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志 歷史志


  標題:第二章 《粵閩巡視紀略》與《新譯中國江海險要圖誌》上的馬祖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6-06-07    閱讀人次:876 )  

第二章 《粵閩巡視紀略》與《新譯中國江海險要圖誌》上的馬祖

 清康熙年間杜臻的《粵閩巡視紀略》及清末陳壽彭翻譯的《新譯中國江海險要圖誌》,兩書對馬祖列島多所著墨,本章就書中有關馬祖部份錄繹之。

 第一節、《粵閩巡視紀略》的馬祖

 清朝平定臺灣後,於康熙22 年(1683)11 月遣工部尚書杜臻及內閣學士石柱巡視廣東福建沿海,次年(1684)竣事,杜臻巡海報告書《粵閩巡視紀略》對於沿海之港灣形勢及營伍制度多所論述,其於馬祖列島之描述遠較之前的書籍為詳,分別錄繹之:

 一、上竿塘、下竿塘

 黃崎澳在北茭之西,…至竿塘一潮水,竿塘兩山相連在海中,以多茅竿,故名;先有居民,洪武間內徙。上竿塘峰巒層曲,周三十餘里,有竹扈、湖尾等七澳,鏡澳泊南北風船十餘,竹扈澳泊南風船三十餘,長箕澳泊北風船三十餘;下竿塘周二十餘里,有白沙、鏡港等七澳,馬鞍澳泊北風船四十餘,但苦泥滑,下椗易移,二島南至南茭,北至北茭,西至定海,東南至白犬,西南至五虎各一潮水,相近一石峰,高可六十餘仭,俗呼竿塘杙,凡哨探淡水、雞籠、琉球、日本,俱從此放洋,認此收澳,倭寇至竿塘,亦必泊而取水焉。[註59]

 《粵閩巡視紀略》以竿塘兩山因多茅竿而得名,在《指南正法》中亦謂:「官唐,二山相連,山上多茅草,名曰半〔竿?〕塘。」這兩則殆是竿塘名稱由來最直接的說明。現已知航海圖經大都出自於泉漳地區之海上舟人鄉儒,而閩南方言將茅草讀若「官」,這當是航海圖經上的竿塘寫成官唐或官塘之原因,明朝《〔弘治〕八閩通志》謂「連江縣,海在縣東南,潮汐入縣境凡十有二派,一派抵官塘洋,一派抵荻盧峽,一派抵鰲江,一派抵蛤沙,以達大小埕澳。」[註60]這裡的官塘洋應即竿塘洋,所以最晚在明朝弘治年間(1487-1504)除了竿塘之寫法以外,亦有寫成官塘者,大致上與航海有關之敘述文字多用官塘。[註61]

 中國是以農立國的社會,築塘鑿圳等水利工程為地方官員的施政要項,因此以塘作為地名在明清時期甚為普遍,舊福州府地區以塘作為地名的淵源更早,約成書於南宋淳熙9 年(1182)的梁克家在其《淳熙三山志》謂「長樂十里海隄,大和七年 〔833〕,令李茸築立十門以禦潮,旱則瀦雨,雨則洩,旁皆成良田,武德六年 〔623〕析閩置長樂,則二邑也而皆築於茸之手,相距才四年,必是更宰,不然則攝篆也,蓋長樂濱海,山淺而泉微,故瀦防為特多,大者為湖,次為陂為圳,垾海而成者為塘,次為堰。」[註62]早期馬祖地名其形諸於文字者如竹扈、湖尾、長箕澳、鏡港之類的地名,似都與地形或地貌有關,垾海為塘原是築隄成塘以捍禦鹹潮,明朝信國公湯和經略東南時曾借海塘隄防以設險,而明清時期官兵汎地以塘為名者甚多,[註63]以此推論竿塘之得名或許與築海為塘或官兵汛地有關,至於是否因島上多茅草、茅竿而得名則無從考究。

