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志 地理志


  標題:第三章 聚落地名由來與行政沿革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6-06-09    閱讀人次:3471 )  

第三章 聚落地名由來與行政沿革

 第一節、南竿鄉

 在地名上,南竿島於宋代稱為上干塘,明代稱為上竿塘(山),清代稱為上竿塘(山)、南竿塘、南竿、馬祖山、馬祖島、媽祖澳山、媽祖島、鐵板山、南唐島等。清代的文獻中,南竿島也常和北竿島合稱為:官塘(山)、關童、關同、關潼。

 在行政沿革上,南竿島自宋隸屬於福建路福州連江縣寧善鄉崇德里,至明改隸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福州府連江縣永福鄉二十六都,至清又改隸福建省福寧道福州府閩縣,民國元年廢府,屬福建省東路道閩縣。民國2 年,閩縣改為閩侯縣。民國3 年,東路道改為閩海道。遲至民國11 年,又改回連江縣所轄。民國14 年廢道,屬福建省連江縣。民國18 年,正式改隸連江縣第八區所屬南竿鄉。民國23 年福建省政府為強化各縣保甲,於連江縣南竿牛角、北竿塘岐鹽倉先後設立「竿、西聯保辦公處」,管轄範圍包括西洋島、東引島、南竿島、北竿島、大坵、小坵、高登島,隸屬連江縣第三區署。後因竿西聯保管轄區域過廣,乃將西洋、東湧另設一聯保,其餘改歸竿塘聯保。

 民國29 年初,國民政府實施新縣制,再將聯保改編為鄉鎮,下轄各保。竿塘聯保又改為竿塘鄉,下轄八保,南竿設南竿上保、南竿下保、及南竿中保。民國32 年,竿塘地區淪陷於日,未編入連江縣行政區劃,民國34 年恢復竿塘鄉設置,下轄七保,其中南竿島有馬祖保、牛角保、津鐵保及山隴保等四保。

 民國39 年12 月於南竿島成立馬祖行政公署,改為區、村、伍,南竿下轄9 村74 伍。42 年8 月,馬祖行政公署再改制為閩東北行署,先後置連江、長樂、羅源三縣,同時改區為鄉,南竿區又改稱南竿鄉,歸屬連江縣政府,仍維持9 村75 鄰。閩東北行署於44 年再改制為福建省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45 年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成立後廢除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南竿鄉仍隸於連江縣政府管轄,其下轄九村之制至今維持不變,期間僅各行政村名略有異動。

 目前,南竿鄉轄南竿本島境內九行政村,以及黃官嶼、劉泉礁、北泉礁、鞋礁等島礁。各主要村莊地名由來與行政沿革敘述如下:

 一、復興村

 南竿島東北方,牛角嶺與牛背嶺兩山向北延伸所突出的岬角間,夾有一灣澳,居民稱為「牛角澳」。牛角的開拓,宋至明各方志、史籍未曾有隻字片語提及,但近代較明確的開拓史,應始於清康熙22 年沿海復界之後。曹姓家族留存的古地契,可知牛角澳於道光6 年已有大厝出現,當時民居多以竿寮(樓)為主,大厝建物應非短時間可興建完成,清道光初年或更早本村即已開發,而牛角澳之名,也可能於此階段逐漸成形。至於牛角澳「牛角」一名由來,連江縣志第一冊編著者姜榮玉的說法為:「南竿本島地形酷似犀牛,首在東區之牛角村,尾在西區之四維村,而牛角村恰在犀牛角上,故稱為牛角,四維村適在犀牛之尾,又在島之西方,故名西尾。」

 此說須對犀牛有一定認識,始能有上述認知。然而犀牛雖存於華南,但據考證,歷代將犀牛角作為上貢的區域從未見有福建地區,且由清嘉慶《連江縣志》與民國16年《連江縣志》物產卷中,皆未見犀牛或犀牛角之名,故連江縣幾無犀牛分布。連江、長樂沿海先民終其一生應對犀牛一無所悉,更遑論以其做為島嶼方位之識別。據此,此說應屬訛傳。

 牛角耆老指出,牛角一名緣於由牛角嶺前方海域向澳內觀之,牛背嶺油庫下方,五靈公廟後方的小岬角形彎如牛角,遂得名,且聚落位於兩岬角相間之灣澳地帶,因而有「牛角澳」之稱。

 民國34 年抗戰結束後,牛角澳劃歸竿塘鄉牛角保管轄。民國39 年12 月國軍於南竿島成立馬祖行政公署,將保甲制度撤銷,牛角保改制為南竿區牛角村。民國40 年將牛角村易名「復興村」,具有收復失土,復興中華文化之意。

 民國45 年復興村人口1084 人,為全縣第一大村,民國60 年鼎盛時期人口1531 人,僅次於介壽村,為全縣第二大村,後因人口外流,民國79 年與80 年人口均降至487 人,直到民國85 年縣議會進駐,人口逐漸回流,民宿和餐廳漸增,商業景氣回春,並由於選舉因素,設籍人口增加,民國101 年人口為1162 人。

 復興村昔日轄6 個小聚落,(圖8-1) 太平村人口遷出後,目前轄有5 個小聚落。下文針對原有的6 個小聚落說明其地名由來:

 1、大澳

 介於復興路至海岸澳口之間。本區為牛角聚落中人口聚居規模最大者,加以其瀕臨澳口,故得名大澳。

 2、西面山(西邊山)

 位於大澳西北方與牛背嶺相連而成之坡地。早期有一源於六間排菜園後方坡地的小溪,向下流經大澳入海。以該溪流為界,位於西側之坡地,稱為西面山。

 3、牛角坡(牛角陂)

 大澳東側往上延伸之坡地,先民稱為「牛角坡」,或稱「牛角陂」,意指牛角澳的山坡。

 前述三聚落,以大澳為中心,向西之西面山與東側之牛角坡延伸並相連叢聚。為牛角澳各聚落中開發較早的區域,最晚於清道光年間,長樂潭頭曹朱村曹姓氏族八房中的四、七、八房已入墾。

 4、南館

大澳東南側往上延伸之坡面,亦即位於牛角坡南方之相連坡面。昔日該處曾聚居數十戶居民,多為泉州人後裔。其遷入牛角澳年代,大約在清同治年間,較曹姓人士為晚,故僅能擇居於曹姓聚落後側坡面。因泉州人後裔操閩南語,乃被稱為「下南兄」或「南人」,他們的聚居處被稱為「南館」。

第三章 聚落地名由來與行政沿革  照片
圖8-1 南竿鄉各村小聚落分布圖 (資料來源:本文繪製)

第三章 聚落地名由來與行政沿革  照片
圖8-2 北竿鄉各村小聚落分布圖 (資料來源:本文繪製)

第三章 聚落地名由來與行政沿革  照片
圖8-3 莒光鄉各村小聚落分布圖 (資料來源:本文繪製)

第三章 聚落地名由來與行政沿革  照片
圖8-4 東引鄉各村小聚落分布圖 (資料來源:本文繪製)

 5、六間排

 縣議會右前方小山坡延伸至牛背嶺一帶。早期拓墾居民構築一排六間草寮,因而稱「六間排」,也稱「六間厝」。該聚落乃由中隴遷居而來的劉氏和連江縣人共同開墾而成,落腳之初,由於經濟條件較差,無資金購買漁船及漁具,故僅能擇居在離澳口較遠的山坡地從事農耕,有別於業漁為主的曹姓與南館泉州人。

 6、太平村

 今太平農場一帶,舊時有2、3 戶曹姓居民定居,原稱「大碇」,由來已難查考。國軍進駐後,易名「太平村」。後居民外遷,民國69 年陳依和在此設立太平養雞場,甚具規模。94年陳依和過世後,妻、子接手經營,未幾歇業,從此成為荒村。目前環保局利用此地作為廢棄物處理場。

