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志 兵事志


  標題:第一章 列島形勢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6-06-29    閱讀人次:1148 )  

第三篇 第一章 列島形勢

 從抗日戰爭結束到國共內戰前期,本縣列島曾寧靜安詳,不受內戰烈火洗劫,百姓生活起居受影響甚微。直到38 年8 月,福州保衛戰展開,國軍失利,福州敗陣,馬尾突圍,平潭轉進,本縣捲入了戰事的漩渦。從此,它孤守閩江口外,成了「反攻跳板」、「戰地」、「軍管區」,縣境居民與外界失聯,原鄉大陸親友不相往來,音訊杳然,漁夫商旅有家歸不得,妻兒不相見,列島湧進撤來的各軍殘部。島際糧秣、飲水陷入奇缺狀態,山巔海角皆是陣地、雷區。耕地受限,漁具來源斷絕,原本情同手足的兩岸連江,因國共內戰,而勢如水火。縣境陷入淒風苦雨之際,幸我軍民皆能共體時艱,相互支援,渡過一次又一次的難關。

 第一節、部隊戍守

 民國38 年8 月,福州綏署及駐守福州之第六兵團,不斷遭受共軍伏擊,號稱天下第一軍的74軍與共軍在福州、連江等地戰鬥,惟優劣懸殊,潰不成軍。17 日,福州撤守,馬尾失陷,國防部即關閉福州港口,由海軍執行關閉海港海岸的任務,馬尾海軍巡防處率「聯華」、「嘉陵」、「美朋」、「美樂」、「台南」、「焦山」等艦艇封鎖三都澳至閩江口,最後轉至閩江口南平潭島,再轉進縣境,並防守馬祖基地。

 福州失守後,三股軍事力量進駐縣境馬祖:

 首先,由「馬尾海軍巡防處」轉入,後來改為「馬祖海軍巡防處」。歸屬於台灣警備司令部,也於此時展開各項防禦工事之修建。

 其次,福建省「海上保安縱隊」由王調勳率部進駐馬祖,並延伸防禦東引、西洋、浮鷹、北礵等島。

 直到9 月,東南長官公署發佈派陸軍第207 師第620 團及621 團之第一營進駐馬祖。

 福州戰後結果:福州地區為共軍所有,馬祖各島為國軍駐防,而74 軍殘部成了駐足馬祖不到一個月的過客部隊。

 一、馬尾突圍

 民國38 年8 月12 日下午5 時,馬尾海巡處吳志鴻處長(後轉進平潭) 接悉福州綏靖公署電話:三都澳的解放軍向國軍猛烈攻擊,國軍陣地岌岌可危。鑑於三都澳區域廣大,共軍兵力配備態勢不明,電請「泰安艦」前往支援作戰。

 8 月15 日,國府東南軍政長官陳誠由臺灣抽調新軍第52 軍25 師一個加強團及附屬山砲一連增防馬尾,保障臺灣與馬尾間航道安全。

 8 月16 日清晨,「永勝」號突圍駛離福州馬尾,10 時,馬尾後山海軍彈藥庫中彈爆炸,共軍砲兵擊沉從臺灣開來增援的運兵船「建國號」。馬尾下游一帶江岸均為共軍控制,馬尾成了絕援孤守之勢,時被困於馬尾港艦艇「台南」、「海光」、「焦山」三砲艇及「泰安艦」和「永嘉艦」,為避免無謂犧牲,奉命撤退,而碼頭來不及撤退的物資堆積如山,以及1 艘停泊在馬尾港中滿載物資運往台灣的商船「隆順」號,來不及起錨。

 8 月17 日海軍「泰安艦」帶著74 軍勞冠英軍長所帶的殘部,由馬尾撤退抵馬祖島,首批抵本縣的74 軍殘部,不及三週就奉命開往平潭島整編,參與「平潭保衛戰」。

 「817」成了福州失守日(中共以此日為福州解放日,將福州市區一主幹道訂名為八一七路,以為紀念)。

 9 月1 日 首批「正規軍隊」進駐本縣,東南長官公署發布陸軍207 師上校副師長周中峰及上校團長江學海,奉命率620(加強)團及621 團第一營,與師搜索連進駐馬祖,擔任防務,並成立「馬祖指揮部」,屬台灣警備司令部節制。

