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志 經濟財稅志


  標題:第一章 商業與物資供應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6-07-04    閱讀人次:1464 )  

第六篇 第一章 商業與物資供應

 第一節、商業沿革

 馬祖列島孤懸海中,土地磽薄,農耕艱難,物產匪饒。民生所需,皆仰賴外地輸供。古時僅為大陸漁舟休憩汲水之所,清中葉之後,始見移民零星定居,無何交易。民國初年,政府於北竿塘岐、橋仔,南竿牛角設置鹽倉,販售漁鹽。除此之外,所謂商店,僅鄉村小舖,散落各處,出售油米菸酒之屬;偶有攤販周遊村際,不過零銷雜器而已。商賈甚少,遑論其他商業。

 舊時列島與大陸間,往來頻仍,常見漁舟商船載運貨品供銷。唯因隔海貿易,船工腳費不貲,價格倍增。

 民國三十八年大陸淪陷,游擊健兒與國軍相繼進駐。時東西犬二島為東海游擊隊駐守,大陸民船尚有往來,走私猖獗。西犬青蕃村為該區唯一集散地,商店林立。同時香港亦有物資運來,行旅商貿,熙攘熱鬧,故青蕃有「小香港」之稱。

 四十二年之後,馬祖列島與大陸交通中斷。生活資源,本仰大陸輸入,至此貨物不濟,一時物價飛漲漫無秩序。所幸大局漸穩,民心日安。臺灣產品陸續援輸,商業應運而生。時列島以南竿福沃、馬祖、介壽等村,及北竿塘岐村,商旅最繁忙。尤以福沃為臺馬貨物之總集散地,生意更為鼎盛。

 四十五年成立戰地政務委員會,當局以地方百業待興,於是全力扶植建設,輔導商業,厚植民生。時物資來自臺灣,本地售價較臺灣高百分之三十,市利暴發,嚴重影響居民生活。嗣後實行戰地物資供應制度,專設機構,負責採購屯儲,調節管制,物價自是穩定。

 民國五十至六十年代,本縣商業最為鼎盛。綜觀馬祖產業,手工業間有開設,批發業聚集南竿福沃、北竿塘岐、及西莒青蕃,零售商則遍及各島。除農漁產品由本地自行生產外,日用五金、建築材料及其他物資皆自臺輸入。街衢村落商店林立,軍民川流不息,貨品琳琅皆備。

 唯時演變,馬祖經濟亦受時局左右。民國六十年,本縣人口達到最高峰之一萬七千餘人。其後島民遷臺日盛,商業漸受影響。

 戰地政務時期,除駐軍設有營區福利站,如北竿國軍九四七營區福利站、東引國軍九八一營區福利站,供應官兵及公教人員各項免稅商品外,本縣商業多屬住家兼營商店型態,駐軍為主要客源,如軍用品、洗衣、澡堂、冰果、撞球等。店舖湫隘,設備簡陋。入夜實施宵禁,軍民避躲砲擊,街景寂寥,夜間商業活動嚴重受限。

 六十八年初,兩岸停止砲擊,對峙形勢日趨緩和,漁民海上易貨及走私漸多。其後臺馬交通日漸便捷,居民往來頻繁,見聞增廣,生活提昇,本地零售商店有改超級市場型態經營者。七十一年六月十四日,馬祖第一座軍公教超級市場開幕。七十三年,地區餐飲業者更下重資,自臺延聘師傅設計施工,乾淨明亮,陳設精緻。同業相繼跟進,街市一片繁華。翌年三月十二日,廢市斤改公斤。七十五年二月一日,東引指揮部規定各商店採用公斤制。七十五年元月,為保障軍民健康,縣府計劃對地區之餐飲業及食品製造業,實施衛生檢查。

 七十六年開放探親,七十七年開放金馬民眾出國觀光,進口管制漸次解除。七十八年五月二十三日,為提昇軍民生活品質,司令官指示馬祖軍公教福利中心成立冷凍食品部,是日開張。七十九年,大陸走私增劇,陸貨侵占市街。

 八十年元月七日,縣府宣布除冷凍豬肉自三月一日起向農會統一申購外,其他冷凍肉品如牛肉、雞肉等不再限制進口。八十一年戰地政務終止,全面開放商品輸入,地區經濟嚴重衰退。翌年二月,開放臺灣居民至金馬觀光。八十四年二月一日金馬地區各島駐軍成立副食品供應站,部隊自行進口副食。駐軍生意日益消失,觀光產業逐漸興起,帶動餐飲、娛樂、休閒等新興行業。

 同年,大陸基於「以經促統」戰略,並將大陸漁民以漁獲交換臺灣日用品之活動除罪化,單方針對兩岸漁民交易,訂定〈關於對臺地區小額貿易管理辦法〉,指定福建、浙江、江蘇、上海、山東等東南沿海口岸「特許經營」,允許百噸以下貨船,得從事十萬美金以下交易,唯我國仍視此種經濟活動為走私。時本地特產店變身大陸特產店,大陸菸酒、手工藝品、壽山石、滴水觀音、畫扇、茶壼等,應有盡有,成為臺灣觀光客最愛。雖屬違法,卻能激勵本地商業。唯自實施金馬小三通,兩岸走私日益無利可圖,再不能帶動經濟景氣。

 八十六年實施國軍精實方案,本縣駐軍由最盛時五萬人劇降至一萬人。八十九年民進黨執政,再裁撤旅級編制,至九十八年,地區駐軍僅餘三、四千人。部隊持續縮減,對列島商業發展,無異雪上加霜。

 八十九年起,經濟部工業局輔導離島地方特色產業,翌年三月二十八日,該局與評選之金馬澎湖十八家廠商聯合簽約。此後連年協助金門、連江、澎湖三離島傳統產業升級,改良製程、提昇品質、設計產品包裝、開拓行銷通路。

 九十年元月實施金馬小三通,至九十三年十二月,大陸開放福建地區人民來金馬觀光,稍見蒞馬陸客挹注本地商業。唯因觀光亮點不足,人數成長甚有限。九十五年三月三十一日,南竿山隴及清水首度出現二十四小時便利商店。隨後,統一超商再展店北竿。九十七年八月,更擴及國之北疆,進駐東引。其賣場寬敞明亮、商品整齊多樣、服務親切迅速,現代商業之型態,對馬祖傳統經營方式帶來極大衝擊。

