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志 社會志


  標題:第四章 民主運動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6-06-12    閱讀人次:587 )  

第四章 民主運動

 本縣自國軍進駐,實施軍管,由於位於前線,一切以軍事為優先,並實施比臺灣更嚴格的軍事戒嚴,民主運動長期遭到壓制。民國76 年7 月15 日臺灣地區解除戒嚴,民主運動風起雲湧,本縣少數知識份子受到臺灣民主運動的啟發與鼓舞,從東引鄉開始展開連署,提出解除戰地政務、開放入出境管制等多項要求,連署活動隨後延伸至南、北竿兩鄉,期間雖經軍方打壓,但民主火苗仍繼續蔓延。

 臺灣方面,任職民生報的旅臺鄉親曹原彰,也開始串連金、馬兩縣旅臺鄉親,主導、策劃於77 年8 月23 日在臺北市發起「823 金馬民主遊行」,成為金馬民主運動之先聲。80 年5 月1 日李登輝總統宣告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國防部卻逕自宣布金門及本縣實施二度戒嚴,金馬民主運動人士再度串連,發起「507 反對金馬二度戒嚴」活動,從5 月7 日起,靜座、夜宿立法院群賢樓大門口11 天,迫使國防部收回成命,解除金馬二度戒嚴。

 第一節、請願

 一、金馬團結自救會請願

 臺灣地區解嚴後,由北金門旅臺鄉親翁明志、陳振堅與本縣北竿旅臺鄉親王長明等人組成「金馬團結自救會」,於76 年8 月21 日率十餘人赴臺北縣新店市福建省政府請願,提出金馬解嚴、開放觀光、實施地方自治等多項訴求,揭開金馬民主運動的序幕。

 10 月9 日他們再組織「金馬人民請願團」赴立法院、行政院、監察院陳情,要求開放電話直撥、開放民航、取消金馬幣等多項訴求。次年,翁明志、陳振堅與王長明等三人都被國防部列入「黑名單」,拒絕核發金門與馬祖入出境證件,遭限制返鄉。

 二、東引59 人連署請願

 民國76 年9 月18 日,由東引鄉親劉家國、劉增建、林金聚、林金順、林清壽、林日福等59位民眾連署請願書,向東引鄉公所、東引指揮部、總統府、行政院、立法院及福建省政府等機關單位請願。

 請願訴求如下:一、取銷「金馬地區戰地政務實驗」,回歸憲法,實行地方自治(縣長民選、成立縣議會)。二、取消金馬幣,通用台幣或頒行國幣。三、解決交通問題,增加往返臺馬(金)地區交通船航次,建造足夠噸位之新船、開放飛航臺馬(含東引)民航客機、於基隆港建造往返臺馬地區的候船大樓。四、開辦臺馬(金)之間直撥電話業務,為地區居民提供服務。五、簡化入出境手續,凡設籍金馬地區之居民,可以用身分證取代往返證件。六、停止徵收非法、變相之「規費」。七、開放金馬列島觀光,以繁榮民生,增加就業機會。

 請願人:劉家國、劉增建、林金聚、林金順、林清壽、林日福、莊美倫、陳杭輝、鄭龍飛、林宏春、吳雲清、陳國慶、張永江、袁明灼、劉春光、林利民、蔡亨平、林利俊、陳仁官、劉明光、陳玉生、楊麗生、許其光、楊炯堂、許其寶、林勝棠、劉禮銀、蔡行春、劉偉庭、陳興俤、邱旺泉、劉家發、劉惠林、曹秀萍、林百建、楊雲成、陳國華、劉德欽、劉水官、林光東、張萬利、嚴家寶、陳學勇、林雪卿、林淑金、張麗卿、謝梅英、陳鶯英、張永隆、謝孔國、劉佃佃、陳溫楠、林國興、陳順福、張永年、郭麗卿、張巧純、謝孔忠、陳振利等59 人。

 三、南北竿83 人連署請願

 民國77 年1 月12 日,由本縣鄉親劉家國、陳瑄健、李秀華、林善清等83 位民眾連署請願書,要求:一、立即廢除「金門、本縣戰地政務實驗辦法」,回歸憲政,實施地方自治。二、迅速成立縣議會,以發揮制衡行政機關之作用。三、迅速舉辦縣長民選,還政於民。四、落實「三民主義模範縣」之政策,以完成蔣公之遺訓。

 連署期間,發起人劉家國在南、北竿遭警員跟監,因戒嚴地區禁止請願,請願書被縣警局沒收,但副本由北竿青年張文財藏在懷孕的妻子林淑芳身上,偷帶出境,向行政院、立法院、監察院等中央單位請願。