 9 月4 日 海軍總司令桂永清電飭馬尾海軍巡防處,即刻遷駐馬祖或長岐島(今北竿),加強閩江口巡弋、封鎖及艦艇補給等任務。馬尾海軍巡防處處長關鏞上校率「聯華」、「嘉陵」、「美朋」、「美樂」、「台南」、「焦山」等艦,關閉閩江口,防守馬祖、長岐(北竿島)基地及臨近島嶼與海域。

 二、平潭轉進

 民國38 年6 月 東海艦隊由第一艦隊司令劉廣凱負責封鎖東海海域,嚴禁所有外籍商輪船隻駛入共軍控制的區域。

 8 月 福建省綏靖公署代主任湯恩伯電告所有艦隊集中平潭,由第二艦隊司令黎玉璽負責指揮,協助第六兵團固守平潭島,同時電「太和艦」駛赴平潭島增援。

 9 月7 日 湯恩伯總部為增強平潭防衛,令第74 軍殘部軍由馬祖開往平潭島,整編為第51 師,並納入第73 軍建制。湯部令73 軍軍長李天霞兼平潭列島防守司令,由兵團司令李延年坐鎮平潭督導。《平潭島戰鬥 P.3》

 9 月14 日 平潭島遭共軍全面包圍,並強行登陸,國軍第六兵團73 軍轉移牛山島(位平潭島東南角),其餘官兵則轉向平潭島東方東庠島集結,準備撤往馬祖。《韓祥麟 海軍艦隊發展史(一)國防部史政局印 民90 P.626》

 9 月16 日晨 第二艦隊司令黎玉璽率同「太湖」、「太和」和「永嘉」三艦前往平潭助戰,但平潭觀音澳和蘇澳已失守,第六兵團司令李延年及第73 軍、51 師(74 軍改編) 約6000 餘人,遂由「太和」、「永嘉」兩艦掩護轉移平潭島東方的東庠島集結,當晚即撤運至馬祖。《韓祥麟 海軍艦隊發展史(一) 國防部史政局印 民90》

 9 月17 日 第6 兵團司令李延年及73 軍軍長李天霞,率部5000 餘人,另由「太和艦」及「天平輪」一併撤運馬祖。《海軍艦隊發展史(一)》

 38 年,馬尾突圍,平潭失守,國軍轉進後,本縣莒光鄉居民仍然與閩江口岸沿海活動頻繁。尤其,莒光列島與大陸長樂縣沿海仍進行著轉介走私,時物資乃依賴大陸。直到39 年4 月8 日,平潭、廈門爭奪戰結束,中共宣佈封港才停止。從此,馬祖與福州沿海原鄉臍帶切斷,音訊全無,頓成了「鎖島世界」。

 第二節、海上保安縱隊

 民國38 年8 月,大陸失守後,以閩江口川石島為基地的「福建省海上保安第一縱隊」(暫編),又稱「東海部隊」,白犬(莒光鄉) 居民稱之為「海保部隊」,由大陸撤退來到本縣北竿和莒光島,由福建省主席兼福州綏靖主任朱紹良上將派福建省調查站主任王調勳為司令。

 民國39 年,馬祖指揮部以「閩保縱隊」稱之。該部固守馬祖列島(南、北竿),並增援白犬,時閩保縱隊固守白犬、西洋、浮鷹、北礵、岱山(實為嵛山或台山)、東引諸島防務。形成連鎖防線,突擊總隊駐守高登,作北面之監視前哨,這年政府改編其為「福建人民反共突擊軍」。

 民國40 年,為因應國軍游擊部隊番號調整,將「福建人民反共突擊軍及海上保安第一縱隊」番號撤消,改稱為「福建省反共救國軍閩北地區縱隊」。由王調勳擔任司令,副司令林滄圃、陳毓輝,參謀長林蔭,副參謀長何善寶、辦公室主任宋曦(原平潭縣長)、政治部主任魏耿,下轄五個支隊為「發展部隊」,隸屬國防部大陸工作處(保密局) 指揮。

 第一支116 縱隊:隊長黃玉樹率隊進駐烏坵。

 第二支117 縱隊:隊長翁廷本主力駐守西莒。

 第三支118 縱隊:隊長王仁貴為指揮官,楊忠泰副指揮官,主力進駐東引列島,並由張星祥擔任東湧區公所區長,時黃星華、林英、林守淑皆屬軍需幹部。岱山(台山) 防守處主任翁金谷,部份兵力滲入內地活動。副支隊長陳逸民率一部官兵戍守東莒島,並兼海上突擊指揮所指揮官,莊大志、林誠仁為副指揮官。第三支第二大隊王福明主任擔任,一個中隊以及薛成軍獨立大隊,計兵力420 人,帆船30 餘艘,小汽艇2 艘,輕重機槍7 梃,防守北礵列島,嵛山島為獨立支隊長王純惠率部100 多人防守(38 年10 月淪陷)。