 歷年經馬祖小三通進出大陸者,主要仍為臺灣民眾與臺商。九十一年載運約四千五百人次,持續遞增至九十八年最高峰之約九萬人次。九十八年八月底,正式實施兩岸客貨運定期航班,即所謂兩岸大三通。翌年馬祖小三通大幅衰退,一百零一年陡降至僅逾三萬五千人次。本地大和航業、長億航業不堪虧損,決議一百零二年八月停航。馬祖小三通航線,僅剩大陸業者程泰船務之安麒輪行駛。

 現本縣觀光產業之客源,仍以臺灣地區民眾為主。來馬旅遊人口自八十七年之二萬一千餘人次,遞增至九十三年八萬一千餘人次。其後成長趨緩,民國一百零一年僅將近十萬人次。觀光客 對本縣商業發展之貢獻,漸顯無力。

 表1-1 連江縣各業商店登記概況表(民國74至84年)
第一章 商業與物資供應  照片

 表1-1 連江縣各業商店登記概況表(民國74至84年)(續完)
第一章 商業與物資供應  照片

 備註:
 
 一、連江縣商業分類之細項,據陳國土(1987)《連江縣誌》卷六經濟誌,第六篇商業篇,第一章商業概況〈連江縣現有商業分類統計表〉摘錄如下:

 1. 買賣業:百貨、土產、食品、文具、書店、服裝、紙箔、禮品、五金、眼鏡、中西藥、建材、電器、冰果等。

 2. 製造業:醬油、蝦油、米醋、製冰等。

 3. 娛樂業:撞球、乒乓球等。

 4. 飲食業:菜館、小吃、麵點、飯店、飲食、餐廳、卡拉OK等。

 5. 加工業:豆腐、魚類加工、糕餅、壓麵、西點等。

 6. 理髮業:美髮、美容等。

 7. 修理業:修理鐘錶、皮鞋修理、機車修理、軍服修補等。

 8. 照相業:攝影、沖洗等。

 9. 沐浴業:澡堂等。

 10. 運輸業:汽車貨運行、島際交通船、計程車行等。

 11. 手工業:刻印、銀樓、木器、傢俱、錦旗、西服、廣告等。

 12. 公用事業。

 13. 其他:小說出租、洗衣、土木工程、屠宰等。
 
 二、本章表1-1採自舊志,表1-2、表1-3採自年報,唯相同年度計算結果頗有差異,原因不明。

 表1-2 連江縣歷年商家概況(民國61至90年)
第一章 商業與物資供應  照片

 表1-2 連江縣歷年商家概況(民國61至90年)(續完)
第一章 商業與物資供應  照片

 備註: 
 
 一、民國87年《連江縣統計年報》誤抄84年社會服務及個人服務業205家為85年之197家,誤抄其他不能歸類行業94家為85年之103家,致誤84年總計761家為762家;茲據民國91年《連江縣統計年報》訂正資料列表。
 
 二、本章表1-1採自舊志,表1-2、表1-3採自年報,唯相同年度計算結果頗有差異,原因不明。

 表1-3 連江縣歷年商家概況(民國91至101年)
第一章 商業與物資供應  照片

 表1-3 連江縣歷年商家概況(民國91至101年)(續完)
第一章 商業與物資供應  照片

 備註:
 
 一、民國90年1月21日第七次修訂實施「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

 二、民國95年5月15日第八次修訂實施「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

 三、民國99年4月起配合系統資料整合,舊有人工資料逐步修正與系統資料相符,故99年起與98年以前年度數字落差較大。
 
 四、本章表1-1採自舊志,表1-2、表1-3採自年報,唯相同年度計算結果頗有差異,原因不明。

 第二節、商業機構

 民國四十五年間,陳聯珠、陳聯輝、林添樞、陳尚泰、陳高東、潘懷忠、陳學茂等七人籌組南竿鄉商會。翌年四月改組南竿鄉商會為縣商會,並編組各鄉商會為事務所,東引則保留為鄉分會,統隸縣商會管轄。六月十日召開臨時理監事會議,公推林添樞為臨時理事長。

 四十六年十月召開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通過組織章程,選舉陳聯珠為首任理事長,商會於焉誕生。[註1]

 商會成立伊始,經費極端窘迫,曾三度遷址。民國五十三年起,奉准收取進口物資手續費百分之一,作為建築會舍基金,乃在福沃購地興建會舍。五十四年會舍興建落成,進口物資手續費降為千分之五,納為商會歲入,並制定人事、會計制度,加強業務管理,由是組織益臻完備。六十二年六月,易名「連江縣商業會」。[註2]

 戰地政務時期,連江商業會之主要業務有:一、辦理商民開停業及變更營業申請登記。二、辦理當地商品進出口核轉報稅手續。三、實施商品評價。四、辦理商人申請貸款手續。五、核給商民赴臺購買商品證明。

 目前連江縣商業會組織章程,係據七十一年修訂之〈商業團體法〉,參酌地區特性制定。該會負責之工作有:商業調查、統計及研究發展;貿易聯繫、介紹、拓展運銷;政府經濟政策、法令頒行、商品物資管制執行;同業糾紛之調處;物資進口、物資調整之建議;商品供需秩序之維護及研究促進商業升級,請求政府以公權力支持發展之事項;政府諮詢答覆及委託辦理之執行事項;會員委辦商業服務、舉辦公益事業、爭取合法權益、參與社會活動等事項;商業徵詢資訊通報服務;會員與各級組織、基本資料建立,及動態調查管理等。

 該會為加強商民服務,以發展商業繁榮經濟,經向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爭取經費,自民國八十四年七月起,陸續辦理下列各項服務工作:

 一、食品衛生講習:為配合全國實施中餐烹飪證照制度,從事廚師工作必須持有丙級以上執照始能執業,商會舉辦兩場講習,每場四小時,參加人數計八十人次。

 二、公共安全講習:為加強公共安全措施,保障營業場所之生命財產安全,特舉辦此講習,參加人數計八十人次。

 三、商業觀摩:因應地區商業環境改變,舉辦商業觀摩一場,至臺灣瞭解目前商業經營型態,吸收經驗作為改進參考。

  四、商業服務商談會:馬祖開放觀光旅遊之後,本縣商業環境尚無明顯改善,亦無具體促進商業發展之新計畫。特聘請經濟部中小企業輔導顧問來馬,針對現有商業環境,進行診斷。並邀請各業會員四十人,評估商業推展之價值與前景,共同研商本地商業發展方向,提供政府輔導本地商業現代化之施政參考。