 二、介壽村

 南竿島東南方,與牛角澳方向相背之灣澳地貌,居民稱為「山隴澳」。

 連江縣志第一冊編著者姜榮玉提到:「山隴者舊名孫隴,在三百年前,山隴民眾乃長樂孫厝遷徙至此,最先分別定居於今之中山堂及養雞場兩處,今之廣場昔乃澳口,可行駛船隻,經多年來兩岸山土之淤積,滄海桑田,始變為今日之面目。昔日居養雞場附近者稱『東面山』,居中正堂附近者稱「西面山」。嗣後村民逐漸遷至山下平地。據云在廣場附近開鑿幾十公尺可發現海土及船纜等物。後因孫家逐漸沒落,又因口音關係,逐漸變名為山隴。」

 此說有可信之處,山隴民眾曾於舊街上方之養雞場附近挖掘出磚瓦、石臼、石磨及銅錢等古物,亦曾於馬祖高中下方「隴裡」田地發現船纜、船錨等物。另方面,昔日山隴業餘「說書人」陳金妹指出,先人流傳山隴一帶原先住著孫姓人士,因此稱為孫隴,後因明太祖朱元璋下令遷村,並一把火將全村燒光。此說對照史實頗為吻合。據此,舊縣志所稱三百年前長樂孫厝遷徙至此,或應將時間追溯到六百多年前,甚至更早的宋元時期。然而「孫厝」之名經多方查詢,皆未見其名,似值得再作考證。而隴、則是指山谷地貌。

 另一說法,因澳口附近多山,早年船舶可直接隴靠馬祖高中後方及中隴兩個區段,故稱「山」「隴」。

 經明清時期多次海禁,清道光年間始有長樂潭頭文石陳姓人士入墾,繼之潭頭嶺南陳姓及他姓居民接連移入。民國34 年對日抗戰結束後,設置竿塘鄉「山隴保」,並轄美瑞澳、青檀澳、中隴等地。民國39 年,馬祖行政公署將山隴保撤銷,改置「山隴村」,原轄美瑞澳改置梅石村,青檀澳與中隴仍歸其管轄。民國44 年為慶祝先總統蔣中正的誕辰而將山隴更名「介壽村」,沿用至今。

 民國49 年介壽村人口增加為1225 人,首度超越復興村,成為全縣第一大村。雖然因漁業沒落等因素,多數村落人口外流,但介壽村為縣政府所在地的首善之區,人口持續成長,民國101 年人口達2297 人,為南竿鄉人口最多的行政村。

 介壽村下轄4 個小聚落,( 圖8-1) 包括:

 1、東面山

 山隴澳東側山麓地帶之聚落,舊稱「東面山」,也稱「東邊山」。昔日為長樂潭頭文石橫街陳姓與潭頭嶺南陳姓聚居之地,因該聚落山邊鑿有一口大水井,且地勢較高,既可略避海盜,又可免於海水倒灌之苦,因而發展成山隴澳最大的聚落。國軍進駐前,東面山的平地已有數家店面經營。國軍進駐後,該地商店增多,漸向左右兩側發展成為商街。民國49 年西面山新街成立後,本區被稱為「舊街」。

 2、西面山

 山隴澳西側山麓地帶之聚落,舊稱「西面山」,也稱「西邊山」。廣義之西面山,尚包括今介壽獅子市場一帶,舊稱「大澳」,但因其地勢低且近海,飽受颱風災害之苦,故大澳昔日僅有少數住戶,大多數都定居於地勢稍高之山麓地帶。國軍進駐後,民國49 年於西面山聚落之東側田地興建新街,因街尾設有軍友社,乃被稱為「軍友街」。

 3、中隴

 復興圓環往介壽村方向的中央公路約50 公尺西側之小山谷。其位置正介於牛角澳與山隴澳之間,故先民稱為「中隴」。長樂潭頭文溪村(文庄)劉孝花及其胞弟劉孝明等於清同治年間率先在此落腳,後陸續有他姓居民遷入。昔日先民原居於山谷中靠近牛角澳方向之坡面,民國50~60 年代居民合夥出資買斷下方田地,興建兩排木造屋舍往下遷居。居民於此經營各式小吃、理髮與雜貨店,商業繁盛,有「中隴街」之稱。如今居民外移,加上國軍精簡,中隴商店街盛況已不復見。

 4、青檀澳

 成功山東南方之灣澳聚落,今稱「青檀澳」,或書為「青潭澳」,山隴耆老指出應書為「青磹澳」,青磹者,青色大石之謂。據傳在灣澳有塊深色大石頭而得名,但此說仍有待考證。居民以清道光年間遷入之長樂潭頭曹朱曹姓人士為主,青檀澳雖屬介壽村轄下,卻與福澳往來較密切。

 昔日興盛時期有20 多戶住家,曾設立製茶廠,後人口大量外移,如今僅餘4 戶人家。

 三、福沃村

 位於牛背嶺、福澳嶺所夾之灣澳,居民稱之為「福澳」。此地最初應稱為竹簄澳或竹扈澳。明1490 年《八閩通志》:「上竿塘山在大海中,峰巒屈曲,上有竹簄、湖尾等六澳。…」清康熙杜臻《粵閩巡視紀略》記載著竹扈澳所處方位:「上竿塘…竹扈澳泊南風船三十餘…。」竹簄(扈)澳一名由來,應與早期先民在灣澳插有竹竿,並以繩索編列,利用海水潮汐變化以捕獲魚群有關。

 民國11 年《福建通紀》之〈福建漁業志〉關於魚具名稱及用法有載:「竹扈,以小竹竿圍插海流,中闢一門,潮長,門逆流而開,魚入;潮退,門順流而閉,魚止。」清乾隆後,竹簄澳的「竹」字已漸被省略。清乾隆二年《福建通志》的附圖中,竹簄澳被標為滬灣。清同治十三年(1874)《福建省例》也有滬澳一名的記載。清光緒28 年(1902)朱正元《福建沿海圖說》〈長門附近海島表〉的記載中,又將滬澳寫作福澳。福澳一名的成形,除了在福州語讀音上與滬字相近之外,可能和清同治後遷至此地之先民的籍貫有關。連江縣志第一冊編著者姜榮玉提到:「福沃村民,係福建長樂后浦所遷來,后浦鄉又名后福鄉,故后福人遷居於此沃口便名之為后福沃,簡稱福沃。」文中的后浦或后福,應該改為「厚福」。不過此說仍有待其他資料加以佐證。國軍進駐後,將福澳寫為「福沃」。

 民國77 年3 月,參謀總長郝柏村指示馬防部司令官丁之發,將福沃村更名「經澤村」,藉以「感念蔣經國先生之德澤」,並於民國77 年6 月1 日正式施行。然「經澤」一名,當地居民認為福州語發音不僅拗口、甚至讓人聯想是蔣經國與毛澤東的合稱。後村民大會決議回復舊名,報請福建省政府於民國87 年10 月20 日核定,自民國88 年1 月1 日起恢復原福沃村名。

 民國34年抗戰結束,福澳聚落歸屬竿塘鄉「牛角保」所轄。39年,馬祖行政公署將牛角保撤銷,並將所屬福澳聚落獨立設置福沃村。民國59 年鼎盛時期人口944 人,後由於人口外流,民國83 年人口降至373 人,近年來,人口漸回流,並由於選舉因素,加上外來人口定居,民國101 年人口為836 人。

 福沃村轄4 個小聚落,(圖8-1)包括:

 1、涼山頂

 連江縣商會後上方之聚落。夏季西南風盛行時,因福澳位居南竿島北側,故澳內各處極為悶熱,只有此地因位於較高處而有海風吹拂,更有十多株老樹綠葉庇蔭,故早期居民多喜來此地乘涼,因以得名「涼山頂」。涼山頂為長樂厚福林姓氏族之三房所居,部分居民已遷台,現商業會大樓興建於此,新建樓房林立。

