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志 歷史志


  標題:第二章 亮島遺址與亮島人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6-06-07    閱讀人次:2268 )  

第二章 亮島遺址與亮島人[註17]

 民國100 年7 月,為慶祝亮島登島60 週年紀念會,馬祖防衛指揮部特別舉辦紀念會,在登島慶祝之時,現任連江縣縣長楊綏生注意到在亮島百勝港上方道路旁的邊坡斷面上有貝塚遺留現象,遂通知中研院史語所陳仲玉,並由陳教授邀集原在馬祖做過考古田野工作的王花俤、潘建國等人,於9 月8 日登亮島調查該貝塚之重要性。經過地表文物遺留與文化層現象觀察,初步判定百勝港確是古代貝塚遺留。此外另在該島中央道路-「擎天路」接近「島尾」的一段路邊,也發現貝塚遺留。其後陸續在亮島上發現「百勝港遺址」、「亮島島尾 I 遺址」、「亮島島尾 II 遺址」。該年度試掘亮島島尾 I 遺址,出土史前遺物,經碳 14 同位素測定年代,確定該遺址為一距今約 8,000 年前的新石器時期早期遺址。該遺址又發現了約 8,300 年前的墓葬與「亮島人」遺骸,不僅是至今馬祖地區最早的史前遺址,亦為福建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史前遺址之一。

 第一節、亮島地表調查

 民國100 年9 月至12 月,連江縣政府文化局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陳仲玉進行「馬祖亮島島尾遺址第一期研究計劃」。考古團隊兩度登島調查暨試掘研究,初步對亮島進行較大規模的全面性遺址普查,除了該年7 月間楊綏生縣長所發現之「百勝港遺址」、9 月陳仲玉調查之「亮島島尾遺址」之外,另於12 月又於亮島島尾遺址之東北方約 150 公尺處,發現了第二個史前遺址,為「亮島島尾Ⅱ遺址」,遂將前述「亮島島尾遺址」修訂為「亮島島尾 I 遺址」。

 此次調查在「亮島島尾 II 遺址」貝塚斷面的最底部挖取了一件貝類樣本,經送往台灣大學貴重儀器實驗中心進行碳 14 定年檢測,結果顯示島尾 II 遺址的年代大約為距今 7,625-7,434 年前。而亮島島尾 I 遺址的年代綜合多個碳 14 檢測,結果顯示大約落在距今 8,320-7,310 年之間。百勝港遺址的檢測結果顯示年代大約為 1,638-1,852 AD,即明末清初至清道光年間。

 亮島島尾 I 遺址在「馬祖亮島島尾遺址第一期研究計劃」中,於遺址範圍 3m × 3m 之內試掘坑,共出土1,823 件陶質遺物(重 8,911.50g);88 件石質遺物(9,924.70g);737 件骨質遺物(重1,631.94g),與 39,772g 貝類遺留;另有一具完整墓葬,經陳仲玉教授命名為「亮島人」(今改稱「亮島人 1 號」)。

 民國101 年12 月,考古調查人員對亮島又做了全面性的地表調查。此次調查以人員分隊徒步行進,範圍涵蓋所有人跡可以到達之地方。[註11]調查結果於島頭地區發現幾處現代堆積的小型貝塚,同時擴大了百勝港遺址的分布範圍。此外,島尾地區除擴大了島尾Ⅰ遺址的範圍外,也新發現了二處史前遺址地點:亮島島尾Ⅲ遺址與亮島島尾Ⅳ遺址。由於該二處地點與島尾Ⅰ、Ⅱ遺址分布位置接近,故決定將四處遺址地點合稱為「亮島島尾遺址群」。

 亮島島尾Ⅲ遺址位於島上「擎天路」通往亮島島尾Ⅰ遺址之道路旁,由考古隊成員發現路旁斷面上約 40 公尺之範圍內有多件細碎陶片分布;且因陶片分布位置約略在同一水平面上,土色分層明顯,故推測應屬原始堆積地層;但未見陶片以外其他種類的遺留物分布。陶片分布於道路西側之平坦台階面上,上覆有密集低矮草本植被,階面長度約 100 公尺;道路東側推測應為西側階面之緩坡末端,再往東即為海岸斷崖。推測該遺址可能因為早年擎天路之開闢而受到破壞。考量陶片分布於地層中且保存狀況良好,故此次調查未採集任何遺留物,僅拍照留下紀錄。

