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志 文化志


  標題:第三章 傳統藝術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6-06-27    閱讀人次:947 )  

第四篇 第三章 傳統藝術

 第一節、閩劇

 一、閩劇淵源

 閩劇又稱「福州戲」,已有四百多年歷史,是以福州話演唱、念白的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以福州市為中心的閩東地區,是現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道白的戲曲劇種。

 民國38年之前,馬祖與大陸之間通航順暢,福州地區盛行福州戲,島上居民至內地販售魚貨,或添購衣、食日用,若有餘裕閒錢,都會結伴往福州府城「看戲」,視為勞苦工作之後,最為「透 腳」之事。[註489]赴福州看戲畢竟奢侈,馬祖先民討海為生,村落鄉間多建有寺廟,祈求神明護祐,以保海事永靖,人馬平安。是以,每於年節慶典,鄉人集資延請福州戲班演出「酬神」戲碼,也藉此慰勞一年辛苦。耳濡目染之故,本縣老一輩民眾,都能哼上幾句,自娛娛人。

 二、閩劇唱腔與角色

 閩劇的音樂唱腔,由粗獷激越的「江湖調」、通俗平暢的「洋歌」、典雅婉約的「逗腔」,以及清新活潑的「小調」與滑稽逗趣的「囉囉」這五大類組成。其中前三類都受到弋陽腔、崑曲和徽調的影響,「囉囉」是外來腔調,後來融入「逗腔」。閩劇也保留著高腔的幫腔形式,後台幫腔叫做「掏嶺」。音樂曲調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昂揚奔放、委婉動人、演唱時男女均用本嗓,其特點是高昂激越,樸實粗獷,但也有細膩柔婉的唱腔。

 閩劇文、武場由絲竹與打擊樂器組成,文場有橫簫、嗩吶、頭管、二胡、椰胡等;武場有青鼓、戰鼓,大、小鑼,大、小鈸,磬等。早期閩劇的角色分行比較簡單,由生、旦、丑三個角色構成「三小戲」,後來吸收徽班、京劇的分行,角色漸趨完整,隨著行當的細緻化,又逐漸發展為「十二角色」,有小生、老生、武生、青衣、花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貼、末、雜等,相當齊全。

 閩劇各行當的道白大量吸收福建民間兒歌、俚語、諺語、歇後語等,鄉土氣息濃郁。劇本大部分是以漢字為載體,用福州話寫成,是福州語民間文學的重要形式,大量福州語的歌謠俗諺等都被寫進了閩劇劇本中,而許多閩劇中的台詞又反哺了福州語,成為福州諺語、歇後語的來源。

 三、閩劇演出

 民國 38 年以後,兩岸斷航,福州戲演出盛況不再。民間與軍方皆有票友自組閩劇團,延續閩劇傳統,自娛娛人。

 民國 40 年左右,駐守白犬(西莒)、東湧(東引)的海上保安部隊(海保部隊),閩籍者為數甚多,其中多有福州戲科班出身行當角色,或閩劇票友,公餘常票戲吊嗓,組織閩劇隊對外公演,當時有「海濤劇團」、「海風劇團」,巡迴南北竿與東西犬演出,民眾攜家帶眷前往觀賞。期間地區喜好閩劇者,如津沙村林柏濟、林柏仁、林柏賡兄弟,山隴翁永祥,牛角陳須明等自組劇社,司鑼打鼓、操琴吹笛,有時也指導後進,學唱〈打錢哨〉等評話、小調,配合軍中康樂隊於年節慶典演出。閩劇雖無整本演出,但源自福州戲的地方戲曲、伬唱、評話、雜唸調等得以在馬祖留 得一柱香火。[註490]

 民國 72 年 2 月,福州戲在馬祖斷絕 30 年之後,馬祖旅台同鄉會閩劇社來馬演出,受到熱烈歡迎,民眾扶老攜少爭相前往山隴廣場觀賞閩劇。介壽村長並請出白馬尊王香爐,坐鎮廣場,敬為上賓,與境內子弟一起觀賞演出。閩劇社除在南竿鑼鼓登場、開鑼唱戲,並赴北竿、莒光演出。 演出戲碼有《雙玉牌》與《珍樓》。[註491]

 民國 83 年 5 月,第一支專業大陸閩劇團於 5 月 26 日抵台,將巡迴台灣公演 20 多天。此次來台演出的「福州閩劇院市一團」係由台灣華榕育樂公司負責人鄭崇基,奔走兩岸接洽聯繫,再經地區立委曹爾忠協助促成此行。台灣閩籍同鄉終於在闊別40餘年後,再次觀賞到「福州戲」演出。曹爾忠立委也規劃安排該劇團來馬演出,並獲得地方人士一致支持,南竿鄉長陳書禮也為此事召集村長、鄉代共同商議,也都一致希望福州劇團來馬公演,以饗鄉親夙願。[註492]