 請願人:陳瑄健、李秀華、劉家國、林善清、曹常斌、林平鑒、張文財、林正明、陳火蓮、曹春玉、蘇美寶、曹依好、林貽源、游桂香、陳開壽、陳奕顯、陳清文、江善通、陳秀忠、陳壽明、林通全、楊建安、林明華、林天民、林平錞、陳寶忠、孫德祥、陳春開、陳有德、林貽德、王禮光、陳昌蔚、莊秉諺、陳善清、陳照仁、陳端利、劉進豪、楊麗玲、曹以標、林淑婉、丁瑞雲、王詩旺、溫莉娥、葉子長、陳欽鑑、林正明、林樹清、林慶官、陳師玉、林雪嬌、李珠梅、陳美貴、黃鵬文、曹金玉、陳書雄、陳貞妹、曾林官、謝月英、陳番妹、鄭鴻生、林梅香、林平雄、周裕坤、李銀官、張華妹、曹玉梅、曹瑞芝、陳應春、陳菊花、陳春玲、陳春香、曹碧嵐、陳玉萍、曹鳳珠、周正勇、周天利、陳艾珍、張金勇、曹祥泰、劉德龍、楊秀蘭、曹秀蓮、王清勇等83 人。

 第二節、街頭抗爭

 一、八二三金馬民主遊行

 (一)緣起

 民國76 年7 月15 日臺灣地區解除戒嚴,民主運動風起雲湧,旅居臺灣的金馬知識青年受到臺灣民主運動的啟發與鼓舞,開始串連、投書、發行刊物,推動金馬地區解除戒戰、終止戰地政務、實施地方自治。

 (二)經過

 民國78 年8 月19 日,由金馬旅臺鄉親曹原彰、翁明志等人組成的「金馬愛鄉聯盟」,邀請立法委員康寧祥、趙少康,及學者楊國樞、李鴻禧等人,在臺北市舉辦「金馬問題面面觀座談」,為8 月23 日的金馬民主遊行進行暖身。接著,隨即又於8 月21 日在臺北縣中和市舉辦「我的家鄉是戰地」演講會,動員鄉親,出錢出力,踴躍參加遊行。

 8 月23 日,由金馬鄉親曹原彰、劉家國、林平銀、劉秋貴、曹淑官、王長明、卓至臻、董志謀、陳明泰、陳振堅、翁明志、黃積軍等率領,約五百餘人組成的「823 金馬民主遊行」隊伍,在臺北市中正紀念堂集合、出發,遊行隊伍繞行立法院、監察院及行政院,最後回到中正紀念堂。中午,部分遊行民眾再轉往新店市的福建省政府,向省主席吳金贊陳情。

 這次遊行提出終止戰地政務、解除戒嚴、電話直撥、解除入出境管制、改善交通、歸還軍方佔用土地等十大訴求。

附表:金馬愛鄉聯盟民主運動紀要
第四章 民主運動  照片

 二、五O七反金馬二度戒嚴

 (一)緣起

 民國80 年5 月1 日李登輝總統宣告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國防部卻授權金馬兩地司令官逕自發佈金門、馬祖繼續戒嚴。此事件除在立法院引發「程序不當」爭論,並引起金馬臺各界對金馬是否繼續戒嚴的強烈關切。以「金馬愛鄉聯盟」為首的五個金馬團體發起「507 反金馬二度戒嚴」運動,赴立法院陳情、靜坐、夜宿、旁聽、向立委獻花、舉辦公聽會、民俗表演及燒毀迷彩服等活動。

 從5 月7 日開始,進行至5 月17 日,長達11 天的反對金馬二度戒嚴請願與抗爭。

 (二)經過

 包括金馬愛鄉同盟、連江縣政諮詢代表、金門縣政諮詢代表、金門旅臺大專同學會、《金門報導》等民間團體發起的「507 反金馬二度戒嚴」活動,公推金門諮詢代表黃積軍擔任總召集人,連江縣諮詢代表劉家國與臺北市議會副議長機要秘書張福美共同擔任副召集人,本縣旅臺鄉親劉秋貴擔任發言人。

 請願代表30 餘人於5 月7 日上午8 點在立法院群賢樓大門口集合,開始綁頭巾、拉布條、貼海報,並展開請願、呼口號、靜坐等活動。請願代表提出十大訴求:一、金馬即刻解嚴、回歸憲政。二、軍民分治、還政於民。三、縣長民選、組織議會。四、金馬完全開放觀光。五、開放金馬空中飛航。六、撤銷戰地政務委員會。七、保障金馬基本人權。八、廢除戰地單行惡法。九、開放媒體採訪金馬。十、制訂戒嚴追認程序法以防軍人濫權。

 反金馬二度戒嚴運動自5 月7 日進行至5 月17 日,晚間夜宿立法院群賢樓大門口。赴立法院陳情首日,除了進行請願、呼口號與靜坐外,陳情代表一度與大批警察發生激烈肢體衝突。5 月14日,金門旅臺大專同學會30 餘位學生代表準備了500 朵鮮花獻給立委,要求立委不要成為歷史罪人,請投金馬戒嚴追認案的否決票,並在立法院門口表演「金門恩主公出巡─反對金馬戒嚴」街頭劇,女學生穿著自衛隊迷彩服踢正步、焚燒迷彩服,宣告「戒嚴與軍管同時結束」。

 5 月16 日下午,國防部副部長陳守山接見陳情代表作出善意回應後,陳情代表於次日整裝回家,但發表聲明:「請願結束,不代表抗爭結束」。

附表:507 反金馬二度戒嚴活動紀要
第四章 民主運動  照片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