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志 地理志


  標題:第二章 聚落的形成與特色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6-06-09    閱讀人次:493 )  

第二章 聚落的形成與特色

 第一節、聚落的形成

 源自閩東沿海長樂、連江等地的先民,早期為了躲避戰亂、天災或迫為生計來到本縣各島進行開發。先民開墾時,多數選擇濱海灣澳的土地,依循山勢修築家園。灣澳內的土地形勢內凹,雖然缺乏大片可供開發的平地,但坡度已經相對和緩,並有兩側岬角做為屏障,構成了天然的避風區位,依山傍海的位置,利於漁帆進出往來,成為居民生活與工作的主要場所;後方坡地則可開墾耕作,做為聚落發展的腹地。

 為了躲避冷冽的東北季風,先民在聚落選址上多考慮島嶼南向澳口,例如南竿的鐵板、梅石、山隴與北竿的塘岐、午沙等聚落;或是北向澳口的東側,如南竿的福澳、清水及北竿的橋仔等聚落。朝北的灣澳冷風沁骨,移民開發不易。地方俗諺:「山隴到牛角,衣裳差一件」,反映的正是背風面和迎風面的溫度差異。但若鄰近漁場,面北的少數灣澳也能成為大量移民的地點,如南竿牛角、北竿芹壁、橋仔等地。顯然,灣澳的坐向區位,並非先民聚落選址的唯一考量。此外,南竿的四維、馬港、津沙與北竿的橋仔,西莒的青帆等聚落,多位於島嶼西側或面對大陸的方位,海運交通上具有便利性,故與原鄉的聯繫也成為聚落選址的重要考量因素。

 先民在灣澳內的小聚落選址考量,則和維生方式、安全等因素有密切的關聯。自明代以來,南北竿兩島的移民多以漁撈為業,僅在山谷較低平的地方進行簡單的農耕活動。因此,為了方便舟船進出,先民會在近澳口的地點落腳聚居,並逐漸發展成整個灣澳內規模最大的聚落,如南竿的鐵板,林義和水井下方一帶的「下底行」,即是距澳口較近,利於漁撈活動而成為鐵板聚落中人口最主要的聚集處。民國四年(1915) 許世英在《閩海巡記》曾提到,南竿塘全島四、五百戶中,鐵板村有三百餘戶,其他百餘戶散居在各澳。據此,民初「下底行」的規模之大可以想見。然而,距澳口較近的地點,若地勢低窪,也容易有風災引來的海水倒灌威脅,先民則會改在較內陸的位置定居,如南竿的山隴,近澳口一帶昔日戶數寥寥可數,反倒是內陸地勢稍高的「東面山」和「西面山」聚落規模較大,足以說明防災也是先民擇址的考量要因。此外,本縣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明嘉靖、萬曆年間有倭寇嘯聚,清嘉慶年間也有蔡牽等海匪劫掠,故先民也會略過澳口地帶,優先選在後方地勢稍高的地點定居,以防海盜侵擾。如南竿的津沙,最早移墾的先民選在地勢較高的「東面山」和「西面山」落腳定根,南竿的福澳,早期先民也多擇居在地勢較高的「高層行」和「涼山頂」,皆是為了躲避海盜的行搶。

 由於島上丘陵地形起伏大,故陸路交通十分不便。國軍進駐以前,各聚落雖然都有澳口直接通航內地販售漁貨,進行貿易往來,但島內的聯繫並不順暢,由於貫穿山嶺的公路尚未打通,先民必須翻山越嶺,抄小路方可到達其他聚落,也因地勢阻隔緣故,民眾慣稱到外村為「過山」。

 對於島上相距較遠的兩個聚落,甚至還會利用船運方式來做聯繫。直到國軍進駐本縣各島,開闢全島山線、海線道路,島嶼各聚落的空間移動才有明顯改善,各島間的聚落聯繫網路也終於建立。軍人消費成為地區經濟的主要來源,交通便捷且發展空間較廣的聚落成為島上的政經中心,如南竿山隴、北竿塘岐、東引樂華、西莒青帆、東莒大坪等,這些政經中心多以商業與服務業為主。