 同年 11 月,福建省閩劇團一行 50 餘人,在立法委員曹爾忠等人的安排下,10 日上午 10 時 30分乘金門快輪抵達南竿公演。下午 2 時,在介壽堂安排了一場戲曲文化講座,由該團藝術指導陳貽亮主講「中國戲曲藝術」。晚間七時於介壽堂演出《梅玉配》,隔日上午 9 時演出《曲判記》,晚上 7 時演出《陳若霖斬皇子》。由於曲調親切,唱詞易懂,再加上劇情感人,三場演出都吸引了滿座觀眾,有的更是遠從東引、莒光及北竿跨海而來,為的就是聆聽鄉音,一飽耳福。[註493]

 民國 87 年 5 月,立法委員曹爾忠舉辦「齊齊來看戲」,雲台工作室協辦,邀請「福建省藝術學校福州市閩劇團」演出。閩劇班的教師並獲邀開課講授「閩劇藝術」、「馬祖母語─福州話」。

 民國 91 年,慶祝媽祖 1043 誕辰暨馬港天后宮重建落成啟用典禮,邀請大陸「連江閩劇團」於馬港廣場塔台演出戲碼《夜審御弟》、《碧血襄樊城》、《津水橋》、《姐妹情》、《義丐傳奇》。

 民國 93 年,慶祝媽祖 1045 誕辰,邀請大陸福建省「福州閩劇院」一行 75 人在馬祖港廣場搭台演出《玉鐲傳奇》、《紅花公主》、《珍珠塔》、《梨花情》、《蘭花賦》等戲碼。

 民國 94 年,媽祖文化節邀請「福建省實驗閩劇團」來馬演出五場,劇碼為《荊釵記》、《梅玉配》、《莫愁女》、《貽順哥》、《雙槍陸文龍》。

 民國 96 年,2007 媽祖文化節,邀請「福州實驗閩劇劇團」一行 70 人來馬演出《媽祖》、《麻姑上壽》、《三美圖》、《八美樓》、《唐伯虎點秋香》、《王蓮蓮拜香》。

 民國 97 年媽祖文化節,邀請福建省實驗閩劇院來馬演出,自 4 月 28 日起至 4 月 30 日,一連 演出三天。[註494]演出戲碼有閩劇:《賢義傳》、《馬驛一日君》、《鍾馗嫁妹》、《卓家莊》、《偷桃盜丹》、《訪鼠》、《廉錦楓》、《金鞭記》、《佳偶天成》,另外加演《媽祖獻壽》、《豬八戒背媳婦》、《擂鼓戰金山》、《桐油煮粉乾》等四齣小品。福建閩劇團體每次來馬公演,皆造成轟動,是馬祖藝文界一大盛事,甚而有旅台鄉親專程回鄉聽戲者,顯現出文化根源深植人心的力量。

 同年5月,福建藝校福州市閩劇班搭乘「臺馬輪」抵馬演出,第一場晚上7時在介壽堂演出「楊 門女將」,隔天上午 10 時,在介壽堂演出《漁女狀元》、《鳳凰山》。[註495]

 四、閩劇現況

 民國 38 年,國軍進駐馬祖之前,福州、連江、長樂、黃歧與馬祖之間海運暢通,兩地居民時相往來,除了民生用品互通有無,來自原鄉的戲曲、伬唱、評話、雜唸調等表演藝術,也在馬祖民間生根發展。隨著國共內戰,國府退守台灣,馬祖與大陸之間斷絕往來,戲曲藝術自此與原鄉隔絕。部分文武旦角、琴師、司鑼鼓者羈留馬祖,也為傳統戲曲留得一絲資產。然而隨著老一輩逐漸凋零,復因人口外移嚴重,傳統戲曲幾成絕唱;幸得近年來,地區有識之士自組「雲台樂府」等社團,以振興傳統民間戲曲藝術為志業,多年鑽研積累,砥礪磨練,每於年節慶典公演,成就可觀,為傳統戲曲、器樂傳承香火,以期永世流存。

 第二節、剪紙

 剪紙在馬祖稱「剪花」,一般用於年節儀典與婚喪嫁娶的場合,有祈福添喜、吉祥增祿之用意。昔時,馬祖婦女出嫁之前,母親、祖母或外婆會教導剪花技法,代代相傳;剪紙圖案也會作為嫁妝,攜帶過門。本縣早年元宵擺暝,掛在門楣上的風燈,都會貼上繁複精美的剪紙裝飾,在燭光的映照下,顯得光耀炫麗又溫馨和煦。剪花也用在門聯、祭灶、敬神與祭祀等場合,依儀典的性質而張貼不同的剪花。民國 60 年代,本縣因產業蕭條,人口外流嚴重,地區會剪紙的婦女所剩無幾,且多已年邁,此項傳統技藝瀕臨失傳;幸得年輕一輩如陳治旭等人,拜訪地區碩果僅存的幾位「依嬤」,鑽研琢磨,記錄整理,以留存此項秀雅精緻而又純樸簡約的剪花技藝。

