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志 教育志


  標題:第一章 學校教育的回顧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6-06-28    閱讀人次:702 )  

第二篇 第一章 學校教育的回顧

 第一節、國軍進駐之前的教育概況

 馬祖列島自元代開始,即有先民屯居,自明清以後,逐漸形成村落,耕地捕魚,落戶安居。期間,各村都有一兩位曾在福州上過私塾、學堂的有識之士,他們,能講普通話,如牛角的陳爐香(曾任婦女會隊長)、陳聯輝、陳聯珠(曾任國語翻譯官),珠螺吳元釵、津沙林柏濟、清水吳良泰、鐵板劉宜瑞、福澳林岑如等人。為村民看黃曆、解經文、代寫書信、聯文、記帳等文案 工作,有些略懂岐黃之術,也為村民把脈抓藥,鄉人尊稱為「先生」。[註234]

 抗戰前後,南竿津沙村早就有習醫的林宜芳教私塾,因值戰事,中央銀行鈔幣不值錢,故束脩都以米穀計量,教授講述之經書有《上孟》、《下孟》、《幼學瓊林》、《三字經》、《五言雜字》,除外,舉凡:「人生必需品,油鹽醬醋茶…」均為教材之一。

 民國 32 年,偽軍鄭德民部盤據東引期間,在該島天后宮辦學:「德光學校」,未幾便解散。
 
 早期住民忙於漁事生計,日夜操勞,讀書識字更是身外之事,一般民眾多為文盲。少數家境優裕者,或送子弟往大陸長樂、連江、福州私塾就學,或幾家共同出資,延聘「先生」來鄉任教。是以民國 38 年國軍進駐以前馬祖列島民眾教育型態在識字讀書方面以「私塾」為主,手工技藝學 習則依靠「學徒制」[註235]

 一、私塾

 私塾亦稱「人家齋」或「鄉家齋」,由幾家共同出資延聘內地「先生」來鄉任教。先生都通曉詩文,能寫楹聯、契約、借據,能看黃曆、選日子、解廟籤,會算盤、善書法。出資東家提供房舍,人家齋應納敬師禮,每年約定應納銀元幾塊或米糧幾擔。初入學先讀《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經》,《勸女文》;繼之則讀《五言雜字》、《幼學瓊林》、《千家詩》、《新律啟蒙》等詩文。其中《五言雜字》五字一句,以對句編寫,凡 3285 字,前四句為:「彙集諸雜字,勸汝諸學生,日時勤讀寫,字畫要認真……」。《勸女文》為女子用書,計538字,內容以勤儉持家,孝敬長輩, 灑掃應對等道德規範為主,全文以福州話誦之,抑揚頓挫,極具音韻之美。[註236]

 入學孩童不限年齡,多在 6 至 12 歲之間。天未亮,學生已抵學齋朗讀,每人進度不一,端賴先生評斷。就學期間長短不定,視個人資質與家中財力而定,一般 3 至 5 年後即已略識文字,能記帳、寫狀、誦經、閱讀紅樓、三國等評話、小說。

 二、學藝(學徒)

 馬祖自古以來即為重要漁場,各家戶多以捕魚為業,少數從事農耕或商船貿易,來往大陸與馬祖之間。明清以後,內地移居者日多,先來後到,逐漸屯居而成村落;漁農以外,也分化出構築、器具、傢俬、婚喪、飲食等相關民生行業。漁農之家,一般食指浩繁,考慮子弟繼續留在家裡捕魚種田,勞苦卻未必獲得相應報酬;為改善家計,遂安排子弟拜師,習得一技之長以安身立命。諸如:補網、糕餅、館店、理髮、縫紉、金飾、木工、造船、打鐵等行業。一般學徒從十二、三歲即離家學藝,吃住皆在師父家,不付學費但也不支薪津,學藝三年。第一年,只是挑水、煮飯、洗衣打雜,或在一旁見習觀看,師父並不教導;第二年後即跟隨師父至工作現場見習,由簡單而複雜,由生疏至熟練;第三年後已成師父助手,漸能獨當一面,終至出藝(師)。從此受聘或創業,終身以師徒相稱,執弟子之禮。

