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志 地理志


  標題:第一章 海岸地形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6-06-10    閱讀人次:816 )  

第一章 海岸地形

 本縣海岸地形因為不同位置的波浪能量有差異,可再分為海蝕地形與海積地形兩類。

 第一節、海蝕地形

 本縣各島岩體以花崗岩為主,花崗岩的抗蝕能力較強,在海岸地區容易形成向海突出的岬角。

 岬角通常是波浪沖擊的焦點,在激烈的海水侵蝕作用下,外側岩石形成向內深入的洞穴,稱為海蝕洞;海蝕洞持續受到侵蝕而貫穿突岬,稱為海蝕門;海蝕門上部岩石若崩塌散落在海中,即形成海蝕柱、顯礁。各島花崗岩岩盤直接出露矗立在海邊,受到波浪強烈的侵蝕作用,也發育出陡峭的海蝕崖;海水沿著海蝕崖下方的節理侵蝕,形成本縣常見的海蝕溝、海蝕洞。海蝕崖持續受蝕後退,前方會有平台出露,稱為海蝕平台。海蝕平台受到板塊活動與海準面變動影響,抬升高於目前海平面,即形成本縣各大島之海階地形。

 南竿鄉轄區內,南竿島在陸塊突出的海岸,常見有岬角及海蝕柱、顯礁、海蝕崖、海蝕溝、海階等海蝕地形發育。有的顯礁因位置險峻被設為軍事堡壘,如仁愛鄉的鐵堡。海階則有9 段階面形成,其中以第2 階最為發達,海拔高度為20-38 公尺,有若干聚落座落於此。馬祖村門前山岬角可觀察到5 層海階面。南竿島東邊的黃官嶼,東側海岸海蝕地形發達,有海蝕洞、海蝕柱、顯礁、海蝕崖、海蝕平台等,西側海岸也有海蝕洞、海蝕門,非常適合作為海蝕地形的戶外教室。

 北竿鄉轄區內,北竿島東北側及東側海岸顯礁較多,螺山與蚌山可見海蝕柱、海蝕崖,蛤蜊島有海蝕溝,里山和尼姑山之間的鞍部東側有顯礁和海蝕洞。海階則有9 段階面形成,其中以第2階最為發達,海拔高度為20-38 公尺,有若干聚落座落於此。午沙東側的長坡,可觀察到明顯的海階面。高登島沿海有海蝕洞,獅嶼、白廟等島有海蝕柱,三連嶼則有海蝕門發育。

 莒光鄉轄區內,西莒島北岸及東莒島東岸有許多突出的岬角。在這些海岸地帶,波浪侵蝕作用力強大,海蝕崖陡高,海蝕柱、顯礁羅列在崖邊。東莒島東南方的「呂何崖」,同時有海蝕崖、海蝕溝及海蝕柱,地形景色最為壯觀。東莒島西北部可觀察到較大規模之海蝕平台,南部大浦地區則有海階地形發育,配合背東北季風區位,該地亦有聚落形成。

 東引鄉轄區內,東引、西引兩島海蝕地形發育冠於全縣。由於岩石節理的傾角接近鉛直,在波浪強烈的侵蝕作用下,形成一系列壯麗的海蝕地形:海蝕崖、海蝕溝、海蝕洞、海蝕門、顯礁等。

 西引島西南方的三三據點附近,岩層發育出兩組傾角接近鉛直的節理,受到海水侵蝕形成陡峭的海蝕崖,呈現類似柱狀節理的特殊外觀。東引島的一線天可觀察到海蝕溝地景、烈女義坑則是海蝕溝再經侵蝕後裂縫規模擴大的陡崖。兩島海蝕洞地形最為發達,數量在40 個以上,且因東北季風盛行之故,多分布於北部。風虎角東側海濱的海現龍闕有奇特的方形海蝕門發育。西引島北部,東引島東南部,海蝕柱、顯礁羅列密布。若以地形景觀豐富度而言,西引島的后澳堪稱為首,海蝕洞、海蝕門、海蝕柱等景觀,規模皆大。另方面,兩島海蝕地形雖然發達,但海蝕平台地貌則為數少且規模亦小,零星散布於沿岸。