 亮島島尾Ⅳ遺址位於島尾地區擎天路盡頭之壕溝中,於壕溝旁之南側斷面上發現兩片陶片遺物,出土位置緊鄰於角礫岩層上方。因位於挖掘的壕溝中,推測其地勢可能已受過擾動;壕溝北側緊鄰懸崖,地勢較低,角礫岩層上方大量土層明顯已被移除。該遺址為孤立地點,附近區域未再發現其他遺留物分布,且陶片上方之土層薄,伴隨有許多近代垃圾,故該地點是否為原始堆積仍需要再觀察。


 綜合兩次全面性地表調查的結果顯示:亮島島尾 I-IV 遺址,雖然各個遺址的遺物與考古現象疏密不均,然而就遺物類型、地理位置與年代上的相似性而言,應可視為一個「遺址群」。亮島的島尾地區在史前時代可能有較多的人群活動;島頭地區雖然依據目前的調查結果,較少史前人群活動,僅百勝港一帶發現可能為明清時期的陶瓷碎片與陶網墜。然而,有鑒於亮島的軍事發展,不排除有些史前遺址在早年的開發過程中已經遭受到破壞而消失的可能性。未來仍有可能發現史前遺址。

 第二節、亮島島尾遺址的發掘與遺物

 一、亮島島尾Ⅰ遺址

 亮島島尾Ⅰ遺址在亮島聖澳的上方北側,亮島靶場的西北側約10 公尺處;擎天路路旁斷面,可見明顯的貝塚層。貝塚層約距現有道路高 1.5 公尺,厚度( 最厚處) 約 50 公分。貝塚被道路切過,僅存約 3 公尺寬,30 公尺長的小丘;小丘表面亦可見貝殼與陶片。貝塚的北側為懸崖。因為早年戰備道路開鑿,貝塚已經被削切去大半,現僅存北側殘餘部份。自民國100 年迄今,經歷兩階段開挖三個探坑,依照開坑的先後順序,分別為 TP1、TP2 與 TP3。民國101 年挖掘時發現墓葬。出土物有陶質、石質、貝質及骨質等器物。

 陶質遺物方面,在發掘的單件登錄陶片中,素面陶共計有 1,690 件;表面施有紋飾者共計 384件,占單件登錄陶片的 18.51%;紋飾施於頸部以上部位( 包含口緣與頸部) 共計 162 件,占施紋陶片的 42.18%;施於腹片的紋飾共有 204 件,占施紋陶片的 53.12%;施於折肩者 3 件;施於圈足者 1件;施加紋飾部位不明者共14 件。紋飾有捺點紋、堆雕紋、指甲紋、刺點紋、壓印紋、繩紋、紅彩、弦紋、平行線條紋、刻劃菱形方格紋等。其中最為特別的是附加堆紋,占紋飾陶的 5%,數量不多,但目前此種施紋方式仍少見於周邊地區其他遺址中。

 石質遺物以花崗岩為主要石材,因此大多數出土石器器身上的製作與使用痕跡皆較不顯著,只能將遺物視為「疑似器型」。另有部分石質遺物的質地為砂岩、變質砂岩、灰泥岩、石英或是不明石材。 遺物組合模式以尖狀器、石錘與石片器為主,另有少數砥石、邊刃器、錛形器出土。

 出土的磨製石錛殘件,顯示島尾 I 遺址的先民可能已具有磨製石器的技術。 除了石器之外,出土遺物中還有非石器但( 疑似) 帶有人為加工使用痕的石質遺物,包括石核、石材與石片等;另外還有不帶人為痕跡的角礫岩塊與圓礫。同時發掘到兩處火塘遺跡,學者推論應是圍石為爐使用。