 《粵閩巡視紀略》估算「上竿塘周三十餘里」、「下竿塘周二十餘里」,一里若以半公里計,則上竿塘(北竿)面積約略是十四餘平方公里,下竿塘(南竿)大約是六點多平方公里,其與實際面積雖有出入,然杜臻只是「巡視」而未實際測量,亦只能說其估計的數字雖不中亦不遠矣。傳統中國地圖即以北方在上,南方在下,故上竿塘即指稱今北竿島,下竿塘則指南竿島。至於「凡哨探淡水、雞籠、琉球、日本,俱從此放洋,認此收澳」的竿塘杙(竿塘尖當是別名)究係今北竿的芹壁山或南竿的雲台山則無從判斷。

 《淳熙三山志》云連江寧善鄉「崇德里:桑嶼、東路、上下竿塘在海中、關嶺、蛤沙、北交舊有鎮,今廢;大小亭山,昔黃氏兄弟載寶沒於此,遂二處立廟。」[註64]南宋時代上、下竿塘即隸於連江寧善鄉崇德里,元代將崇德里析為四都,其中崇德第一里改為二十六都,明朝因之,《〔弘治〕八閩通志》謂「上竿塘山:在大海中,峯巒屈曲,上有竹扈、湖尾等六澳;下竿塘山:突出海洋中,與上竿塘山並峙,山形峭拔,中有白沙、鏡塍等七澳,上二山在二十六都,洪武二十年以防倭故,盡徙其民附城以居。」[註65]

 《〔弘治〕八閩通志》稱下竿塘有白沙和鏡塍等七澳,晚後的〔乾隆〕《福州府志》和《連江縣志》則指出下竿塘七澳是白沙、鏡港、塍村、芹石、塘崎、石尖、孟澳。[註66]至於「鏡塍」如何演成鏡港或塍村也無從細究,〔乾隆〕《福州府志》和《連江縣志》甚且將「塍」刻為別字,由於傳統志書陳陳相因,不免傳抄或刊刻訛字,「塍」字或可能係「嶴」字之訛刻,而《粵閩巡視紀略》則謂上下竿塘各有七澳,較明代志書所說的十三澳更多一澳。

 古代地方行政單位到州縣為止,州縣以下的鄉里都鄙率皆寓於保甲並為政教之輔,納入都圖是帝國齊民編戶的表徵,亦即要繳稅納糧和服役。宋朝大中祥符2 年(1009)連江縣全縣有五千二百二十戶,[註67]洪武14 年(1381)時連江縣計五千九百零八戶,人口一萬六千八百一十七人(平均一戶不到三口,為逃避賦役而匿報自古而然),而連江縣寧善鄉「二十六都,統圖一」,一圖以五百家、一家以五口計,當時二十六都總人口約在二千五百人之譜,而這當中有多少戶口是在竿塘則不得而知。[註68]

 竿塘從被編入鄉里都圖以迄洪武年間徙其民內附,到明朝中後期當又有沿海居民季節性的前往馬祖列島從事採捕或定居於島山,明帝國雖為防倭捕盜因而屢頒海禁,然實際上因萬曆後期明朝的軍務廢弛,海禁未必能夠貫徹,且海禁旨在禁止人民私通外國,朝廷雖「明禁寸板不許下海,法固嚴矣,然濱海之民,以海為生,採捕魚蝦,有不得禁者。」[註69]因此民人在此期間前往馬祖列島漁耕當是合理的推測,如明使夏子陽於萬曆34 年(1606)往琉球冊封,當其經過東沙山時便有小漁船向封舟獻魚。[註70]