 一、馬祖剪花的種類

 馬祖剪花依其功能可區分為喜花、風燈花、金銀山花、刺繡花、門聯花、角花、香爐花等七 大類,其中以風燈花、金銀山花的花樣較多,刺繡花次之。[註496]

 (一)風燈花

 馬祖人稱燈籠為「風燈」,取其風吹不熄之意。以往馬祖在元宵擺暝,家家戶戶都會在門上掛風燈祈福;新屋落成也有送燈的習俗,新娘花轎上也會掛風燈,而燈在福州語中與丁同音,因此有添丁之意。

 馬祖風燈的造型主要有二種,其一是球型,另一種是酒罈型;兩種燈的骨架都是以竹篾折成正方形、長方型與三角形的幾何面構成,貼上透光的白紙後,再於白紙外貼上剪花,燈身就完成了。與燈身幾何面搭配,風燈的剪花也有三種造型,花樣以花卉為主,顏色主要為黑色或紅色。結婚、添丁都用紅色,元宵節花燈紅黑皆可,而以紅色居多。

 (二)金銀山花

 金銀山花是喪禮的用花,亡者已出嫁的女兒或是孫女購買金銀山置於靈前,以示孝敬之意。金銀山左右各一、兩兩相對組成,頂端折成三角型有如一座山,貼上金紙與銀紙,寓意金山與銀山。金銀山花則是貼在金銀山中間及底部的剪花,圖樣以蓮花、菊花為主,另外也有使用壽桃或是蝴蝶圖案。

 (三)香爐花

 香爐花與祭灶的習俗有關。馬祖傳統祭灶會掛上黏貼灶公、灶婆圖案及十二生肖的年畫,四角貼上角花,再將紅色香火袋固定成家燕巢狀的造型,貼在年畫下方而成香爐。馬祖福沃村、鐵板村及牛角村部分民居外牆,可看到香爐上印著或貼著香爐花。

 (四)刺繡花

 刺繡在馬祖的衣飾或家飾的運用很普遍,如繡花鞋、肚兜袋、袖口、童帽、手巾、端午節香包、鎖匙袋等都可見到。刺繡花的造型在馬祖剪花中最為絢麗與細緻。馬祖現存的刺繡圖樣,多以白色為底,與一般剪花類似,刺繡花在剪好後成為刺繡的底稿,再依樣繡在衣服、肚兜等物件上。

 (五)喜花

 馬祖女子在出嫁前會先剪一些花樣留存,過門後貼在新房裡,以增添喜氣,稱之為「喜花」。喜花純為裝飾,無須遷就黏貼對象,所以造型變化多,且可獨立張貼,也可作為角花搭配。

 (六)門聯花

 馬祖過年幾乎每家都會貼春聯,有些家庭會貼上吉祥年畫,馬祖稱為「門聯」,門聯用角花固定四個角落,兩邊貼上長條型的門聯花,顯得富貴喜氣。

 (七)角花

 角花是用來固定門聯及祭灶用的灶公圖像的四個角,它與門聯花功能一樣,樣式變化較少。

 二、馬祖剪花的特色 [註497]

 (一)民俗相關

 喜花是為了家中喜事;香爐花與祭灶相關;風燈花出現在擺暝;金銀山花祭奠亡者;門聯花搭配年畫等,都說明了剪花與馬祖的歲時節慶、儀典祭祀息息相關。

 (二)貼補家用

 剪花在馬祖民間運用很廣,而剪花又費時費工,因此逐漸發展成一種技藝,除了自家張貼,年節時也會大量製作販售,貼補家用。

 (三)花樣數量

 馬祖剪花中以金銀山花顏色類別最多,除紅色外還有青綠色、靛藍色、金色及銀色。圖案樣式則以風燈花為最,依著風燈的造型單元有三角形、正方形,要貼滿一個風燈約需16至24個花樣,但顏色只有黑紅二色。

 (四)傳承內地

 馬祖剪花題材多以花卉為主,馬祖植被少,剪花花樣都來自原鄉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東地區,很多花樣為煙燻的古樣本,因此圖樣並非十分協調。不同人家的剪花樣式,大同小異,有些完全相同,也可說明剪花藝術的共同傳承。