 石器當中特別的是於三號探坑第二號墓葬中,於人骨右腳掌下方發現一件石錘,器身上有明顯使用痕跡。根據出土位置貼近於右足掌下,該件石錘明顯是刻意作為陪葬品。

 亮島島尾 I 遺址是一個貝塚遺址,文化層中含有大量的貝類遺留。出土數量最多的貝類為殼菜蛤科,即馬祖本地地方名產小吃:「淡菜」,顯示該種貝類自史前起即為一種重要的食材來源。

 此外出土的尚有相當數量的骨螺科、鐘螺科、牡蠣科、蝸牛科等貝種;另外還有少量的蛇螺科、簾蛤科、魁蛤科、蠑螺科、芋螺科等貝類,反應了島尾 I 遺址的史前人群對貝類的利用相當多元,而非單一物種。這些貝類遺留除了有助於了解史前人群的飲食內容外,對於認識地區的古今環境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骨質遺物方面,島尾 I 遺址共計出土 9,066.55g 骨質遺物。從骨質的結構可以將出土遺物區分為魚類、禽類與哺乳類等 3 種。第一期計畫所出土骨質遺物中,帶人為加工、利用痕跡的有62 件;第二期挖掘計畫中有277 件。加工的方式可以區分為砍切痕、鋸痕、削痕、磨痕、鑽痕、鋸崩痕、刻劃痕等七種;另有許多遺物帶焦黑痕,推測是經火燒所留下的痕跡,可能是經人為燒烤食用所致。

 骨遺留物主要的加工方式是對骨材進行磨製;部分還會有切割痕、鑿痕或刻痕;此外,其中一件骨遺留上還可以清楚看到使用鋸崩法後所留下的痕跡。

 依照不同器型分類,島尾 I 遺址出土的骨器包含有魚叉、箭鏃、刻槽骨首、骨鑿、骨刀、尖狀器、骨珠、骨飾等;部分因器身缺損而無法判斷器型者。在清洗、分類出土骨質遺物之外,亦進行一些初步的種屬比對工作。除了透過圖鑑,也前往中研院史語所臧振華、李匡悌先生國科會計畫所屬於台南善化的南科考古工作站動物實驗室,協助利用該實驗室所藏現生動物骨骼標本進行比對分類。

 一、亮島島尾II 遺址

 島尾 II 遺址現存的遺址範圍包括早年開發的壕溝,與其周圍的平緩坡地。遺址範圍全區地表高低落差大,由東南向西北傾斜下降;北側至西側盡頭為海岸懸崖,下方滿布礁石。遺址範圍中可見 2 座貝塚堆積,然考量地勢傾斜的走向,推測應係屬於同一時期的堆積遺物,只是因為人工壕溝從中切穿而使其分離。於民國101 的發掘工作依序開設TP1、TP2、TP3 三探坑。出土遺物有陶質、石質、貝質、骨質等器物。

 陶質遺物共計出土 8,359.19g,單件登錄的陶片計有 726 件,陶片的質地以夾砂陶為主,另有少數近似泥質陶與近代硬陶。陶器的製作方法主要使用泥條盤築法製作胚體,之後再以手捏與慢輪進行修整製作。陶片紋飾依照「施加紋飾的手法」與「圖案模式」進行階層式分類,當中包含單一手法的刻劃、壓印、附加堆紋、塗紅、與弦紋,以及使用兩種以上手法的複合紋飾。其中壓印紋陶片多為細小碎片,故總數量較其他類別多出許多,此外,中國東南沿海新石器早期遺址出土較多「貝印紋」,使本遺址有機會與年代較早的考古文化進行連結。

 亮島島尾II 發掘出土的有一些「特殊紋飾」陶片,如篦劃紋、刻劃葉脈紋、刻劃 S 形紋、刻劃 C 形紋、壓印ㄑ字紋、附加堆紋、凸弦纹等,皆少見於亮島周圍地區的其他遺址。