 2、高層行

 涼山頂下方、白馬尊王廟上方之聚落。該處地勢較下方聚落為高,遂得名。高層行早期主要為長樂厚福林姓大、二房聚居地。民國50~60 年代,林春仁於該地興建一厝宅,當地居民乃以「大厝」稱之,成為一明顯地標。目前該聚落居民多已遷台,少數仍定居者,多以擔任政府公職為主。

 3、福澳街

 今福澳商街一帶,國軍未進駐前僅有少數住戶,而因其位於高層行之下,先民稱為「下底行」。

 清代海寇多於澳口處行搶,故早期居民多擇居於涼山頂與高層行,下底行則僅有少數林姓大房、二房後代定居。國軍進駐後,民國42 年正式升格為商港,福澳為前往南竿所有商船之唯一停靠港,商機湧現,50~60 年代從南竿島各澳湧入眾多移民遷居下底行,該處漸發展成商街,居民稱「福澳街」。在當時有「小上海」之稱,逢年過節,人潮摩肩接踵。如今盛況雖已不再,但因福澳港的興建,本區人口外流較不嚴重,僅林姓大房後代遷台,現今福澳街聚居不少外村與外島居民,另一部分為臺灣和大陸新移民。

 4、曹朱甲

 華光大帝廟西側之聚落。清末青檀澳曹姓人士在光武水壩一帶山谷開荒闢地,耕植水稻,後遷於該處定居。因曹姓祖籍地為長樂縣潭頭鎮曹朱村,早期該村落在保甲制度下被編列為一個甲,因得名「曹朱甲」。如今曹姓人士多已遷台,池姓人家躍居多數。

 四、清水村

 位南竿島北側中部,由福清嶺與清水山所夾之灣澳,居民稱為「清水澳」。連江縣志第一冊編著者姜榮玉提到:清水,昔名「美人沃」,以其地原有一池泉水,清澈見底,味極甘美,尤其女子飲之則才貌俱佳,故該地以出產美女聞名。明末,延平郡王以五十名精壯校尉駐防馬祖,於美人沃發生一樁英雄與美人相戀之情事。奈何兵法不容,男子被斬首示眾,女子亦隨之投池殉情。爾後,該池泉水清澈有加,與昔日迥異,鄉人皆感靈異,遂將「美人沃」易名為「清水」。

 此說純屬訛傳,查考文獻,從無鄭成功駐防今南竿島之記載,更遑論英雄美人殉情事蹟;清水一名應緣起澳口水很深,原稱「深水澳」,後轉音為「清水澳」,簡稱「清水」。拓墾應始於清嘉慶年間,以連江馬尾琅岐島陳姓氏族為主。

 民國34 年抗戰結束,清水劃歸竿塘鄉「馬祖保」管轄。民國39 年,馬祖行政公署將馬祖保撤銷,並將原屬清水自然村併入珠螺,設置「珠螺村」。民國54 年,馬祖防衛司令部又將清水劃歸梅石村。後梅石逐漸沒落,人口大量外移,清水人口卻不斷增加,民國71 年5 月1 日,梅石反被併入清水村,清水村成為南竿9 村之一。

 雖然梅石村併入,清水村於民國83 年人口仍降至187 人,後由於縣府陸續興建聯合辦公大樓、清水集合式住宅、建設局與觀光局合署辦公大樓,人口回流,民國101 年人口為722 人。

 清水村下轄澳頂、澳下、後頭寮及梅石等聚落:(圖8-1)

 1、澳頂

 今清水村街尾上方,即南竿鄉鄉公所一帶的聚落,因地勢高於下方平地聚落,故得名。早期以陳、周、林姓居民為主,目前多為臺灣營建工人租賃居住。

 2、澳下

 現今清水街之聚落。因地勢相較於澳頂為低下,故名。琅岐島陳姓人士於乾隆、嘉慶年間已落腳。國軍進駐後,因本區地下水源豐富,居民多以經營浴室為主,該地逐漸形成一小市集。現今由於縣府兩棟聯合辦公大樓及清水集合式住宅,帶動附近的商業發展,市集頗為熱絡。此區為清水村人口分布最多之聚落。

 3、後頭寮

 白馬尊王廟、大同之家附近一帶之聚落。昔日長樂潭頭厚福林姓人士在此搭草寮居住,因草寮距澳頂、澳下等主要聚落來的遠,故名「後頭寮」,另有「宮後」(白馬尊王廟後方)之稱。

 4. 梅石

 南竿島中部南側,與清水澳方向相背之灣澳,現稱為「梅石澳」。連江縣志第一冊編著者姜榮玉提到:「該澳口灘頭上,有石子美麗如梅花而得名」。但據當地耆老指出,梅石澳舊名為「美瑞澳」,傳說有一位名為「美瑞」的老翁最早定居於該澳靠山處,遂得名。國軍進駐後,可能以其福州語讀音,雅稱為「梅石」,具凌霜傲雪、堅毅不拔的含意。

 《閩海巡記》一書提及民國4 年南竿島上有馬祖澳、津沙澳、鐵板澳、美瑞澳等多個聚落。美瑞澳一名於民國之後仍沿用。民國34 年抗戰結束後,該澳劃歸竿塘鄉「山隴保」管轄。39 年馬祖行政公署撤銷山隴保,將美瑞澳獨立設村,名為「梅石村」。民國50~60 年代,因介壽堂(中正堂)電影院的成立而風光一時。民國54 年,馬祖防衛司令部更將原屬珠螺村所轄清水自然村,劃歸梅石村所轄。民國60 年山隴介壽堂、民國67 年馬祖光武堂相繼成立,梅石村盛景不再,人口大量外移。民國71 年5 月1 日,被併入原下轄之清水村。

 梅石下轄3 個小聚落:(圖8-1)

 (1) 高層行(上梅石)

 現今消防局下方一帶。因位居澳口後上方,故稱「高層行」。早期居民以長樂嶺南陳姓、張姓人士為主,另有梅花鎮林姓、宋姓移民。大陸淪陷前,居民多以醃魚運銷至福州一帶販賣,累積不少財富。民國60 年代以後梅石景氣衰退,居民多遷台,目前已呈荒村狀態。

 (2) 下底行(下梅石)

 高王爺廟後方及幹訓班一帶,其位置較「高層行」為低,故名「下底行」。早期居民以長樂嶺南陳姓、張姓為主。居民半漁半耕。民國50 年6 月,介壽堂電影院(54 年易名中正堂)在本區落成,因當時本縣僅此一座電影院,故除南竿島之外,其他外島軍民亦多前往該地娛樂消費,造就下底行各式餐廳、冰果室、撞球台及理容院等30 多家店面之盛況,民國60 年山隴介壽堂、民國67 年馬祖光武堂相繼成立,繁華不再,居民逐漸遷台。如今僅有17 戶居民,其中11 戶由外地移入。

 (3) 三家村

 梅石加油站對面之小路下行約150 公尺處,有一小自然村位於山谷東側,因其位於高層行、下底行等主要聚落之背山側,居民都稱之為「後頭隴」。民國60 年代前,原住有馬、朱、曹3 戶人家,又有「三家村」之稱。原本居民全部外遷,現已新建3 棟民宅,人氣漸回流。

 五、珠螺村

 南竿島北部,東以清水山與清水村為界,西以樓仔頂與馬祖村為鄰,南以雲臺山和仁愛、津沙二村相近。林金炎在《馬祖列島記》有云:「相傳位於珠螺港之謢堤尾端內側,有塊形如珊瑚之礁石,如同珠寶,加以澳口灘頭上之石子圓如螺,故取名「珠螺」。」村內耆老指稱,現今珠螺澳口有一小島,漲潮時露出一小圓錐造形貌如珠螺,因此得名;另有一說謂珠螺澳口潮間帶石縫間盛產珠螺,因而得名。

 嘉慶、道光年間已有長樂籍人士入墾,民國34 年抗戰結束後,珠螺被劃歸竿塘鄉「馬祖保」管轄。民國39 年馬祖行政公署撤銷馬祖保,將珠螺獨立設村,珠螺村除轄原珠螺之自然村外,清
水村亦為其所屬,民國54 年,縣府將清水村劃歸梅石村所轄。在清水村劃歸梅石村之前,民國53年鼎盛時期人口536 人,後由於人口外流,民國84 年全村僅剩73 人,民國101 年人口為176 人。

