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竿鄉志


  標題:三、宋元時期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5-04-19    閱讀人次:781 )  

 中央研究院的考古專家也在北竿坂里、南竿介壽及馬祖村郵局附近、東莒蔡園裡、大埔石刻、東引燕秀等處採集到歷史時代的陶片及瓷片,地表上及斷面可見文化層堆積及零散分布地表的文化遺物,由出土的青瓷碎片,推論宋元時代應已有人類長期居住於南竿地區。

 再從文獻資料來看,南竿舊稱上竿塘,此一名稱最早出現於宋人梁克家所撰的《三山志》記述:「上下竿塘、大小亭山、桑嶼、關嶺、蛤沙、北茭鎮,俱在現東北海中。又東洛山、西洛山、西洋山,皆在北茭外海中。」,《三山志》成書於宋孝宗淳熙年間(西元1174∼1189年),上、下竿塘的得名應該更早於此時。《三山志》也提及北宋時設置官兵,駐防於此:「元豐二年,添設巡檢一員於連江官澳。尋以逼近西洋、閩安,遂移置南匿嶼,以七十人為額,管福清海道。」此段記載,大陸學者張書才從地理位置的相近,與當時設置巡檢多在海島上,推斷此處所稱官澳應是竿塘的別稱。

 從宋朝對海外的經略上,來看南竿的開發,最遲應在北宋中期就有所作為。嘉祐八年(西元1063年)設沿海六縣巡檢一員、撥兵級三百人、造刀漁船十隻,在長溪、羅源、寧德、連江、長樂、福清六縣海上游巡,收捕盜賊;元豐二年(西元1079年)移置烽火澳,改稱烽火巡檢,管長溪、寧德的海道。同年並在連江縣之西洋山置巡檢一名,管連江、羅源海道;元豐七年提刑司李茂直以「西洋於巨海中,行部非便」,奏請移役於羅源縣之南灣巡檢。同時,連江縣的官澳也增設巡檢一名。這些官兵的設置,可以說明宋代政府對於這些海島的重視,既設官兵,理應有相當的人口。因此南竿在這波開發中,應已逐漸聚集人口。

 明朝弘治四年(西元1491年),黃仲昭的《八閩通志》的山川篇中敘及:「下竿塘山突出海洋中,與上竿塘並峙,山形峭拔。中有白沙、鏡、塍七澳,上二山在二十六都。洪武二十年,以防倭,故盡徙其民附城以居。」這份文獻說明,在明朝初年時,政府為了對抗海盜集團,實行海禁,將人民遷入內地。據此推論,在宋元之間,南竿島應已形成聚落。

 馬祖版《連江縣誌》記載:「元朝(西元1277年∼1367年)年間,閩浙濱海漁民,以群島天然港澳可資避風、汲水,遂利用為漁舟泊憩之所,斯地漸增居民。」

 民國八十五年六月,許雪姬教授解讀南竿鄉仁愛村大王宮碑文:「林酉才喜捨中統鈔二十貫」碑文,發行於元世祖中統元年(西元1260年),中統鈔全名為「中統元寶交鈔」。它是世界上現存最早官方印行紙幣,也是《馬可波羅遊記》中「大汗的紙幣」,據大陸學者郭彥崗等人研究元代後繼皇帝雖發行新鈔,中統鈔仍可使用至元朝覆亡為止。由此可見元朝年間南竿已形成聚落,興建廟宇。

 種種史料顯示,遠在北宋中期,連江、長樂等縣的貧苦農民和漁戶,當已涉海來到竿塘島上居住謀生,持續開發至元朝末年,呈現「居民聚集,墾土成田,頗成繁盛」的景況了。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