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志 地理志


  標題:第三章 聚落地名由來與行政沿革(續)、參考資料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6-06-09    閱讀人次:709 )  

 第三節、莒光鄉

 莒光鄉轄區內,聚落分布於東莒、西莒二大島。在地名上,東莒島於明代稱為東沙,清代稱為東獅、東犬、東島、東沙等,當地居民現稱為下沙;西莒島於明代稱為白犬,清代稱為中犬、西犬、東沙( 緣於英國海軍誤植的結果)、西沙、西獅等,當地居民現稱為上沙。

 在行政沿革上,兩島於清代隸屬福建省福寧道福州府長樂縣管轄,民國元年廢府,隸屬福建省東路道長樂縣。民國3 年東路道改為閩海道。民國14 年廢道,隸屬福建省長樂縣。民國18 年兩島隸屬長樂縣第三區梅花鎮。民國24 年兩島隸屬長樂縣第三區梅花聯保所轄。民國29 年隸屬長樂縣梅花鎮東沙保。民國35 年兩島設置東沙鄉,隸屬長樂縣。

 民國39 年馬祖行政公署成立後,二島行政上劃設「白肯區」,其中「肯」為原稱「犬」之福州語譯稱。民國42 年9 月長樂縣恢復設治,全縣分設為1 鎮、1 鄉、4 里、2 村,共計39 鄰。東莒島設立「東肯鄉」,下設福正、大坪二行政村。西莒島設置「白肯鎮」,成為今馬祖列島中唯一設鎮之地,下轄青東里、青西里、田沃里與西坵里等四里。

 民國45 年7 月,本縣實施戰地政務,東肯鄉、白肯鎮所屬之長樂縣撤銷,併入連江縣管轄,原東肯鄉改稱「東犬鄉」,白肯鎮改設「西犬鄉」。民國49 年9 月,東犬鄉、西犬鄉合併,改設「白犬鄉」,鄉公所設西犬,轄二島六村。民國51 年,西犬青東村、青西村合併,改置「青蕃村」。

 民國60 年11 月7 日,馬祖防衛司令部將「白犬鄉」易名「莒光鄉」,並將東犬、西犬改稱「東莒」、「西莒」。

 目前莒光鄉轄東莒、西莒二島境內五個行政村,以及中流嶼(永留嶼)、西牛嶼(犀牛嶼)、大魚(大嶼)、林頭嶼(林坳嶼)、蛇山等五個島礁。各主要村莊地名由來與行政沿革敘述如下:

 一、青帆村

 位於棋盤山西北方之灣澳聚落,舊稱「青蕃」。清道光年間福州開港後,本澳因鄰近閩江口且水深港闊,成為英人等西方船隻停泊候潮的主要地點。清同治11 年(1872)東犬燈塔完成後,因可正確指引船隻航向,穿梭於閩江口附近海域之西方商船更是絡繹不絕,時常有西人往來停泊於本澳。早年居民民智未開,稱外族人為「青蕃」、「蕃仔哥」,並漸將本澳稱為「青蕃澳」。

 民國35 年,本澳隸屬於長樂縣東沙鄉青蕃保。民國39 年馬祖行政公署成立後,青蕃隸屬於白肯區青東村、青西村。民國42 年長樂縣政府成立,改劃「青東里」、「青西里」,隸屬白肯鎮。

 民國45 年實施戰地政務,青東里、青西里改設「青東村」、「青西村」,隸屬連江縣西犬鄉所轄。

 民國49 年9 月,西犬鄉與東犬鄉合併,設置「白犬鄉」,青東、青西二村維持不變。民國51 年,青東村、青西村合併,設「青蕃村」,青蕃成為行政村名。民國75 年10 月1 日,馬祖政務委員會認為青蕃村一名不雅,徵求民意後改名青帆村,寓意天天晴天,漁船出海皆能一帆風順,滿載而歸。

