宜,中心國校在復興村成立,介壽與福澳國校、梅石分校同屬其下。五十四年十月,新校舍落成(今馬中校址),中心國校移址介壽村,更名為「連江縣立介壽中心國民學校」,原中心國校改稱復興國校。五十年後地區實施大規模併校,原復興國校、福澳分校併入介壽中心國民學校。六十五年地區推行九年一貫制教育,將介壽中心國民學校與馬祖高中代辦之國中部合併為「連江縣立介壽國民中小學」(現址)。八十年,增設附設幼稚園;九十一年,國小部增設資源班。

(一)中心國校:四十八年成立於復興村(連江縣議會現址),首任校長為張若桂,五十年丁敏之接任,五十一年三月地區青年曹金平出任校長,後因保送師大,八月由朱超接任,五十四年十月,中心國校移址介壽村,更名為「連江縣立介壽中心國民學校」,復興國校延續至六十一年八月改稱復興分校,代校長曹秋官改任主任,六十五年地區推行九年一貫制教育,將介壽中心國民學校與馬祖高中代辦之國中部合併為「連江縣立介壽國民中小學」,復興分校廢止。

(二)福澳國校:民國四十年設置福澳國校於今華光大帝廟現址,朱錦華為第一任校長,至四十八年張超然校長任內,中心國校成立於復興村,福澳國校廢止。

二、位置

 南竿鄉介壽村13號。

三、校地面積

 全校包括國中部、國小部、附設幼稚園、教師宿舍及網球場,總面積為20,097平方公尺。

四、組織編制

(一)組織
 由國中部、國小部及附設幼稚園所組成,設校長一人,受連江縣政府教育局督導,綜理國中、國小及附設幼稚園各項事務,對外代表學校。
 學校行政組織,設國中部教導處、國小部教導處、總務處、國中、國小部輔導室、幼稚園及人事、會計等單位。國中、國小教導處、總務處與國中、國小輔導室各置主任一名,均由教師兼任。附設幼稚園置園長一人,由教師兼任,綜理園務。會計與人事置管理員各一名,均為專任。
 國中與國小教導處下設教務組、訓導組組長各一名,國中部幹事二名、國小部幹事一名,幹事為專任,組長均由教師兼任。
幼稚園下設教保組,置組長一名,組長由教師兼任。
 總務處下轄事務組、出納、書記及工友,事務組置組長與書記各一名,均為專 任,出納職務由職員兼任。

(二)編制
學校置校長一人,教師三十八人(含兼職主任五人、幼稚園園長一人、組長五人),專任事務組長一人,人事管理員一人、會計員一人、幹事三人,書記一人,校工五人、臨時雇員(褓姆)五人,全校合計五十六人。

(三)班級數
幼稚園:四班。國小部:十班(另設資源班一班)。國中部:六班。

五、教育特色

(一)教師專業,增權賦能
(二)多元學習,活潑教學
(三)群性陶冶,個性發展
(四)生活教育,知行合一
(五)落實輔導,活化心靈
(六)家長支持,社區共榮

六、校歌

巍巍雲山,浩浩海洋,介壽校史口碑名揚。
智德兼修,五育並重,民族幼苗培育拙長。
誠公勤毅,立校精神,莘莘學子繼志發皇。
珍惜青春年華,讀書不忘救國,
砥礪戰地氣節,努力光我家邦,
努力光我家邦!(李開炳作詞)

七、校訓:誠、公、勤、毅。

誠:樂行善事,篤實不欺;修身養性,胸襟開朗。
公: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推己及人,兼善天下。
勤:努力工作,刻苦耐勞;時時求知,師法聖賢。
毅:堅定意志,力爭上游;宏揚儒教,任重道遠。

八、學校願景

健康e世代 人文閩東情
培養人文素養、鄉土情懷的學生
孕育健康快樂、善用科技的學生
營造溫馨人性、民主開放的校園
型塑專業創新、多元熱忱的教師
推動敏捷周全、優資服務的行政
凝聚主動熱心、參與共識的家長
結合人力資源、拓展學習的社區

九、歷年班級數及學生人數

第五章 介壽國民中小學  照片

十一、歷任校長

蔣榮森、曹常順、李開炳、林俊惠、陳善茂、陳元利、林俊惠、陳書安(94.8-)。

十二、歷任家長委員會會長

黃星華、柯天鎧、葉金福、陳振清、陳書建、陳書禮、陳元利、陳書建、葉世福、陳書廉、陳月欽、王清勇、陳忠義、高志勇、曹昇華、曹爾章(現任)。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