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竿鄉志


  標題:一、農業沿革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5-04-18    閱讀人次:534 )  

 地區屬亞熱帶海洋型氣候,終年皆可栽培各種作物。但自然條件並不利農業發展,冬季東北季風強勁,為害作物生長;全年雨量甚少,又都集中於每年三至五月,灌溉困難,影響農耕;而在土壤方面,由於花崗岩地質,長期受風浪侵蝕,土壤磽薄,土質多屬酸性,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極為有限,加以水源不豐,涵養不易;都限制了農業的發展。

 由於自然環境不佳,早年地區僅能種植地瓜、豆類及少數蔬菜,居民生活大都困苦。民國二十八年至三十九年間,地區曾種植罌粟,成為地區農民主要收入來源。

 四十五年國軍進駐,在行政院農復會經費補助及技術指導下,積極發展農業。不斷由台灣引進新品種,進行種苗試驗,更新農具,供應肥料,地區民眾開始種植各式蔬菜,並飼養豬隻,農業漸具雛型。

 六十五年連江縣農業改良場成立,從事農業、畜牧業之推廣工作,積極育苗、強化防風林造林工作,實施水土保持,興修水利,改善農業自然環境,一面引進優良牲畜品種繁殖推廣,補助興建畜禽舍,提升飼養技術,加強疫病防治及診療。使得原以漁業為主的地區,逐漸轉型成農業、畜牧為主,漁業為輔的型態,早年本鄉民眾投入養菇種茶事業,初期都曾轟轟烈烈,但最終都功敗垂成。九十二年,劉增同、吳木雄又先後斥資數百萬元在四維及珠螺興建養菇廠,但都鎩羽而歸。

(一)三友養菇廠

 民國六十八年,曹常斌、林平鑒、陳德玉等三人在清水村創設三友養菇廠,為了採購養菇材料,吸收養菇新知,三人經常台馬兩地奔波,甚至遠赴南投求教養菇專家張坤邦,整修菇寮時更是不眠不休,一開始試養蠔菇,規模不大、產量有限。後為連江縣長封惠南獲悉,前往菇寮參觀,讚許他們的創業精神,並報請馬防部司令准予動用基層建設經費五百三十八萬元,協助興建養菇寮十二座,採購太空包材料及全套機器,司令官並破例特許砍伐防區相思樹,製作太空包所需之木屑,縣政府並決定與三友養菇廠簽定共同造產事業合約。

 初期經營順利,產品上市後也廣受歡迎,各界都認為大有可為。然而三人不久拆夥,導致共同造產事業合約遲遲未能和縣府簽定,七十年底,養菇廠停止生產,位於南竿鄉公所前方凹地十多座菇寮中,數以萬計的太空包上長出的菇,任其枯萎、腐爛。七十一年底,連江縣政府請養菇專家張坤邦來馬指導,希望能起死回生,但三人興趣缺缺,地區新興的養菇事業就此曇花一現。

(二)馬祖茶葉農場

 民國七十年左右,連江縣政府動用基層建設經費,以合作造產方式,由台商前來馬祖種茶,馬祖茶因而出現。當時種植在津沙農場、梅石瓦斯廠下方及福澳水庫附近,後來僅收穫二市斤。

 福澳村民林宜寶一直和台商保持聯繫,七十二年他投入種茶,除廣讀書籍又到台灣參觀茶廠,他所種植的武夷茶廣受歡迎,批發價每市斤曾高達一千元以上,茶園分散在福澳後山,大約有三、四公頃,七十七年春茶收穫貨量在一百公斤左右。福澳水庫的水源對茶葉生產提供很大的幫助。

 除了投注相當的人力和心力外,林宜寶在青檀澳設製茶廠,產量曾高達一年一千多公斤,由於價格和品質無法兼顧,外銷市場又無法打開,加上大陸茶葉開放進口無異雪上加霜,馬祖唯一的茶廠短短四年多便告歇業。

 九十五年初,林宜寶重新在自家福澳後山種茶,從歷經整理培苗二年多。九十七年八月,消失多年的「馬祖茶」首批夏茶再度收成,約廿台斤左右。

 緊接著,九十六年初,台灣旅馬同鄉會理事長邱垂旺也在津沙靶場下方山凹處租地,利用工程之餘,進行整地、除草,種植成功一萬多株茶苗,花了一百多萬元,也投入「馬祖茶」的產銷行列。

(三)三通、欣園養菇場

 九十年間,連江縣政府鼓勵與輔導民間開設兩座養菇場,其中位在珠螺,由吳木雄與吳健清兄弟投資的三通養菇場,因菌種進口及成品外銷問題重重,九十二年底已人去棚空,估計投資損失在四百萬元以上。另一座位在四維,由劉增同投資的欣園養菇場,雖慘淡經營,但兩年內投入一百多萬元,也都未回收,後來也走上關場命運。

 養菇、種茶先後在地區消逝後,本鄉農業發展目前僅剩蔬菜生產,農地主要分布於介壽村縣府廣場蔬菜公園、馬中右側山凹農地,復興村六間排農地以及清水畜牧中心一帶,供應本島所需,瓜果類本地僅少量生產,大都仰賴台灣進口。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