 民國56 年鼎盛時期,青帆村住有748 人,後由於人口外流,民國89 年僅剩238 人。近年來,由於基層選舉競爭激烈,戶口遷入者眾,民國101 年人口為429 人。

 青帆村曾轄3 個小聚落,(圖8-3) 包括:

 1、大澳

 西莒郵局下方聚落,面對青蕃澳口,舊稱「大澳」,係因澳口規模較旁邊的澳仔大,故得名。

 居民以長樂嶺南陳姓後嗣為主,清末即已落腳拓墾。該區向為村內最大聚落。今大澳居民仍以經商維生,但由於大幅裁軍,商業也漸沒落。

 2、半嶺

 西莒郵局上方聚落,因位居半山腰,居民稱為「半嶺」。昔日興盛時約有20~30 戶,今僅餘2、3 戶。

 3、澳仔

 胡將軍廟西側一小坑谷,昔日約有10 餘戶定居,因其前方海灣規模小於大澳,居民稱為「澳仔」,今該處已無人駐居。

 二、田沃村

 西莒東南沿海有一灣澳,名為「田澳」,係因其上方地勢斜平,原有大面積之田地,故名。

 民國35 年,本澳隸屬於長樂縣東沙鄉青蕃保。國軍進駐後,將田澳村名定名為田沃。民國39 年馬祖行政公署成立後,本聚落隸屬於馬祖白肯區田沃村所轄,民國42 年本澳改隸為長樂縣白肯鎮田沃里。民國45 年改隸為連江縣西犬鄉田沃村,行政村名沿用至今。

 清道光年間已有長樂潭頭厚福林姓、潭頭嶺南陳姓後代進駐開發。該地因地形較為平坦,適宜農耕,早期除捕魚外,也有以專事農耕維生者,後居民多遷台。民國60 年鼎盛時期住有534 人,後因人口外流,民國83 年僅剩89 人。近年來,由於基層選舉競爭激烈,戶口遷入者眾,民國101年人口為222 人。

 田沃村曾轄3 個小聚落,包括:

1、上層澳
 田澳傳統聚落,約以軍方集用場為分界,其上方稱為「上層澳」。該聚落又可分為兩區,依傍於東邊山麓之民居,舊稱「東邊山」,仍有1 戶人家定居;座落於西邊山麓之民宅,名為「西邊山」,約有6、7 戶人家。

2、下底澳
 集用場下方聚落舊稱為「下層澳」,亦餘3 戶居民。

3、中寮
 武士嶺南方,約海拔60 至70 公尺之山麓地帶,位居青蕃與田澳兩聚落之中,先民舊稱為「中寮」,《東海部隊奮鬥史》一書中稱「當樓」。原有5、6 戶林姓兄弟群居,國軍進駐後又稱「三家村」,目前已無人居住。

三、西坵村

 西路山西南方,海拔高度約100 至110 公尺,有一山麓聚落,先民稱「西路」,命名由來已無可考。另西路山西方沿海有一小灣澳聚落,昔稱「坤坵」,該名由來亦已難查。民國35 年,二聚落隸屬長樂縣東沙鄉青蕃保所轄。民國39 年馬祖行政公署成立後,二聚落隸屬於馬祖白肯區西坵村所轄,西坵是「西路」、「坤坵」各取一字的合稱,該名也正式成為行政區名。民國42 年西坵村改置西坵里,民國45 年西坵里改設西坵村,行政村名沿用迄今。
 民國56 年鼎盛時期住有262 人,後人口外流,至民國81、82 兩年僅剩41 人。近年來,設籍人口稍有增加,民國101 年人口為72 人。

 西坵村轄有2 個主要聚落,包括:

1、西路
 西路傳統聚落為山麓集村聚落,該區以長樂潭頭嶺南陳姓後代為主,清末光緒年間進駐開拓。其內又可分兩區:
(1)高層行:欣欣小吃店上方聚落,居民舊稱「高層行」,目前仍有7、8 戶人家。
(2)下底行:欣欣小吃店下方聚落,居民舊稱「下底行」,現無人居住。
2、坤坵昔日曾有20 餘戶居民,現今僅存1 戶。

