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竿鄉志


  標題:第五章 民居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5-04-19    閱讀人次:728 )  

一、前言

 本鄉為福建沿海居民捕魚泊憩之處,去留不定,為求遮風避雨,對房舍要求不高,因此構築快速容易的「草寮」成為民居的主流,後來由於攜家帶眷,且長期定居,房舍不能因陋就簡,於是傳統石屋蔚為風潮,國軍進駐後,大量興建鋼筋水泥式建築連棟式街屋,七十年代末期,鐵皮屋興起,並席捲全馬祖地區,本鄉自不能倖免。基本上,本鄉住宅呈現新舊雜陳景象,尤以介壽家家戶戶鐵皮屋,僅存少數傳統石屋,不是傾塌廢棄,便是隨意加蓋,所幸牛角、津沙等村還保留不少傳統石屋聚落的原始樣貌,成為可貴的建築資產。

二、草寮

 草寮為漁民臨時休憩棲居,故極其簡陋,通常外牆以泥土、木材、竹片等混合構築,內部用簡單的竹筒或綁或穿鑿組立,屋頂以十公分厚乾草覆蓋,再以粗繩二、三條,每條兩端各繫大石垂壓屋頂,使其牢固,以預防颱風。此種住屋形式構築快速容易,四維、津沙、鐵板、山隴、福澳等各村落隨處可見,其屋身面寬多在十二尺左右。

三、傳統石厝

 傳統石厝民宅為南竿地區極普遍的建築樣式,流行於清末至民國年間,除較著名的牛角聚落、津沙西邊山古厝群外,鐵板、四維、青檀澳等地仍有相當數量的古厝。基本上,南竿地區的古厝,民居建築充分顯現時代背景以及居民生活型態,同時和自然環境充分融合。

 由於平地稀少,南竿地區傳統石厝多為獨棟式民宅,或兼有一小中庭的一顆印式民居,完全沒有第二進以上的建築。整體說來,南竿地區傳統石厝主要包括單體住屋、雙併住屋、排間住屋、雙合院等四種主要類型,牛角和津沙都是典型漁村型態,村落形成甚早,和大陸往來密切,民居形式顯得多樣而豐富,除有獨棟建築外,牛角六間排、津沙澳中都有連棟式商店街屋石厝,為了做生意方便,沿街面都採木板牆構造,津沙因屬南向澳口,窗戶開口不受限制,不像牛角為北向聚落,只能以石牆擋風,並選擇背風面開小窗。

四、洋灰厝(鋼筋水泥建築)

 洋灰為地區水泥的稱呼,洋灰厝即是以洋灰興建的建築。早期地區並未使用這類材料,民國五十年代開始,為構築地區防禦工事、營舍國宅以及政府機構,遂由軍方代為引進鋼筋混凝土與施工技術,再以政策鼓勵居民修建房舍改用鋼筋水泥材料,並給予金融貸款,全面推廣新建材,使得洋灰厝成為象徵地區現代化進步的住屋形式。據統計,從民國五十三年鋼筋水泥使用在住宅上,至六十七年的十五年間,鋼筋水泥住屋已達馬祖地區總量的四分之一,本鄉洋灰厝主要分布於介壽、馬港、福澳等村落,其他村落則以傳統石屋為主,洋灰厝較不多見。

 通常洋灰厝多委由軍方兵工代建或協建,住屋規劃設計都統籌辦理,並依矩形平面及樑柱結構標準施工,塑造出一種統一工整但極呆板形式。因砂石與水泥費用高昂,所以地區洋灰厝多屬於加強磚造構造體。除了結構樑柱以鋼筋混凝土施作,圍蔽用的外牆以自行澆置的水泥空心磚疊砌,或在表面貼上進口光鮮的磁磚或長比例丁卦磚。大體說來,加強磚造現代平房可分成單間框架體、雙間框架體、連棟框架體、曲尺型框架體等四種。

 在大量構建的鋼筋混凝土連棟街屋的空間使用上,一樓多半做為店鋪,其中有四分之一面積是樓梯間、衛浴與廚房。二樓做為居家臥室,室內裝璜與家具佈置和台灣並無二致。大部分住家都在二樓屋頂,或往後延伸加蓋鐵皮屋,用做臥房或第二個起居室。

 本鄉自民國六十年左右,陸續在介壽村、福澳、馬港等村落興建店舖式國宅。近年來,清水住宅的完工,開展了地方政府協助民間取得用地的先例,十餘棟五層樓公寓式住宅,全為鋼筋混凝土建築,是地區最龐大密集的建築群。

五、鐵皮屋

 地區居民居住的洋灰厝,興建於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在空間不足,加上鋼材便宜,輕鋼架施工快速容易下,自民國七十年起,鐵皮屋迅速在地區興起,成為馬祖地區住宅的新流行,五顏六色的鐵皮屋隨處可見,尤其以商業活動最發達、人口最密集的介壽村為最,幾乎家家戶戶都加蓋鐵皮屋,血紅的鐵皮屋大剌剌的矗立著,令人觸目驚心;至於牛角,這個保留不少傳統石厝的村落,卻存在不少鐵皮屋,像馬祖酒廠廠房、倉庫都是鐵皮屋,呈現新舊雜陳極不協調的畫面。至於津沙、四維等村落因人口外移嚴重,較少鐵皮屋。

 一般說來,地區現有的鐵皮屋形態大致可分為兩類:一為既有建築物的加建,另一種是全棟新建。前者佔地區鐵皮屋的大部份,多將平面屋頂蓋滿,並且加上一個大紅帽,也有部份鐵皮屋是將原有結構翻修,只留牆身部份。至於全棟新建者多半做為廠房與住家使用,且多數是拆除原有民宅後就地重建。

 有些加建型的鐵皮屋爰用既有石砌牆身,屋面則以彩色浪板為主要材料,後續建造者已改用附加隔熱防火泡棉的浪板,門窗也全部改用金屬製品。

 本鄉鐵皮屋隨處可見,以介壽、復興、仁愛、馬港、福澳等人口較聚集村落較為普遍,全棟興建則以三槍堡龍都餐廳、梅石馬祖全聯社大賣場、牛角馬祖酒廠廠房規模最大。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