 清朝初年,為防堵鄭成功的海上勢力,清廷又在沿海地區實行遷民墟地的政策,馬祖諸島大概在此時又成空島,康熙36 年(1697)到臺灣採硫的郁永河在竣事後,於10 月初七日(1697 年11 月20 日)下午從淡水乘風放洋,因途中遇北風大浪,至初八日將近午時,「遙見遠山在有無間,猶疑為海上雲氣;午後,審視漸真,舟師謂是省城官塘山。夜半,抵官塘;猶屬海外孤島,不連內地。初九日,自官塘趨定海鎮。」[註71]當時郁永和看到的官塘山仍是海外孤島,大致要到乾嘉時期,沿海居民才又陸續前往島上從事墾闢,其時馬祖列島除志書上所說竿塘山的竹扈、湖尾、鏡澳等十三澳或《粵閩巡視紀略》的十四澳之外,另至少還可得,長箕澳、馬鞍澳、[註72]滬澳、媽祖澳、竿塘杙、八使、津沙、牛角、芹角、僑仔澳、南風澳、布袋澳[註73]等澳口之地名,若再加上白犬、東沙、東湧、下目、橫山、進嶼等名稱,清代初葉的馬祖諸島至少有二十餘個地名載於冊籍。

 《粵閩巡視紀略》謂哨探在竿塘放洋或收泊,說明馬祖列島水域是明清時期內海和外洋的分界,康熙平定臺灣後,由於馬祖列島與臺灣北端相近,故清代有附會臺灣北部山脈發源於福州鼓山者,最早刊行於康熙35 年(1696)的《臺灣府志》謂:「臺灣府山,自福省之五虎門蜿蜒渡海;東至大洋中二山曰關同、白畎者,是臺灣諸山腦龍處也,隱伏波濤,穿海渡洋至臺之雞籠山,始結一腦。」[註74]康熙61 年(1722)任巡臺御史的黃叔璥在《臺海使槎錄》云:「臺地負山面海,諸山似皆西向,皇輿圖皆作南北向,初不解;後有閩人云:臺山發軔於福州鼓山,自閩安鎮官塘山、白犬山過脈至雞籠山,故皆南北峙立。往來日本、琉球海舶率以此山為指南,此乃郡治祖山也。澹水北山、朝山,與烽火門相對。」陳倫炯《海國見聞錄》首卷〈天下沿海形勢錄〉亦謂臺灣「北自雞籠山對峙福州之白犬洋。」[註75]後來臺灣志書多沿襲臺山發源自福州鼓山,經馬祖列島再到基隆山這種說法。[註76]這些說法雖屬附會,但亦道出清代前期由省城福州經竿塘(關同、關潼)、白犬(白畎)到臺灣北部似乎不是那麼遙遠的心理,至於「竹塹與福清海壇對、南崁與閩安鎮關潼對、上淡水與北茭對、雞籠城與沙埕烽火門對」[註77]當係航海經驗之推論。

 二、下目澳、進嶼門、鏡嶼

 下木澳(《籌海重編》作下目澳,又有上目澳在南),與黃崎對峙,在北茭之東,可泊南北風船二十餘,北至西洋,南至竿塘各一潮水。[註78]

 《籌海重編》係明末鄧鐘為增補《籌海圖編》而作,兩書為明代論列海防之名作,是故自明代即已有下目之地名,下目或下木澳即今之高登島。清代《廈門志》有謂:「黃岐之東洋中一嶼,曰下目,嶼之東有山相近,即北竿塘;連下,即南竿塘。」[註79]嘉慶6 年(1802)清代水師名將王得祿隨閩安協副將陳魁在「竿塘下目洋面」圍擊海盜蔡牽,擒夥匪九十二名,因而被擢為金門鎮標右營遊擊。[註80]清初陳倫炯《海國聞見錄》以及民國《連江縣志》中之地圖均畫有下目,《新譯中國江海險要圖誌》則謂「北沙Pai sha 者或名高唐Gordon(一作高登島)。」[註81]故至少在1840 年代下目即有高登或北沙之別稱,而《粵閩巡視紀略》謂下目澳可泊南北風船,清初的下目澳已然是竿塘澳口之一。

