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志 文化志


  標題:第二章 聚落與建築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6-06-27    閱讀人次:7988 )  

第四篇 第二章 聚落與建築

 本縣位於閩江口外,自古以來即為重要漁場,且為東南沿海船舶來往必經之地。新石器時代,即有先人遺跡,以佃以漁。宋、元以後,或因官府政令,不得駐留,或以海賊肆虐,動盪驅逐;然自清代以還,竿塘諸島屯居已呈常態,編甲歸戶,輸糧納稅,加之內地移民日增,而有聚落形成。
 
 馬祖的聚落分佈,屬於閩東「濱海」建築形式,與內地黃歧、定海一帶濱海聚落型制類似。[註477]島上居民沿襲傳統營建經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地形地勢砌屋壘牆。由於山勢陡峭,腹地狹窄,受地形條件限制,不同於原鄉連江、長樂一帶的院落群組佈局,馬祖聚落多為單體建築,依循山坡等高線,高低錯落或相互毗鄰;道路踏石曲折蜿蜒,街市民居起伏逶迆,佈局自由靈活,形成極具地域特色之聚落樣式。

 民國 70 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本縣受限戰地政務,農漁工商規模不大,再加上漁場萎縮,耕地缺水,居民紛紛遷往台灣謀生,於是聚落民宅十室九空,破敗荒涼。
 
 民國 87 年起,交通部於新十大建設項下納編「本縣傳統建築聚落保存計畫」,以「聚落保存修繕」及「聚落永續發展」二大併行策略為執行主軸,由交通部觀光局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執行。

 民國88年,連江縣政府成立「城鄉工作室」,專責執行四鄉五島的聚落保存與城鄉規劃業務。同年8月,連江縣政府訂定「連江縣閩東傳統建築修繕補助辦法」及「聚落政策白皮書」,將芹壁、津沙、福正、大埔四村指定為聚落保存區。

 第一節、聚落

 馬祖早年為閩海漁民作業落腳之處,列島曲折蜿蜒的海岸線形成天然澳,逐漸型塑為港埠、碼頭,進而成為佇居之地;依循山勢的等高線,蜿蜒起伏,搭建家園,聚族而居。聚落的選址多考慮避風、便捷、腹地、停泊等因素,而有「一村一澳口」之說;例如:南竿的鐵板、梅石、山隴與北竿的午沙等聚落,分佈於南向坡面的澳口,以避開冷冽強勁的東北季風;南竿的福澳、清水、珠螺及北竿的塘岐、橋仔等聚落,則散居於北側坡面的東側,以山坡地形天然屏障東北季風的侵襲;少數朝北的聚落如北竿芹壁、南竿牛角澳等,則有交通便捷,澳口廣闊等優點;另有朝西面對原鄉的聚落,例如:南竿的四維(舊稱西尾)、馬港,北竿的橋仔,西莒的青帆等,則有北面漁場的優勢,離連江、長樂、黃岐一帶較近,有其地利之便。

 聚落的社群多由同籍或同姓的氏族所組成,先來後到,發展成密切的鄰里與親族關係。礙於澳口腹地短淺及地形起伏陡峭,聚落民居無法仿效內地氏族聚集,形成院落群組之佈局,是故,馬祖民居多以單體建築,依循山勢,蜿蜒起伏,由澳口往山坡展延,層層升高,呈現出天地融合、山海一家的壯美景致。

 聚落建有廟宇,有的多達五、六座以上,供奉源自原鄉的神祇。廟宇一般建在澳口臨海處,護祐居民漁事順利,人畜平安。廟旁多有掘井,供漁船及居民日用。每逢年節慶典,恭請神明出巡繞境,敲鑼打鼓,擺暝守夜,祈求風調雨順,四季平安,是聚落每年一度的重要儀典。廟宇空間早年作為私塾、兵營與學校所在,近年來成為聚落議事與活動中心。