四、大坪村

 東莒島唯一未瀕海聚落,位於上坪山西北方山麓至鞍部一帶,該地原佈滿長刺有如鐵釘般的荊棘,且其地勢較鄰近山地略為平坦,故被稱為「莿坪」,又常稱為「熾坪」。上坪山西南方有一灣澳,其東側岬角上,有村落構建於山麓一帶,先民原稱為「大浦」,係緣於該聚落旁之灣澳較東莒沿海的「酒罈浦」為大,且該灣澳內側較一般澳口深長且窄,故得名。
 民國35 年,熾坪和大浦兩聚落屬長樂縣東沙鄉熾坪保所轄。民國39 年馬祖行政公署成立後,國軍將兩聚落名各取一字合稱為「大坪」,設立大坪村,該名也正式成為行政村名。其後,大坪村的上級行政區陸續變更,但行政村名則沿用至今。

 大坪村除轄有熾坪、大浦外,亦包含艋澳(猛澳)。民國60 年鼎盛時期住有703 人,後因人口外流,民國83、84 兩年僅剩177 人。近年來,由於基層選舉競爭激烈,戶口遷入者眾,民國101年人口為428 人。

 大坪村下轄3 個主要聚落,包括:

1、熾坪
 該聚落為大坪村人口主要聚居地,故現今居民也稱此地為大坪。境內又可分為4 個小聚落:
(1)高層行:今來來麵包店所在馬路,其上方一帶,早期原有3、4 戶定居,因地勢較高,舊稱「高層行」。
(2)下底行:位於來來麵包店所在馬路下方一帶聚落,因地勢較高層行低,乃得名。
(3)高層街:華美小吃店東側兩排商店。該處原為早期居民耕種番薯的園地,國軍進駐後,漸形成商街。
(4)下底街:東莒藝文廣場一帶商街。該處最早為居民耕種番薯的園地,國軍進駐後,為軍方集合部隊的廣場,民國70 年代左右發展成商街。

2、大浦
 大浦一名在國軍進駐後,誤植為「大埔」。民國102 年連江縣政府定名為大浦。 大浦又分成2個小聚落:
(1)高層行:以大浦聚落中位於海拔高度約30 公尺之水井劃分,上方聚落稱為「高層行」,居民以曹姓為主,另有李陳等姓。現皆遷居臺灣或熾坪。
(2)下底行:位於大浦聚落主要水井下方一帶聚落,稱為「下底行」。居民多以曹姓為主,另有1、2 戶他姓。居民亦已遷居臺灣或熾坪。

3、艋澳(猛澳)
 東犬山西側灣澳,先民原稱「艋澳」,緣於該地為昔日先民做艋(大漁網)或修補、曝曬漁網的地點,故名。國軍進駐後稱為「猛澳」,緣於國軍強調軍人威猛氣勢而易稱。民國102 年連江縣政府定名為艋澳。該澳早期有8、9 戶長住。每年3 至5 月,大陸梅花人多至此搭竹寮暫居,在附近海域掛鉤打海鰻,收購居民捕撈的鯷魚加以烹調處理,再轉賣內地。國軍進駐後該澳建港,成為東莒對外交通的主要港口,目前該澳仍有7 戶居民。

五、福正村

 東莒北面灣澳內,座落於東莒島燈塔西側山麓一帶的聚落,舊稱「滬裡」。昔日大陸福清、平潭漁民時常至東莒北面灣澳捕魚,且多將漁船駛入澳內避風泊憩,但風浪過大時船隻經常受其拍打而損壞,為解決此問題,漁民合力以數十塊各重達1、2 百斤之大石頭疊砌成防波堤,位於東莒島燈塔西側山麓一帶的聚落,因位置較靠近防波堤,乃得名。滬裡西南方,另有兩相鄰聚落,位於福正安檢所旁的聚落,規模較大,且正對於北面灣澳構築而成,舊稱「澳正」;位於白馬尊王廟旁的聚落,因廟後鑿有一水井,故先民多稱為「澳井」。