 (五)圖案對稱

 馬祖剪花中對稱的圖案很多,例如在金銀山花均為兩兩相對的形式,風燈花也常見成對的花樣。要製作對稱的剪花,需要將色紙背面對齊折合,剪花即會呈現相對稱的花樣。

 第三節、歌謠

 歌謠大多數為孩童編唱,藉由歌謠的吟唱,一方面傳達親子之情與含飴弄孫之樂,同時也傳承民間生活智慧與人倫義理。馬祖的傳統歌謠大多源自福建原鄉,以福州語吟唱,帶押韻。歌謠的形式有悲情苦歌,有風俗節令,也有生活寫實;表達方式有獨唱及對歌,獨唱又稱「唱詩」,對歌則稱「盤詩」;內容或者詼諧,或者哀怨,都在表達對生活的期待、怨懟、歡喜與憂慮。由於歌謠通俗易唱,言簡意深,因此得以世代流傳,深入人心,實乃民間藝術的珍貴財富。

 一、月令民謠

 (一)

 正月新媳婦真透腳〈愜意〉,二月親母請親家,三月清明寒食節,四月和尚頭顧〈灸〉疤,五月五江中划龍船,六月六犬囝着洗湯,七月七夕牛郎會織女,八月十五月炎炎〈圓〉,九月九矮囝去登高,十月十要唱國慶歌,十一月着趕緊討老馬〈娶老婆〉;那因〈不〉討十二月幹稀〈凍死〉你單身哥!

 (二)

 正月甘蔗多帶葉,二月杏酸少人食,三月枇杷當好價,四月朱紅擺滿街,五月荔枝紅又紅,六月聯物會通瓏,七月番石榴沒人上(難上)三界泉,八月龍眼腳留人(作弄人之意),九月菱角三角菱,十月橄欖沒(不)值錢,十一月梅梨(荸薺)才出蒂,十二月橘囝趕過年。

 二、童謠

 (一)圍坐點君子

 點、點、篤、篤,桃、紅、柳、綠;誰-是-君-子?雷、拍、火、燒,霹、靂、卜、篤。

 (二)大人揹小孩

 邁(揹)呀邁,邁去乞道代(道士);道代也依値(不要),邁回自家値(要)。

 (三)磐殼謠

 磐磐殼,殼磐磐;糖養豬,米養人;米殼養鴨姆,鴨姆生蛋養主人。主人毛著厝(沒在家),鬼仔拍到厝(入室搗蛋)。

 (四)青盲歌

 青盲青盲(瞎子),行路困難;日頭未暗,先去煮暝(晚餐)。

 暝未煮熟,先去燉肉;肉燉未爛,先去拍爛(打平夥);爛拍未完,先去關門;門關未密,先去捉賊;賊拿邁來(拿不到),先去釣蟛蜞;澎蜞會捏,先去拍鐵;拍鐵會燙,先去買糖;買糖會黏,先去唱詩;唱詩人會笑,先去卜票(找零);卜票會掉,先去買蛋;買蛋會破,表兄表弟真作怪。

 (五)指紋謠

 蜀螺窮,兩螺富,三螺開酒庫,四螺毛飯食,五螺做乞食,六螺踏水車,七螺做老爹,八螺掏涼傘,九螺破布遮,十螺十周全,富貴滿家門。

 (六)冬節歌

 之一

 搓丸自搓搓,依嬭疼依哥;依哥有老嬤,依弟單身哥。

 之二

 搓丸自搓搓,年年節節高;大儂添福壽,伲囝歲數多。(紅紅水黨菊,排排兄弟哥。)

 (七)月光光

 之一

 月光光,月十五,月老姐,做媳婦,做底呢?做潘渡,什哪配,蝦鮮配,什麼篤,鹹鹵篤。鹹鹵臊臊,一碗肉糕;肉糕軟軟,一碗草凍;草凍有籽,一碗蓮籽;蓮籽有殼,一碗菱角;菱角尖尖,一碗八仙;八仙過海,一碗螃海;螃海鹹鹹,一碗李鹹;李鹹井井(味淡),一碗蜆仔;蜆仔開嘴,新人富貴。

 之二

 月光光,照門戶,月姐月妹做媳婦;做哪裡?做後渡;後渡沒生活,做梅花,梅花什哪辦?有辦沒辦,鏡箱糞桶鐵鐵碇。

 (八)催眠曲

 噢噢嘟,乖乖嚕;愛睏嘟,眠眠嚕;賊公賊婆你快走,眠公眠婆你快來;
讓奴仔仔好睏眠,睏到一鼓透天明。

 (九)數數童謠

 南竿竹,北竿貓,兩竿竹竹一頭貓;一節(只或隻,單位)頭,二節耳,一條尾四節腳。南竿竹,北竿貓,兩竿竹竹二頭貓;二節頭,四節耳,二條尾八節腳。(反覆,訓練幼兒口語心算)