 民國 88 年起,連江縣政府基於地區聚落格局分佈、民居建築樣式,為地區重要文化遺產,為免其崩壞傾圮,仍有聚落保存之議,並相繼將南竿津沙聚落、北竿芹壁聚落、莒光大埔聚落登錄為文化遺產。

 一、北竿芹壁聚落

 (一)聚落登錄

 公告日期: 2010/05/31

 所在地:連江縣北竿鄉芹壁村

 區域範圍:包含芹壁村 31241.52 平方公尺及半山聚落保存區 377.54 平方公尺

 登錄理由:芹壁聚落整體紋理清晰可見,建築與地形密切配合,木石結合的閩東傳統建築,在我國之文化資產中獨樹一格,具有高度保存價值。

 法令依據:依據文化資產保護法第16條及聚落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及第4條辦理。

 (二)聚落說明

 芹壁古稱鏡澳、鏡港,芹壁之名源自「芹囝」,意指澳前小島形似「小稻草堆」,漁船歸航從海面遙望村落,恰似鑲嵌於「芹囝」後方之山壁,故稱「芹壁」。聚落位於北竿島北側,坐落於芹山與壁山之間的山腳下。芹壁村落分佈於澳口附近,背山面海,地形坡度集中在 10%至 40%之間,濱海地區以岩岸為主,澳口前沙灘平整,低潮線與高潮線落差約 5 公尺,澳口海中央突起之花崗岩小島,村民稱之為「龜島」,周圍海域漁產豐富,夏日海面平靜清澈,故有「鏡澳」美稱。

 陳姓家族為芹壁村大姓,為長樂玉溪陳氏家族智房與義房祖之後代,村內尚有鄭、李、劉、游、林、黃等姓氏,先後與陳氏家族聯姻,形成血緣關係濃密之村落。

 聚落早年漁業興旺,陳氏家族擁有商號、船舶,行商捕魚,居民生活富裕;賭館、酒肆、鴉片館、棺材店林立。聚落民居多以花崗石疊砌而成,依山勢成階梯狀羅列,面對鏡海,櫛比鱗次,層層攀登,各家戶皆可瞭望大海與歸航漁船。屋宇樓房多為木石共構,為五脊四坡或二坡形式;木料為福杉,從福州、長樂一帶購回,石料除「青白石」從內地運至馬祖外,多就地取材,以花崗岩等火成石係為主;屋頂以卵石壓瓦,飾以排水的「鯽魚嘴」與鎮宅避邪的石獅等。村內有「海盜屋」之稱的林義和手下陳忠平故居,特從福州與連江禮聘匠師建造,建材精緻,工法細膩,屋檐與外牆並有彩繪石雕。該屋興建時,每日規定進度,不得超前以確保施工品質。聚落上方的天后宮,封火山牆飛簷流動,造型優美,除了供奉天后媽祖,也拜祭鐵甲元帥(蛙神)與「威武陳將軍」,為村民信仰中心。

 戰地政務實施期間,軍方在民宅牆壁以水泥塑刻「消滅朱毛漢奸」、「軍民合作」、「光復大陸」等心戰口號,形成古屋石牆與精神標語共置並存的獨特景觀。民國60年代,漁業蕭條,工商不興,人口嚴重外流,聚落屋宇大半空置,年久失修,坍塌傾倒者十有八九。民國 89 年起,連江縣政府補助傳統閩東式古厝整修,進行「聚落保存、老屋再生」和「閒置空間再利用」計畫,以公辦民營方式,整建古厝經營民宿及餐廳,並引入藝術家進駐以及舉辦國際會議等,逐漸打響名號,成為近年來馬祖旅遊熱門景點。

 二、南竿津沙聚落

 (一)聚落登錄

 公告日期:2008/12/11

 所在地:連江縣南竿鄉津沙村

 區域範圍:位於津沙行政村內之西邊山、澳中、東邊山之民居聚集所在處。

 登錄理由:聚落整體脈絡清晰可循,且建築物深具地方特色,有聚落保存之價值。

 法令依據:依據文化資產保護法第16條及聚落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及第4條辦理。