 民國35 年滬裡、澳正、澳井三聚落隸屬於長樂縣東沙鄉滬嶼保。民國39 年馬祖行政公署成立後,三聚落隸屬白肯區福正村管轄。福正村,係取自滬裡的「滬」,並雅稱為近音字「福」,加上澳正的「正」,合稱而得。之後福正村的上級行政區雖陸續變更,但行政村名沿用至今。

 早年福正村漁業興旺,民國57 年住有580 人,後因漁業沒落,人口大量外流,民國81 年僅剩33 人。近年來,由於基層選舉競爭激烈,戶口遷入者眾,民國101 年人口為176 人。

 福正村下轄3 個小聚落,包括:

1、滬裡
 開發雖為3 個聚落中最晚者,但昔日滬裡興盛時約有70 多戶住家,村落規模最大,不過現多已外遷。境內有天上聖母廟、田將軍廟。

2、澳正
 因距海較近,便於出海捕魚,相傳為先民最早駐居處,本澳拓墾至少於清乾隆、嘉慶年間已揭開序幕。澳正舊時住民約有30 多戶。目前多已遷居臺灣。

3、澳井
 早期約有10 多戶住家,為3 個聚落中規模最小者,現多已外遷。

第四節、東引鄉

 在地名上,東引島、西引島於明代多合稱為東引山、東涌、東湧等,清代稱為東永。最晚於清道光年間,兩島分別有「東永」、「西永」的狹義名稱。

 在行政沿革上,兩島於清代隸屬福建省福寧道福寧府霞浦縣。民國元年廢府,屬福建省東路道霞浦縣。民國3 年,東路道改為閩海道。遲至民國11 年,改隸連江縣所轄。民國14 年廢道。民國18 年,劃屬福建省霞浦縣。民國25 年,改隸連江縣第三區竿西聯保,不久又改隸西洋聯保。民國29 年,東、西引兩島劃為連江縣西洋鄉所轄的東湧保。民國39 年馬祖行政公署成立,東、西引兩島改設東湧區,下轄中柳、樂華兩村。民國42年,東湧區改屬長樂縣,並設置東湧鄉。民國43年,東湧鄉改隸羅源縣。民國45 年7 月,本縣開始實施戰地政務,東湧鄉併入連江縣,東湧鄉更名為東引鄉,並沿用至今。

 民國45 年全鄉住有646 人,民國56 年至66 年間的人口都超過千人,後人口外流,民國84 年降至628 人,近年來人口稍有回流,並由於基層選舉競爭激烈,戶口遷入者眾,民國101 年為1132人。

 東引鄉各主要村莊地名由來與行政沿革敘述如下:

一、樂華村

 東引島南澳山西方的海灣,居民稱為「南澳」。南澳最早舊稱應為南風澳。明朱國禎《湧幢小品》〈東湧偵倭〉有如下之記述:「萬曆四十四年,閩撫台黃與參遣義民董伯起出海探倭。五月十九日,柁手館頭施七回,言伯起同李進、葉貴、傅盛三人,十六夜自館頭開洋;十七天明,至竿塘;一更,至橫山;十八早,至東湧。一路兵船躲各澳,皆不見。遂上東湧山四望,止倭船一隻泊山後南風澳、一泊布袋澳,二澳相連,篷檣俱卸,…。」由該文推斷,五月時節東湧盛行風向仍以東北季風為主,故倭人泊船的澳口在南向的機率應較高,且董伯起等人之觀測點,可望見一前、一後不同位置卻相連之南方兩灣澳。又因東湧山指涉範圍含有兩山,且董伯起等人目的為探倭,應以能同時窺見兩山主要泊船澳口( 包含南北方位) 的視覺角度為最佳,故欲符合上述條件,其觀望地點必須位於東湧山的西山靠東制高點,即今蓮花園山。據此推斷,布袋澳應為西山下方澳口,即今西引島清水澳,而南風澳則指西山後方、位於今東引島西南向的南澳。南風澳一名由來,乃因該澳位於東引島南方,且南風盛行而得名。後南風澳逐漸演繹成南澳。