 組織編制:本會置理事長一名,主持會務。總幹事一名,綜理全會業務。下置幹事二名(含駐北竿一名)、會計、助理幹事、雇員、工友各一名,分掌發展、服務、會計、總務等事宜。除東引鄉另設分會管理外,北竿、白犬二鄉各設事務所,事務所主任由各鄉理監事兼代,辦理當地商業事宜。北竿鄉事務所設專任幹事一名,由商會派員駐任;白犬鄉事務所幹事,委託鄉公所派員兼任。民國六十年十月,白犬鄉改名莒光鄉。六十七年會員南竿六三一名,北竿三二一名,莒光三一○名,不含東引合計一一六二名,編為七十二小組。七十四年南竿六一二名,北竿三一八名,莒光二二四名,不含東引合計一一五四名。

 連江縣商會歷任理事長:第一屆陳聯珠(民國四十六年四月首任)、第二屆陳聯珠(四十七年元月五日連任)、第三屆林添樞(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七日任)、第四屆林添樞(五十年七月三十一日連任)、第五屆陳聯輝(五十二年六月三十日任)、第六屆陳聯珠(五十四年七月二日再任)、第七屆陳聯珠(五十六年六月連任)、第八屆陳聯珠(五十八年六月連任)、第九屆王章明(六十年六月二十日任)。

 連江縣商業會歷任理事長:第一屆王章明(民國六十二年六月二十二日改制首任)、第二屆陳聯珠(六十四年六月二十八日任)、第三屆劉增銘(六十六年六月三十日任,六十七年九月病故,由陳聯珠代理)、第四屆陳金水(六十八年六月二十八日任,七十年六月遷臺,由陳正文代理)、第五屆林鴻慶(七十年六月二十九日任,七十一年十一月由陳瑄健代理)、第六屆陳瑄健(七十二年六月任)、第七屆陳瑄健(七十四年七月連任,任期改三年)、第八屆陳書建(七十七年九月十日任)、第九屆陳書建(八十年十一月七日連任)、第十屆曹依好(八十三年十月十八日任)、第十一屆曹依好(八十六年十月十六日連任)、第十二屆陳書廉(八十九年十月十二日任)、第十三屆陳書廉(九十二年十月九日連任)、第十四屆林中超(九十五年十月十四日任)、第十五屆林中超(九十八年十月連任)、第十六屆陳書健(一百零一年十月十一日再任)[註3]

 連江縣商會歷任總幹事:錢玉山(民國四十七年首任,政委大隊派任)、胡伯符(四十九年任,同年十二月歸建,政委大隊派任)、李春華(五十年二月任,至同年七月)、林柏濟(五十年十二月任)、柯天鎧(五十二年十二月任)、魏浚(五十六年六月任,至六十二年六月二十二日改制)。

 連江縣商業會歷任總幹事:魏浚(六十二年六月二十二日改制首任,至六十三年七月)、林柏濟(六十三年十月十六日任)[註4]、卓至臻(七十年十一月一日任)、翁文運(七十一年十一月任)、游新泰(七十四年元月十五日任,至八十二年七月十五日)、曹金財(八十二年八月一日任,至一百年九月一日退休)、劉麗雲(一百年十二月一日任)。[註5]

 第三節、商品展覽

 本縣地處偏僻,自古農漁為業,生活清苦。雖有特色風味之漁產加工製品,皆屬地區小型手工業產銷,發展遲滯,外界不甚熟知。除酒類外,難見現代量產之商品,如何參加展覽創造外匯,以促進地方經濟?

 惟軍民戮力建設,馬祖繁榮進步,必須宣傳;提升特產名氣,推動業者觀摩,有待行銷。民國五十一年元旦,為便利外賓人士購買本地土產,馬祖政委會在山隴新街成立馬祖土產供銷部,首任總經理為嚴中青。

 六十一年十月二日,經馬祖政委會策劃,由馬祖酒廠廠長杜寶惠帶領,首度參加大規模之「國貨外銷產品展覽」。該次送展產品,包括馬祖酒廠釀造之各種酒類,第一高級飲料廠之各種汽水飲料,宏興醬油廠之醬類,馬祖漁業加工合作社之海鮮魚產,計二十九種。並選派朱秀英小姐至展覽場地服務,備受臺灣各界矚目。展覽結束,原班人馬又續參加「歡迎世界青年商會代表拓展國貨海外市場展覽」。此回雖僅展覽宣導,並未營業,然參觀中外人士,無不留下深刻印象。

 其後,歷任縣長莫不積極爭取在臺設置特產中心,以謀拓銷本地產品。七十一年二月,終獲公賣局同意,比照金門酒抽繳百分之三十公賣稅。在臺北外雙溪中影文化城內設置「馬祖館」,面積約六坪,展售馬祖酒類。除大麴酒、高粱酒、天馬酒外,並陳列各種地方特產。惜設館之議後無下文。

 七十二年五月一日,在臺北市和平西路成立「馬祖特產展售中心」。擺設本縣生產之海產加工品、鮮魚海產、農產品、一般食品及各種酒類等。馬祖地區特產在臺拓銷據點,於焉誕生。

 十月,在臺北市寶慶路遠東百貨公司設立專櫃,舉辦「馬祖建設圖片展覽及特產展售」,分別由國防部新中國出版社及馬祖日報提供防區各項建設圖片,由臺北馬祖特產中心、馬祖酒廠、商業會、漁會提供地區盛產之商品。七十三年元月,續在遠東百貨公司九家連鎖店舉行「金馬前線特展」,為期一個月。

 七十三年十月二十四日,為配合臺灣區運會舉行,本縣物資供應處應高雄縣政府邀請,委託東宇貿易公司代辦展售地區土產。除各種酒類外,其他農、漁、地方特產如馬祖酥、芙蓉酥、蝦油等,由商業會籌集供應,展售期間四個月。

 七十五年六月,金馬地區首度設置金馬館,參加臺北世貿中心展出之「第一屆中華民國優良標誌產品展」,吸引國外採購團注意。七十八年元月,復由臺北市農產運銷公司主辦,連江縣政府及農、漁、商業會協辦,在臺北農產運銷公司所屬六家超級市場,同時舉行「馬祖特產臺北展售會」,為期一個月。由臺北馬祖特產中心支援之服務小姐,著自衛隊員女裝,甚受各界歡迎。

 民國八十一年解除戰地政務,八十二年初開放金馬觀光。本縣地方自治,民選政府隨即戮力從事基礎建設,改善地方交通,以應付觀光需求。初期觀光客源來自臺灣本島,均屬國內旅客。雖臺馬交通不便,本縣仍持續把握各種機會,赴臺參與特產展銷活動,並參加國內大型展覽。自九十年實施金馬小三通,本縣乃將觀光產業向外拓展,積極參加各種大型展覽及博覽會,以期吸引觀光客蒞馬參訪。