 (二)聚落說明 津沙地名在清乾隆年間即有記載,為竿塘境二十餘個澳口之一。[註478]津沙澳位於雲台山西麓,面向閩江口的川石島。早期在津沙西邊山右上端有處引港山,可瞭望閩江口動靜。由於閩江口海域暗礁密佈、海流詭異,欲進入福州船隻,需停泊津沙港灣外,由領航員引導駛向閩江,津沙村多人以此為業,收入頗豐。清嘉慶年間,蔡牽於津沙澳建媽祖廟,以護祐漁民與往來船隻。道光年以後,先民陸續從連江、長樂駕船於馬祖海域捕魚,並登臨津沙澳搭建魚寮,以為漁事補給與休憩處所,漁汛過後收網返回內地。

 津沙聚落三面環山,澳口面南,東、西二側山岬向海面延伸,形成包被形的岬灣聚落,受日照與海流調節,冬暖夏涼,為漁作的理想灣澳。聚落內分成了東邊山、西邊山、澳中、溪底等區段。津沙居民主要來自連江的林、劉、陳、邱、徐、吳、邵、蘇、李等九姓;長樂的李、林、陳、劉、蔡等五姓及閩縣張姓。聚落居民所說福州話,口音偏向連江一帶,與馬祖其他村落之長樂與福州口音迥異。來自長樂仙橋的李姓聚集在東邊山,西邊山以連江曉澳的邱姓族人為主,澳中則為各姓散居之處。

 津沙僅澳中區域較為為平坦,建屋密集,學校、廟宇、公所亦聚集於此。其餘民居則向兩側山坡延伸,由於建地狹窄,遂依山而建,垂直發展出方形之五脊四落水(番仔搭)或二落水的形式。津沙聚落之建築佈局、建造樣式,同樣源自閩東沿海,傳統民居之大木結構多為穿斗與抬樑兩式混和,材質為福杉,耐久而質輕,外牆石塊多為就地取材或為早期從大陸船運而來的壓艙石,以花崗石與青斗石為主;砌築工法包括人字砌、勾丁砌與亂石砌皆有。

 抗戰時期,津沙步入繁盛時代,黃魚、鯷魚、蝦皮等漁獲豐盛,每日灣澳前停泊近30艘漁帆,屯居者日眾,居民接近千人;修廟興學,建屋鋪路,日趨繁榮,街肆、酒樓、煙館、華洋百貨,一應俱全。

 國軍進駐後,民國 45 年開始實施戰地政務,津沙村與一水之隔的原鄉失聯,復因漁區縮小,捕魚時間縮短,民國 60 年代前後,漁源漸趨枯竭,人口不斷遷居台灣;東、西邊山幾乎全數遷移,頹敗荒涼,盛景不再。

 民國86 年,連江縣政府將津沙、芹壁、福正與大埔劃為「聚落保存區」,編列經費,選定部分民宅整建修繕。民國 92 年執行津沙第一批古厝修繕(6 戶),道路景觀亦開始規劃設計,觀光客人數日增,部分遷台民眾,亦開始返鄉創業,後續之古厝修繕計畫亦逐步推行,重現往昔古樸自然的濱海聚落,願景可期。

 三、東莒大埔聚落

 (一)聚落登錄

 公告日期:2010/05/31

 所在地:連江縣莒光鄉大埔村

 區域範圍:大埔聚落面積約 0.5 平方公里

 登錄理由:大埔聚落靠近海邊,風景優美。村落中的居屋多為石築傳統式樣,不同類型之建築組成漁農兼容的有機聚落,見證大埔聚落的發展。雖然聚落人口有外移現象,仍具有保存價值。

 法令依據:依據文化資產保護法第16條及聚落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及第4條辦理。