 第四支119 縱隊:隊長魏耿部留守西莒島,部份轉進北竿北方的西洋島。

 第五支120 縱隊:支隊長翁秉乾及林雄琦進駐西洋島,浮鷹列島為高雲飛大隊,獨立分隊及「閩浙邊區反共挺進隊」,計200 多人。直到民國42 年7 月,該二島被中共攻佔,再轉進東莒島,翁為東莒指揮所指揮官,周維新為副指揮官。

 各支縱隊分佈莒光、高登、東引、四礵、浮鷹、台山各列島。形成長方形連鎖陣線,以扼閩海門戶,封鎖閩、浙海路,並和戍守南、北竿的陸、海軍正規軍聯合防守馬祖。

 而分布在莒光島上的這支隊伍,其成員有情治人員、有各軍事院校滯留福州學生,有來自八閩的士、農、工、商及漁民子弟,有抗日戰爭經驗等成員,素質良莠不齊。雖然尚未得到正規軍隊的番號,但他們卻開始在西莒島青帆港,建造城牆,向西蓋到「澳仔」,澳仔乃艋寮之地;向東達「棋盤腳」,棋盤腳乃險峻峭壁處;城門稱「成功門」。他們在海島建立基地,雖物資、武器不足,又無薪餉,在饑寒交迫下,卻能臨危不亂、堅持不懈,值得稱頌與敬仰。

 這支隊伍,聚集各列島,再就地形地勢構築散兵坑、交通壕、簡易碉堡等防禦工事。在美國「西方公司」協助下,裝備方面擁有手搖收發報機、美式無線電話機、有線電話機,美式75 無後座力砲及42 迫擊砲。隊伍也擁有了機帆船總隊或巡艇,像海級的「海堡」砲艇(航海官千夏生)、「海雄」(艇長吳榮華)、「海英」(艇長魏德清)、「海域」和「海慶」(艇長莊德);洋級的「南洋」(艇長陳東)、「北洋」(艇長林丕龍),江級的「江安」(艇長念克河)、「江元」(艇長林壽山)、「江台」(艇長黃朝欽)、「江泰」(艇長林祖木) 及「德明」機輪;載重四百噸的帆船計35 艘、漁船等數十艘,船上並配備有輕、重機槍。

 在西莒島期間,巡艇隊員先後擄獲「源豐」、「新滬」、「中民」、「鼎順」、「海康」、「建亞」、「海俊」、「通業」、「江安」等運輸船及物資。並將所獲船帆編入機船總隊,直屬總部節制,由林滄圃副司令兼任總隊長,周可寄、林正乾為副總隊長。但由於早期沒有薪俸、糧秣的取得,必須靠突擊大陸和海上船隻,「因糧於敵」奪船於敵方。其所屬突擊隊員穿著短褲,腰間插把短刀,由美國西方企業公司協助訓練,供給武器和彈藥,配合諜報人員潛赴大陸,蒐集情資。

 「海上保安縱隊」,在莒光列島一面種植地瓜、蔬菜,增加生產;同時,飼養山羊、家禽以佐糧食,這支號稱「閩北地區縱隊」,番號幾經多次改稱,曾隸屬台灣警備司令部,再改屬台灣防衛司令部。其組織系統設作戰處、通訊隊、砲兵隊、五個突擊縱隊、一個輪機總隊,還在西莒島青帆澳設有信號台一座,負責與進出港及海面船艇聯絡。轉進白犬(今莒光) 島及閩東北各島嶼期間,雖然失去了西洋、浮鷹甚至台山島,但也為國家守住白犬及東引島,其功不可沒。

 民國43 年4 月,福建反共救國軍裁撤,「閩北地區縱隊」改編為45、46 兩支隊,仍駐守白犬島待命。7 月調台撥充陸軍第四軍,及其他單位,結束該軍番號,而閩北地區司令部改為閩北工作處,直屬國防部情報局指揮,林蔭為閩北處首任處長,黃紹良為副處長。

 該縱隊臨危授命轉進馬祖列島,曾經飢寒交迫,亦無裝備薪餉,甚至部份隊員為蒐集情資,潛赴大陸,為國捐軀,可歌可泣。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