 (十)真鳥仔

 之一
 真鳥仔,啄菠菠(艾桑);三歲伲囝會唱歌,不是爹嬭敎奴唱,是奴腹羅有經歌。

 之二
 真鳥囝,啄魚腸,十二歲伲囝作新郎;丈奶莫嫌伲婿細,伲婿許細有腹腸;胡椒許細辣姜姜,竹尾許細寫文章。

 (十一)雨囝

 雨囝逿逿,黃蜱生卵;表兄賭錢,表嫂告狀。

 (十二)起厝盤答

 什麼起厝起高樓?什麼起厝起橫頭?什麼起厝起海底?什麼起厝水面流?
 客鵲起厝起高樓;蜜蜂起厝起橫頭;海龍王起厝起海底;曲蹄囝起厝水面流。

 三、風俗節令歌謠

 (一)進房間

 腳踏門限(門檻),新人養仔做知縣;腳踏房里,狀元宰相出這里;
 腳踏房中,四世同堂兩公孫。

 (二)轉外家

 紅雞髻,白雞腳,依姑今旦轉外家(返娘家);掏(端)椅給姑坐,椅仔拍爆(折斷)也沒腳。煮飯給姑吃,米缸沒米乾巴巴;買魚給姑吃,魚著江當拍水花;台(殺)雞給姑吃,雞著菜園啄菜花。

 (三)一粒戒指

 之一

 一粒手只(戒指)金鑲珠,依妹愛挑好丈夫,到頭討個青盲婿,一邊掏枝一邊摸。

 之二

 媳婦:
 一粒手只(戒指)金瀾瀾,做人媳婦真艱難;一捻韭菜三盤煮,復撈復煮復做青(生)。
 鼎復高,灶復高,菜鍋缽仔破兩片,依姑伓通(不要)學爹奶講,你哥轉厝買缽填(還)。

 小姑:
 依嫂講話真稀奇,諾揦(多少)家伙(家產)是哥的,姑是池邊鯽魚仔,清水流浪骹游(卡蹓)兒。

 (四)一粒橄欖

 一粒橄欖流過溪,對面依妹是我妻;金鼓花轎準備了,是我沒錢長長挨(一直在拖)。

 (五)媳婦做婆

 窮在街邊無人問,富在青山有遠親;堂上高椅輪流坐,媳婦有日作婆時。

 (六)蜀蒲花

 男:好好女子蜀蒲花,手摜飯籃滿地拖;為何不嫁官家子,偏偏嫁給作田家。
 女:馬上官員你莫誇,皇幫有旨就出家;官家不如農家好,早去耕田晡回家。

 (七)日頭落山

 日頭落山乞雲遮,小姑依嫂轉外家;肩頭拿傘手拿扇,腳下羅鞋牡丹花;
 牡丹花仔結結紅,怨爸怨嬭怨媒人;買田買厝給兄弟,給奴扛去乞別人;
 扛到嶺頂當當陽,扛到嶺下才思量;裙襟翻起擦目汁,不知何日見爹娘。

 (以上五、六、七首由東引陳鈺瑛女士、陳玉蓮女士共同提供)

 (八)先生

 先生先生,草鞋邁(揹)背;要食肉骨,給犬相爭。

 (九)奴是平腳嫂

 奴是平腳嫂,人樣生得好;欲做小生意,裡城賣蜜棗;唐晡毛本事,日日捧餅籮。

 (十)毛隔厝

 討著媳婦毛隔厝(不在家),日暝那想轉外家;三頓碗碟都毛洗,菩蠅泊著像梅花。

 (十一)老嬤賣開通
討蜀隻老嬤賣(不)開通,蜀時韭菜蜀時蔥;三頓食飯莫安閑,半暝肝火勃勒鬃(發脾氣)。

 (十二)看親

 蜀頭首飾赤赤金,城裡媒人來看親;看到我妹生得好,金鼓花轎來討親。

 (十三)棕簑(猜謎)

 遠看蜀頭馬,近看沒馬頭;腰刀蜀拔起,珍珠滿穗流。(牛角陳蓮英女士提供)
(十四)痢哥痢哥痢的一,拉屎伓使拭(不用擦)。痢哥痢的二,蜀介錢(一個銅錢)剃頭連扒耳。痢哥痢的三,紅紅褲,花花衫。痢哥痢的四,蜀把目汁(眼淚)蜀把鼻。痢哥痢的五,快去討新婦。痢哥痢的六,拉尿落糞坑。痢哥痢的七,搬梯偷盜橘。痢哥痢的八,上山討柴乞鬼扼。痢哥痢的九,大路伓行(不走)行巷口。痢哥痢的十,蜀介錢賣麥芽糖對頭拔(對扯不斷)。