 第二節、聚落特色

 先民初抵本縣各島,多數選擇在灣澳地點落地生根。經過長久時間的拓墾繁衍,聚落逐漸發展成形,「一澳口一村落」的空間格局成為本縣的聚落特色,「澳」也成為許多先民指稱聚落的地名,如南竿的福澳、青檀澳、芙蓉澳、后澳,北竿的中澳、后澳,東莒的艋澳(猛澳)、西莒的田澳,東引的南澳等,不勝枚舉。

 先民在灣澳內墾成的聚落,分區的型態極為多樣。有的是以中間的溪流或道路為界將澳口聚落分成兩區,如北竿午沙的「中行」、「西面寮」或是東引南澳的「中流角」、「老鴉角」;有的是澳口平地聚落有分區外,兩側坡地也有聚落分布,如南竿津沙的「澳中」、「溪裡」、「東面山」、「西面山」;有的聚落綿延成簇無分區,如北竿的后澳;有的是澳口聚落無分區,兩邊坡地則分別又有兩個小聚落形成,如南竿牛角的澳口有「大澳」,東邊坡地一帶有「牛角坡」、「南館」,西邊坡地一帶則有「西面山」、「六間排」;有的是澳口有聚落外,兩側坡地及澳口後方坡地也另有小村落,如北竿白沙的「中路」、「北面山」、「南面山」、「馬山限」;有的是澳口有聚落外,後方坡地還出現另一聚落、或甚至往上再形成另一聚落,如南竿鐵板的「下底行」、「高層行」,或是南竿珠螺的「下底行」、「半層行」、「高層行」;有的是澳口、後方坡地有聚落外,澳口聚落旁還有另一小村落發展,如西莒青帆的「大澳」、「半嶺」、「澳仔」;有的是直接沿著兩側坡地發展而形成不同的分區,如南竿山隴的「東面山」、「西面山」。這些變化多端的聚落分區,除了說明各島灣澳內的地勢起伏明顯之外,也反映出先民順應地形特徵開墾的生活智慧。

 本縣先民,主要來自閩東沿海的長樂、連江等地區。部分移民在大陸福建原定居在同鄉,遷抵本縣後也共同開墾土地,形成地緣聚落。在這些聚落中,有不少是以單姓氏族為主的後裔共同開墾的血緣聚落,如南竿牛角的「大澳」、「牛角坡」和「西面山」聚落,是由長樂潭頭曹朱村曹氏宗族的第四、七、八房後裔拓墾而成;北竿芹壁的「北面山」「南面山」、「中路」,是由長樂鶴上玉溪陳姓氏族的「智房里」、「溪房里」和「義房里」開發而成;北竿坂里,則是由長樂旒峰白眉村王姓氏族開拓而來。經過百年多來的通婚聯姻,本縣各島居民間已形成錯綜複雜的
血緣關係。

 聚落的信仰中心,即是廟宇,主要建在海濱地帶,具有守土和護航的雙重信仰功能。為了感念廟宇神明的守護,每年的酬神祭祀活動是村莊大事。這些活動也和先民的維生方式緊密相連。如北竿后澳的楊公八使廟,每年元宵節的擺暝酬神經費,是后澳漁民捕撈墨魚所出的標價與全村男丁分配柴埕所繳交的丁份錢而來。

 本縣先民的聚落發展空間,多以灣澳內的山谷為主,其他的地形環境,則是維生活動或交通聯繫的利用場域:沿岸海灘或是礁石,是採集魚貝類或是捕撈魚貨的場所;丘陵坡地是砍柴割草以供煮食的柴埕,或是耕種番薯、小麥等作物的園地;丘陵之間的鞍部,是島內通往其他聚落的聯繫通道,局部地區的鞍部地形也有聚落發展。總之,由沿海至內陸的空間,無一不佈滿先民的生活經驗。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