 石質遺物方面,島尾 II 遺址共出土 277 件,總重 15,995.86g;其中,器形較為明確而判斷為石器(或「疑似石器」)者共 67 件;非石器但帶有人為加工使用痕者共計 186 件;無人為痕跡的圓礫共計23 件。此外,地表採集共計有 7 件石器,總重 1,680.95g。

 石器製作技術主要為打製;另有出土 2 件磨製石器,顯示遺址人群可能已經具備磨製技術。

 石器材質以花崗岩為主,因而多數出土石器上製作與使用的痕跡皆較不顯著,故只能將遺物視為「疑似器型」。另有部分石質遺物的質地為砂岩、變質砂岩、安山岩或是不明石材。遺物的組合模式以石錘、尖狀器與石片器為主。其中一些尖狀器,考古學者認為可能是食用牡蠣有關。遺址出土的蠔蠣啄體積大小為可以單手持握使用,外觀與東莒熾坪隴遺址及中國東南沿海部分遺址出土的典型蠔蠣啄十分相似。

 在石器之外,出土遺物中還有非石器但( 疑似) 帶有人為加工使用痕的石質遺物,包括石核、石胚、石塊、石廢料、石與石片等;另外還有不帶人為痕跡的圓礫。這些遺物雖然非精美的石器,卻能提供史前人群在製作石器時的選材、工序、技巧等資訊,透過實驗考古學或其他相關研究資料,可以利用石核的形狀和器身遺物下的打擊痕跡,了解過去人群製作石器的方法與工序技巧。有助於理解遺址人群的生活型態。

 貝質遺物共出土總重量約56,674.62g;地表採集貝類共 6 件,總重量約為 786.5g。貝類種屬以殼菜蛤科、笠螺科、骨螺科、鐘螺科、藤壺科、牡蠣科、蝸牛等七大類為主,另有部分蛇螺科、芋螺科、簾蛤科、魁蛤科與偏口蛤科。數量以殼菜蛤科居首,蝸牛科次之,再來為笠螺科。出土貝類遺留中,比較特別的是在 TP1 與 TP3 分別出土了多件疑似「貝匙」的長牡蠣遺留。這些貝類遺留的外觀皆與「匙」相似,中央淺略凹陷,殼體邊緣相較其他牡蠣遺留皆較圓滑平整,雖無法判定為使用所致痕跡,但推測極有可能作為貝匙使用。

 島尾 II 遺址出土貝類種屬雖然多樣,但從牠們的棲息環境仍可以發現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主要分布在潮間帶至淺海岩礁地區,少數棲息於潮下帶淺海地區或海底。這樣的環境條件除了與亮島周邊地理環境相符合,同時也可以反映出亮島史前人群採集貝類的策略方式:配合本遺址中出土的尖狀石器( 或稱蠔犡硺)、石片器,可以合理推測史前人群可能使用尖狀石器將附著於礁岩上的貝類撬下,並以石片器切割取肉食用。

 骨質遺留共計出土 1,585 件骨質遺物,總重量為1,607.14g;另有地表採集 7 件遺物,總重量為28.21g。種類上主要為魚類骨頭,另有部分為禽類或哺乳類等。依照骨骼的部位可再細分為塊狀碎骨、長骨破片、鰭條、脊椎骨、頭骨破片與牙齒等多種部位。出土骨質遺物的總數量與總重量來看,以魚類骨居多,其次為哺乳類等骨,第三是禽類骨;另有部分無法分辨者暫歸為不明一類。魚類骨的部位以塊狀碎骨與鰭條為主,脊椎骨與牙齒次之;哺乳類等骨的部位以塊狀碎骨最多,長骨破片次之。