 特產展銷: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臺北市長馬英九來馬慰問北市在營服役子弟,並參觀本縣各項政經建設。翌年二月,雙方決議合辦「馬祖心•臺北情•二○○一馬祖特產展示會」。在臺北市政府中庭展示馬祖地景、動植物等照片,並陳列酒類、糕餅、海產等地方特產及馬祖美食,向臺北市民推介馬祖風情。

 其後,本縣經常不定期與臺灣各大百貨公司或大型賣場合作,設攤置櫃展銷地區特色產品,並推廣馬祖列島之觀光旅遊事業。

 一百零一年五月十八日,由經濟部指導、縣府建設局承辦之「馬祖紅了•紅糟美食特色產業輔導計畫」,完成產業品牌擴張、餐飲美食技轉、產品創意包裝設計、通路規劃設計等項目,於南竿鄉枕戈待旦園區舉行「馬祖紅了」成果發表會,邀請軍民試吃特產美食。翌日,本縣舉行「2012年馬祖519特色商品聯展」,於會場展出「馬祖紅了•紅糟美食特色產業輔導計畫」成果。

 是年九月,縣府建設局與臺灣家樂福大賣場合作舉辦「馬祖伴手禮展銷活動」,推銷馬祖伴手禮,為期一個月。十一月,復與愛買量販店合辦「馬祖伴手禮風味特產展銷活動」,邀請萬坤企業、馬祖酒廠、林義和工坊、頂好、協和、雲津茶坊等地方廠商參加,促銷馬祖地區特產。

 商展:民國九十年元月實施金馬小三通,兩岸正式往來。同年五月十八日,本縣首度參加大陸福州市政府主辦之「第三屆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暨海峽科技文化博覽會」,亦稱中國福州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簡稱海交會。經主辦單位免費提供展場,本縣以全場面積最大、占地二百坪之馬祖館,展出馬祖景點、八八坑道與藥酒等馬祖酒、及各式特產。唯部分展出品因印有「中華民國」字樣,遭海關扣留,馬祖招商團為此曾向主辦單位提出抗議。此後,本縣每年皆派團參加該會,以促進馬祖旅遊及展售特產,海交會成為本縣在福州行銷馬祖之重點指標。

 九十七年五月十二日,大陸四川發生大地震。十八日,本縣派團參加2008福州旅遊招商展及第十屆海交會。並於馬祖館義賣各類馬祖酒品及馬祖蔥抓餅,所得人民幣一萬元,分別透過紅十字會馬祖支會及大陸紅十字會捐贈四川災民。

 自政府推動「一縣市一特色,一鄉鎮一特產,一文化中心一節慶」文化產業政策以來,各鄉鎮無不致力推廣地方特產。然馬祖商家大都屬微型企業,產品規模小且行銷資源不足。本縣於九十九年,進行「馬祖特色食品創新與行銷計畫」,對馬祖地方特色食品與伴手禮展開普查,並委由專業團隊實施產業升級輔導。

 是年七月,連江縣政府邀集萬坤企業、宏利釀醋、頂好、寶利軒、協和、鮮美廉等廠商,提供馬祖高粱、國宴老酒、馬祖魚麵、泡菜、養生醋、紅麴鳳梨酥、八八口酥、紅糟酥、地瓜糖、馬祖酥、芙蓉酥、蓮花酥、黃金餃、五味炒米等產品,首度以「馬祖紅了」為整體意象,跨海參加「2010臺灣伴手禮暨地方特產展」,建立地區伴手禮品牌,推動馬祖地方產業發展。

 一百年元月,馬祖爭取以靜態展覽取代動態展演,在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爭豔館內展覽。為馬祖鄉親爭取獲得縣市活動週,擁有一週半價進園參觀之優惠。

 一百零一年五月十八日,本縣循往例參加大陸福州第十四屆海交會,同時舉辦第九屆大陸福建商品交易會。本縣於臺灣商品區內擴增馬祖二館,使馬祖特產得以在臺灣美食區同時展售。

 美食展:實施金馬小三通後,有鑑觀光產業中美食實為重要一環,為增進社會對離島美食之瞭解,由交通部觀光局輔導之「2002年臺北中華美食展」,議決籌設金馬地區專題館。九十年十月,觀光局長張學勞率員來馬考察並舉辦座談會。翌年六月二十四日,首先於臺北圓山大飯店舉行「金馬風味菜」成果發表會,國內各大新聞媒體爭相報導。八月五日,臺北喜來登大飯店推出以紅糟為主之馬祖福州風味菜。

 八月十二日,預定於中華美食展出之「閩菜小三通-福州小吃、媽祖宴」,先行在圓山大飯店展示。由本縣餐飲協會策劃之二十五道馬祖風味菜同時出爐,計分八大類。小吃類四道:繼光餅、炒魚麵、炸黃金餃、迷你糕。冷盤二道:涼拌紫菜、黃金魚干。魚類四道:馬祖老酒蒸黃魚、酥炸游龍、酒糟鰻魚、川燙鰻魚干。貝類七道:川燙佛手、芙蓉藤壺、炒海鋼盔、清蒸海蚌、川燙海螺、五味淡菜、酒糟千年龜。蝦蟹類二道:馬祖老酒蒸蝦蛄、蟹白玉。蔬菜類一道:蘿蔔海苔餅。湯類四道:小長春湯、魚丸湯、酥炸海葵、酒糟雞湯。創意菜一道:紅糟炒飯。

 是月十五日臺北中華美食展登場,馬祖風味菜正式亮相,獲得社會各界肯定,既增進本島閩東佳餚曝光機會,亦藉此帶動不少觀光商機。

 九十三年十月,大陸中國餐飲美食協會在福州市主辦「中國廚師節暨美食展」,首度邀請臺澎金馬餐飲協會參與。本縣餐飲協會組團前往,安排福州名菜研習行程,學習製作福州傳統飲食,期能達到「食材料理多樣化」、「盤飾藝術化」、「餐廳高雅化」、「服務親切化」之目標,以吸引觀光客蒞馬消費。十二月,繼續參加泉州市舉辦之「2004泉州旅遊節美食展」,展出十二道佳餚。此行共奪得團體「組織獎」及「美食饗宴金獎」,並有六位主廚獲得個人「金廚獎」。

