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志 地理志


  標題:第四章 海洋動物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6-06-09    閱讀人次:872 )  

第四章 海洋動物

 第一節、海洋水文概況

 本縣為一群島,海域遼闊,面積廣達6520 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度約138 公里,海底地形為大陸棚邊緣,海底廣闊淺平,兼具礁岩及沙泥地兩種棲地底質,也是寒暖流隨季節交會之處,亦位於閩江、連江與羅源江入海處,河川帶來豐富的營養鹽,使本縣海域成為一處相當優良的漁場。

 一、海底地形

 本縣西側海域為大陸黃岐灣,附近海域水深約20 公尺,東側面對大洋、島嶼,東側近岸水深約30 公尺,其中南竿與北竿兩島以馬祖海峽相隔,水深介於30 公尺至50 公尺之間。

 二、海潮流速與流向

 本縣因地理環境特殊,海潮流之流動受到諸多因素影響,除基本的天體引力作用之外,還受到季節因素及海底地形變化的影響,流向多變,海域潮流及海流的流況概略分述如下:

 (一)沿岸潮流

 根據英國海軍海道測量局之海圖資料顯示,閩江口在高潮前4.5 個小時及高潮後1.5 個小時之間的潮流流向西,高潮後1.5 個小時至下次高潮前的4.5 個小時間為退潮,潮流流向東。整體而言與閩江口漲退潮流一致,潮水平均流速約為0.75m/sec,最高流速亦不超過1.0m/sec,轉流時間則約在最高(低)潮後的1-2 小時。

 (二)海流

影響本縣海域的主要海流有中國沿岸流及南海西南季風流,其強度及流向受季節影響頗大(在以往之報告皆認為此海域還受到黑潮支流的影響,但依目前的研究資料顯示,黑潮支流對本縣海域的影響並不明顯)。福建沿海海流受中國沿岸流及南海季風流流向影響較大,春夏兩季流向北,秋冬兩季則流向南,而外海的海流流向均為向北,流速受季風流場的影響。

 依據連江縣水產試驗所於民國85 年至86 年間的海上實測海流資料顯示,海流流速分布以0.5m/sec 以下居多,約佔80%,在春季則介於0.2-0.7m/sec 之間,夏季則介於0.4-0.6m/sec 之間,冬季則測得0.5-1.1m/sec,且流向方面冬季皆在東北及西南方位上,春季以朝西南方向及東北方向居多,夏季則朝東北方居多。

 三、潮差

 本縣之潮水屬半日潮,且潮差頗大,根據南竿福澳港建港資料(統計自民國61 年至69 年9 月)之各項潮位統計如下:

最高高潮位 (H.H.W.L) + 6.76m
大潮平均高潮位 (H.W.O.S.T) +5.99m
平均高潮位 (M.H.W.L) + 5.52m
平均潮位 (M.W.L) +3.28m
平均低潮位 (M.L.W.L) +0.99m
大潮平均低潮位 (L.W.O.S.T) +0.70m
最低低潮位 (L.L.W.L) -0.33m

 四、海水能見度

 本縣位於閩江、羅源江與連江等三江入海處,由於河川挾帶大量泥沙與垃圾等污染源注入海洋,導致本縣海域水質能見度與臺灣相較之下略低,尤其冬季海象不穩定時能見度不及1 公尺,春分時節,大陸河川水位暴漲,大量垃圾、樹枝、雜物等沖刷入海,強勢的水流將污染物散佈於海面,甚至堆積於本縣各島的沙灘。在四鄉五島之中,僅北方的東西引島與位於南方的東西莒於夏季時節能見度狀況較佳,7、8 月風平浪靜之時,能見度可達5 公尺左右。

 五、水溫

 本縣因位置較為偏北,且受南下之中國沿岸流影響,全年水溫相較於臺灣偏低,冬季水溫降至11 度至13 度左右,夏季時位於南方的東西莒水溫回升較快,位於北方的東西引,水溫則上升較東西莒為慢,但平均而言,夏季水溫在23~25.5℃之間。本縣海域最低溫、最高溫與台灣北部相差平均達4-5℃左右,故在魚種組成上,與臺灣有不小的差異。

 六、水中溶氧(DO)