 出土骨質遺物初步種屬辨識工作,[註12]共可辨認出鯛科、海鯰科、帶魚科、真鯊科、魟科、海豚科、老鼠、鱟科等 8 個科別物種,另有海膽綱;其中部分遺物可辨認至「種」的階層,如斑海鯰種、白帶魚種與藍豬齒魚種。出土骨質遺物中有 63 件表面帶有人為加工痕跡,占全部骨質遺物件數的3.94%。加工的手法初步區分為砍切痕、鋸痕、削痕、磨痕、鑽痕、鋸崩痕等六種,另有許多帶火燒後的焦黑痕。單一加工手法中以「磋磨」居多,其次為鑽孔手法;複合加工手法中以「磋磨與鑽孔」併用的骨器數量最多,「砍切、磋磨與鑽孔」併用者次之;此一結果可能與出土較多骨珠有關。加工骨材以魚類骨為主,哺乳類等骨骼次之;其中又以魚類脊椎骨與哺乳類等塊狀碎骨為主要取材部位。帶加工痕的遺物可分為骨鑿、骨針、骨椎、骨刀、骨珠與骨料等 6 種;本遺址出土的骨珠多為加工痕跡明顯、保存狀況良好的整器。

 第三節、亮島人墓葬

 一、亮島人 1 號墓葬

 亮島人 1 號墓葬於民國100 年9 月8 日發現,位在亮島擎天路道路邊坡斷面上。因早年道路開發而形成一陡直斷面,其上可見清楚貝塚堆積;調查團隊於斷面上距地表約60-70cm 處( 距現今路面約 150cm) 發現局部左側頭骨與後頭骨殘片露頭,因此於次年12 月19 至28 日間於墓葬上方規劃探坑進行貝塚堆積與墓葬之發掘。

 墓葬出土地點於島上為相對高點而排水良好,此外可能也受到上層貝塚、壙穴內富含碎貝之影響,使得人骨保存狀況良好,除少數部位因受擾破損或年久腐朽。整體存留部位約有 70%,頭骨、牙齒、四肢骨骨質良好,頭骨雖破損較為嚴重,但變形程度不高,右半部顏面、梨狀孔保存狀況尚可,仍可藉由左右對稱性來重建顏面。

 雖然墓葬內之砂土堆積中包含許多貝類破片、少量魚類骨骸與零星細碎陶破片, 但沒有明顯人為加工痕跡,貝類種類亦鄰近貝塚所常見,應無具體陪葬之人工製品。

 墓葬之中心軸( 頭向) 朝向正東方,葬姿呈仰身屈四肢姿態,根據骨骼形態之特徵判定應為成年男性個體,體型中等並不特別高大,但從極為發達的骨骼肌嵴線與粗厚之骨體觀之,此個體之肌肉活動能量大、體形結實之個體,特別是上肢骨。身高方面,依現代漢人男性身高之回歸公式計算,從股骨長度( 約42cm) 所推估之身高分別落於 160±3.59cm;若依華南地區男性成年人的身高回歸方程式計算), 身高落於 158.72±4.72cm。陳仲玉教授認為「亮島人」不但是台閩地區發現年代最早的「屈肢葬」骨骸,可能也是南島語族最早的,在南島語族的考古上意義重大。

 個體之頭骨有外耳道骨疣(Auditory Exostoses),又稱為「衝浪者之耳」(Surfer’s Ear),因其於現代臨床醫學病例中,多發於常有鹹水入耳道的衝浪者、潛水員或長期從事水下活動者身上,如日本俗稱「海女」的採珠女。該病徵的成因一般認為與患者耳道長期受到水下活動、低溫環境、強烈的冷風環境的影響有關,在此種環境中的反覆刺激造成外耳道發炎而形成骨質瘤狀(osteoma)增生的現象。在東亞鄰國如日本及韓國的體質人類學資料及遺址出土中,多發現於臨海砂丘地區。迄今於鄰近的中國東南沿岸及台灣的史前遺址中未有發現。

 另外亮島人1 號的右股骨遠端關節面疑似關節炎、脛骨遠端前面蹲踞面明顯。左薦腸關節面上緣增生骨贅-- 即骨質增生。這於臨床上多發於常跳躍使用關節部位的人。學者推論亮島人1 號當年的生計形式,很可能是在海邊礁岩塊間跳躍著、常入海捕食採集的人。整體判斷死亡年齡約落於 30 歲左右的成年個體。