 (二)聚落說明

 大埔原名「大浦」,福州話「浦」為「小灣澳」之意。聚落位於馬祖列島莒光鄉東莒島南端單一進出口,屬於封閉式的小型聚落。自宋元以來即有人屯居,搭寮海耕,闢地為農,以漁耕為生。明清以後,朝廷海防政策更迭不定,或因嚴防沿海居民私通外番,實施海禁;或因海宇澄清,遊巡絡繹,而准許定居落戶,免其驅逐。直至清乾隆以後,沿海居民在朝廷招墾勸農政策下,紛紛從鶴上、金峰、曹朱、汶石、嶺南、漳港移居白犬、東犬二島,依水為家,傍涯作室,聚族而居, 落戶生根。[註479]

 東莒島附近海域盛產黃魚、鯧魚與帶魚等高級魚貨,大埔聚落港灣深邃,縱深狹長,形勢天成,較東莒沿海「酒罈浦」為大。冬季東北季風侵襲,東莒島上漁船皆停泊於此;夏季吹西南風,漁船則駛往面北的福正聚落停泊,民間因而有「冬大埔,夏福正」的說法。

 國軍進駐之前,大埔聚落內居民有 50 餘戶 200 餘人,港內停泊數十艘大小漁船,亦有來往大埔與內地間之載貨「麻纜」停泊。彼時村內店鋪有 20 餘家,酒庫、賭館、娼寮俱全,甚至於熾坪附近種植鴉片。村內仍留有一口水井,為東海部隊開鑿,井水清澈甘甜,供應聚落居民與鄰近駐軍飲用,至今源源不絕。濱海處白馬尊王廟,有一香爐鐫刻道光乙巳年(西元 1845 年)距今已有170 餘年歷史,是聚落居民的信仰中心。

 民國 60 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本縣漁業蕭條,漁獲收入銳減,人口大量遷往台灣桃園八德一帶工廠謀生,聚落十室九空,荒涼破敗,終至廢村而併入大坪。民國 92 年,連江縣政府實施聚落保存政策,大埔聚落因其完整的閩東建築格局與天然澳口的景觀,被登錄為本縣四大聚落保存區之一。

 大埔聚落的傳統民居類型包括下列三種:

 1. 單體住屋:包括「四面圍蔽」與「三面圍蔽」兩種形式。

 2. 曲尺型雙合院: 主體建築為石牆瓦頂之傳統樣式,而附屬建築則多為加建之「單間框架體」鋼筋混凝土磚造平房。

 3. 開放型三合院:在建築材料構成上與曲尺型雙合院類似。

 整修後的「大埔聚落」環境清幽,林木蒼蔭,鋪上石板的步道在石屋間穿梭,形成自然的巷弄。原本傾塌的石厝清理後,聚落整體更顯開闊疏朗、錯落有致;站在漁村亭上,視線遼闊,可以清楚望見大陸平潭一帶島嶼,遠方海天一色,近處石屋紅瓦,佳景天成,近年來已成為馬祖觀光旅遊熱門景點。

 第二節、傳統民居

 福建沿海居民移居馬祖列島的歷史可上推至宋元時期,數百年間因內憂外患,朝廷海防政策屢有更迭,期間經歷二次較大的移民潮。[註480]首次移民潮在明末清初,竿塘及白犬洋面海盜肅清,海宇澄清,遊巡絡繹,長樂、連江一帶居民因馬祖漁產富饒,相繼遷入;第二次移民潮發生於民國七年,長樂沿海風災肆虐,又適逢大潮,沿岸盡成澤國,后福、汶上、曹朱一帶家園淹沒、人畜死傷無數,瘟疫橫行,災民棄捨田園紛紛移居馬祖諸島。[註481]