 珠螺村昔日曾轄5 個小聚落,( 圖8-1) 今僅半層行和下底行仍有住民。5 個小聚落的地名由來為:

 1、高層行(上珠螺)

 現今馬祖國軍將士墓下方山坡面一帶之聚落。因地勢較其他區段為高,故名「高層行」。民國60 年起居民漸遷台或遷居南竿他村,遂成荒村。

 2、半層行(中珠螺)

 清馬道至珠螺村辦公處一帶之聚落。因位置與地勢皆居中,故名「半層行」。該處與「高層行」為昔日珠螺最大家族-平潭吳姓人士居住地,也是珠螺人口較多的聚落,居民約16 戶。

 3、下底行(螺下)

 清馬道右側下方至玄天上帝廟一帶之聚落,因位置最低下,故名「下底行」。居民以陳姓、劉姓為主,此處曾有零星雜貨店分布,居民約10 戶。

 4、琅岐寮

 珠螺隴仔東側之山地稱「東面山」。東面山旁之山谷一帶,昔日有琅岐島劉姓人士構築草寮居住而得名。目前居民已全數搬離,成為荒村。

 5、南頭寮

 今火葬場上方一帶,地名由來不詳,目前居民已全數遷離。

 六、仁愛村

 位於官帽山與雲臺山之間的灣澳,居民稱之為「鐵板」。連江縣志第一冊編著者姜榮玉提到:每當鐵板澳口遇上大潮,潮水退至最低潮線時,潮間帶則出露一片砂石混凝土,其色深黑且堅硬如水泥板,居民乃稱為「鐵板」。此外,當地居民也稱呼該地為「金板」,清光緒年間的地契已有金板一名。金板名稱由來,板應取自於鐵板,金可能源自於澳口沙灘上的沙,色澤光耀如黃金而得。然確切由來仍需其他資料佐證。

 民國34 年抗戰結束後,鐵板劃歸竿塘鄉「津鐵保」管轄,其中鐵即指鐵板。39 年,馬祖行政公署將津鐵保撤銷,並將原屬鐵板聚落獨立設置「鐵板村」。民國44 年,鐵板村改名為仁愛村,並沿用至今。民國48 年縣政府進駐,人口漸增,民國58 年鼎盛時期居民1037 人;民國67 年縣政府遷往介壽村,人口逐漸減少,民國80 年僅剩261 人;近年來,人口又再回流,民國101 年人口為523 人。

 仁愛村下轄3 個小聚落,(圖8-1) 包括:

 1、高層行

 鐵板老人活動中心後方之舊聚落,因地勢較高,距海岸稍遠不利出海進行漁撈,昔日僅有數戶定居於此,以連江琅岐島朱姓人士為主。國軍進駐後,於民國 50 年代將林義和水井以上之番薯園加以開發興建國宅商街,並與高層行聚落連成一片。新建之商街因地勢較高,居民稱「高層街」。

 2、下底行

 林義和水井以下聚落。因距澳口較近,利於漁撈進出,清道光年間長樂潭頭嶺南陳姓人士入墾,早期住民多群居下底行,又以階梯為界,分為「東面」、「西面」。早年有二、三家小店舖,國軍進駐後,因鄰近馬祖指揮部、海指部、後指部等單位,下底行遂發展成「街」。民國50 年代林義和水井上方坡地興築國宅商街,下方舊街乃被稱為「下底街」。

 3、三家村

 現今中興網球場一帶,居民稱為「打鐵隴」。居民口耳相傳乃因昔日有七、八位海盜於此打造劫掠之兵刀器具而得名,又說有一福清單身漢在此開設打鐵舖,而該處為一山谷地貌,故稱之為「打鐵隴」。國軍進駐後,漸有鐵板居民移居該處經商,是時有兩、三戶民居,被稱為「三家村」。美軍顧問組亦曾在此設辦公處。目前,該地仍有劉、詹、林姓等3 戶人家居住。

 七、津沙村

 位南竿島雲臺山西南方之澳口聚落,居民稱為「津沙」。連江縣志第一冊編著者姜榮玉提到:「因該村沃口海灘滿佈細沙,赤耀如金,故名為金沙,又名津沙。」

 清同治十三年《福建省例》已有津沙一名的記載:「如閩縣五虎門外之南竿塘、滬澳、媽祖澳、竿塘尖,連江縣之上中竿塘、八使、下目、津沙、牛角、芹角各澳…。」至於津沙的由來,因福州話「金」與「津」發音相差甚多,且津沙的沙,福州語讀音為「礁」而非「沙」,故取名自金沙一說,令人質疑。另有一說指出,昔日津沙是一座以「圍繒」為主要生計的漁村,居民常利用澳口前方一塊礁石裝設圍網,礁石被稱為「繒沙囝」,先民也以繒沙指稱澳口,爾後將繒沙雅稱為「津沙」。(馬祖文史營區網站) 但此說仍需要其他資料加以佐證。

 民國34 年抗戰結束後,津沙劃歸竿塘鄉「津鐵保」管轄,其中津即指津沙。民國39 年,馬祖行政公署將津鐵保撤銷,將原屬之津沙聚落獨立設置「津沙村」,並沿用至今。
民國58 年鼎盛時期居民969 人,後逐年外遷,民國82、83 兩年僅剩26 人,近年來由於政府成功推動聚落保存,並由於選舉因素,居民漸增,民國101 年人口為332 人。

 津沙村下轄4 個小聚落,(圖8-1) 包括:

 1、東面山

 位於天后宮東側之山坡面,稱「東面山」,也稱「東邊山」。昔日為防海盜劫掠,故率先遷入之津沙先民多擇址於山邊落腳。居民以長樂金峰集仙村李姓、連江曉澳李姓為主。金峰李姓於清道光年間已入墾,目前僅存約9 戶住家定居,多數遷台或南竿他處。

 2、西面山

 津沙安檢站以西之山坡面,對應於東面山被稱為「西面山」,也稱「西邊山」。居民以連江曉澳鎮道澳村林姓、連江曉澳邱姓人士為主。昔日以業漁為主,農耕為輔。多數居民遷台,現僅有約8 戶住家及3 家民宿。

 3、澳中

 津沙村辦公處向南延伸至港口一帶之平地聚落。因其位居整個津沙澳聚落之中,故名。居民以琅岐島陳姓、連江道澳林姓為主。澳中開拓雖較晚,但國軍進駐後刺激服務業發展,在津沙港口一帶形成小商街。目前該區居民雖有部分早已搬離,但因對外交通較東、西面山便利,仍有多數津沙居民聚居於此,現有3 家民宿。

 4、溪裡

 津沙村辦公處以西之平地聚落。昔日發源自雲臺山西南山麓之溪流,由聚落後方山谷奔流至此以入海。居民於溪邊一帶定居,故名。早期該溪終年不竭,每逢大雨溪水暴漲,由澳中通往溪裡還需要以木板接駁。國軍進駐後為興建港口,將河床填平,溪流上游亦攔水築壩,自此溪流成為歷史。目前僅有6 戶居民。

 八、馬祖村

 位於203 高地西北方有一灣澳,先民舊稱「媽祖澳」,係「因有媽祖廟得名」(朱正元,1902:福建海島表之東沖口附近海島表頁一)。該廟肇建年代,雖已無可考,但仍可經由相關文獻加以推斷。清乾隆二年《福建通志》之附圖,於南竿塘上標註有「媽祖廟」與「媽祖澳」。故可知遲至清乾隆初該澳已建有媽祖廟,且媽祖澳一名亦已演繹成形。