 二、亮島人 2 號墓葬

 民國101 年7 月26 日,亮島島尾I 遺址第三探坑貝塚堆積層之東北角發現疑似人骨,初步判定部位為左股骨遠端與左脛骨近端關節一帶。配合人骨走向與可能身高之推估,最後在第三探坑向北側拓坑(TP3N)向下發掘,於距地表30 公分處發現左眼眶外側、左顴骨與部份頰骨弓,確認為人骨無誤,應為頭朝東、面朝北之仰身直肢墓葬。

 人骨出土於貝塚堆積之中,貝塚中貝類、魚獸骨等生態遺留密度極高,並與人骨共伴出土。於人骨出土位置之上層未見具體壙穴痕跡,人骨周邊亦未見葬具或標示物等相關現象。骨骸整體保存狀況佳,約保存 85-90% 骨骸,因埋藏於貝塚環境之中而骨質良好。陪葬卵圓礫石錘 1 件,直接壓疊於右足掌趾骨外側下方。應為刻意陪葬之器物。

 整體而言,頭骨上男性特徵的表現並不特別明顯。四肢骨整體而言稍粗壯,四肢骨肌嵴線並未特別發達,比起「亮島 1 號人」明顯地不發達。推估死亡年齡約落於30 歲左右之成年個體。牙齒保存狀況良好,32 顆牙齒全在齒列上。左脛骨骨幹前面見有一處1-2 公分長傷癒痕跡。齒列有牙結石,齒槽骨萎縮後退,左下顎第一大臼齒齒槽骨膿瘍發炎。左右耳孔皆未見外耳道外骨腫現象。身高推算約165-169 公分左右,與現代華南男性之平均身高相較而言,屬於中等偏高個體。

 三、兩具亮島人的比較

 亮島人1 號經放射性同位素定年後,年代約為距今8320 年前;亮島人2 號經定年測定為距今約7590 年前。在體質特徵方面,兩具頭骨的顱型相似,而在顏面形態的表現上呈現出較多的差異性。兩個體年齡相當,皆約 30 歲左右之男性成年個體,但在身高、牙齒磨耗形態、外耳道外骨腫、四肢骨的粗壯程度上則呈現了相當顯著的差異。2 號人的身高較 1 號人高出約 6-8 公分之多。

 兩具亮島人從碳十四定年數據看來年代相距僅約 500-800 年,但在埋葬習俗上卻有相當差異:

第二章 亮島遺址與亮島人 圖片

 由古代亮島的地理環境推估,亮島是大陸周緣的沿海島嶼,距離大陸不遠、水域淺而可輕易到達的地點,甚至有可能是隨著潮汐消長而陸連的島嶼;古代亮島可能是鄰近地區人人都可以前往的區域,不論是為了生計而在季節性前往,或是跳島要前往更遠的地方。因此極可能有不同文化群體的人們來到亮島活動、甚至葬在亮島。

 四、亮島人於全球南島民族研究上的意義經放射性同位素定年後,亮島人1 號的年代約為距今8320 年前,此為台灣區考古遺址中相當早遠的人骨遺存;更是整個閩江流域中最早的人骨遺留。

 過去由語言學家根據語言中同源詞來判斷語系、並推論整個大洋洲:東至夏威夷,西至婆羅洲、北至台灣,南至紐西蘭的諸多民族,包含台灣原住民族,具有相當的語言相似性,可稱為「南島語族」(Austronesian)。 而這些南島語族的根源何在,長期以來學者們有各種推論。有一說是民國39 年,中央研究院的凌純聲教授就從中國古書中去找東南亞各民族的來源,而在〈東南亞古文化研究發凡〉一文中,根據文化的特質與古史的記載,特別是三國時東吳沈瑩所著的《臨海水土志》一書的記載,來證明「台灣土著民族與古代閩越人是同 一文化系統的民族」,即台灣土著並不是新入的馬來系,而是在古代與原來廣義的苗族同一民族居於中國大陸長江之南,屬於同系的越濮(或越獠)民族, 意思是:今日台灣原住民族,是由閩越一帶遷入。