 其後本縣每年皆積極配合各式商展推介地區美食,或直接參與臺灣或大陸舉辦之大型美食展,以促進地區觀光發展。

 民國九十九年交通部觀光局統計,來臺旅客之觀光動機,以美食占近百分之五十為最高。一百年十月,縣府邀請地方廠商參加「2011臺灣美食展-臺中場」,以推廣地方特產。此次參展商家踴躍,有南竿林義和工坊、頂好、寶利軒、兩岸特產中心,北竿協和、馬祖漁產品企業社、鮮美廉、阿婆魚麵、魚之鄉,莒光國利豆腐,東引之東引米醋等,成功推銷馬祖風味特色商品。

 一百零一年十一月,參加大陸福州舉辦之「第十三屆中國美食節暨第十一屆國際美食博覽會」,本縣餐飲交流協會以一桌「媽祖平安宴」贏得中國十大名宴殊榮,同時有四位主廚榮獲此屆「名宴製作金獎」。

 旅遊展:民國九十年,為推廣各縣市觀光事業,臺中世界貿易中心主辦首屆「臺灣國際旅展」,成為全國旅遊界年度盛事。九十一年四月,本縣配合該項展覽,以自然生態、戰地風光、閩東人文為主軸,對外介紹馬祖觀光景點。

 此後每年皆設計馬祖相關主題,參與「臺北國際旅展」、「臺中國際旅展(原臺灣國際旅展)」、「高雄國際旅展」。除推廣馬祖之美,宣傳馬祖特色,以刺激觀光客來訪意願,並藉參展機會,觀摩學習其他縣市之促銷觀光作法。

 九十四年九月,大陸廈門市舉辦「第一屆海峽兩岸旅遊博覽會」。金馬地區受邀參加,本縣設馬祖館,主打閩東島嶼風情及戰地特色。

 九十六年九月三日,縣府觀光局為執行馬祖國際觀光推廣計畫,由課長王敦濤領軍,組成馬祖國際觀光推廣宣達團,前往韓國釜山。四日晚,參加在當地Grand Hotel舉辦之「臺韓旅遊交易會暨臺灣推廣晚會」,以「世界三大冷戰點」為訴求,設置馬祖旅遊宣傳攤位。五日,參加第二十二屆臺韓觀光交流會議,六日至九日參加「BITF韓國釜山國際旅展」。十一日結束行程返國。

 同時,由縣府秘書長王忠銘率領馬祖代表團,於九月五日前往馬來西亞吉隆坡。參加「臺灣•馬來西亞觀光旅遊座談會」,及六日起舉辦之「Best Western Premier SERI PACIFIC Hotel」展覽會,展開本縣觀光推展活動。

 九十八年,縣府委託臺灣觀光產業升級策進會,企劃執行「馬祖觀光資源推介會」。邀請地區三臨、八閩、桃源三家旅行社,在大陸廣州、貴州、陝西、福建南平、泉州、福州辦理旅遊推介會。以當地旅遊舉辦機構、旅行社及主管官署為對象,由在地學者加持代言,以推銷馬祖人文特色及觀光旅遊風情。

 據縣府文化局調查,本縣四鄉五島包括防空洞、碉堡、坑道等避難設施高達二百五十六座,密度堪稱世界之最,故積極爭取將馬祖戰爭地景登錄為聯合國世界遺產。九十九年九月,排除萬難參加澳門舉辦之「第三屆國際旅遊與世界遺產旅遊博覽會」及第六屆世界遺產論壇。

 近年本縣參加國內外旅展,多由臺灣廠商承攬業務,本地業者參與較少。一百零一年,首度由馬祖觀光協會承攬觀光局之「2012馬祖參與臺灣地區旅展企劃與執行案」,遂積極結合在地餐飲、旅遊、特產等業者,進行聯合行銷。繼三月二十二日在臺北舉行旅遊推介會,三月三十日參與臺北春季旅遊展,四月四、五兩日復連續舉辦四場推介會,遍及桃園、臺中、臺南、高雄。

 民國一百零二年,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與連江縣政府規劃執行,連江縣東引鄉「樂活北彊.釣遊天堂」產業發展補助計畫。五月,縣府與東引鄉公所邀請東湧社區發展協會及二家地區業者, 設攤參加「2013臺北國際觀光博覽會」,行銷東引特色旅遊及美食,以推升暑期觀光商機。

 表1-4 連江縣參加特產展銷活動
第一章 商業與物資供應  照片

 表1-5 連江縣參加大型商展
第一章 商業與物資供應  照片

 表1-6 連江縣參加大型美食展
第一章 商業與物資供應  照片

 表1-7 連江縣參加大型觀光旅遊展
第一章 商業與物資供應  照片

 第四節、市場及商圈改善

 本縣古昔並無街市,僅一二雜貨店散處村中,無集中一處成市交易者。其後列島漁業興盛,港口蔚為商業中心,如南竿島之馬港,西犬島之青蕃,帆檣林立,商旅群集,人聲喧囂,乃成本縣重要之街市。東海游擊隊駐守東西犬二島時期,大陸民船仍有往來,即香港亦有物資繼續舶來販售。時青蕃為該鄉唯一集散地,商店林立,商賈麕集,一時有小上海、小香港之譽。

 自國軍屯駐,軍士出入頻繁,買賣日增,諸鄉市集應運而生。南竿福沃、馬祖、介壽等村,及北竿塘岐村等最稱繁榮,粗具商業雛型。實施戰地政務之後,本縣遂為管制之前線,對外貿易受限,青蕃遂不復舊觀。

 戰地政務時期,南竿馬港泊靠AP艦,實為臺馬交通門戶,故新舊市街商家聚集,人聲鼎沸。而福沃為臺馬貨物集散之處,糕餅及批發業甚為著名。每屆春節,各島居民至此採購年貨,人潮湧進,道路壅塞。二者皆屬南竿商業鼎盛之商圈。

 民國四十八年二月十五日,大坪村東犬菜市場修建竣工啟用。五十二年,南竿民眾集資興建鋁皮搭蓋之仁愛室內市場,以早市為主,銷售肉類、蔬菜與什貨。時仁愛村經濟最盛,街道川流不息,與東半島之福沃市場(今商業會所在)並駕齊驅,為南竿西半島經濟樞紐。至於露天菜市場,則在小溪填平之山隴廣場,天色未亮,軍民已聚集於此,摩肩接踵,叫價殺價不絕於耳。

 五十七年,北竿塘岐中山路國宅興建完成;六十七年,中正路國宅建成。兩處皆為商業黃金地段,房價頓時高漲。

 東引南澳則為該鄉行政中心,民國五、六十年代商店聚集中路,後興建十二棟、九棟、二十棟及民生國宅,始漸向村落上方遷移。十二棟附近,店鋪林立熱鬧。七十年代漁業衰退,南澳商業更為興盛。

