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志 文化志


  標題:第一章 報紙發行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6-06-27    閱讀人次:736 )  

第三篇 第一章 報紙發行

 第一節、馬祖日報

 一、沿革

 馬祖日報前身為登步報,係紀念著名之登步大捷而誕生,每旬出刊一張,發行軍中素享盛譽。嗣後,為配合地區環境需要,民國 44 年元旦更名為馬祖日報,每日以油印發行八開一張,至 46 年8 月 26 日止。

 民國 45 年端午節,總政治部主任蔣堅忍將軍巡視高登,同行者有新聞界碩彥黃天鵬、馬星野先生,因感於油印報紙不敷官兵需求,且台馬交通不便,台北報紙運抵前線已是半個月之後的舊聞,乃有發行鉛印日報之議。[註387]民國 46 年 2 月,軍聞社社長漆高儒來馬勞軍,亦深感馬祖官兵新聞取得之不易,乃向指揮官建議創設鉛印日報,亦獲蔣堅忍將軍支持;總政治部、軍友總社各撥款 10 萬元,指定軍聞社漆社長、青年戰士報蕭社長,國防部印製廠黃廠長為籌備委員,由漆社長為召集人,並任命政工幹校第一期畢業之徐博九為執行幹事,籌辦馬祖日報。

 民國 46 年 9 月 3 日軍人節「馬祖日報」如期出刊,一份綜合新聞、專欄、藝文的完整鉛印的馬祖日報正式與讀者見面,為本縣的軍政史蹟、社會發展留下翔實的文字記錄。

 初成立時的馬祖日報,社址設在山隴附近民宅,因空間太小,隨後遷至馬港翁氏古宅,時稱「馬祖大樓」。樓房共有二層,樓上設編輯組、採訪組、和發行組,樓下為印製廠房,中央社和軍聞社亦經常派有記者在此,採訪戰地新聞。夜闌更深,樓房不停地傳出「滴滴達達」的電報的聲音,有的向後方發出前哨國軍英勇殺敵的捷報電稿,也有抄收國內外新聞的聲音。台北中央社及軍聞社工作人員從上午 11 時開始,至次日凌晨 2 時半,發出的新聞電訊總字數約 1 萬 2 千字至 1 萬 5 千字,亦即4萬8千至6萬個單碼,平均每分鐘約發出120個單字。[註398]依據周嘯虹先生的描述:「每當情勢緊張時,他們的辦公桌上,除了放剪刀、漿糊、紅墨水以外,還多了鋼盔和手槍。在沒有情況時,他們均埋頭寫稿下標題,一旦有戰況,立刻放下筆,戴上鋼盔,握緊手槍,準備參加戰鬥,一身肩負雙重任務,一方面是文化鬥士,同時也是勇敢的戰鬥員,一致為反共復國,維護民族文 化而獻身戰鬥行列。」[註399]實為當時編採人員工作之真實寫照。

 馬祖日報原隸屬於馬祖指揮部,員工均由軍中官兵調任。民國 52 年,馬祖日報遷至下腰山志清坑道右上方碉堡群。53 年 7 月 1 日起改隸「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馬祖防衛司令部政戰主任兼政委會秘書長擔任發行人,社長由軍職派任,員工為依法任用之公務人員及軍方徵調支援。54 年再遷至今國軍馬祖醫院現址,68 年 5 月遷至仁愛村廣場舊連江縣政府現址至今。

 民國 71 年元旦首次改版,國際新聞、軍事報導與地方新聞區隔分版,第二版民間新聞獨立專版,並成為新聞版面主角。74 年 9 月 3 日擴版為對開一大張半。

 民國 81 年,戰地政務實驗終止,開始實施地方自治,馬祖日報歸屬連江縣政府,縣長兼任發行人,社長由文職派任,始完全成為地方性之報紙。

 為提升報紙之品質,秉持改革創新理念,民國 81 年規劃電腦化作業,82 年 9 月 3 日起,由傳統撿字、排版、鉛印步入電腦排版作業。84 年元旦,再進行改版,大幅擴充地方新聞的版面,以期貼近地方生活脈動,達成社區報紙之目標。

 改版後的四個版面,第一版為國內外要聞版,接收中央社發佈國內外重大新聞事件;第二版為省、縣要聞,報導地方新聞資訊;第三版上半版為地方脈動,分鄉村新聞、特別專題、特別報導及星期畫頁、意見橋等,第三版下半版為生活資訊版,提供氣象、潮汐、海、空中交通時刻、醫院門診作業以及金融資訊等;第四版上半版為萬象生活版,有學生園地、軍事與文學、生活廣場、健康天地、體育影視、大千世界、醫藥新知,第四版下半版為副刊園地。

 為因應數位資訊時代來臨,快速掌握資訊傳播,馬祖日報電子報於 88 年 3 月 29 日上網,跨越空間、時間傳遞訊息,同年 9 月 3 日電子報重新改版,除每日新聞資訊快速上網外,並增設「政商服務」、「交通資訊站」、「鄉土文學」、「氣象報告」、「投稿信箱」等,以增加與讀者的互動,反映訊息萬變的社會脈動。

 民國 90 年 9 月 3 日,為更加落實社區化報紙型態,掌握社會現實,因應小三通試辦後對兩岸新聞的需求,再次調整版面;增加在地新聞,擴大四鄉五島新聞容量,開闢兩岸視窗,大陸福建新聞動態,為兩岸人民在頻繁的互動過程中,提供更多更廣的資訊。