 海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主要是受大氣含氧、生物活動、水溫、鹽度、波浪及有機污染物含量所影響。根據中國大陸官方文獻至民國83 年的記錄,本縣海域的DO 值約在5.9-8.26mg/cm3 之間,夏季含氧低,冬季含氧高,且因海底水深不深,而水流對流作用較強,因此表層溶氧與底層溶氧量相接近。

 七、鹽度

 本縣海域海水鹽度受閩江流量影響頗大,一般本縣海域鹽度約為3% 至3.4% 左右,與臺灣海域相差不大,但若逢閩江氾濫時期,大量河水可使本縣海域的鹽度陡降,根據連江縣水產試驗所的記錄可降至1% 左右,而大陸文獻上的記錄約在2.49% 至2.67% 之間,可見此區海域鹽度變化較一般大洋為劇烈。

 八、海岸地質與地形

 1、南竿:屬於花崗岩丘陵地形,島上山巒起伏而較少平地,海岸在西南部有沙灘分布,其他則多有懸崖聳立,沿岸暗礁密佈。

 2、北竿:屬於花崗岩丘陵地形,海岸在塘后道及坂里有沙灘分布,其他則多由花崗岩組成之懸崖及暗礁。

 3、東莒:本島除東北部有較平坦土地外,其餘多為植物所覆蓋之花崗岩丘陵。西北部沿岸,退潮時有大片連島礫灘出露。

 4、西莒:此島面積狹小,山勢起伏大,除一較大沙灘外,其餘皆為陡峭之海岸地形,西莒四周暗礁亦多,亦為花崗岩所組成。

 5、東- 西引:東西引地形起伏大,海岸山勢較其他四島更為陡峭,有一線天的天然美景,且兩島的海岸周圍密佈著大小暗礁,高潮時亦能露出海面。

 第二節、本縣海域的魚類相

 本縣魚類資源相當豐富。如果以種數而言,至少在兩、三百種以上,可惜過去魚類並沒有詳細的調查及鑑種工作。以往記錄多半只是一些常見的經濟性種類大約20、30 種。比起大陸官方民國75 年在福建沿海各離島水域調查共記錄有284 種海水魚類,少了很多,主要是因為先前本縣海域調查並不夠詳細徹底。根據大陸魚相資料,其中軟骨魚類20 種,以鱝最多,硬骨魚類264 種,以鯡形目最多。在國內的調查方面,中研院於民國89 年首次進行本縣海洋生物的採樣調查,其中記錄有魚類39 科81 種;在民國97 年進行南北竿海域的研究調查中,則記錄26 科43 種;民國99年中研院於本縣海域調查,彙整過去和實際調查的結果,記錄了魚類85 科214 種。這些魚類所代表的生態系相當複雜,就其棲性可大致歸納成下列五個類型:

一、洄游性魚類─帶魚、黃魚、鯧魚、鳓魚、大眼鯛、海鰻、鰺、沙丁、金梭魚等。
二、近岸性魚類─鯡、鯷、鰏。
三、河口性魚類─鯔、鮸、舌鰨、海鯰。
四、岩礁性魚類─鯛、鮋、笛鯛、隆頭魚、石斑類。
五、底棲性魚類─鲆、鰈、鰕虎、魟、鰩等。

 如果把本縣和臺灣的魚相作比較,由於本縣海域水溫較低,故有一些魚種是尚未在臺灣出現的,例如冷水性六線魚科的斑頭六線魚、獅子魚科的細紋獅子魚、河海洄游性鱘科的中華鱘、鯷科的刀鱭、鱵科的星鱵、石首魚科的黃唇魚與褐毛鱨等。由於地理分布範圍越狹窄的種類,或是原本數量即少的稀有種,愈容易遭到人類趕盡殺絕。遺憾的是這些分布範圍窄的稀有魚種,可能在還沒有調查和記錄前就已經完全滅絕了。這和人類的肆意捕撈,污染水域,干擾、破壞棲地等因素有關,也因此,雖然本縣魚類目前所「累計」的魚種數仍多,但魚的數量(尾數)卻在直線下降,許多過去的常見種如今變為稀有或絕跡。故本縣海域應徹底落實海洋魚類,乃至於貝類及各項海洋生物資源的保育及基礎調查工作,藉此可從調查數據中得到各種數量的分布變化,才能有效進行海洋資源的管理。此外由於本縣海域為大陸棚地緣海底地形,除小部份為沙泥地外,大部分都是岩礁,作為栽培漁業資源的場所十分適合,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地域上的優勢,進行高經濟價值的魚類、貝類及藻類的繁殖,開發海洋經濟,以增進海上漁業資源的發展,也能兼顧海洋資源永續發展。