 同治年間《重纂福建通志》謂「北竿塘在東北大海中,距縣[ 指連江縣] 八十里,與閩縣南竿塘對峙,衝要海汛,設煙墩瞭望。有八使澳、下目、白沙、鏡港等澳,中有進嶼門。」[註82]其中之進嶼門即進士門(「嶼」和「士」在福建方言中讀音相近),康熙58 年(1719)翰林院編修徐葆光使琉,是年5 月22 日中午封舟乘潮出五虎門放洋,「過官塘尾。日入,至進士門。」[註83]所以最晚在康熙朝,進嶼已為船上舟人所熟知,明代萬曆年間謝杰《虔台倭纂》一書中即有鏡嶼之地名,唯無法確定鏡嶼是否即是進嶼。

 三、東沙、白犬

 東沙、白犬二山相連,在磁嶼正東,北望竿塘,南望東庠。東沙澳水深九托,可泊南風船百餘,用單巳針三更可至牛山;白犬以形似蹲犬得名,繞島石稜如鋒,椗索遇之輒斷,泊時倘遇颶風即有不測之危,惟犬目一處可寄北風船二十餘,向來雖隸小埕後哨,然巡船不時至,盜自東湧徙巢,或自外洋突犯,輒於此分行剽,巡剿之舟由竿塘用正南風,由大馬頭蘇澳用西南風,由磁澳用西北風,然磁澳水淺,潮退未半而舟已膠,往往望見賊船而不能逐也。[註84]

 白犬以犬形而得名,今西莒青帆港應即所謂的犬目,而環繞白犬的石稜殆是現今之蛇山,明朝嘉靖萬曆年間沿海居民的海上活動活躍,連駐在海壇島大馬頭和蘇澳的水師官兵對於白犬水域的賊船都望洋興嘆,無怪乎海賊會選擇東沙、白犬為聚散的場域。

 萬曆45(1617)年沈有容在東沙擒倭時,「據巡海道副使韓仲雍呈:五月十一日,據萬安所飛報:漁捕軍餘蕭二仔等於東沙外洋,親見倭船三隻拋泊東沙山,被風打破;有倭賊約二百餘人搬在本山嬭宮搭寮樓住,修劫搶。」[註85]福州地區祀臨水夫人陳靖姑之廟宇曰「嬭宮」,而東沙島上在萬曆年間即有「嬭宮」,概見此時漁人或舟子在東沙島上的活動已相當頻繁。

 四、東湧、橫山

 橫山在西洋山東,突兀海中,不可泊船,東湧內犯賊必由此,至西洋一潮水,自東湧來三更可到。東湧在東大海中,兩山東西對峙,中一門相去里許,四面峭壁,澳內水深五十餘托,東山有大王宮,澳前多拳石,泊北風船五十餘;西山一澳,泊北風船百餘,後一澳泊南風船二十餘。絕島孤懸,風信難測,哨邏不能時至,往時議設長戍,慮險遠難於策應,輒復中止,但為賊艦所窟穴,賊所用釣艚高艦,習於風濤,轉旋便利,剿之者必以夜,晝日望見我帆檣即進走外洋,我兵逐之,直摶影捕虛耳。每遇西北風,自三沙往五更可到,自大金往四更可到,西南風自西洋往四更可到,自竿塘往五更可到。[註86]

 橫山即浪島,浪島得名於何時已不可考,《廈門志》謂:「北茭...東勢洋中有嶼曰橫山,再過東北有嶼曰大橫山,無澳可拋船。」[註87]《新譯中國江海險要圖誌》載有蘭島(Larne islet)之名稱,並謂島上巨巖獨聳,半山有屋三間,蘭島應即浪島之轉音,[註88]是故最晚在1840 年代橫山已有浪島之稱呼,而且當時島上半山有屋三間,已有民人在島上居停了。