 南澳為東引鄉人口主要聚居處。為指辨聚落中位置互異的小村落,居民以南澳的「中路」為界,以南的聚落稱為「老鴉角」,緣於白馬尊王廟前方一塊露出海面之大石頭,狀似烏鴉,後遂為上方聚落指稱地名。該名緣起時間,約始於道光年間。民國三十年間,村中兩位耆老為雅其名,剛好廟宇前方不遠處有一塊石頭形狀頗似「鑼鈸」,遂改稱「鑼鈸角」,白馬尊王亦易名「鑼鈸角白馬尊王」。

 民國三十九年馬祖行政公署於東湧區轄區內,以南澳中路為界,以南的聚落取鑼鈸角原名「老鴉」之音,易稱為佳字「樂華」,正式設置樂華村。爾後,其上級行政區域雖有變動,但樂華村的行政村名沿用至今。

 樂華村包括鑼鈸角、獅子村等2 個聚落:

1、鑼鈸角
 該村的拓墾,據耆老表示,長樂文石陳姓,於清道光年間遷入,以採集貝類與種植番薯維生,為便於向海邊傾倒貝殼,多定居於鑼鈸角一帶。後陸續有長樂沙堤林姓、厚福林姓與潭頭文庄劉姓人士遷居,形成東引鄉開發最早,人口規模最大的聚落。該聚落左下方有一興建於清順治11 年的白馬尊王廟,極為靈驗,成為鄉民信仰中心。

2、獅子村
 今燕巢澳(燕秀澳)谷地右上方一帶的聚落。民國64 年4 月,中、菲、日、港、星等亞洲五地之華僑獅子會贈送二萬八千元,協助國軍於今東引燕巢澳(燕秀澳)谷地右上方興建一現代化社區,同年12 月,國軍4913 附4 部隊完成國宅工程。該聚落係以安置前線解甲戰士為主,且為致謝國際獅子會的贊助,乃命名「戰鬥獅子村」,後多簡稱為獅子村。

二、中柳村

 東引島南澳山西方的海灣,居民稱為「南澳」。南澳最早舊稱應為南風澳。南風澳一名由來,乃因該澳位於東引島南方,且南風盛行而得名。後南風澳逐漸演繹成南澳。

 南澳為東引鄉人口主要聚居處。為指辨聚落中位置互異的小村落,居民以南澳的「中路」為界,以北的聚落稱為「中流角」,緣於東、西引間海域的一塊礁石,居民稱為「中流」(今中柱島,上有「中流砥柱」勒石)。

 民國三十九年馬祖行政公署於東湧區轄區內,以南澳中路為界,以北的聚落取中流角之中流為名,並雅化為「中柳」,正式設置中柳村。爾後,其上級行政區域雖有變動,但中柳村的行政村名沿用至今。

 中柳村包括7 個小聚落:

1、中流角
 今中柳村七棟下方一帶,昔日中流角群聚戶數約5、6 戶,入墾時間較鑼鈸角晚,居民以蔡姓為主,之後陸續有各姓居民聚集於中流角以東至中路地區。

2. 七棟
 璇磯廟右側一帶的國宅。民國55 年9 月3 日艾麗絲颱風過境東引鄉,當時鄉內民屋多為草寮不堪風雨肆虐,損毀無數。民國56 年4 月行政院專款補助南澳國民住宅重建,工程由陸軍反共救國軍第一大隊承構,歷時10 月陸續完工。興建於璇磯廟右側一帶的國宅,樓高二層,為鋼筋混凝土建築,共計7 棟。後居民將該地附近稱為七棟。