 其後政府進行鄉村社區整建,攤販集中處改闢市場。如民國六十八年興建介壽村獅子商場、仁愛村仁愛綜合市場,七十一年興建北竿塘岐惠民市場。再後,馬祖村之馬港商場亦建成。本縣街市型態再添歷史新頁,昔日露天山隴菜市場消失。

 民國七十年代,南竿鄉之馬港、福沃、介壽、仁愛,北竿鄉之塘岐,東引鄉之南澳,為軍民日需集散之處,商店集中,儼然成為諸島重要商圈。至於南竿之仁愛老市場,自六十年代介壽社區興起,軍民轉移購物遊樂之地,遂日趨沒落而遭拆除。

 八十一年戰地政務終止,地區駐軍開始自辦副食,本縣商業遽落。八十三年北竿機場開放,再現觀光生機。惟因八十五年、八十六年國華連續兩次空難,及實施國軍精實方案,駐軍大幅縮減,八十八年南投大地震,九十二年四月SARS疫情流行,地區商業迭受打擊,已難復原。各島商業鼎沸之街市,漸趨沉寂。是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佔地三百餘坪,本縣首家大賣場在清水三槍堡旁開張。

 自實施金馬小三通,本縣積極參加國內外展覽,促銷馬祖觀光旅遊。觀光客持續湧入,地區商業又現曙光。原有商家集中之處,仍為人潮匯聚之地。

 南竿介壽獅子市場原為二層鋼筋水泥建築,九十一年整修二樓及興建遮雨棚與天花板,主體屬海砂屋,近來有牆壁龜裂現象。九十八年推動改建,九十九年爭取獲得經濟部「擴大公共建設投資傳統市場更新改善計畫」經費,規劃獅子市場改建十二層大樓。唯推動四年多,飽受土地問題之苦。一百零二年五月,因地主分配戶數協調無解,鄉公所鑑於預算執行期限已屆,宣布此案破局。決定是年將補助經費繳回國庫,嗣將來問題解決再爭取辦理改建。

 一百年四月二十二日,為配合介壽獅子市場推動改建,南竿鄉公所於介壽澳口公園入口至污水處理廠道路,沿途搭蓋臨時市場。計有兩區,一為介壽立體停車場外圍,一為往水資源處理中心之道路兩側,提供十六個店面及三十四個攤位。唯因獅子市場改建生變,介壽臨時市場完成多年,始終未落實使用。

 規劃特色商圈:南竿福沃村之商店,原屬窄小陰暗,當地商家皆冀望店面改朝向港區。九十一年十二月,為帶動本村商業生機,縣府計畫開發福沃特色商圈,並朝夜市商圈進行規劃。

 九十二年七月,有鑑北竿塘岐為僅次南竿介壽之全縣第二大村,近年面臨發展瓶頸,急需建設。遂由交通部風景管理處主辦北竿塘岐特色商圈規劃說明會,計畫進行改造。九月,實施中正路、中山路及復興路等街道人行磚鋪設。九十五年,縣府建設局委託中國生產力中心進行塘岐特 色商圈輔導計畫規劃,提供具體藍圖,期待落實「塘岐特色商圈」,帶來景氣復甦。

 興建介壽獅子市場記:南竿為馬祖列島之重鎮,而介壽乃戰地政治、經濟、文化之中心,商業鼎盛。惟攤販素以露天為早市,軍民備嘗櫛風沐雨之苦。司令官兼主任委員涂中將履新伊始,即殫精竭慮以蓋善攤販營業為首務,遂醵資興建介壽村室內綜合市場一座,工程費新臺幣二六五萬元,國際獅子會中華民國總會捐贈一五○萬元,地方籌措一一五萬元。配合六十七年申建國宅九戶,由在鄉軍人工程隊承包。於六十七年八月一日鳩工興建,至六十八年九月卅日落成啟用。為感謝獅子會之襄助,特命名為「介壽獅子市場」,以誌永念。縣長王恕民謹誌,中華民國六十八年十月吉日立。

 構建仁愛市場記:仁愛舊市場始建於民國五十二年,以木材、鋁皮搭蓋。迄今已垂十有五載,久經風霜侵蝕,不僅破敗不堪,且地處海隅一角,軍民早市買賣,因交通閉塞,深感不便。本府秉承司令官兼主任委員涂中將為改善攤販營業環境,及促進東西地區經建均衡發展之德意,醵資興建仁愛村室內綜合市場一座,工程費新臺幣一五○萬元,內中央補助六五、六六年國宅公共設施費一三八萬元,地方籌措十二萬元。配合六十七年申建國宅十二戶,由在鄉工程隊承包。於六十七年十一月一日鳩工興建,至六十八年十一月三十日落成啟用。縣長王恕民謹誌,中華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吉日立。

 興建惠民市場記:北竿鄉為本縣重鎮,而塘岐係北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商業鼎盛。惟攤販露天,為軍民櫛風沐雨。司令官兼主任委員趙中將履新,始指示興建室內市場,便利軍民,繁榮地方。由中央補助之基層建設經費,撥款新臺幣三十三萬,請雄獅部隊兵工協建。於七十一年四月一日鳩工興建,至八月二十一日落成啟用。為感謝中央嘉惠地方之德意,特命名為「惠民市場」,以誌永念。連江縣長李麒麟 謹記,中華民國七十一年九月穀旦立。

 民國九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至五月十二日,有臺灣逾二十家廠商聯合至馬祖福沃舉辦商展夜市。包括寢具、家用五金百貨、流行服飾、窗簾、藝品、鐘錶、玩具、臺灣小吃、民俗療法等,動員六十餘名工作人員。首晚人潮即逾三、四千,總計參觀人次破萬。是為地區創舉,軍民擁擠,熱鬧非凡。

 同年十月五日至十日本縣舉行運動會,即在南竿介壽海埔新生地舉辦縣運觀光夜市。除本地業者外,並規劃五、六攤臺灣攤位,唯因浪高臺馬輪停航,僅一家五金百貨業者事先將貨運抵南竿,自己搭機來馬,始順利擺攤。縣運觀光夜市計三十四攤,並安排熱情拉丁夜等六天表演活動,吸引大批人潮觀賞遊玩。

 翌年元月底,北竿塘岐惠民市場偶見臺灣業者擺攤販售衣服及五金,價格尚稱合理,不少民眾就近採購年節用品,於是夜市亦登陸北竿。引起馬祖各界熱烈討論,咸認設立觀光夜市,既能提供生活便利,亦可促進本縣經濟發展。