 93 年 1 月,馬祖日報彩色版發行,除了新聞質量不斷提升之外,也為廣大讀者提供更為賞心悅目的讀報經驗。

 二、組織編制

 馬祖日報社組織編制 33 人,採精實人力作業,目前僅任用 17 人,並兼理馬祖故事館之工作。馬祖日報設社長綜理社務,總編輯 1 名,下設編輯、經理兩部門;報社於四鄉五島派任記者,掌握地方脈動,滿足民眾知的權利。

 馬祖日報每日發行量 2,500 份,除各機關學校、民間訂戶外,軍方亦是重點發行對象,為服務軍方,馬報每週一發行「柳營笙歌」專刊。

 三、編印地方叢書
第一章 報紙發行  照片
 四、歷任發行人與社長:
第一章 報紙發行  照片
 第二節、東湧日報

 一、沿革

 東湧日報原名神鷹報,創始於民國 46 年 10 月 10 日,由東引指揮部發行,發行人為歷任政戰 部主任。神鷹日報八開油印,發行量 700 份,以收音機收聽當日新聞,當日繕印,中午發出。[註400]

 民國 49 年更名東湧日報,民國 54 年 9 月,正式奉頒編制。自開辦至此一階段,都以手刻蠟紙油印方式出報。民國 54 年至 67 年 7 月,使用中文打字及電動油印,略具現代報紙雛型。民國67 年 7 月 30 日,全部改用電動四開印刷機,利用鉛字印刷,正式邁入鉛印軍報時代。除國家重大慶典增出專刊為四開四版,平日皆以八開兩版,每版十二欄之版面出刊。第一版報導國內外重要新聞,配合社論、專欄、導讀、短評;第二版以七欄報導防區新聞與部隊動態,五欄闢作「東湧副刊」刊登官兵創作之散文、詩歌、小說以及進德修業、法律知識、匪情分析、體育天地等之 方塊文章。[註401]

 民國 69 年 4 月,增購照相製版設備,成為圖文並茂之報刊。民國 71 年 5 月 12 日,由雙日刊改為日報,每日出刊四開報紙 1 張。民國 74 年 7 月 1 日,再增購鑄字機、照相製版、鉛字設備,擴增版面為 1 張半,並開始對民間發行。同年 10 月,國防部再撥贈電腦傳真機,以替代原有之舊式傳真機,使資訊管道更加便捷完備。民國 86 年 1 月 20 日,東湧日報完成電腦化排版,採電腦油
印發行。

 除發行日報外,戰地政務期間,東湧日報社並曾出版「東引畫刊」、製作「東引風情畫」、「東引風情賀卡」、「東引風情桌曆」等出版品,宣揚地方建設,介紹東引風土人情。

 報社原址位於中正堂後方,房舍於民國 67 年 2 月 1 日落成啟用。民國 88 年 7 月 17 日,遷移至東引指揮部莒山廣場下方新址。

 二、組織編制與發行

 東湧日報社置文宣官一人督導報社業務,士兵五人,負責編輯、採訪、發行等事宜。

 東湧日報分民版與軍版兩種,至民國 99 年底,每日發行 200 份。民版每日發行八開 2 張,共4 版。第一版報導國內外重要新聞及氣象資訊;第二版為地方新聞;第三版為論壇、副刊;第四版為休閒娛樂。民版每日發行約 60 份,每月收費 100 元。軍版除上述四版外另增加政令宣導、部隊活動等兩版,每月發行 140 份,每月收費 200 元。軍、民版都採單色印刷,遇有重大節日(元旦、雙十節、九三軍人節)則增張發行,並以紅、黑兩色印刷。為保存珍貴史料,報社自電腦化排版以來,定期燒錄光碟片備份,將每日報紙內容存檔。民國 89 年 7 月完成「報史館」,展示舊報紙、畫刊等史料。100 年月 2 月,報史館文物移至國軍歷史文物館收藏及展示。

 第三節、通訊社

 一、中央通訊社馬祖辦事處

 中央通訊社原隸屬中國國民黨,民國 85 年 7 月 1 日,改制為財團法人中央通訊社,成為獨立經營的公共媒體。民國 44 年,國共對峙期間,中央通訊社在馬祖成立辦事處,借用軍聞社電台通報戰地新聞,供台灣媒體採用報導。民國 70 年代之後,地區青年曹原彰、卓至臻、高炎官等皆曾擔任該社特派員。

 二、軍事新聞通訊社馬祖辦事處

 民國 35 年 6 月,國防部仿照美軍新聞工作作業方式,設置軍事新聞通訊社。民國 42 年,軍事新聞社在馬祖設署特派員辦公室,負責本縣軍事新聞之採訪與報導。民國 47 年「八二三」台海戰役期間,發佈之有關砲擊電訊,廣為後方各大報社採用,益顯該社在戰地設置特派員之重要性。該社駐馬特派員多由馬祖日報採訪主任兼任,如徐博九、謝玄雄等,馬祖日報記者嚴軫(嚴正)、 宋志富亦曾兼任特派員。[註402]

 三、馬祖發行站

 馬祖發行站,設在雲台山附近。來自台灣的報紙、書刊、雜誌、教材、畫報等運抵馬祖後,在此集散,專人轉發至其他單位,是戰地政務期間,軍民重要的精神食糧。當時在本縣可以閱讀到的報紙期刊有:中央、中華、新生、新聞、精忠、青年戰士等日報;勝利之光、新文藝、革命軍、國魂、今日大陸、政治評論、民主憲政、政戰通訊、新時代、今日郵政、革命思想、中國陸軍、中國海軍、中國婦女、婦友、國際現勢、中國一週、光華雜誌、世界畫刊、戰鬥週報、一周一事、 匪情周報等雜誌期刊。[註403]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