 馬祖民居的興建、發展與流變,與先民遷移、墾荒的歷史息息相關,亦可粗略分為民國前與 民國後兩個時期。[註482]民國前期以草寮與石屋為主,多為二坡水(人字坡頂)之硬山封簷,有夾層作儲物及多用途空間;民國以後,西風東漸,逐產生了垂直發展的五脊四坡水 ( 番仔搭 ) 型式,大木架構,內有樓層,通常僅到二樓。民居建材及外部造型,與地域環境及福建沿海民居形式有密
切關連。

 一、歷史源流

 馬祖民居屬於閩東「濱海」建築形式,與黃歧、定海一帶濱海聚落的民居形式相近,與連江、長樂一帶人口較為密集之院落群組佈局與結構體系不同,也與閩南地區有極大的差異。[註483]馬祖先民皆由閩東沿海一帶移居,沿襲傳統營建經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築形式。馬祖傳統民居多為單體建築,一般都順應自然環境特點,充分利用地形地勢,依循著山坡等高線錯落或相毗鄰,形成市集、街道、巷弄,在不同條件下組織成各種建築群體。

 二、建築類型

 本縣的民居建築,綜合了島嶼地形、氣候、環境特質以及歷史文化、工匠技術等特質,展現出有別於閩南建築的獨特風格。依建築外觀型式與內部空間格局的異同,馬祖民居可概括分成三大類型:

 (一)兩扇一大間

 「扇」為一座縱向穿斗木結構屋架的統稱,此類型的民居高度多為一樓至一樓半(含閣樓),少部分為二。一樓空間寬敞(少隔間、或隔間作為長者住房),多作為家族婚喪儀典、宴客、漁事生產、起居等使用。大門開口可分成從兩側山牆進入與前後進入兩種,祖先及神明牌位通常設於大門入口正對面牆面。閣樓堆置漁具、酒罈、雜品,或作為孩童臥舖。另外若有二樓的空間配置,則配置樓梯、走道及房間空間;也有部分神明是安放在二樓的案例;若有二樓空間,鋪杉木地板,架木樓梯,樓上隔間未抵天花板,可通風。

 (二)三扇兩間

 此類型民居是由三座立帖式的穿斗木構架(扇),區隔出二個開間,一間為廳,一間為房(分前後二堵,作二臥房)。大廳上方可分成挑空與不挑空兩種作法。此類型多為二樓建築,屋頂為五脊四坡型式之四落水民居。大門通常開於大廳側,入口對面牆上為祭祀的神龕位置;大廳作為飲食、祭祀、宴客、工作、漁具儲藏、起居等使用;部分此類型之一樓空間,也有完全不隔間,臥室皆在二樓。

 (三)四扇三間

 此種類型由四座穿斗木構架所格劃出三開間(三間起);中央開間為廳堂,左右兩側間為房,房又隔前後二堵,多作臥房。此類型民居之屋頂又可分成兩落水(多為一樓)及四落水(二樓以上)二種型式。中央廳堂可分成挑空與不挑空二種格局,為家族生活起居、婚喪喜慶、宴客、漁事生產、儀典祭祀使用。大戶家族多採用此型式,各房兄弟各有其空間領域,中央大門以外另設出入門戶,同住一屋檐,但又各自獨立。

 三、建築特色

 (一)屋頂型式

 馬祖民居樓層屋頂常做成二落水及五脊四落水兩種。一層石屋的屋頂多採用二落水(人字坡頂)的硬山封檐,其夾層作為貯物及多用途空間。民居屋面均用磚石壓瓦,或特制厚瓦,少出檐、不出檐、以女兒牆壓檐或密封檐口。屋面坡度較緩,屋脊砌作平直。屋頂的處理多為露明造,或有望板砌口密鋪。屋頂坡面椽子或望板上鋪設板瓦,不施灰漿,僅用磚石或不規則的卵石壓瓦,既防止狂風掀瓦,也便於修補更換。石塊不是壓在覆瓦上,而是在覆瓦之間再鋪一層仰瓦,仰瓦上壓石塊,以強化屋頂抗風能力,又方便屋面排水。瓦縫可透風,人稱「會呼吸的房子」。

