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志 地理志


  標題:第一章 地質演化史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6-06-10    閱讀人次:691 )  

第一章 地質演化史

 在中生代初期,即晚三疊紀(約2 億年前),華南陸塊發生印支運動(Indosinianorogeny),南與印支陸塊,北與華北陸塊碰撞,拼合成歐亞大陸東緣的基本雛形。藉由該項地殼運動,使得此前為淺海相沉積環境的華南陸塊,產生地盤抬升,海水基本上退出華南,自此不僅結束當時中國南海北陸的局面,亦基本上結束了福建大範圍地區海侵的歷史。爾後,自侏儸紀到白堊紀,華南東部歷經更大規模的地殼抬升運動,並伴隨著旺盛的岩漿活動,學者將之稱為燕山運動,而本縣各島亦由此揭開地質史序幕。

 燕山運動在時間上分為早、晚兩期,前者發生於侏儸紀(約距今1 億9500 萬至1 億3700 萬年前),後者出現於白堊紀(約距今1 億3700 萬年至中生代結束)。對本縣地質特點而言,此二期燕山運動的岩漿活動深具影響性。首先,早期燕山運動的火成結果,不僅造成廣厚之酸性火山岩及少量之中性火山岩噴積,繼之又有花崗岩質岩漿之侵入,產生了福建地區的大岩基,亦為本縣地質奠定原始火成基礎。而在此類火成岩就位後,晚期燕山運動再起,不僅使先前之火成岩受壓而褶皺、斷裂與變質,同時亦引起殘餘岩漿之侵入與相伴之熱水變質,本縣真正的地質特徵,即於此階段陸續被地球內營力「雕塑」而出,因此,本縣的地質構造,實為中生代晚期燕山運動之產物。除前述岩漿活動外,在此運動期間,由於來自太平洋板塊的推力,導致福建地區形成隆起和凹陷,構成北北東或北東向之褶皺斷裂山地和小盆地,本縣各島的走向,基本上亦受到此構造線方向的控制。

 另方面,福建地區在燕山運動影響下發生差異性的升降運動,尤其是長樂- 南澳斷裂帶以東的濱海區,在該運動影響下可能發生斷裂下降,形成地槽淺海,福建海岸的基本輪廓和主要特點可能於此時造成。據此進一步推論,位於斷裂帶東北的本縣各島,應在燕山運動影響下隨之下沉,而隨著期間侵蝕作用不斷進行,甚至有可能已出現沉降島嶼的形貌。

 新生代以來,於早第三紀末,在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影響下,臺灣褶皺隆起,帶動其西之臺灣海峽和福建海岸迅速上升,此時,福建、本縣與臺灣三地相連成陸。中新世末,臺灣海峽發生陷落,海水侵入,三地於是分離。其後,自第四紀以來,雖然福建地殼漸升,但由於全球性的冰期和間冰期,引起海面大幅度之升降變化,使得福建、本縣和臺灣三地四次相連,四次分離。最後一次分離,出現於全新世(約距今一萬年前)最後一次冰期結束後。由於此時氣候轉暖,海面上升,尤其在距今6000 至7000 年,海侵更達於最高峰,原本相連之台灣、沿海島嶼和福建地區終又分離。自此,正式形成今日所見之馬祖地區沉降島嶼形貌,並確立其與福建、台灣所形成之相對位置。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