 馬港觀光夜市:民國九十七年四月十六日,馬港社區發展協會串聯村中商家,召開馬港商圈座談會,預定五月起每週六試辦觀光夜市。是月二十七日,馬祖文化節首日舉行美食園遊會,提供首座觀光夜市之雛型。五月三日,馬港觀光夜市正式試賣,自下午四時營業至晚間十時,光武街亦配合規劃為步行區。十日,應遊客意見改為下午五時營業。馬祖首座觀光夜市,於焉誕生。

 八月十四日,成立馬港觀光夜市自治會籌備會。十一月初,成立「馬港觀光夜市攤販集中區管理委員會」,召開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由議員李金梅擔任會長,周柏延為總幹事。是月,考量冬季惡劣氣候及軍民消費習慣,並進行規劃整頓,議決十二月至翌年三月歇業。後經討論,延至五月二十二日重新開幕。計有三十攤位,並規劃統一標誌,讓空間配置更為整潔。

 馬港觀光夜市營業常態化後,陸續完成休息設施,並設置入口鮮明「馬港觀光夜市」字樣。唯部分民眾漸失新鮮感,支持者建議政府舉辦活動,以活絡夜市,並免步入金門觀光夜市之後塵。然事與願違,夜市經營至九十九年十一月即告歇業。一百年及一百零一年皆屬休市狀態,不少慕名遊客大嘆可惜。

 九十九年春,臺北科技大學成立馬祖服務隊,每年寒暑假來馬祖舉辦科學體驗與品德活動營隊,及社區關懷服務、活化馬港夜市等活動。一百年七月十四日晚,與馬港社區發展協會共同發起,在馬港大街舉辦「馬港YES(夜市)」活動,提供彈珠台、戳戳樂、投準王、拉酒瓶、吹乒乓球等免費懷舊遊戲,讓遊客重拾歡樂與童趣。隔年七月七日晚,臺北科技大學馬祖服務隊於馬港大街舉辦「夜市繽紛樂」。至一百零二年寒假,連續在馬港舉辦七次創意夜市活動,維繫馬港夜市人氣於不墜。

 隨本縣觀光人數攀升,馬港觀光夜市醞釀重新開張。一百零二年元月及三月,縣府觀光局召開協調會,與馬港觀光夜市自治會長李金梅、村長陳高玲、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銀俤及商家討論,決定配合觀光旺季,自媽祖誕辰(農曆三月二十三日)開始營業,至媽祖昇天祭(農曆九月九日)止,每週六營業一日。

 是年五月二日成立馬港觀光夜市促進會,創始會員合計三十二位商家,首屆理事長由原自治 會長李金梅高票獲選。四日,馬港觀光夜市重新開幕。

 第五節、民生物資供銷

 民國三十八年大陸撤退,九月本區隸屬臺灣警備司令部,翌年六月改隸臺灣防衛司令部。四十一年十一月,再改隸金門防衛司令部。時為調節物價,穩定經濟,乃設物資供應機構,專司其事。四十二年元月,成立物資調節處,隸福建省東北行署。

 四十五年七月馬祖實施戰地政務,改隸聯勤司令部,轉由聯勤經營,更名聯勤馬祖地區物資供應處。四十七年五月,為適應金馬地區戰時經濟措施,安定軍民生活,頒訂〈金門馬祖地區物資管制辦法〉;翌年四月十四日,國防部再頒布〈金門馬祖地區戰時儲備物資管制辦法〉。四十九年八月一日,馬祖政委會訂頒〈馬祖地區商民採購物資實施辦法〉,准許地區商民在管制之統籌供應物資外,自行申請赴臺採購民生物資,試辦三個月。五十二年三月改隸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更名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物資供應處,負責馬祖之民生物資供應,及戰備物資屯儲調節。六十五年五月一日,分別於北竿、東莒成立分處。五日,馬祖物資供應處北竿分處正式營業。六十七年七月十五日,為應軍民需要,成立馬祖物資供應處西莒配銷站,首任站長陳依國。除東引外,馬祖列島物資供應皆歸馬祖物資供應處所管。

 東引之物資供應業務,則另有所屬。四十六年初,以軍政經費拮据,東引指揮官曹維漢商請鄉長黃星華,向馬祖守備區指揮部爭取國防部貸款新臺幣二十七萬餘元,成立東引物資供應委員會。由曹維漢任主任委員,黃星華任副主任委員,以鄉公所為營運處,訂軍政盈餘分配比例為七比一,以充裕軍需及施政經費。四十八年五月鄉長異動,改組東引物資供應處,由東引指揮部接管業務,不再分配盈餘。

 東引物資供應處除辦理東引地區重要民生物資及菸酒供銷外,下轄東引酒廠、欽利醋廠、種豬繁殖場、養雞場、飼料廠、農改分場、福利中心、文康中心、理髮部、文具部、鐘錶部、圖書館、電影院等單位,為戰地政務時期東引指揮部之財庫。東引各機關單位,全體公教人員薪資均賴以發放。

 馬祖物資供應處自創立以來,皆以便民利民為目標,不曾以營利為鵠的。唯該處歷年經營之盈餘,亦地區主要財政收入來源。民國七十二年五月,為擴增本區財源,在臺北市和平西路設立「馬祖特產展售中心」。至八十一年,已先後於臺省成立十九家分部及代銷商,銷售馬祖各種酒類及特產。[註6]

 戰地政務時期,馬祖及東引物資供應處司有平抑物價、調節供需、戰備存糧及統籌財政之職,其業務概況如下:

 一、物資供應:戰地軍民日用需求重大,全由物資供應處統購統銷,不免資金有限,顧此失彼;全由商民自由供應,則商人唯利是圖,投機操縱。故採管制與開放並行政策,核定重要民生物資為統購物資,其餘物資鼓勵商人申請採購證自行進口。早期代售物資有糙米、麵粉、黃豆油、砂糖、塊煤、火柴、臺灣菸酒、汽油、煤油、柴油、水泥、鋼筋等;現購物資有糯米、蓬來米、汽水、飼料原料、液化石油氣、沙拉油、洋菸等各項重要民生物資。解嚴後,除臺灣菸酒、汽油、柴油仍由該處代售外,其餘物資開放民間自行進口,或輔導鄉親集資經營。