 (二)立面及牆體構造

 馬祖民居常以青石或花崗岩砌築外牆,雕飾腰線、窗套、牆裙、柱腳等建築細部。早期也有部分民居以亂石及土坯作為外牆材料,塊石僅作牆基。民居外牆砌築方式以平砌、人字砌、勾丁砌、亂石砌等多種。外牆砌築石縫成「人」字或「丁」字形,還寓意人丁興旺,萬世其昌。大戶人家牆體用青石,小康人家用黃石,一般人家用亂石勾縫。從外牆即可看出住戶的貧富。除了石牆,在沿市街面或建築背風側也常用木板圍牆,福杉板門、半門、滑板窗、美人靠、吊腳樓等亦是常見的外牆立面處理手法。外牆門窗通常很小,一為避強風吹襲,二為避盜賊入侵。二層正中常設落地長窗,外加設欄杆,便於主婦憑欄遠眺望夫歸帆。主入口上方為避免雨水直接流下,將其導至屋頂兩側山牆,設鯉魚出水口,寓意豐足祥瑞,調劑水火。二落水坡頂構造之建築左右夾以厚重山牆,山牆頂以人字形、蝦蛄型及馬鞍型為主,造型優美,極具特色。

 (三)結構體系

 馬祖民居多採用大木架構結構體系,常見的木構架有穿斗式構架與抬樑式構架二種,以穿斗式為主,進深步架間以童柱承接穿枋,達到減柱的功能,加大室內進深及使用空間。外牆多為花崗岩石牆,一般不承重,僅作為圍護牆。大木架構作為獨立承重結構體系,其木柱直接落地,柱上有樑、枋、檁、椽等木構件,各部件之間以榫卯為鉸或以竹釘接合,互相穿插搭接成一整體,承受樓板及屋頂的重量。柱身為四方圓斷面。束材形如駝峰,方形斷面不作肥身。木構架所用木料為福杉,皆由大陸福建運來,由於木料輕、易加工,便於增建及改建,被大量採用。福杉經久耐用,不上漆,更顯質樸實感。馬祖民居木結構的特點是:柱身細、柱礎小且少雕飾,多為壺狀圓形。一、二樓柱子有時錯位,如此可增加結構的穩定性。樑架上露明造,不作天花吊頂。椽子 同南方所用之扁形椽,有的或以竹子替代。[註484]

 第三節、廟宇建築

 一、歷史建築-金板境天后宮

 (一)歷史沿革

 金板境天后宮建於清嘉慶年間(1809),相傳為海盜蔡牽為求海事順遂,於馬祖列島津沙、馬港、東引、鐵板四村建造(或整建)四座天后宮,祭祀媽祖,祈求平安。而金板境天后宮為四座廟宇中結構最完備,媽祖神韻最年輕,而且也極可能是台閩地區最古老的媽祖分身神像[註485]。天后宮於清同治己巳年(1869)維修,曾有內地連江縣壺江島張姓信士,捐獻鐵製香爐一座。

 清光緒28年(1898),《福建沿海圖說》記載,南竿鐵板山又稱「鐵板澳」,建有媽祖廟一座。民國8年再次修建,龍沙境姜姓信士敬獻楹聯一對,上書:「威靈偏鎮僑居地,恩澤覃敷作客人」。

 民國 14 年,內地連江縣安凱鄉郭婆一帶的黃姓「總司」,敬獻石製香爐一座。從天后宮的建築形式與留存的文物,可以想見天后宮年代久遠,神蹟顯赫,香火鼎盛,距今已有 200 餘年歷史。