 (十五)去福清

 妹呀跟哥去福清、食穿週全伓使(不用)驚;上北菜果福清出,花生薯芊任妹搬。(牛角陳來妹女士提供)

 (十六)十二月魚名歌

 正月一來元宵天,青鰻做洞土裡邊,青鰻全藉後尾蒂,墨魚全靠腹裡煙。
 二月一來喜盈盈,薄切一過是青林,切絲飯碗人做配,青鮕喜慶求喜神。
 三月一來三月三,黃梅起季趕進山,三月白鱺很肥仔,四月熟刺油茫茫。
 四月一來播田完,鯉魚放仔跳龍門,黃瓜放仔發九代,鰣魚一氣結一丸。
 五月一來五色天,馬加切箍不剩頭,青鯊腹空趕城裡,丁香沒腹嫩嫩頭。
 六月一來月中,各家各戶在江中,蝦精也有在江邊,鱸鴨江中沒象裝。
 七月一來是立秋,鎖卷頭上幾條虮,蝦精歹物來佔位,三角仔進城打目睭。
 八月一來八中秋,爛殿給人講腳溜,螃蟹上會講笑,黃騰頭上兩條虮。
 九月一來九重陽,黃丹目睭很光詳,鱸蝦劈進劈出大跳水,紅添跳起沒知船。
 十月一來十月冬,磹虱做洞爛磹孔,沙仔皮厚戴棕帽,無尾小獭像圓盤。
 十一月一來冬節時,狗母配酒很行時,鰻點鰻肚中擔嘴,帶魚也會上網來。
 十二月一來蛋做年,苦條仔一多滿江纏,鱸夢嘴闊愛吃餌,高拋高手海鯽纏。

 (十七)打錢哨(林伯仁先生作詞)

 馬祖列島縣屬連江,南竿北竿東引白犬,四鄉排連闖江口,風景優美人間天堂,唉喲好家山,唉啊唉唉喲。
 冬暖夏涼景物自然,藍天白雲世外桃源,晴空萬里波平如鏡,層巒幽麗,霞彩飛揚,唉喲得意洋洋唉啊唉唉喲。
 水秀山明人傑地靈,空氣新鮮振奮精神,魚農產品不受污染,衛生保健,福壽康寧,唉喲歡迎光臨唉啊唉唉喲。
 禮貌謙恭人情溫馨,口碑載道純樸鄉風,不論進林和遠客,賓至如歸,有始有終,唉喲稱讚紛紛唉啊唉唉喲。
 走過從前風雨綿綿,千辛萬苦柳暗花明,奉勸鄉親團結合作,建設馬祖快活速年,唉喲大賺錢,唉啊唉唉喲。

 四、哭調
 
 哭調的前身是說唱藝術的一種,包括評話、伬唱等,唯現今皆已失傳。[註498]馬祖流傳的哭調與婚喪習俗相關,子女遠嫁異地或親人永離人世,皆詠唱哭調以示悲傷難捨。

 民國 60 年代以後婚禮形式漸趨西化,社會規範變遷,嫁娶之後,親家與娘家的互動頻繁,與過往情境大不相同,此傳統習俗亦漸式微。此外,民間喪葬禮儀變革亦多,但仍有部分喪家採古禮安葬親人,守喪期間猶可見年老一輩長著,詠唱哭調,或播放哭調錄音,一則憑弔亡者,一則撫慰在世親人。

 (一)哭嫁歌[註499]

 其一:新娘辭別父母歌

 跪地辭別爹和娘,女兒今日新慘傷;從今難見爹娘面,怎能叫我不淒涼。

 扶女進轎門,淚水咬腹腸;從今天南格地北,何日才能回家門?