 第三節、鯨豚

 鯨類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溫血哺乳動物,具有和陸上哺乳動物相同的生理特徵,如用肺呼吸、胎生等,更具備了一些為適應水生環境所演化出的特殊生理構造。鯨分為兩個亞目:鬚鯨亞目主要的形態特徵是沒有牙齒,但是有巨大的鯨鬚,可用來篩選浮游生物,所以為濾食性;齒鯨亞目的主要特徵為有牙齒,掠食性,且牙齒的數目與排列方式受到食性的影響會有不同,全世界現存有13 科約79 種。以下為詳細的分類地位:動物界(kingdom Animal)-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哺乳綱(class Mammalia)- 鯨目(order Cetacea)- 鬚鯨亞目(suborder Mysticeti , blaleen whales)- 齒鯨亞目(suborder Odontoceti , toothedwhales)。

 本縣近幾年來不斷有人目睹鯨豚出現的蹤跡,加上鯨豚擱淺案例逐漸增多,突顯本縣海域是海洋生物棲息與保育的重要地區。而露脊鼠海豚的生活領域,尤其靠近人類,經常會誤觸漁網,並受到棲息地污染等威脅,已經面臨絕種的危機。

 一、本縣常見的鯨豚

 本縣的鯨豚調查,從民國93 年正式展開。據統計,從民國93 年至95 年兩年多期間,至少已發現30 多隻死亡的露脊鼠海豚,這對本縣海域鯨豚的生態保育而言,十分值得警惕。根據老一輩漁民表示,鯨豚在本縣海域生存出沒,年代久遠,由於鯨豚吃起來像豬肉,昔日漁民稱之為「海豬」,但近年來漁民偶有捕獲,都會通知相關保育單位,已經不會再攜回食用。

 鯨豚是本縣海洋食物網中重要的一員,研究者經由屍體蒐集、陸地觀察與海上調查資料得知本縣確定有四種鯨類出沒,分別為露脊鼠海豚、印太洋瓶鼻海豚、偽虎鯨與侏儒抹香鯨,以下針對這四種鯨類加以敘述:

 (一) 露脊鼠海豚

 在已知的鯨豚觀察與擱淺資料中,露脊鼠海豚是本縣海域中最常見的鯨豚,是目前臺灣地區體型最小的海豚,也是國內鯨豚中與中華白海豚共列為華盛頓公約保育名錄瀕臨絕種的海豚,為目前國際保育矚目的焦點。在臺灣海峽鄰近海域,本縣可說是目前露脊鼠海豚最穩定的棲息地,其生態地位彌足珍貴。

 露脊鼠海豚學名Neophocaena phocaenoides。露脊鼠海豚出生55 至80 公分,成體約1.9 公尺長,體重約80 公斤,雄體稍大。圓頭無鼻,背部扁平,最大的特徵是無背鰭,背頂微現窄脊,和白鯨外形有些相似。身體為淺藍灰色,腹部顏色較淺,喉及肛門附近為白色,死後變黑。上下頜齒各有13 至22 個。尾鰭中間有凹刻。

 其食物包括小烏賊、蝦、小魚,在胃內容物中亦發現米等榖物及黏有卵粒的葉片。在日本海域者,每群約50 隻,由數個5-10 的小群構成,其生殖高峰在10 月左右。在中國長江的群體約2-12隻成群,其生殖高峰在2 到4 月,母豚會用胸鰭將仔豚置於背上附著游水,其壽命估計達25 年。在南亞洲曾在紅樹林區域發現其蹤跡。

 露脊鼠海豚分布僅於印度洋至太平洋近海水域,在淡水和海水皆有。其無背鰭之特點不易錯辨、但偶爾可能與白鱀豚、印河豚、恆河豚及伊河豚稍微混淆。露脊鼠海豚體色和伊河海豚相近,但後者具背鰭,白鱀豚、印河豚與恆河豚則皆有明顯的背鰭及長吻。