 第二節、行政公署時期的教育概況

 民國 39 年,中央政府於復興村成立(張祥壽宅)「行政公署」,民國 40 年夏,開始在各村落興建國民學校,落實「村村有學校」的義務教育。學校成立之初,無正式校舍,多借用廟宇或大戶人家房舍,各項設備欠缺,以長條竹子當座椅,一排可坐 4、5 人,搭戲台的木板充當桌子; 教材是軍中政戰幹部自編的課文、歌曲等,以油墨印製。[註237]據津沙村林伯庚的記述:當時老師教的第一課內容為:「新書一冊,先生講,學生聽,先讀字音,後解字義。」第二課:「午飯時,天氣熱,黑雲起,大雨至,電光閃閃,雷聲隆隆。」第三課:「牛力大,能耕田,能拉車,其肉可食,其乳可飲、其角與皮皆可製品。」

 當時也有文言文教學,學校設在津沙天后宮,建築宏偉,三落厝,中有天井,設有戲台,首批教員有鄭立桐(福清人)、熊琦、劉瑞文(林滄圃女婿)。學校也為成人附設民眾夜間國語補習班,讓失學民眾在農漁工作之餘,學習識字講國語,另也增授生產技能及政治常識,教養兼施,使荒島漁村脫胎換骨,對掃除地方文盲,其功不可沒。

 民國 39 年,駐防白犬島的東海游擊部隊副司令林滄圃,於青蕃澳仔籌建「白肯小學」,並成立「坤坵分校」,林華漩擔任「白肯國校」第一任校長,教師有林湖舫、陳雲熙等,之後由海保部隊的楊玉麟、楊文炳、姜漢聲擔任教師。國語第一課內容是:「來來來,來遊戲,去去去,去上學」,當時校內的遊戲也只有踼踺子,或用漁家削的細竹子當跳繩。教師楊文炳有美術天份,在學校外牆繪製「二十四孝」圖案。民國 42 年 9 月,白肯島設「長樂縣政府」,白肯小學易名「吳航中心學校」(吳航為長樂縣別名),隱含復校之意,並撤銷「坤坵分校」。民國 45 年,改隸連 江縣政府,並成立「田澳分班」。[註238]

 南竿西尾村土地肥沃又有漁港,種田打漁人多,於侯仁祥宅設立西尾國民學校,分低年級和中年級二班,由劉志行主任和女教師教學,無桌無凳。課本是油墨印製而成。珠螺國校設在陳仁泰宅,海保部隊林青(福州人)為主任,後王永昆接替,教師有周渭文、姜玉倫;一、 二年級共用一間教室,混齡教學,採複式二部制。

 這期間各區民眾夜校識字人數則分為自衛隊和婦女隊,其中,也有一兩個村莊將失學適齡兒童也加入一併教學。民國 40 年,南竿區(含山隴、牛角、福澳、珠螺、馬祖、西尾、津沙、鐵板、梅石)各民眾夜校附在國民學校內,計有民眾學生 709 人。其中自衛隊 313 人。婦女隊 327 人,兒童隊 69 人。北竿區(含塘岐、后沃、橋仔、芹壁、坂里、白沙)除大坵未附設分校外,其他六校計 553 人,白肯區(含田澳、西坵、青東、青西、福正、大坪)288 人,東湧未見填報統計。南、北竿區另設有「民眾國語補習班」,以16歲至25歲之壯丁參加,其他各區因交通不便,暫緩辦理。

 民國41年,南竿區有山隴、牛角、福澳、珠螺、馬祖、西尾、津沙、鐵板、梅石等9所國民學校,20 個班,學生人數 548 人;北竿區有塘岐、后沃、橋仔、芹壁、坂里、白沙共 6 所國民學校,8 個班,學生人數311人,白肯區則有中心、田澳、東沙3所學校,6個班,學生人數181人。同年8月,東湧南澳中柳村成立了「東湧國校」。[註239]

