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竿鄉志


  標題:十、津沙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5-04-19    閱讀人次:537 )  

 根據學者李仕德所著《追尋明清時代的海上馬祖》書中查閱明清福建地方史書得知,在清代中期已經呈現南、北竿有二十多個澳(即為漁村聚落),「津沙」是《福建省例》裡所提到乾隆年間的連江縣竿塘一處地名。津沙主要分澳中、溪裡、東邊山、西邊山四個區塊。

 津沙村開發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清嘉慶年間,津沙澳的媽祖廟由蔡牽引進,尤其津沙澳位於雲台山西麓,面向閩江口的川石島,早期在津沙西邊山右上端有處引港山,可以直線暸望閩江口,許多船隻欲進入福州,需停泊津沙港灣外,由領行員與船東談好價錢,再引領船隻安全駛向閩江。

 道光年間先民來到津沙,搭起魚寮,作為漁業工作站和後勤補給處,漁汛過後收網回內地,周而復始過著海上牧民的生活;亦有不願奔波或在原鄉無以為繼者,選擇在津沙建立家園。道光年間津沙澳人煙稠密,居民主要包括連江籍的林、劉、陳、邱、徐、吳、邵、蘇、李等九姓;長樂籍的李、林、陳、劉、蔡等五姓及閩縣張姓。村民建廟興邑學,津沙澳教育普及。

 同治光緒年間,津沙村民開始接觸洋貨,並仿洋樓風格,用當地花崗岩建材起造石厝,民國肇興,馬祖列島孤懸海上,相對安定,沿海漁民遷移者眾。民國二十六年抗戰軍興,馬祖列島形成無政府狀態,先後由林義和、張逸舟掌控。抗戰結束,國共內戰,馬祖列島偏安海隅近四年,這四年馬祖漁業興盛,華洋百貨及鴉片館、娼優館遍及南竿,津沙當然也頗為繁盛。

 國軍進駐後,民國四十五年開始實施戰地政務,並將「馬祖戰地政務委會」遷往津沙村的靠山–雲台山麓,而津沙村與一水之隔的原鄉失聯,原本以漁業維生的漁村,亦因海上漁區縮小,和作業時間縮短,以及出海作業程序繁瑣等諸多限制,因此對失去海洋活力埋下不利因素;另一方面,農復會鼎力協助漁民們從事漁技的開發、漁船的機動化、產銷制度化、組織漁會以及漁村環境改造等,促使津沙漁村現代化,然而好景不常,民國七十年代前後,漁源漸趨枯竭,人口不斷外流,津沙盛景從此不再。

1、澳中
津沙澳口正中央部份,稱澳中。由於距津沙澳口最近,緊鄰海邊,颱風來臨常海水倒灌,民國四十年間,兩度築半人高海堤,至五十餘年再加高至目前超過一人高。
澳中居民以來自連江道澳林姓為主,少部份琅岐陳姓及連江曉澳邱姓人。澳中是津沙人口最密集處,商業最為鼎盛,澳中第一排雜貨店、理髮店、浴室…各式店舖林立,民國六十七、八年間居民陸續遷台,十室九空,年久失修,多數殘破不堪,現住戶僅剩十餘戶。

2、東邊山
以津沙澳為中心點,以東區域稱東邊山,居民打漁兼務農,種植地瓜、蔬菜、豆類等。東邊山居民以長樂金峰仙橋李姓、馬尾琅岐陳姓為主,曾住三、四十戶人家,如今不到十戶。

3、西邊山
以津沙澳為中心點,以西區域稱西邊山,西邊山居民以邱姓、李姓為主,都來自連江曉澳。居民以捕魚務農維生,種植高粱、地瓜、豆類等。曾住有三、四十戶戶人家,如今僅剩五、六戶。

4、嶺尾
津沙水庫(公園)附近,位於村落尾端小山嶺,稱為嶺尾。

5、燕廬
西邊山正上方快至山頂處,有西邊山李姓人家在此耕作,臨時搭建一草寮暫時居住,春天常有眾多家燕聚集,因此稱燕廬(草寮可稱為廬)。當地耆老表示,大約民國三十三年,日軍為控制閩江口航道的戰略需要,派一班通訊兵駐守西邊山「燕廬鈴犬厝」。

6、雲台山
清道光年間,曾設一煙火台於此,用來監視閩江口動靜,鄉民見海盜船蹤影即舉煙火示警,因名煙台山,國軍進駐後改稱雲台山。雲台山舊稱尖峰頂,標高248公尺,是南竿最高峰,馬祖第二高峰。登頂四望,馬祖各離島,甚至大陸連江黃岐一帶歷歷在目,自古即為軍事要地。

7、底坑
現今津沙一號壩舊稱底坑,因位於村莊最底處,地形為一谷地,因稱底坑。

8、津沙仔
津沙東邊山深入海中最尾端處有一小澳口,稱津沙仔,仔為小之意。

9、旗台
津沙西邊山津沙一號壩後方山峰,日本人二次世界大戰時曾在此打旗號,而地勢上正好為一高台,視野遼闊,適合瞭望,因而稱為旗台。

10、圍場
今農改場苗圃所在地,位於津沙至馬港半途,過去津沙西邊山人圈圍起來做為農耕地,而地勢平坦,因而稱為圍場。

11、鐵板路
過去津仁步道未闢建前,津沙靶場有一小路通往鐵板,居民往鐵板必經,因稱鐵板路,附近有很多農耕地,屬津沙東邊山居民所有。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