 馬祖澳一名,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同治甲戌日兵侵臺始末》的上呈奏文中已經出現。而「媽祖」被改寫成「馬祖」,有二種說法。其一,大陸學者徐曉望研究:林默娘在升天成神之前出嫁過馬家公子,閩東地區漁民於是將媽祖稱為馬祖。其二,連江縣誌第一冊編著者姜榮玉提到:後世為避諱以媽祖作為地名,而以字音類似的馬祖來稱呼。這兩種說法中,雖然「媽祖」改稱「馬祖」的原因不一樣,但卻揭示出同一訊息:閩東地區的居民有將「媽祖」稱呼為「馬祖」的習性。位於南竿鄉津沙村的天后宮重建捐題碑記中提到:「后德馬祖,天上聖母自馬□□□□重建完□,…。道光歲次乙巳蒲月吉旦立。」此碑記顯示,清道光年間今南竿島的閩東沿海移民已有將媽祖書寫為馬祖之紀錄,據此進而推論,閩東先民也有可能以馬祖取代媽祖來稱呼灣澳。另一方面,由於馬祖一名多見於清同治之後,英人已頻繁出沒於中國沿海,且清末有許多史籍提及馬祖,多譯自於英國海軍測繪之地圖,如同治年間的《海道圖說》等,因此馬祖一名,也有可能是英人將媽祖音譯為Matsu,中國人再將Matsu 音譯為馬祖,之後被沿用下來的結果。此外,當地居民目前也稱該地為「馬港」,為馬祖港的簡稱,乃因福澳港興建前,馬祖港曾為本縣最大港口,是軍港也是商港,故得名。

 民國之後,馬祖一名仍持續沿用。民國34 年抗戰結束後,馬祖澳劃歸竿塘鄉「馬祖保」管轄。

 民國39 年,馬祖行政公署將馬祖保撤銷,設置「馬祖村」並沿用至今。國軍進駐後,因馬祖港為運補艦主要搶灘的港口之一,人口漸增,民國59 年鼎盛時期住有692 人,後來人口逐漸外流,民國79 年僅剩279 人,近年來人口漸回流,民國101 年人口為573 人。

 馬祖村曾轄4 個小聚落,(圖8-1) 目前僅媽祖澳和曲蹄澳仍有住民。4 個小聚落的地名由來為:

 1、媽祖澳

 社教館往西延伸的聚落。民國102 年連江縣政府定名為「媽祖澳」。原由劉、翁、陳、董、朱等姓氏於清末進駐拓墾。國軍進駐後,漸於今郵局所在街道形成商店街,軍民稱「馬祖街」。

 民國66 年,政府於馬祖街西北側另興建兩排47 棟二層樓店寓式國宅,軍民稱為「新街」,而馬祖街則被稱為「舊街」。新街上方,民國67 年5 月,由國軍構工完成光武堂,自此,新街又稱「光武街」。民國60~70 年代,本澳居民外移臺灣,但津沙、介壽等村居民遷入,目前此聚落仍為馬祖村人口最密集處。

 2、曲蹄澳

 馬祖村北方有一澳口,澳口後方半山麓緩坡有一聚落,舊稱「科蹄澳」,相傳過去有科蹄仔(曲蹄,蜑戶,即水上船民),曾泊船暫居於澳前海域而得名。民國102 年,連江縣政府定名為曲蹄澳。目前約有12 戶定居。

 3、后澳

 秋桂山東南方之灣澳,因位居媽祖澳後方,乃得名「后澳」。該澳口西側,海淡廠西南方,在國軍未進駐前原有20~30 戶居民。民國32 年,島上霍亂肆虐,后澳居民病亡者眾,人口銳減。民國60~70 年代,居民皆遷台。該處成為后澳水庫位址,昔日屋舍皆已不存在。

 4、樓仔頂

 位於清馬道「四大金剛」上方,海拔高度約85 公尺,昔日曾有居民搭建草寮,因地勢較媽祖澳主要聚落來的高聳,故得名「樓仔頂」。該地曾是南竿西守備區新兵訓練中心,尙留存一些軍營房舍。民國50~60 年代最盛時期,曾有20 餘戶居民,張、陳各半。民國70 年代居民全數遷走,成為荒村。

 九、四維村

 芙蓉澳北方,缺口向西之山谷,其南北兩側有聚落分布,先民稱為「西尾」。連江縣志第一冊編著者姜榮玉提到:「牛角村恰在犀牛角上,故稱為牛角,四維村適在犀牛之尾,又在島之西方,故名西尾。」應屬訛傳。基本上,該名除因聚落位置地處南竿島最西之方位外,因清代南竿島上之聚落「南面鐵板、北面福澳、牛角三澳為盛,並有小店」(朱正元,1902:福建海島表之長門附近海島表頁一),本村則相對上述各個稠密聚落位於偏遠之西北角,故被以「尾」稱之,稱為「西
尾」。

 民國34 年抗戰結束後,西尾劃歸竿塘鄉「馬祖保」管轄。民國39 年,馬祖行政公署將馬祖保撤銷,將其原轄西尾獨立設置西尾村。民國44 年,西尾村改為讀音相近、且有四維八德寓意的四維村,並沿用至今。民國60 年鼎盛時期居住494 人,後人口逐漸外流,民國83 年僅剩76 人,近年來稍有回流,民國101 年人口為159 人,為南竿鄉人口最少的行政村。

 四維村曾轄5 個小聚落,(圖8-1) 秋桂樓人口全數外移後,現今則轄有4 個小聚落。5 個小聚落的地名由來為:

 1、西尾

 居民以福建平潭劉姓人士為主,約於清末入墾。民國20~30 年代,和平救國軍林義和曾於此設立軍事基地,其舊宅經整修後,已成觀光景點之一。現僅剩5 戶人家。

 2、夫人澳

 秋桂山東北方一灣澳,先民稱為「夫人澳」,其名由來,一說為紀念臨水夫人陳靖姑得道升天而命名,然該名由來已難進一步查考。昔日以曹、葉姓為多,現僅有5 戶人家。

 3、芙蓉澳

 秋桂山西側小灣澳,先民稱為「芙蓉澳」,因澳中奉有芙蓉奶宮而得名。現僅存兩戶人家,連江縣水產試驗所曾設址於此。本澳附近海域為重要的水產養殖地區。

 4、五間排

 秋桂山北方,海拔高度約50 公尺,最初有一排五間草寮搭建於此,乃得名。為一農耕型小聚落,迄今仍有劉、林等5 戶人家居住。

 5、秋桂樓

 秋桂山西北山麓有一聚落,原稱斜排寮。意指數間房斜斜地排建於山腰。民國50 年代約百餘人定居,以謝、林、劉姓為主。民國68 年之後居民全數外遷,成為荒村。

 第二節、北竿鄉

 在地名上,北竿島於宋代稱為下干塘,明代稱為下竿塘(山),清代稱為下竿塘(山)、北竿塘、北竿、唐岐、長岐山、長岐島、長嶼山、打克島、中唐島等。清代的文獻中,北竿島也常和南竿島合稱為:官塘(山)、關童、關同、關潼。

 在行政沿革上,北竿島自宋隸屬於福建路福州連江縣寧善鄉崇德里,至明改隸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福州府連江縣永福鄉二十六都,至清又改隸福建省福寧道福州府連江縣,民國元年廢府,屬福建省東路道連江縣。民國3 年,東路道改為閩海道。民國14 年廢道,屬福建省連江縣。民國18 年,正式改隸連江縣第八區所屬北竿鄉。民國23 年福建省政府為強化各縣保甲,於連江縣南竿牛角、北竿塘岐鹽倉先後設立「竿、西聯保辦公處」,管轄範圍包括西洋島、東引島、南竿島、北竿島、大坵、小坵、高登島,隸屬連江縣第三區署。後因竿西聯保管轄區域過廣,乃將西洋、東湧另設一聯保,其餘改歸竿塘聯保。民國29 年初,國民政府實施新縣制,再將聯保改編為鄉鎮,下轄各保。竿塘聯保又改為竿塘鄉,下轄八保,北竿設北竿上保、北竿下保、北竿中保、塘格保、大目保。