 近世在南島語族研究上,還有施得樂(Richard Shutler)與馬爾克(Jeffrey Marck)於1975 年發表論文「關於會耕種的南島人擴散的討論」〈On the Dispersal of the Austronesian Horticulturalists〉,在南島語族的親屬關係上之後根據若干語言與考古的材料以及對於這些材料的解釋,再加上戴恩(Isidore Dyen)的語言分佈與遷移學說,認為:南島的共同母語的起源地在亞洲南部,即華南與中南半島北部一帶。此與凌純聲先生的假設類同,但在這個南島民族起源假說模型下的遷徙途徑,即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的史前遺址長久以來缺乏更有力的出土證據。

 過去推論認為,南島語族約在距今五、六千年前開始向海外遷移,但在距今八千多年前的亮島人出土後,南島語族向海外擴張的年代或許也可向上修訂至距今八千年,這項最新的證據也為該區域人群的擴張及移動路徑與南島語族起源問題,從生物人類學的角度提供嶄新的科學證據。

 此外,兩具亮島人骨經萃取後送至德國萊比錫的馬克斯.普朗克演化研究中心(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做去氧核醣核酸粒線體(mtDNA) 序列比對的發現,亮島人1 號屬於E 單倍群(haplogroup E);亮島人2 號屬於R9 單倍群(haplogroup R9),與台灣泰雅、阿美及東南亞部分島嶼族群的遺傳血緣相近。足可證實古代亞洲大陸東南一帶,確實存在與台灣原住民有相同母系血緣的人種。這個成果乃是目前亞洲大陸東南沿海一帶古代粒線體 DNA 序列中,最完整且年代較早的二筆資料。此為國際南島語族發展、起源理論的重要發現:這兩筆資料反映了亞洲大陸東南一帶可能是近一萬年以來所謂「原南島語族」的祖居地之一。這個最新的證據也為該區域人群的擴張及移動路徑與南島語族起源問題,從生物人類學的角度提供嶄新的科學證據。

 附錄:亮島人1 號頭骨修復

 亮島人1 號人骨於出土時,因設備與氣候條件不佳,因此於遺址現場並未進行全面清理。而是以切截土方、整具包覆之工法,封存於大型塑膠儲水桶中,運送南竿馬祖民俗文物館進行整理。

 墓葬整體清理、記錄完成後,頭骨狀態呈現破碎不完整樣貌。隨後將所有人骨自土壤中提取出,並依部位不同而分類包裝。為了對亮島人之體質形態進行研究以獲取進一步認識,在民國101 年的計畫中將已提取之頭骨破片進行修復工作。

 參與清理亮島人1 號人骨與修復人員包括:邱鴻霖(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吳彥宏( 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班)、詹凱雁( 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班)、陳致福( 中研院史語所南科考古隊技術人員) 與游桂香( 廈門大學歷史系考古博物館專業博士研究生)。為考量工作效率與品質,計畫協同主持人邱鴻霖博士建議後送台灣處理,由連江縣政府函請航警局協助配合通關辦理,將亮島人1 號之頭骨後送台灣,並於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進行修復工作,完成後再循原途徑送返馬祖。

 為使亮島 1 號人得以在博物館進行展示教育工作,顧及以真品展示不僅在倫理學上可能會有負面評價,展場之保存環境與安全風險皆不容易掌控。另一方面,複製模型也可直接碰觸當作研究教材,並提供多件、多地點的同時展示。考古團隊以 3D 掃描 RP 輸出之「原型」進行模具製作與仿真複製。其製作過程由邱鴻霖博士與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方惠光教授,於方惠光教授之工作室指導碩士班吳彥宏先生執行各項工作。