 (二)外觀特徵

 金板境天后宮建築格局為單進式,面開三間,左右側並各有一間小室,室內木構架形式質樸。神像與神龕雕工細膩,保存良好,尤以媽祖像面貌刻劃細緻、神韻清秀、栩栩如生,符合媽祖得道昇天時之形象。兩側神龕內有少見之「落地罩」與「廟中廟」配置,十分罕見。壽樑上方斗拱,雕刻花卉、仙桃、荔枝、石榴等,雕工精細,型態生動,散發古色古香氣息。建築屋頂上兩側,建有造型昂揚,流動騰飛之封火山牆,表現出閩東建築的地域特色。金板境天后宮正面原為板築牆,長期面迎澳口風雨侵襲,為避免木構板牆坍圮,牆身改為磚造並加以外推,正門外兩根龍柱, 雙龍盤踞,威武莊嚴。[註486]

 天后宮內除了供奉天后媽祖,也供奉光華大帝、臨水夫人、威武陳將軍、福德正神等神祇。臨水夫人座前陳列生育法術,可供村民祈求生子之白花(男)與紅花(女)。鐵板聚落陳姓家族源自福建嶺南,也將當地信仰「湖中心靈官院」華光大帝請至天后宮供奉。威武陳將軍係祭祀長樂人陳湯銘為地方福祉抗拒朝廷,最後逃往海上,自沈而亡,屍身飄至白犬青蕃村,村民因感念其護衛鄉里功績,建廟祭祀;清末隨海上往來而傳至鐵板,入祀天后宮。福德正神端坐「廟中廟」 神龕內,頭戴配有帽翅的官帽,神態親切自然。[註487]

 金板境天后宮曾於民國 38、58 及 73 年作部份之修繕外,廟身與內部結構保存完整,不但建築外觀體現閩東建築封火山牆之獨特造型,其內部之屋樑架構、雕刻壁飾,無不細緻精美;媽祖神像更是清秀素雅,姿貌有若少女,卻神韻莊嚴,是台閩地區少見之泥塑媽祖神像。神像外立一直式匾額,紅底金漆,上書「敬神如神在」,字體雄勁奇拔,雕刻、髹漆、彩金等工藝,皆為上乘。廟楹聯云:「水德配天海國慈航普濟,母儀稱后桑榆俎豆重光」;「聖德被萬方尊卑同仰,神光
昭六合士庶輸誠」。

 連江縣政府鑑於金板境天后宮深厚之歷史與文化意涵及其獨特之建築形式,於民國 98 年 5 月6 日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

 二、軍方協建馬祖廟宇建築 [註488]

 寺廟是華人社會中重要之建築類型,也是聚落信仰與活動中心。馬祖居民昔日以海為田,行船前後祈求平安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島上廣佈廟宇,村村有廟。廟宇祭祀的神明有白馬尊王、天上聖母、五靈公、華光大帝、玄天上帝、臨水夫人、威武陳元帥、蕭王府、水部尚書公等,其中以白馬尊王與天上聖母最為普遍。廟宇供奉的神祇有些是華人社會共同供奉的神明,有些是來自原鄉的祭祀傳統,有些是地域性的神明,因此一村數廟,一廟數神的現象甚為普遍,這也反映出先民在惡劣環境下討海、墾荒,敬天畏神,祈求神明護祐的虔誠心態。這些寺廟的建築,一開始都延襲原鄉的風格,特別是高挑飛揚的封火山牆,以及斗拱式木架構最具特色。

 民國 50 年代,原有寺廟中有不少已老舊腐朽,加上居民經濟日益豐裕,寺廟紛紛改建。駐軍也會支援人力與提供資金相助,形成軍民共同建廟的特殊景象。軍方協助建廟固然避免了廟宇倒塌崩毀困境,尊重民間信仰也有利於體現軍民一體、互助合作的精神;然因當時資金有限、物料缺乏,也無專業匠師主導;整建過程多以鋼筋水泥補強原有建築,有些甚至變更樣貌,在現今古蹟維護「整舊如舊」的觀念下,不無些許遺憾。