 民國32 年,竿塘地區淪陷於日,未編入連江縣行政區劃,民國34 年恢復竿塘鄉設置,下轄七保,其中北竿有白鏡保、塘岐保、橋仔保等三保。

 民國39 年12 月於南竿島成立馬祖行政公署,改為區、村、伍,北竿區下轄6 村50 伍。民國42 年8 月,馬祖行政公署再改制為閩東北行署,先後分置連江、長樂、羅源三縣,並同時改區為鄉,易伍為鄰。北竿區又改回北竿鄉,歸屬連江縣,其下並維持6 村之設置,共轄50 鄰。民國四十五年戰地政務實施,大坵島、小坵島自橋仔村析出獨立為大坵村,此時北竿轄有7 村。民國70 年,大坵併入橋仔村後,北竿下轄6 村並維持至今。

 目前,北竿鄉除北竿島及其境內6個行政村外,另含亮島、高登島、鐵尖島、中島、老鼠、白廟、大坵、小坵、無名島、峭頭、三連嶼、龜島、進嶼、鵲石、蚌山、螺山、蛤蜊島等17 個島礁。各主要村莊地名由來與行政沿革敘述如下:

 一、塘岐村

 北竿島南部,位於風山、壁山所夾之灣澳聚落,當地居民稱為「塘岐」。清乾隆《福州府志》記載:「北竿塘山在縣東北大海中,山形峭拔,與南竿塘並峙,中有白沙、鏡港、塍村、芹石、塘崎、石尖、孟澳等七澳。…」其中「塘崎」乃今塘岐聚落,該聚落至少於清乾隆時期已存在。清同治八年,閩浙總督曾立一勒石於此地,告示嚴禁連江商幫恃強配鹽一事,文中則將該聚落書為「長岐澳」。

 舊連江縣志第三冊編著者陳國土提到:「攏裡位在今體育場上方,昔內堤塘稱鯉魚塘,船舶可駛入…。」文中的塘,是築堤圍海而成的水域,早在明萬曆年間黃承玄之擒倭報捷疏中即已存在:「…次日午時,又督各船駕至竿塘地方,突遇颶風大作,又令捕盜陳應、吳光先、宋華三船收泊上塘。至十一早到白犬,…」。宋《元祐港紀略》也有「埠海為塘,畫塘為田」之記載,故塘極有可能於宋代即已興築,竿塘一名或緣於此。綜上所述,本澳最早舊名應為塘岐,後「塘」轉音為「長」。至於「岐」乃閩東地區常見地名用詞,其義為「近江有山」處。今中正路,昔日為一天然小溪流,且該溪流源自壁山、雷山間之鞍部,蜿蜒於塘岐聚落而注入海,「岐」一字可能因以得名。

 民國34 年,本聚落設置「塘岐保」,隸竿塘鄉所轄,而塘岐保另轄后澳、五沙(午沙)等村落,共10 甲。民國39 年,馬祖行政公署撤塘岐保,正式設置「塘岐村」,並將塘岐保原轄之后澳獨立設村。

 塘岐村為北竿鄉政經中心,機場、鄉公所、鄉代會、郵局、公車總站等均設村內,居民聚集,商店林立。民國62年鼎盛時期住有1214人,由於人口外流,民國80年降為593人,北竿機場啟用後,人口漸回流,民國101 年人口為1001 人。

 塘岐村下轄塘岐、午沙2 個主要聚落:

 1、塘岐

 塘岐聚落的範圍可分狹義和廣義來看。狹義的塘岐,指的是今復興路、中山路、中正路一帶的市街。早期本澳居民多聚居於二處,其一為今舊街(復興路),其二為今山前村。舊街聚落,以周姓稍多,來自泉州惠安,清末入墾,先民稱之「南人」。國軍未進駐前,該處聚落已設有鴉片館及零星雜貨商店,尚未成「街」。國軍進駐後,北竿政治中心設於塘岐村,商業活絡,漸成街市,國軍稱為「復興路」。民國57 年,中山路國宅商街興建,復興路漸被稱為「舊街」,中山路則稱「新街」。民國65 年,中正路國宅建成,塘岐聚落範圍更進一步擴張。民國83 年北竿機場落成,帶動其對面空地商街發展,塘岐聚落再向東延伸。

 廣義的塘岐聚落,昔日包含5 個小聚落,(圖8-2) 其地名由來為:

 (1)小塘岐

 水部尚書公廟後方聚落。該處舊名,一稱斜坪,另稱莿坪。斜坪緣於該處地形為一緩斜平地,莿坪緣於該處未開墾前,為一荊棘雜草叢生的平地。由於「斜」與「莿」福州語音相近,舊稱應以莿坪較正確。國軍進駐後,因該處鄰近塘岐,且有10 多戶居民定居,聚落規模稍小於塘岐,因得名「小塘岐」。由於人口外移,目前約有10 戶居民。

 (2)山前村

 北竿綜合運動場上方之聚落,舊稱「隴裡」,因其位居壁山與風山所夾之山谷內側,故得名。國軍進駐後,因該處位於雷山前方,又稱「山前村」。由於離海較遠,具有免於海盜侵擾之利,故昔日聚居20 多戶人家,以長樂鶴上旒峰王姓為主,民國60~70 年代多數居民遷台,目前僅剩3 戶居民。

 (3)燕裡

 靶場底部,其名由來不詳。早期有7、8 戶居民,因該地為沙地,多以種植西瓜和蔬菜維生。現址為一砂石場,僅留兩棟石塊傳統建築空屋,居民早已遷居臺灣或塘岐。

 (4)三間排

 鴻星平海鮮樓後方道路之對面空屋一帶。昔日曾建有一排三間茅屋,故得名「三間排」。後改建為石屋,為王、陳、林三姓所居,目前僅餘1 戶居民。

 (5)小山前

 懷道樓附近一帶小村落,舊稱「半山」、「半嶺」,緣於位居橋仔嶺半山腰一帶而得名,昔日約有6、7 戶居民。國軍進駐後,因其聚落規模小於山前,故得名為「小山前」。目前尚有1 戶居民。

 2、午沙澳

 壁山與長坡嶺之間的灣澳聚落,今稱「午沙」。午沙舊名應為「五沙」,清光緒年間的兩份地契中,將該地寫作「五沙澳」、「伍沙澳」。五沙一名由來,沙指的是澳口前的沙灘,五可能與當地居民信仰中心五福天仙府有關,但此說仍有待進一步考據。

 民國34 年南北竿設竿塘鄉,轄有7 保,其中塘岐保下有塘岐、后澳、五沙3 村,國軍進駐後,將五沙易名為午沙,沿用至今。戰地政務時期,該澳建有午沙港,為北竿島唯一大港口,向為軍艦、補給艦與商船停泊之所,為北竿貨物集散地,最盛時曾有30~40 餘戶人家,80 年代後,白沙港崛起,午沙漸趨沒落,目前尚有4 戶住家。

 午沙澳昔日包含2 個小聚落:(圖8-2)

 (1)西面寮

 昔日午沙聚落中間曾有一條小溪溝由上而下注入海,今該溪溝已被部份加蓋為排水溝,以西聚落,因早期多為草寮構築所成,先民稱「西面寮」,民國50 年代曾有10 餘戶人家,如今居民全數外遷,僅留殘屋數棟。

 (2)中行

 聚落居中之排水溝以東聚落,因位居午沙澳中央,乃得名。民國50年代,曾有10戶居民,現居民已多數外遷。

 二、橋仔村

 雷山、壁山間之灣澳,其名為「橋仔澳」。清康熙《平閩紀》記載:「隨撥總兵官黃鎬帶領該標副將辛啟佑等帶領各船隻,俱由橋仔澳、竿塘水洋而進,以堵逆賊去後…。」,橋仔澳一名於清康熙年間已存在。而橋仔一名由來,林金炎在《馬祖列島記》中提到,係因該聚落昔日除了有一條石板路通往山頂外,處處可見小橋流水,因而得名。