 《廈門志》又謂橫山「東外勢約有四更遠有二嶼,曰東永。凡外嶼各澳,惟東永澳北風最穩,南風即泊於山北。二嶼居於東西方,所謂東永、西永也;凡船多泊於西嶼。連江縣屬」[註89]萬曆44 年(1616),日本長崎代官村山等安派遣艦隊駛向臺灣,中途遇風,其中有兩艘船隻飄到東湧山停泊,福建當局聞訊遣義民董伯起出海探尋倭蹤,「〔五月〕十六〔西元1616 年6 月29 日〕夜自館頭開洋;十七天明,至竿塘;一更,至橫山;十八〔西元1616 年7 月1 日〕早,至東湧。一路兵船躲各澳,皆不見。遂上東湧山四望,止倭船一隻泊山後南風澳、一泊布袋澳,二澳相連,篷檣俱卸。」[註90]依《東引鄉誌》謂南風澳即今東引南澳,布袋澳為西引之清水澳。[註91]東湧在明代即因位置孤立而成為倭寇捕給淡水之地,明朝萬曆32 年(1604)荷蘭東印度公司據澎湖,為求荷蘭人退出澎湖,時有主張請荷蘭改泊他島,或「欲請置之東湧者」,不過福建巡撫徐學聚以「東湧,內地閩省第一門戶也」,若將荷蘭人安置在東湧無異於「引豺虎同卧」而反對之。[註92]

 直到康熙時,清朝官兵仍嫌東湧險遠而難於策應,因而哨船亦無法經常前往,唯漁民或一部份沿海民人當不嫌東湧之險遠,所以在康熙時即有漁民在島上採捕或是過往舟子到島上活動,島上的「大王宮」[註93](《指南正法》稱「大王廟」)即是證明。

 第二節、《新譯中國江海險要圖誌》的馬祖

 鴉片戰爭之前英人即派艦在中國沿海測繪海圖,1842 年南京條約開放五口通商後,福州為對外口岸之一,馬祖列島成為洋船等侯進入閩江或是避風的洋面,1843 年2 月到4 月間,英國海軍派艦測繪中國東海岸的島嶼險礁,時英人測得馬祖列島之經緯度如下表:[註94]

第二章 《粵閩巡視紀略》與《新譯中國江海險要圖誌》上的馬祖 圖片

 表中英人所稱白犬包括今之東、西莒,東沙島則指稱鱷魚島或龜嶼,1709 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駐廈門和舟山之醫師康寧漢爵士(Sir James Cunningham)曾在中國採集數百種植物標本寄回英國庋藏,其中有三十八種採自鱷魚島。[註95]唯康寧漢採集標本之鱷魚島究竟是今之莒光列島或龜島仍有待查究。

 清末福建侯官人陳壽彭將英國海軍海圖官局1894 年第三版之China Sea Directory 譯成《新譯中國江海險要圖誌》。陳壽彭在青年時期花了五年的時間在福州馬尾船政學堂修習英文和駕駛技術,並在上船實習二年後出遊歐洲,但自海外歸國後卻落落無所適,僅在光緒己丑科(1889)得了一個副貢頭銜,光緒24 年(1898)陳壽彭到杭州任儲才學堂西文教習,次年(1899)譯成《新譯中國江海險要圖誌》,由上海經世文社出版。

 陳壽彭譯書將英國人原為長軸式的中國沿海圖描摹增補為數十幅單幅圖,是書將今之馬祖諸島劃分為白犬列島、馬祖東列石、馬祖列島及東沙(鱷魚島)四個部份,對馬祖各島礁之介紹可謂鉅細靡遺,譯文距今已逾百年,其中部份地名與現今通行地名稍有差異,唯譯者在中文地名之後附有原文,且有地圖可資比對,較之其他中國傳統圖籍來得精確。今節錄書中有關馬祖列島地名之譯文,為便於辨識,地名之前均附上編號,其中小括號()為陳譯原來之夾註,中括號〔〕則為本文之加註。

 一、白犬列島

 白犬或白犬列島(Pikuen or White dogs)「乃一群三島,並數小島及礁石等,極東最大者曰東犬,極西最高者曰東沙。」[註96]本節所稱白犬列島即今西莒和東莒諸島之總稱。