 二、物資代銷:代銷馬祖酒廠各式酒類。早期並曾代銷馬祖第一飲料廠生產之汽水、果汁等飲料。東引物資供應處則代銷東引酒廠各式酒類,及欽利醋廠生產之米醋、健康醋等產品。

 三、物資配銷:物資供應之價格,臺灣菸酒照臺灣省公告價出售。一般代售與現購物資,依各項資料分析成本,擬定售價,由該處呈報馬祖政委會核准實施。戰地政務終止後,由該處呈報連江縣政府核准實施。

 四、物資申購:依年度計劃及最近三個月銷售量,並參酌往年同期銷售量,檢討庫存量與待運量按月申購。戰地政務時期,委請陸軍外島服務處負責在臺採購、監驗、運輸。戰地政務終止後,如遇急需,得以傳真方式向貸售機關辦理增貸。

 五、物資儲運:由駐臺作業組負責在臺提領物資,協調商船載運。運達物資,由兵工或民伕卸運進庫堆儲。並由倉管人員依倉庫管理規則,先進先銷,推陳換新,以保物資新鮮。舊時為適應暫時需要,實施離島分儲,除民糧由各村囤儲外,他如黃豆油、砂糖、臺灣菸酒、塊煤、火柴、煤油、柴油等由該處及分處分別囤儲。

 六、油品供應:早期地區實施戰地政務,油品價格較臺灣昂貴。後為照顧離島偏鄉,乃自民國七十五年實施臺馬油價一致政策,嘉惠地區民眾。是年,由中油公司先行撥款興建南竿梅石加油站及負責人事相關經費,由該處代管執行油品供應業務。續為因應開放觀光,便利居民加油,八十一年興建北竿加油站,八十三年興建東引加油站,八十六年興建東、西莒加油站。現汽、柴油皆按中油公司公告牌價銷售。

 七、會計業務:實施公營事業單位會計,凡會計業務,概依會計事務處理規定辦理,日清月結,盈餘呈報,統籌運用。營運收支,均納入年度預算按預算程序辦理。為求營業自給自足,不賴外貸,自民國五十七年起提存營業基金,作為營運之用。六十七年,達新臺幣九五四萬元;七十五年,達新臺幣二千二百萬元;八十六年,累積達新臺幣四千萬元。並逐年自盈餘提列百分之十為法定公積,是年已累積達新臺幣七百九十二萬餘元。

 七十年代末期,地區民生物資大量開放進口。八十年元月,列管物資僅剩檳榔、紅麴、白麴、盜版帶、民糧、汽油、柴油、漁用物資、冷凍鮮魚、冷凍豬肉、雞蛋、金門酒、東引酒、洋菸、國產菸等。[註7]

 八十一年十一月戰地政務結束,全面開放商品輸入。馬祖物資供應處及東引物資供應處所屬各單位,移交福建省連江縣政府,合併更名福建省連江縣物資供銷處。東引地區納入物資供銷範圍,改制為連江縣物資供銷處東引供銷站。東引供銷站代管之中柱港原為軍港,至民國八十八年七月始交連江縣政府接管。初期以人力有限,委請東引指揮部支援拖駁艇及港區作業兵工,港務單位僅臨時編組,由站長兼代業務。

 八十三年元月十九日,廢止〈金門馬祖地區戰時儲備物資管制辦法〉。馬祖物資供銷處經營貸售之物資,完全依照臺灣地區批售價格,任由民間自由採購經銷,以保障商民合法利潤。該處既非營利單位,所得盈餘皆納入連江縣政府財政收入預算,俾轉投入地方各項建設。自王詩乾擔任處長,又推出送貨到家服務。九十年元旦,物資供銷處停止代理臺灣省菸酒公賣局之菸酒,改由民營業者經銷。

 民國九十一年八月,本縣議會通過「連江縣政府組織自治條例修正案」,縣府增設工務、交通、環保、文化局及企畫室,裁撤農業改良場、物資供銷處、水產試驗所三單位,翌年元旦正式實施。九十一年十二月十九日,連江縣物資供銷處完成最後一次北竿送貨到家服務,結束營業,馬祖物資供銷處走入歷史。

 原物資供銷處所在,由環保局進駐,倉庫移作馬祖酒廠倉庫。原北竿分處所在地坂里國小舊址,改為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北竿管理站。北竿及東引供銷站代管之加油站,由連江縣政府籌設油品供應處接管。北竿供銷站代管之白沙港,東引供銷站代管之中柱港,港埠業務回歸港務處。九十五年元月,原物資供銷處倉庫之大半,再動工改建為縣府員工宿舍。

 組織編制:馬祖物資供應處原係軍文兩用編制,置處長、副處長各一名,轄行政、業務、會計三課,及北竿、莒光二分處。北竿物資分處設分處長一名,倉庫管理員一名、業務二名、會計一名、工友兼駕駛一名。

 後戰地政務終止,改隸連江縣政府,合併東引物資供應處,更名物資供銷處。置處長一名,下轄行政、業務二課,置會計員及人事管理員。另設北竿、莒光、東引三供銷站,及任務編組之馬祖特產中心、駐臺作業組、及代管加油站(庫)等。北竿供銷站置倉庫管理員、工友各一名,站長由倉庫管理員兼任,並代管中油公司北竿加油站及白沙港港埠業務。東引供銷站置倉庫管理員二名、辦事員一名,站長由倉庫管理員兼任,並代管中油公司東引加油站及中柱港港埠業務。

 馬祖物資供應處歷任處長:陳汝寬(民國四十五年七月首任,隸聯勤司令部)、曹景文(四十六年三月任)、周蔚然(四十六年十一月十六日任)、戚曉峰(五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任,五十二年三月改隸馬祖政務委員會)、劉立朝(五十三年十一月十日任)、朱中欽(五十五年六月十五日任)、李茂千(五十八年三月一日任)、李尊一(五十八年十月一日任)、劉信忠(六十二年元月一日任)、袁琥珀(六十五年五月一日任)、羅長安(六十八年五月一日任)、吳敦梅(六十九年十月三日任)、陳公貴(七十一年八月六日任)、彭玉麟(七十三年二月十五日任)、黃傑生(七十四年八月十九日任)、許雲霨(七十七年四月任)、吳德森(七十九年二月一日任)、王家俊(八十一年六月九日任,至十一月七日解除戰地政務)、

 馬祖物資供銷處歷任處長:姜秀華(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七日兼任,以財政科長兼,改組織名稱)[註8]、曹爾莆(八十三年十一月十四日任)、劉潤南(八十六年元月十六日以酒廠廠長兼代)、王詩乾(八十七年五月一日任)、劉德全(九十一年元月一日任,至九十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裁撤)。[註9]

 表1-8 連江縣稅捐稽徵所歷年進口物資總額
第一章 商業與物資供應  照片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