 第二節、海積地形

 本縣各島灣澳,因波浪能量的減弱,經常有岩屑堆積而形成海積地形。各島內陸溪流沖刷物、海岸受蝕崩落的岩塊,加上源自中國大陸閩江沖刷下來的大量泥沙,是本縣各灣澳堆積物質的來源。在波浪、潮汐、海流的共同作用下,能量小的灣澳堆積細沙,形成沙灘,以細粒石英砂為主;能量大的灣澳堆積礫石,形成礫灘;能量大小變化稍大的灣澳則形成沙、礫共存的灘面。沙灘上的沙,經風力搬運和堆積,常在灘面後方形成和海岸平行的帶狀凸起地形,稱為沙丘。本縣部分海岸,有海流攜帶泥沙堆高露出海面,並連接部分顯礁和周邊島嶼,形成連島沙洲。有的海岸則是由大片礫石灘面連接顯礁和島嶼,形成連島礫灘。

 南竿島的沙灘,主要分布在南岸和西岸,梅石、仁愛、津沙、馬港一帶的灣澳皆有發育良好的沙灘。礫灘則散見於各灣澳中,其中夫人澳沿岸,因東側有岬角屏障,削弱灣澳內海水能量,崩落的岩石多留在原地,再經潮汐和海浪淘滾影響,磨成圓形的礫石散布在灘面。

 北竿島的海岸線型態以大型岬灣為主,因此灣澳中沙、石的堆積規模較大。沙灘主要分布在北部芹壁、南部坂里及連接塘岐和后澳的塘后道,其中以坂里和塘后道最具代表性。坂里沙灘位於坂里國小後方,分布範圍廣大,約有6 公頃。在里山、坂山及芹山環繞下,有三山沖刷之泥沙供應,加以每年受夏季西南季風吹拂,海流挾帶閩江口河沙在此淤積,日積月累,形成大片沙灘。

 沙灘後方,有帶狀沙丘發育,但因居民進行農田開發,沙丘帶逐漸縮小。塘后道沙灘位於塘岐與后澳之間,連結兩座島嶼,屬於連島沙洲地形。長度達數百公尺,周圍廣闊,猶如海中平原,是北竿最大沙灘。其沙質細緻,晶瑩潔白,向有「糖沙」美譽。礫灘主要分布在芹壁到橋仔一帶的岩岸地形。岩岸的岩石崩解或風化後,以塊狀堆積在海岸地帶,在波浪、潮汐與海流的沖積下,形塑出另一種壯闊的海積地形景觀。

 東、西莒島中,沙灘主要分布在東莒島福正、艋澳( 猛澳) 及西莒島坤坵。福正沙灘範圍廣闊,冬季東北季風盛行時,灘後沙丘地形顯著。艋澳( 猛澳) 位於背東北季風處,沙丘地形不明顯。礫灘則分布在東莒島北部及西莒島西部。東莒北部的西牛嶼( 犀牛嶼) 與東莒島之間;西莒西部的蛇山和西莒島之間,距離相去不遠,海水不深,波浪能量在島和島之間大為減弱,許多礫石在此堆積。

 高潮時,島和島為海水所隔,礫石隱沒;低潮時,礫石出露,形成連島礫灘地形。礫灘孕育的螺貝類生物豐富,多為居民採集維生的活動空間,如東莒島北部的連島礫灘。

 東、西引島,是本縣各大島中無沙灘發育的區域。由於地質以花崗岩為主,風化崩落的岩石多為塊狀,灣澳內的波浪又小,對岩塊的侵蝕作用有限;加上花崗岩質地堅硬、雨量稀少,風化速度緩慢,使本區土層淺薄,導致陸地無法有大量泥沙補充入海。另一方面,本區在馬祖四鄉五島中距大陸閩江口最遠,閩江口的大量淤沙無法經由海流輸送至此。再加上本區岸邊海水鹽度高於外海,落潮流大於漲潮流,海水向外動能較強,又將沿岸少量泥沙往外搬運。綜合上述原因,東、西引島不見沙灘而只有礫灘分布。礫灘在西引島的后澳較為寬廣,適合戲水及生態探索活動。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