 目前已被國際保育聯盟IUCN保育紅皮書中列為一級保育類動物。中華鯨豚協會表示,以目前本縣露脊鼠海豚發現的頻率與標本數,足夠吸引鯨豚學界在本縣成立全球觀測研究站。

 在縣府委託下,王愈超博士(John Y. Wang)製作了一隻全國最小的露脊鼠海豚骨骼標本,這隻海豚的屍體是民國92 年1 月16 日在津沙海域發現,發現時原體長140.5 公分、重45.8 公斤,年齡約2 至3 歲,雄性。目前這隻全國最小的露脊鼠海豚骨骼標本,在南竿四維村的漁業展示館展出。

 露脊鼠海豚主要以捕食底棲生物為主,如魚類、頭足類、甲殼類等,也常吃大洋層的生物。常以小群出現,但數量不會超過五頭,成員關係也鬆散,也可發現大量群結,游泳速度緩慢,不喜歡船隻,因此海上難以發現。人類活動會造成此類海豚靠近岸邊。本縣的南竿西南側海域可以規律性的看到露脊鼠海豚出現,是臺灣目前唯一一處有記錄,可從陸地上看得到露脊鼠海豚的地區。

 (二) 印太洋瓶鼻海豚

 為一種靠岸型的小型鯨種,有一修長獨特的嘴吻,背鰭高大、呈現三角鐮刀狀,受到獵捕與棲地消失等衝擊的影響,數量大為減少,雖為小型鯨類,但體型可達270公分、200公斤,背部暗灰,朝側身逐漸變淺,腹部幾乎全白,年紀接近性成熟時,腹側會出現深色斑點,這些深色斑點在年老個體上特別明顯。主要攝食地區性的魚類和頭足類動物。

 (三) 偽虎鯨

 大型的海豚之一,中國大洋與近岸水域普遍有其記錄,雄性最大體積可達650 公分、2200 公斤,雌性可達550 公分、1200 公斤,體色幾乎全黑,僅腹部有較淺色的斑紋,頭型長且圓,大嘴但無明顯嘴喙,嘴線呈一直線,背鰭高大鰭端較圓鈍,雖常見緩慢游泳,爆發速度卻很強,主要攝食大型魚類。

 (四) 侏儒抹香鯨

 體型最小的鯨類,體長約270 公分,體色背部深黑,向腹部逐漸變淺,與小抹香鯨外型相當類似,小抹香鯨科動物有一獨特特徵,即頭部兩側(眼部和胸鰭之間)各有一條像括弧符號的淺色條紋,看似魚類的鰓線一般,稱為假鰓列,體格相當粗壯,胸鰭小且位置較前方,沒有嘴吻,頭部呈方型,嘴部很小位於頭部下方。喜歡在陸棚邊緣處和斜坡的海域活動,在海上不容易被發現,在臺灣常有擱淺紀錄,主要攝食中洋層的魷魚,有時也吃甲殼類與魚類。

 二、本縣海域威脅鯨豚生態的人為因素

 本縣海域有一些人為因素對鯨豚生態造成威脅,這些人為因素為:

 (一) 漁業

 本縣海域對鯨豚類最明顯的威脅為漁業活動,多數蒐集到的鯨豚屍體為誤觸漁網所致。對鯨豚造成傷害的漁法多為:刺網漁業 (三層網、單層網、流刺網) 與定置網漁業 (袋網)。

 (二) 海岸開發與工程計畫

 由於鯨類對水下聲音相當敏感,工程所造成的噪音常造成鯨豚耳部偌大的生理傷害,一旦聽覺受損,鯨豚的生存即受到嚴重威脅。因此建議若進行這種傷害性的噪音工程時,在附近水域製造泡泡幕簾讓水下噪音較為緩和。而另一種填海造地工程也常導致沙灘的破壞與消失,使鯨豚及其他海洋生物喪失生存棲地。

 (三) 海洋汙染

 海洋上的垃圾不僅有礙觀光發展,也容易造成鯨豚誤食導致死亡。本縣海域多數的垃圾來自於中國大陸,雖然經常清除,但垃圾源源不絕導致損害持續存在,鯨豚常誤食難以消化或無法消化的食物而死亡。

 此外,本縣海域水質受到閩江河水的影響甚大,因閩江一帶 (如福州市) 有相當多的工廠,加上住家與工廠廢水幾乎未經過處理即排入海洋,水質汙染也對鯨豚的生態環境帶來威脅。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