 民國34 年竿塘鄉下設「橋仔保」,除轄有橋仔外,另轄大坵,共計10 甲。民國39 年,馬祖行政公署將橋仔保撤銷,改置「橋仔村」。民國45 年實施戰地政務,將原屬橋仔村之大坵獨立設村。後大坵村人口不斷外流,民國70 年起又併入橋仔村。民國58 年鼎盛時期橋仔村住有924 人,為北竿第二大村,後由於漁業沒落,人口漸外流,民國84 年全村僅剩105 人,近年來人口稍有回流,民國101 年人口為278 人。

 橋仔村昔日轄有8 個小聚落,(圖8-2) 包括:

 1、牛欄裡

 女帥宮後方聚落,昔日附近山坡地種植許多地瓜,居民在山邊飼養為數甚多的牛隻以做犁田之用,並搭蓋牛欄,因而有「牛欄裡」之稱。「牛欄裡」因北面有山阻擋東北季風,夏天又有南風吹入,冬暖夏涼,開發較他處為早。早期有30 多戶居民,以陳姓為主,大陸淪陷後,居民多以捕撈蝦皮為業。民國60~70 年代多遷台,目前尚有7 戶居民、1 家民宿。

 2、下南境

 探花府田元帥廟至環島北路碑一帶聚落,被居民稱為「下南境」,意指「南人居住的地方」,所謂「南人」是福州稱呼福州以南的人,本地居民則稱之「下南兄」,下南兄包括來自泉州的閩南人、莆田人,其所聚居之境,因稱「下南境」。昔日居民以邱為大姓,另有曾、李、康等姓,多以捕撈鯧魚、螃蟹為業。探花府田元帥廟係自莆田引進,為該境居民信仰中心。目前該處居民皆已外移,僅餘殘屋數棟、1 座田元帥廟。

 3、南面山

 清頭溪五靈公廟與白馬尊王廟間之聚落,依傍於山,在橋仔各聚落中,地理位置最南,因得名「南面山」,又稱「南邊山」。目前尚有4 戶居民,3 家民宿。

 4、山尾

 今北竿鄉靈骨塔東方、壁山北方山地略為平坦處,昔日有4 戶居民,因其屋舍座落於近壁山頂尾端,先民乃稱為「山尾」。民國50~60 年代居民多遷至橋仔村定居,已成廢村。

 5、大坪頂

 橋仔村辦公處周圍一帶,因最早由長樂大坪頂施姓居民移入,且該地地勢較為平坦,乃得名。

 昔日大坪頂約有三分之二土地為長樂梅花人所有,每年中秋節過後驅船至此搭蓋漁寮,並於今高登、大坵間之水道捕撈蝦皮,待至隔年端午節才返回家鄉。而因梅花人前來捕撈蝦皮時,皆有跟隨者前來縫補漁網,爾後漸有定居於此者,有人殺豬,有人開店,鴉片館、賭館等商店林立。目前大坪頂為橋仔村最大聚落,以玄天上帝廟為信仰中心,包含澳仔和大澳裡,目前尚住有10 餘戶居民,2 家民宿。

 6、店頭下

 大坪頂西方近海岸處,早期曾有源生號、永豐店等商鋪設立,該處地勢又較大坪頂稍低,故得名。

 7、澳仔

 白馬大王廟一帶聚落,因前方為一小灣澳,故名。早年居民以經營鴉片館、賭館為主。

 8、大澳裡

 玄天上帝廟南方之灣澳,因較澳仔大,故灣澳旁之聚落,得名「大澳裡」。

 三、后沃村

 大澳山西南山腳下聚落,舊稱「八使澳」。清乾隆二年《福建通志》指稱北竿塘有「八使澳」一名。清乾隆19 年《福州府志》 〈海防〉有云:「北竿塘設煙墩瞭望,有八使澳、下目、白沙、鏡港七澳…。」顯見八使澳一名早在清乾隆初年已存在,因境內有一楊公八使廟而得名。民國24年《福建省漁業調查報告》〈長樂縣漁業〉,北竿塘(北竿島)已有「后澳」一名,其名稱於清道光、咸豐年間已漸成形。后澳一名在國軍進駐前,即已取代「八使澳」。該名稱由來有二說:林金炎在《馬祖列島記》謂:由白沙算起,該澳為北竿塘最後一個澳口;另一說指該澳位於塘岐澳後方而得名。

 民國34 年后澳隸屬「塘岐保」。民國39 年,馬祖行政公署將塘岐保撤銷,改置「塘岐村」,並將后澳獨立設村,稱為「后沃村」並沿用至今。

 后澳居民以長樂鶴上陳姓、旒峰王姓為主,早期以捕撈鯧魚、黃魚、帶魚、丁香魚、墨魚、螃蟹等維生,漁閒時則前往今大澳山東、南方緩坡處開畦耕種番薯、小麥等作物。民國38 年大陸淪陷前,為指引中途於后澳休憩之漁船、中外商船,后澳南方曾有泉州人於補鼎仔經營點火照明設置,以利船隻停靠於近塘岐的灣澳一側。船隻所需水、食物與生活用品皆由后澳補給,帶動該地的繁盛,昔日俗諺:「七澳八澳不如一個后澳」。國軍進駐後,零售、浴室、卡拉OK、洗衣店等服務業興起。民國60~70 年代,由於漁業資源枯竭,人口持續外流,民國85 年僅剩87 人,近年人口已略有回升。

 四、芹壁村

 今芹山、壁山之間的灣澳聚落,先民稱「鏡澳」。該名最早見於明弘治3 年(1490)《八閩通志》記載:「下竿塘山突出海洋中…中有白沙、鏡塍等七澳…。」文中「鏡塍」二字疑似為該聚落完整名稱,然經由下列三則史料可證明,二字中唯有鏡一字為本聚落舊名。明萬曆41 年(1613)《福州府志》有云:「下竿塘山有白沙、鏡港等七澳…。」其中「鏡港」與明崇禎14 年(1641)《長樂縣誌》〈長樂縣防海圖〉所載之「鏡澳」二名中,點出了「鏡」字乃本聚落名之共同專名。

 而清乾隆十九年《福州府志》又紀錄:「北竿塘山在縣東北大海中…中有白沙、鏡港、塍村、芹石、塘崎、石尖、孟澳等七澳。…」文中除仍將本聚落稱為「鏡港」外,另見「塍村」一名。故明《八閩通志》所載「鏡塍」,所指聚落應有鏡澳、塍村二澳。因此本聚落最早舊稱應係明孝宗弘治年間出現之「鏡澳」。鏡澳一名由來,連江縣志第三冊編著者陳國土提到,該聚落澳口前方小島(今稱龜島)之四周海域,其海水清澈可見海底,如鏡,乃得名。

 當地耆老指稱,鏡澳乃緣於澳前海域的小島,其上層岩石色白而光亮,如同昔日古人所使用之銅鏡,且該銅鏡除了有米白色鏡面外,每當海水退潮,在小島東側並有與其相連的礁石出露,亦使銅鏡有了握柄,本澳聚落正面對著此帶有握柄之銅鏡,故得名為「鏡澳」。明崇禎14 年(1641)《長樂縣誌》〈長樂縣防海圖〉所載「鏡澳」一名,標示於竿塘山北方的島嶼上,此應為本聚落澳前的小島,亦可佐證上述之說。

 此外,本澳在國軍進駐前,也另有「芹壁」一名流傳,但起源年代已難考察。該名乃緣於鏡澳澳前小島,形似早期堆疊成利於排水、上尖下圓形狀的小稻草堆,先民稱為「芹仔」,且由海上眺望,本澳聚落恰似排列於芹仔後方山壁上,故得名「芹壁」。

 鏡澳一名,沿用至國軍進駐之前。民國34 年鏡澳與白沙隸屬竿塘鄉「白鏡保」管轄。民國39年,馬祖行政公署將白鏡保撤銷,將其所轄之鏡澳、攲髻改設「芹壁村」。

 清道光年間移民漸次入墾,芹壁已成聚落。民國56 年鼎盛時期住有795 人,由於漁業沒落,人口外流,民國85 年僅剩87 人,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動聚落保存,芹壁成為遊客必訪景點之一,民宿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人口也漸回流,民國101 年人口為190 人。