 其二:哭嫁歌

 妹呀妹,我妹過人厝聽人嘴;著聽台遮老官嘴,台遮老官就當親爸嬭;大伯小叔就當親兄弟,母嬸就當親姐妹;叔公、伯母走出著退裡;嬸婆、母婆走出著端椅。

 (二)哭靈

 其一:拜送父母

 娘嬭(娘爸)啊﹗
 壙裡栽花栽牡丹,得著好地埋好山;一統賽娥出天子,一國之主保江山。
 娘嬭(娘爸)啊﹗
 壙裡栽花哉金宜,門進落魄那一時;芋布毛計提當頭,七子八婿郭子儀。
 娘嬭(娘爸)啊﹗
 況裡栽花栽玉蘭,五子姐尺排上盤;一粒芋蛋傳千種,二粒竹數發子孫。
 娘嬭(娘爸)啊﹗
 壙裡栽花栽竹丁,楊玉春掛帥去出征;大鬧天宮孫連姐,出落八連穆桂英。
 娘嬭(娘爸)啊﹗
 壙裡栽花栽扶桑,吉品四代父子孫;庇佑大弟細弟光明軍師中掛帥,太平武將坐朝中。
 娘嬭(娘爸)啊﹗
 壙裡栽花栽添丁,庇祐大弟細地上京;提名去進京,狀元遊街三頂甲,金花回傳家鄉。
 娘嬭(娘爸)啊﹗
 壙裡栽花栽蘭花,薛丁山學法轉回家;一箭兩雁雙頭鳥,移山倒海樊梨花。
 娘嬭(娘爸)啊﹗
 壙裡栽花栽寶圓,潘桂上京中狀元;油翅刀魚水黨菊,庇佑大弟細弟長長布袋開城門。

 其二:出殯 [註500]

 手扶龍棺抬出廳,雞圭開花像牡丹;牡丹開花層層上,層層花樣有名聲。
 手扶龍棺抬出門,潘桂上京中狀元;狀元寶眼探花中,長長批衫開城門。
 手扶龍棺抬出丁,添財添丁添黃金;先出秀才去趕考,後出狀元去取金。
 手扶龍棺抬出來,五子花尺發千來;百子千孫傳後代,千金萬兩發家財。
 手扶龍棺抬出場,金拉出路吟出成;等著兄弟傳千里,段桂開花也毛名。
 手扶龍棺抬路中,吉品高官在朝中;女將掛帥拍天下,太平武將坐朝中。
 手扶龍棺抬山邊,門進落魄那一時;芋布毛汁提當頭,田邊苦草日日青。
 手扶龍棺抬上山,仁貴把守山海關;山關把守武藝好,帥過狀元薛丁山。
 手扶龍棺抬過山,庇佑我大弟細弟;金磚鋪路銀鋪埕,福如東海壽南山。
 手扶龍棺抬墓山,目前栽花見牡丹;牡丹開花大朵草,雙龍搶珠代代青。

 第四節、鼓板樂

 馬祖的鼓板樂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打擊樂組合,遇到年節慶典,村落廟裡就會傳出「恰得得蹄得」的鼓板敲擊聲,響徹雲霄,充滿著歡樂熱鬧的年節氣氛。[註501] 特別是元宵節擺暝,神明出巡,鼓板樂隨行敲鑼打鼓,聲勢浩壯;大頭神偶「孩囝」也會隨著鼓板樂節奏,手舞足蹈、跨步跳躍,非常滑稽逗趣,也為年節增添歡樂氣氛。

 鼓板樂組合從 5 人到 15 人皆可,一般在 10 人左右。使用的樂器皆為打擊樂器,有通鼓、狼帳(長桶鼓)、鈸(大、小鈔)、鑼(大、小)等。鼓板樂由於其節奏強烈,靜坐、行走皆可演奏,加之口傳可學,不需艱深繁複的演奏技巧,得以深入民間;昔日幼童,每於年節擺暝,爭搶鑼鼓,聚眾敲打,其樂融融。

 馬祖的鼓板樂源自福建沿海長樂一帶的原鄉。明清之際,先民或逃避戰禍,或討海墾荒,陸續移居馬祖,也帶來了原鄉的信仰與祭典儀式。古時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東地區,民間於年節盛行舞龍燈,鼓板樂隨行助興演出,熱鬧歡騰;後來純粹敲打發聲的五樣樂器(狼帳、大小鑼、大小鈸)由於攜帶方便,坐、行皆可演奏,因此分化出來,而成現今的鼓板樂型態。特別是在元宵踩街、迎神賽會、與年節慶典等熱鬧場合,鼓板樂強烈的節奏,喧鬧的聲響,總是能夠帶動氣氛,廣受民眾歡迎。後來,鼓板樂依儀典形式,而創造出多種相應的曲牌,為求旋律的繁複變化,又陸續加入清鼓、雲鑼等樂器,發展出曲牌簡當,可無限反覆,行奏、坐奏皆可,時間可長可短的「十錦鑼鼓」。

 清朝乾隆年間,陸續在十錦鑼鼓的基礎上加入笛子、椰胡、逗管等絲竹樂器,而成「十番音樂」,曲牌更富變化,技巧亦趨繁複。一般民間基於時間與金錢考量,乃以簡潔震撼的鼓板樂為 大宗,於年節閒暇或廟會慶典時聚眾敲打,傳承至今。[註502]