 民國42年,列島恢復設置連江、長樂兩縣(羅源縣尚在籌設中),省府並在此設置閩東北行署,就近指揮監督。教育方面,師資仍感缺乏,各校設備也簡陋,為集中人力物力,教育也做適當調整。此時期的本縣民眾以漁農維生,仍需子女協助生產勞作,不願送子女入學受教,需鄉、村公所幹部苦口婆心勸導,指導員挨家拜訪,半誘導半強迫,家長才由被動變主動,送子女接受教育薫陶。該年,連江縣除介壽、福沃、馬祖、塘岐四村設立國民學校四所外,其他各村改設分班計 10 所,輔導學齡兒童就學。連江全縣學童已增至 999 人,設備也較充實,師資方面:每校(班)除一名專任教員負責外,其餘均延聘部隊政工人員擔任義務教員。白肯區的長樂縣,計有吳航中心國民學校 1 所,各鄉鎮國民學校 3 所,限於經費,各國校教職員均由鄉鎮公所職員兼任,全是男性教員,全縣各校班級計 13 班,學生數 288 人。

 民國 42 年,本縣學校分布如下:

 (一)連江縣
第一章 學校教育的回顧 照片

 (二)長樂縣
第一章 學校教育的回顧 照片

 民國 43 年 3 月,東湧島上羅源縣恢復設置,此時期東湧國民學校,專任教師一人,兼任三人,學生分幼稚班和初、高級班,計 72 人。該縣也積極推展社會教育,設成人班和婦女班各一。

 民國 43 年,本縣學校分布如下:[註240]

 (三)連江縣
第一章 學校教育的回顧 照片

 (四)長樂縣
第一章 學校教育的回顧 照片

 (五)羅源縣
第一章 學校教育的回顧 照片

 第三節、學校變遷

 民國 38 年,國軍進駐馬祖之前,馬祖並無正規學校,少數家境較優裕的學童或青少年就讀人家齋(私塾),或前往內地福州、長樂一帶入學。民國 40 年開始,馬祖行政公署陸續在島上各村借用民宅、廟宇,設置學校,開班上課,民國 42 年,連江縣成立介壽、福沃、馬祖、塘岐四村正式國民 學校,以及 10 所分校。長樂縣白肯區則有吳航國校;而後實施戰地政務,本縣陸續增建學校。[註241]

 民國46年,馬祖初級中學創立;民國57年,延長國民義務教育,本縣劃分四個學區,即南竿、北竿、莒光及東引島各設國中一所,原初級中學升格為福建省立馬祖高級中學。民國 73 年,馬祖高級中學升格為國立馬祖高中。其後空中大學行政專校、銘傳大學在職進修研究所、金門大學馬祖分班陸續在馬祖成立;各級學校教育蓬勃發展,蔚成今日之局面。

 (一)南竿鄉學校的變遷
第一章 學校教育的回顧 照片

 (二)北竿鄉國民學校的變遷
第一章 學校教育的回顧 照片

 (三)莒光鄉國民學校變遷
第一章 學校教育的回顧 照片

 (四)東引鄉國民學校變遷
第一章 學校教育的回顧 照片

 第四節、消失的學校

 民國 40 年代前後,政府推行「村村有學校,人人有書讀」政策,於各村落普設學校、分班,鼓勵村童入學受教育。民國 45 年本縣實施戰地政務,延續「一村一校」政策,購置桌椅、教具、聘任教師、修繕校舍。限於經費,教室雖然簡陋克難,教師亦多為軍中義教兼任,然校園書聲琅琅,絃歌不輟,就學率達九成以上。民國 57 年,地區辦理延長國民義務教育,籌設國民中學,重新劃分學區,部分學校或更名、或兼併。民國60年以後,地區人口逐漸外移,某些較小村落學校與分班,就讀學生寥寥可數,因而有裁撤、停辦之舉。這些消失的學校,是本縣許多民眾曾經就讀過的母校,誌之如下,以供緬懷追憶。

 一、南竿鄉消失的學校
第一章 學校教育的回顧 照片

 二、北竿鄉消失的學校
第一章 學校教育的回顧 照片

 三、莒光鄉消失的學校
第一章 學校教育的回顧 照片

 四、東引鄉消失的學校
第一章 學校教育的回顧 照片

 第五節、消失的學校歷年行政主管[註242]

 一、南竿鄉
第一章 學校教育的回顧 照片
第一章 學校教育的回顧 照片

 二、北竿鄉
第一章 學校教育的回顧 照片

 三、莒光鄉
第一章 學校教育的回顧 照片

 四、東引鄉
第一章 學校教育的回顧 照片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