(一)東犬Tung kuen 或謂之東島East island〔今東莒〕。
(二)東沙Tung sha or East sand(一作西犬)〔今西莒〕。
(三)林頭Ling tau(一作南犬),在東犬之南盡處〔今東莒林坳嶼〕。
(四)榕留Yung liu〔永留嶼〕。
(五)激水列石Breakwater rocks〔當今西莒之蛇山〕,是東沙路〔西莒〕避風處,其附近南向〔當即今青帆港〕最妙停泊,可在此停泊等待漲潮後再航入閩江。
(六)小樹灘Underwood banks 乃沙淺也,在東沙〔西莒〕之西南。〔當即今西莒島坤邱附近之淺灘〕
(七)大魚Ta yu 或謂之炮臺石Castle rock,在東犬燈塔東北北偏東,小而長,高八十七呎。〔Ta yu 即今東莒之「大嶼」,Shiao yu 即「小嶼」〕。
(八)小魚Shiao yu,高三呎,在東犬燈塔東北偏東,小魚西南三分之一纜〔cable,英制一纜合約1.83 公尺〕處有一小沉礁。

 1843 年英國海軍即聲稱船隻進入閩江之前,若遇東北季風,可選在白犬島南方(當今青帆港)為避風所,英國軍艦康華里斯號(H.M.S. Cornwallis)即曾在強烈東北季風時於白犬島洋面停留五天之紀錄,當時英人亦謂在白犬島南岸村落(當即青帆港)可取得少量淡水,且謂此間已有極少數的漁人定居。[註97]

 二、馬祖東列石[註98]〔指南竿和白犬島群間的礁石〕

(一)希伯石Hebe rock,一作老泉南礁仔,乃一尖刺之礁,水過其上十一呎。〔當即今瀏泉礁南方之隱礁〕
(二)海狗Sea dog(一作大犬嶼,一作老泉),高一百六十四呎(一作一百四十五呎)中國人謂之詮Chuang。〔即今瀏泉礁〕
(三)小狗Pup(一作小犬),高十二呎。〔小狗當即劉泉礁附近較小之礁石〕
(四)海貓Sea cat,(一作泉仔),高二十呎。〔今圖作北泉礁〕
(五)引水石Pilot rock(一作引導石),乃最險之尖礁,水覆其上一呎。〔今圖作引水礁〕《廈門志》謂「竿塘南勢半洋中,有四個嶼、有三星礁」,以及《指南正法》稱「官塘下白犬山有四個石礁,一個員大」、「東沙...半洋有礁嶼名是三白」,這些指稱應即本節所述馬祖東列石中之礁石。

 本節所言之「泉」、「詮」、Chuang 應即「犬」字之不同音譯,殆是閩東或馬祖地區漁民對於排列於南竿與莒光之間一系列島嶼、礁石都以「犬」命名,命名方式一是以面積大小而區別為大(老)犬、小犬及犬仔等,今稱為瀏(劉)泉礁者或係老犬礁(海狗)之愆音,而北泉礁〔海貓〕或即北犬礁;其二是以島礁排列之相對位置命名,如西犬〔西莒〕和東犬〔東莒〕、北犬〔北泉礁、海貓〕和南犬(林坳嶼)。

 三、馬祖列島[註99]

