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竿鄉志


  標題:一、前言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5-04-19    閱讀人次:713 )  

 南竿,是縣境內面積最大的島嶼,位居福建沿海閩江口外,處於東海往南海航道的輻輳點上,也是暖寒海流的交會處,在歷朝福建地方史志中,與北竿(長岐島)分別稱作上、下竿塘或南、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地名稱法。南竿與北竿隔水相對,周邊水域通稱竿塘洋。南竿舊稱上竿塘,此一名稱最早出現於南宋梁克家所撰的《三山志》記述:「上下竿塘、大小亭山、桑嶼、關嶺、蛤沙、北茭鎮,俱在現東北海中。又東洛山、西洛山、西洋山,皆在北茭外海中。」

 根據考古學家陳仲玉、劉益昌的調查及發掘研究東莒熾坪隴史前遺址,推測周邊島嶼早在距今六千年前史前時期就已有人居住,再根據東莒蔡園裡考古遺址發現,可以確知唐末至宋元即已有人長期定居,相關研究人員也曾在南竿地區進行初步試掘工作,卻因原始遺址遭近期人為過度開發而嚴重破壞,未能有近一步成果呈現。據學者張書才、李仕德等人的研究,南竿的開發起源甚早,遠在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沿海居民,已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築塘墾田,耕漁為業,迨至元末,已然居民聚集,頗為繁盛了。明初實行海禁及「遷民墟地」政策,盡徙南北竿塘居民於內地,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一度成為荒島禁山,以及倭寇、海盜出沒之地;直至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內地貧苦居民又陸續遷來,披荊斬棘重新開發,至明末,如《福州府志》所述又是村落掩映,耕漁稠密了。

 清初實行更為嚴厲的海禁和「遷界移民」政策,不僅驅迫海島居民盡徙內地,更將島上房舍田園悉行焚毀,再度使竿塘成為不准人民涉足的禁山;康熙後期開始,尤其是嘉慶十四年(西元1809年),肅清蔡牽等大海盜之後,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觀察南竿各村落廟宇興建年代,大都在道光以後,這批移民潮應是構成今日南北竿居民最重要的族群。

 南竿的開發由於明清兩朝實行消極短視的海防、海禁政策,捨海島防海岸,閉關自守,致使南竿的開發時斷時續,總要從頭開始,然而先民不畏艱難,衝破阻難,前仆後繼,終能安居海島,順利傳承。

 及至民國,居民陸續遷來,民國三十八年大陸淪陷,國軍進駐,在南竿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旋即設置連江縣政府於南竿,至此南竿躍為馬祖政經中心。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