 由於閩地廣闊,地域阻隔,各地鼓板打法互異,來自長樂、連江、福州一帶的先民,移居馬祖後,也傳承了原鄉不同的風格與打法。馬祖的鼓板樂目前尚存有南竿鄉的「牛角鼓板」與「山隴鼓板」、「鐵板鼓板」;北竿鄉有「后澳鼓板(獅頭、新的、一朵花、二朵花、三朵花、四朵花、三尾尺、福州行板)」、「芹壁鼓板(開道鼓、五聲鑼、直直經、陳陳況、況挑咚)」、「塘岐鼓板」、「坂里鼓板」;莒光鄉有「西坵鼓板」、「青蕃鼓板」、「田澳鼓板」;東引鄉有「樂華鼓板」、「中柳鼓板」[註503]等。東莒居民元宵期間所敲擊的鼓板源自於牛角,曹爾思遷居東莒時將鼔譜口訣帶往當地。

 近年來網路遊戲盛行,加上聲光舞樂的多樣,年輕一輩對鼓板樂的熱情已大不如前。地區陳崇順老師憂心鼓板樂深厚的文化意涵因此萎縮消亡,遂與李寶玉、賀廣義、陳松梗等人發起組織「馬祖鼓板協會」,除返回原鄉蒐集調查,整理地區鼓譜曲牌,並出版《馬祖鼓譜》一、二冊,教學推廣,以期永續留存。

 連江縣政府於民國 98 年 12 月 22 日將「馬祖鼓板樂」登錄為傳統藝術類文化資產。

 第五節、傳統服飾

 本縣先民多以漁農為業,除少數先生(私塾教師、中醫)穿長衫或長袍外,衣褲多為粗布縫製,式樣剪裁也以儉樸實用為主。地區氣候、土壤皆不適合生產棉、麻,也未見養蠶紡絲者,所有布料、成衣早年皆購自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東地區,再由婦女加工縫製,式樣剪裁也多依循閩東慣例。

 一、日常穿著

 男性夏季上衣多為短領對襟短衫,布鈕釦;冬季外加一件大襟黑布厚棉襖。下身著抿腰褲(腰部須折疊),一般為黑色,褲腿寬大可以上捲紮起,褲腰很高以月白色粗布縫製,穿上後將之折疊,再以布腰帶束緊即可,男女老少皆宜。幼兒通穿開襠褲,戴虎頭童帽,胸前圍上口涎兜,防止口水沾到衣襟上。

 男性衣褲為單一素色,以黑、褐與青藍為主,粗布以薯榔染成赭色,可增加布質韌性,耐磨耐穿。雨天時,農民穿蓑衣,漁民則備有一套以桐油浸泡塗染的「油衣」,質地較硬,但比蓑衣輕便,便於雨天出海作業。

 女性日常穿藍色大襟右衽短衫,下身著黑色抿腰褲,再圍上繡有花卉或動物圖紋的裙(圍)兜;冬季天冷,加穿棉襖棉褲,手持火籠禦寒。婚禮節慶,男性亦有穿長袍馬褂,戴禮帽穿布鞋或皮鞋者。女子嫁衣以紅色為主,頭帶紅布編成的紅花,紅方巾遮臉,上身穿紅衫,外披繡花紅袍,下身著紅裙、紅褲、紅緞繡花鞋,一身紅色,喜氣洋洋。

 女性上衣以月白色與藍色為主,長褲以黑色與藍色為大宗,年輕一輩通常選選用較明朗之天青色,年長者則多數穿深藍或墨青色。女性日常不穿長裙,婚喪喜慶則換上紅裙,裙擺常見水紋刺繡。

 二、衣飾配件

 (一)童帽

 本縣冬季嚴寒,幼兒皆戴帽禦寒。母親在女兒出嫁時會縫製童帽,作為外孫滿月時之賀禮。童帽刺繡精美,帽緣上繡有帽花,有福祿壽三星、八卦、虎頭等造型,並飾以流蘇、絨球等裝飾物,非常精巧可愛。

 (二)瀾遮(口涎兜)

 瀾遮由一塊環狀布片構成,圍在幼兒頸下胸前,避免口水沾染衣服。瀾遮上面飾有簡單的刺繡,常見的是老虎造型,可驅邪保平安。

 (三)肚兜

 女性成年後內裡都穿肚兜,下角成圓弧形,多為紅色,繡上「麒麟送子」、「鴛鴦戲水」等吉祥圖案,有些還縫上口袋,可盛裝零錢雜物。

 (四)圍兜

 婦女工作時圍在下半身的圍裙,主要功能在保持衣褲的潔淨,圍兜兩側邊線常見繡花,內層縫製暗袋,盛裝雜物。

 (五)鞋

 一般男性日常多赤足,上山下海工作則穿草鞋,草鞋以蒲草、芒草、棕、麻編制。冬日天寒,或出門作客則穿黑布鞋。早年地區纏足女性穿繡花弓鞋,一般婦女也穿繡花布鞋,或黑布鞋扣上環帶,喜慶則穿紅色繡花鞋。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