3. 九棟
 東引國中下方一帶的國宅。民國66 年初,馬祖防衛司令部配合中央國宅政策,以兵工協建國宅9 棟。民國66 年9 月3 日完工,樓高二層,為鋼筋混凝土建築,居民稱該地為「九棟」。

4. 十二棟
 東引國小下方一帶的國宅。民國55 年9 月3 日艾麗絲颱風過境東引鄉,當時鄉內民屋多為草寮不堪風雨肆虐,損毀無數。民國56 年4 月行政院專款補助南澳國民住宅重建,工程由陸軍反共救國軍第一大隊承構,歷時10 月陸續完工。興建於東引國小下方的國宅,樓高二層,為鋼筋混凝土建築,共計12 棟。後居民將該地附近稱為十二棟。

5. 三義村
 南澳山谷頂部一帶的國宅。馬防部為改善鄉民生活環境,特令反共救國軍突擊第一、第五大隊於南澳山谷頂部興建國宅。民國68 年3 月14 日,因趕築擋土牆不幸坍方,士兵陳文聰、郭文益、蘇江輝3 人走避不及而殉職。民國68 年8 月20 日國宅落成,為悼念殉職士兵,反共救國軍指揮官陸軍中將謝久,將其命名為「三義村」。三義村為兩排樓高兩層的鋼筋混凝土建築,每排10 棟,共計20 棟,當地居民慣稱此地為二十棟。

6、北澳
 位於東引島正北方,恩愛山西南方澳口,今東湧水庫所在之灣澳,相對於南澳位在北側,故得名。南風季節,船隻均停泊北澳。
 據傳大海盜蔡牽為了要打穿北澳與燕巢澳(燕秀澳),興建內港以利百艘賊船避風,因此動員萬人挖掘。後因工程艱難,於是放棄。另有傳說是蔡牽為了打造兵器,曾在北澳興建打鐵爐。
 然而爐灶及澳口一座「尚書公廟」,都在國軍進駐,北澳港口施工時遭拆除,尚書公神像及香爐移祀天后宮。海匪肅清後,清末長樂潭頭林姓首先遷入,民國後又有潭頭文庄劉姓及他姓居民移入。民國66 年1 月8 日,北澳6 棟國宅落成於谷地上方。目前,北澳尚有林、劉等姓約5、6 戶居民。

7、三家村
 西引島蓮花園山、后澳山之鞍部往清水澳下坡一帶。昔日居民稱該處為「雞角寨」。早期西引島無百姓居住,相傳土匪據此為巢穴,來往於海上劫掠,故有「寨」之為名,但「雞角」由來已不可考。民國38 年國軍進駐後,劉姓二戶、蔡姓一戶人家長期定居,稱為「三家村」。


本篇參考資料:

1、姜榮玉,1979,《福建省連江縣誌》,第一、二冊,連江縣:連江縣政府
2、陳國土,1986,《福建省連江縣誌》,第三冊,連江縣:連江縣政府
3、劉家國、陳治龍,2013,《東引鄉志》,連江縣:連江縣東引鄉公所
4、邱新福,2005,《北竿鄉志》,連江縣:連江縣北竿鄉公所
5、林金炎,2006,《莒光鄉志》,連江縣:連江縣莒光鄉公所
6、邱新福,2011,《南竿鄉志》,連江縣:連江縣南竿鄉公所
7、楊雅心,2005,《馬祖地區地名的意涵~ 一個關於環境識覺的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8、楊雅心、洪偉豪、林玉梅,2014,〈卷廿五 連江縣〉《臺灣地名辭書》,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9、賀廣義,〈馬祖.文史營區〉網誌,http://mypaper.pchome.com.tw/hky1228
10、朱正元編,1902,《福建沿海圖說》,清光緒王寅年上海聚珍版排印本。
11、杜臻,1983,《粵閩巡視紀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60 冊,臺北:臺灣商務。
12、陳壽彭譯,1969,《新譯中國江海險要圖誌》,英國海軍圖官局撰,原名《中國海方向書》,清光緒二十七年經世文社石印本,臺北:廣文。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