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竿鄉志


  標題:一、昔日飲食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5-04-19    閱讀人次:509 )  

 本鄉僻處海隅,土地貧瘠,耕地甚少。早年居民生活清苦,常常整日辛勞,僅足夠一天溫飽。而百姓平日之耕作,僅能種植番薯,番薯是先民生活中不可一日或缺的食物,卻也是人們心目中最怕的,多少人心中最大的期望便是好好吃一頓白米飯,但談何容易,於是先民挖空心思,將番薯變成龜桃、地瓜餃、老鼠仔…等等美食。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本鄉四面環海,漁產豐饒,盛產帶魚、假黃魚、鯧魚、蝦皮、蝦蛄等,煎煮炒炸之餘,也講求變換口味,於是「魚麵」、「魚丸」、「魚乾」等各式漁產品紛紛上桌,其中如早年地區蝦蛄產量極多,民眾吃到怕,虧得長輩還為牠取了個「層層上」(蝦蛄外觀一層一層)的吉祥名稱,鼓勵子弟常吃;由於自然環境不佳,除種植地瓜外,僅能種些豆類和少許疏菜。至於肉類,雖然家家戶戶都養豬作為副業,但平日肉食不多,僅在逢年過節時,會宰殺雞鴨祭神拜祖順便加菜;另外,昔日食油也極為珍貴,小康之家一年用上三、五斤,算是頂好,貧者一年有斤把油用還算差強人意,有些窮人家,僅能將地瓜切斷,沾些食油,在熱鍋中來回磨擦數次,還有一些較好者以肥肉代替,如此煮炒。國軍進駐後,全力發展農業,居民日常飲食蔬菜並不匱乏。

 在炊具方面,皆用磚爐灶及鐵鍋,再以木製鍋蓋蓋之,取乾草或木屑、樹枝、廢竹當燃料,戰地政務時期,由台灣引進煤氣爐,後來更進一步使用瓦斯爐,近年來電鍋、電子鍋、微波爐等都甚為普遍,居民的飲食也早已擺脫當年的貧困。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