 學者臧振華在民國101 年3 月在馬祖日報發表〈從馬祖史前文化談南島語族擴散〉,謂:「就目前馬祖列島所出土考古材料,以及其與周邊地區的比較來看,似乎還不能清楚說明馬祖列島在南島語族由亞洲大陸向海洋擴散的路徑上曾經擔任中途站的角色。雖然具陳仲玉等學者的研究,馬祖列島的史前文化與閩江口的史前文化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但是馬祖列島的史前文化似乎並沒有進一步跨越台灣海峽與另一邊的澎湖與臺灣產生具體的連結。從陶、石器特徵上來看,其相似性顯然不及閩江口。尤其是在陶器方面,早一階段帶繩文的陶器,幾乎見不到與臺灣大坌坑文化相似的特徵,而晚一階段的陶器,與臺灣相同年代文化之間的差異性更大。所以,就這點來看,從閩江口,經過馬祖到台澎這一路線,似乎還不能就此連結起來。雖然如此,但是馬祖所出土史前文化的材料卻呈現了另外一個重要的意義:即在6000 多年前的時候,居住在大陸沿海的居民已經開始向海洋開拓,並且能夠發展出適應海島環境與資源開採的能力。這樣的現象,其實並非孤例,頗值得注意。」[註13]

 如今亮島人從DNA 分析的結果是南島語系民族,亮島人的發現洵為人類學和考古學的一大盛事。最近以葛明軒為第一作者的論文:〈早期南島語族進出台灣〉,發表於2014 年3 月6 日出刊的「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AJHG),該篇論文,以「亮島人」的粒腺體DNA 單倍群的基因序列與台灣原住民做比對分析,指出台灣6000 多年的原住民源自亮島,而將台灣原住民與中國南方做連結,且於4000 年前開始往南擴散到島嶼東南亞、馬達加斯加及大洋洲。[註14]

 102 年夏天楊綏生縣長到關島考察時,特別留意當地原住民查摩洛人(Chamorro),並推論:「查摩洛人約在公元前3600 多年前來到關島,至於他們從何而來?一般多認為他們是從島嶼東南亞來的。有趣的是,查摩洛人的mtDNA 與亮島人同屬E 群者高達92%,印度尼西亞的一些部落也有高達四分之一的E 單倍群分佈,因此我們大膽地推論;在南島語族遷徙過程中,亮島人的出現最早,距今8300 年,台灣原住民約6000 年,殼丘頭與熾坪隴兩考古遺址間可能早在6000 年前就有連繫。

 查摩洛人距今4000 多年,他們及島嶼東南亞的南島語族與亮島人,皆來自更早源自中國東南沿海的相同母系,由中國東南沿海、台灣、島嶼東南亞、、、關島,早期考古界對南島語族來源地假說中雖曾論及,卻苦無證據,而亮島一號正補足了這一點。」[註15]

 對前述推論,楊縣長所持理由是:「在亮島出土的石尖器(蠣硺),亦大量見於熾坪隴遺址中,另売丘頭遺跡亦有出土的記載(待確認),因此;我們大膽地推論,早期的南島語族(極可能是蜑民),搭乘風舤船,由中國東南沿海(福建)先到馬祖(北竿或大坵),利用夏天的季節性西南風到亮島採貝捕魚,再利用夏末初秋的東北風離開,但是;如果是颱風前的強勁北風,風舤船無法回到祖源地,順風順流而下,往南漂流,到下一站暫居,以此說明南島語族由北向南遷徙似乎合理。從亮島到關島相距3000 公里,時間相隔達4000 多年。馬袓亮島人的出土似乎已經為南島語族的遷徙提供綫索與證據,進一步的確認或論述則有賴國內外考古界繼續追蹤研究與努力。」[註16]

 2013 年7 月17 日中國時報報導:「南島語族的祖先是亮島人!昨天連江縣政府與中研院考古團隊公布亮島人遺骸的DNA 分析結果,證明亮島人不但屬於南島語族,其中一具年代距8200 年,是已發現南島語族人類遺骸中年代最久的,是台灣近年重大的考古成果。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陳仲玉表示,『亮島人是南島語族的祖先,可證明亞洲大陸東南一帶應是原南島語族的祖居地之一。』」[註17]

 相信隨著學者的研究,亮島人的出土可能改寫南島語族的原始「籍貫」和遷徙歷史,這將是國際人類學師考古學界的盛事。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