 芹壁村下轄2 個主要聚落,包括芹壁( 鏡澳)、上村(攲髻):

 1. 芹壁

 芹壁聚落包括3 個小聚落:(圖8-2)

 (1)北面山

 壁山西側山麓之下方聚落。芹壁傳統聚落位於東北西南走向延伸之壁山、芹山前緣山麓地帶,其中,靠近壁山西側之聚落,因其位置在聚落中相對偏北,故先民乃指稱為「北面山」。該聚落主要由長樂鶴上玉溪陳姓氏族智房里後嗣進駐拓墾,始於清道光、咸豐年間。

 (2)南面山

 芹山北側山麓之下方聚落。芹壁傳統聚落中,靠近芹山北側之聚落,因其位置在聚落中相對偏南,故先民乃指稱為「南面山」。該聚落主要由長樂鶴上玉溪陳姓氏族溪房里後嗣於清同治年間進駐拓墾。

 (3)中路

 天后宮下方一帶聚落。昔日北面山、南面山之間有一小路由山麓通往山腳下,且該地又位處聚落中央地帶,先民稱「中路」。該區主要由長樂鶴上玉溪陳姓氏族的義房里後嗣進駐拓墾。

 2、上村

芹山、壁山兩山間鞍部,近芹山頂部南側有一聚落,先民稱為「攲髻」。該名係緣於芹山頂部,由芹壁前方海面遠眺,狀似古代婦女之髮髻歪斜向東而無對正,因而得名為「攲髻」,後遂成為芹山頂部附近聚落之名稱。該聚落由清末長樂鶴上旒峰東平王姓氏族拓墾,因聚落離海較遠,居民以農耕為主,漁業為輔。

 民國34 年南北竿設竿塘鄉,轄有7 保,其中白鏡保下有白沙、鏡澳、後阪、起貴等4 村,起貴即為攲髻福州語的同音異字。

 國軍進駐後,由於本聚落位處芹山、壁山兩山間之鞍部上,地理位置相較於其他灣澳聚落高,乃易稱為「上村」。戰地政務時期,北竿指揮部設於壁山,且芹山亦有駐軍,離上村最近,造就小吃、撞球、浴室等店面林立。近年來由於駐軍大幅裁減,上村現已無商店,只剩6 戶人家。

 上村昔日下轄2 個小聚落:(圖8-2)

 (1)三家村

 由上村經由下方駐軍營房旁小路再往下100 公尺,昔日有數戶人家定居,因位於攲髻聚落下方,先民乃稱「攲髻下」,國軍進駐後,因該地僅有3 戶住家,稱為「三家村」,目前已無人煙。

 (2)五家村

 龍角峰東側一小村落,昔日由長樂鶴上玉溪陳姓氏族的義房里後嗣入墾,因其位於壁山西南方山麓一帶,先民指稱為「半山」。民國20~30 年代叱吒北竿的海匪陳忠平即出生此地。

 國軍進駐後,因該地有五戶定居,故稱「五家村」。該村居民雖與芹壁同為陳姓後嗣,但自戰地政務時期則被劃歸為上村所轄,屬芹壁村第八鄰。現皆已搬遷而成廢村。

 五、坂里村

 芹山、坂山間之灣澳聚落,當地居民舊稱為「坂裡」,連江縣志第三冊編著者陳國土提到:緣於該村境內有全北竿面積最大、地勢微傾之斜地。坂裡一名的緣起時間,由於清乾隆末年至嘉慶年間,已有長樂旒峰白眉村王姓氏族的三房里後代落腳開墾,故可能於此時已漸成形。然而除坂裡之外,本澳聚落最初可能另有其他異名。明弘治3 年(1490)《八閩通志》記載:「下竿塘山突出海洋中… 中有白沙、鏡、塍等七澳…。」其中「塍」澳,應為清乾隆十九年《福州府志》所言之「塍村」的舊稱。「塍」字義上為田埂。就全北竿之地形而言,本澳地勢甚為平坦,為全島最適宜農耕之地,且昔日據傳為北竿最主要的水稻種植區,故塍澳或塍村之稱的可能性極高。綜上所述,本澳最初可能稱為塍澳(村),後才漸稱為坂裡。

 民國34 年坂裡屬竿塘鄉「白鏡保」管轄。民國39 年,馬祖行政公署將白鏡保撤銷,原轄之坂裡獨立設村,改稱「坂里」並沿用至今。民國59 年鼎盛時期住有575 人,後由於人口外流,民國88 年降為97 人,民國101 年人口為294 人。

 坂里村曾轄5 個小聚落,(圖8-2) 包括:

 1、高層行

 今北竿遊客中心、坂里國小北方一帶的聚落,因地勢較高,居民舊稱為「高層行」。該區主要由長樂鶴上旒峰王姓的「酒店尚」旁支入墾。

 2、中行

 今北竿遊客中心、坂里國小一帶村落,因位處坂里聚落的中央處,乃得名。該區為長樂鶴上旒峰王姓氏族的三房里後嗣所聚居。最早可能在清乾隆末年至嘉慶年間已遷入,後為躲避海盜,另居於今成功坡上方,海盜肅清後才遷移至本處定居。三房里是王姓各房中,勢力最龐大的家族。

 3、下底行

 今北竿遊客中心、坂里國小南方一帶的聚落,因位置居下最靠近澳口,乃得名。該區原只有少數幾戶人家,民國50 年代興建國宅大同二村,原高層山居民遷入定居。

 4、高層山

 芹山西南方山麓,原有一小聚落,因其所在地勢較坂里聚落為高,先民稱「高層山」。該處原有二十多戶,係由長樂旒峰王姓田房里群居而成。早期房舍多為草寮,民國50 年代遭颱風重創,後馬防部興建國宅大同二村安置高層山居民。

 5、中澳

 坂山、里山間之澳口,原有數戶人家,因其位於坂里、白沙兩澳聚落之間,乃得名。該區主要由長樂旒峰王姓堂房里進駐拓墾,現都已遷離。

 六、白沙村

 里山、尼姑山之間的灣澳聚落,先民稱為「白沙」。得名甚早,明弘治3 年(1490)《八閩通志》已有本澳地名:「下竿塘山突出海洋中…中有白沙、鏡、塍等七澳…。」該名由來,係因昔日該村灣澳佈滿晶瑩潔白之細沙而得名。

 民國34 年白沙隸屬竿塘鄉「白鏡保」管轄。民國39 年,馬祖行政公署將白鏡保撤銷,原轄之白沙設置「白沙村」,並沿用至今。國軍進駐後,白沙村成為北竿與南竿往來港口,民國59 年鼎盛時期住有545 人,後由於人口外流,民國84 年全村只剩58 人。白沙港與濱海道路興建完成後,居民稍有增加,民國101 年人口為128 人。

 白沙村下轄4 個小聚落,(圖8-2) 包括:

 1、北面山

 平水尊王廟東北方聚落,因依傍於里山南側山麓,在聚落中位置居北,乃稱北面山。該處原有6、7 戶居民,現僅剩1 戶。

 2、南面山

 白沙聚落南側、尼姑山北側山麓一帶的聚落,因位置居南,乃稱南面山,居民多數遷離,今僅存4 戶。

 3、中路

 沙聚落中,原有一小路將其一分為二,居民稱「中路」,後遂成為指稱兩旁民居的聚落地名。長樂鶴上旒峰白眉村的王姓氏族聚居於此,該區現為白沙聚落中留居戶數最多之區。

 4、馬山限

 中路上方之聚落,因背倚里山與尼姑山之鞍部,由海上或聚落前方向該處遠望,其地貌形如馬之背脊,遂得名「馬山限」。該區以長樂金峰鎮華劉村劉姓人士為主,多數居民遷台,現尚有1戶人家。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