(一)平石Flat rock(一作草鞋礁),在海貓與馬祖之東邊,高十呎〔今圖稱鞋礁〕。
(二)奴孟柯特列石Norman Court rocks,為二塊尖礁。〔未悉當今何地〕
(三)馬祖Matsu(一作南唐島),在白犬之北,人煙稠密,聚為村落者凡十二三,並有種植之區。可供停泊之善地有二,一是北邊的巴母利澳(Pirie bay)〔當今福澳港〕,為最好之避風所;一是島嶼西邊的馬祖路(Matsu road)〔當今馬祖港〕,其地尤牢而善。
(四)蕪恩Wu an 〔今黃官嶼〕,在馬祖東北角,最大者謂之礁島Reef island(一作馬祖印礁),高一百九十一呎,與馬祖相隔濶二三纜。蕪恩南方有一淺,北邊散處數個小島和礁石。
(五)馬祖海峽Matsu strait,在馬祖與唐岐之間。
(六)巴母利石Pirie rock,在馬祖海峽,乃一尖礁石也,水過其上二十一呎。〔當係今進嶼〕
(七)唐岐Tang ki(一作中唐島) 〔今北竿〕,島上村落六七個,皆種植之區,有二高峰,島之東北有沙灘,陸地粘之以為護衛;停泊所甚善,名曰麻克璧灣(Magpie,今馬鼻灣),[註100]東北風時可在此避風,唐岐之巔名曰唐岐頭(Tang ki tao)。
(八)蛤蜊Kia lai〔與今名相同〕。
(九)麻克璧石Magpie rock,乃一小碎礁也,高三十五呎,在蛤蜊東南。
(十)燕石Swallow rock 乃一尖礁,水過其上三呎。〔在蛤蜊島之南,今圖作鵲石〕。
(十一)長蟢Chiang shi 或謂之膠黏石Paste rock,乃一小島也,在唐岐西南,無居民。〔Chiang shi 應即進嶼之音譯,今或稱蛇島〕
(十二)程呵Chung arr(一作北唐島),近唐岐而最大,高二百九十五呎。〔Chung arr 或是「坵仔」之音譯,今大坵島〕
(十三)北沙Pai sha 者或名高唐Gordon(一作高登島)。
(十四)高唐石Gordon rock 在高唐西角西北西,甚峭〔或即今之鐵尖(覆鼎)〕。
(十五)三石Trio rocks(一作三露石),乃一群二小島也,最高者出於海一百零一呎,此座小島又分而為二〔應即今北竿東北方之三連嶼〕。

 南唐(南竿)、中唐(北竿)、北唐(大邱)及高唐(高登)當係因官唐各島由南而北之相對排列位置而得名。

 如前所述,1840 年左右的南竿島已有聚落十二三座,英人聲稱船隻在東北季風或西南季風時,馬祖山西岸(當即今馬祖港)均可以下錨,唯西南季風時以選擇北岸(當即今福沃港)為善,而這兩處海灣均可取得淡水;英人亦謂唐岐山住有很多漁人,東北季風時在島的南岸可以避風,而且島上有舢舨船和小漁船往來閩江,有時侯亦可在此間僱用進入閩江的引水人,[註101]1840 年代的北竿島往返福州似甚為便捷。

 四、東沙[註102]〔指南北竿及三沙澳以東之島礁〕

(一)東沙Tung sha,或謂之鱷魚島Alligator(一作鱷魚石,一作龜山),位於北緯26 度9 分30 秒,東經120 度24 四分,一石童然高出水上四十呎,與白犬列島之東沙同名而方位不同。〔當代福建地圖仍作東沙島,或有稱為南引、小沙〕。

(二)蘭石Larne rock(一作蘭石,一作蘭露石),在東沙〔鱷魚石〕西北偏西,此石低而平〔今稱浪岩、小沙〕;蘭島Larne islet〔今亮島〕高出海面三百五十六呎(一作二百呎),由南至北皆石淺伸出,島上巨巖獨聳,山之半有屋三。〔Larne 應係「浪」字之音譯〕。
(三)黑列石Black rocks(一作黑露石),最高者出於水面七十呎,在蘭島西北西方向。〔今圖作黑巖,不在今馬祖群島之列〕。
(四)東湧山Tung yung(一作東引山),乃濱海極東之島,其巔高出海面八百五十五呎,狀微平,山麓巖石甚峭,西向有大村落一,離其南盡處有礁石一行,東湧之居民皆漁父,其鄰近無險,英國軍艦烹姑仁號(Penguin,企鵝)曾派員探查;牌地小海灣(Batha cove)〔當今之中柱港〕在東湧島西向之南,水平如鏡,東北風時停泊所甚佳;離東湧之西北角處有一小島 〔指西引〕,船從東北偏北和西南偏南望去始知為二。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