 (一)南竿廟宇

 戰地政務期間,南竿廟宇的修建幾乎都與軍方有關。馬港天后宮原為民國 52 年地區指揮官彭啟超督導重建,到了民國72年,馬防部司令官兼主任委員為維護廟宇,撥款數百萬會同民間捐款,在駐軍支援下再次重建,歷經十個月竣工。津沙天后宮是民國 67 年,地區司令官李明瑄將軍撥款重建。仁愛天后宮及三君子廟都於民國 73 年,由司令官趙萬富將軍派兵工協助興建。福澳華光大帝廟於民國 73 年由駐軍支援重建,歷時兩年才完成。四維白馬大王廟是民國 77 年由司令官丁之發將軍調派兵工重建,歷時八個月完成。

 南竿這些廟宇中,仁愛村的金板境天后宮是本縣內唯一被登錄為縣定歷史建築的廟宇。建築格局為單進式,面開三間,室內木構架形式為斗拱式架構,屋頂上為飛揚生動之封火山牆,表現出閩東建築的地域形式。

 在軍民共同興建的廟宇中,除了會有軍方立碑或立匾的情況外,有些廟宇的對聯也往往反映出戰地的特質。像福澳港白馬尊王廟就立有一間供奉職司民間喪家「報亡」本境大王(守土)之小祠。祠內供奉兩位身著官服的小神像,門聯寫著「守土守港口、護國護家鄉」。

 (二)北竿廟宇

 坂里天后宮肇建於道光年間,民國 72 年由地方集資,兵工協助興建。廟體規模與馬祖其他的天后宮比較起來相對較小,廟身漆成黃色,色彩極為鮮豔,兩側封火山牆高聳,廟前兩對石獅,廟宇的門神為千里眼與順風耳,也甚具特色;廟旁的小祠內供奉的官福老堂公神像也別具古意。芹壁天后宮創建於清同治 12 年,在民國 68 年整修時,由鄉紳集資,北高指揮官丁之發特別派遣工兵部隊協助興建,並立有修建碑。橋仔的正乙玄壇宮也是民國 73 年由居民自籌經費,再請兵工協助興建。類似的軍民合作模式也見之於民國 79 年重建之橋仔玄天上帝廟與民國 80 年興建的芹壁趙元帥府。

 (三)莒光與東引廟宇

 東莒大埔白馬尊王廟為大埔聚落唯一之廟宇,位置在聚落西側之澳口處,創建於清道光乙巳年荔月(1845),經歷多次整修,最近一次為民國 75 年由砲兵 613 營部隊義務協助整建,廟內懸有陸軍少將雷啟英所致贈之「護國佑民」匾。東莒福正天后宮肇建於清朝,民國 72 年委請工兵重建為現貌,廟門有一對門聯,上款「福正聖德浩蕩慈恩遍霑寶島」,下款為「正國安寧巍峨聖澤祥發軍民」。室內亦有一幅對聯,上款為「國恨家仇誰不知消滅共匪定千秋」,下款為「親恩兄義一身殉感動人心傳百世」。廟中也懸有由龍虎部隊和光武部隊奉獻的「護國佑民」匾及燈塔連敬獻的「佑我平安」匾,對聯和匾額清楚地呈現出戰地與軍民信仰中心的關係。在西莒,周大王廟現貌係民國 54 年由居民集資建造,民國 79 年重建,由村內父老再集資六十六餘萬委由莒指部兵工重建,民國80年元月15日落成,除設重建捐款碑外,指揮官敬獻匾額,書寫著:「佑我軍民」。此外西莒陳元帥廟及大坪土地公廟,早年都曾由軍防協助修繕整建。

 東引也有數間廟宇由駐軍協助興建。中柱港關帝廟為民國 65 年指揮官涂遂將軍為感念關公平生忠義,撥款所建,至民國 82 年新建懷恩亭時才遷走。另外一座位於中柱港的代天府是民國 80 年指揮官劉善寧為尊重地方信仰,調派兵工協助興建,歷半年才完工。中柳的璇璣廟則為民國 78 年指揮官馬雲昇將軍調派兵工支援興建。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