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志 觀光志


  標題:第二章 風土人文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6-06-13    閱讀人次:528 )  

第二章 風土人文

 第一節、開拓史略

 自16 世紀大航海時代以來,本縣緣於其海上位置,扼守閩江口,不僅是船隻駛入福州必經之地,也是西人揚波東來與海船下南洋、往返日本、琉球的航道指標。因此歷來本縣各島是省城福州的海上藩蘺,其動靜攸關福州安危。明清以後,即以竿塘、東沙、白犬、東湧等名稱登載於航海針經圖簿與海防圖上。清乾隆以後,福建沿海漁民由暫時棲息進而定居島上,閩東日常生活與宗教禮儀亦隨之移入,而逐漸成為島上居民之信仰與習俗。

 民國90 年始,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陳仲玉與劉益昌兩位教授,主持「第六期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計劃」,於東莒島熾坪隴進行考古,發現許多紅色細砂繩紋陶片,出土遺物尚包括石器、陶器(片)、貝殼、及動物骨骼等。經碳14 鑑定,遺物年代距今約6000~4000 年之間,證明在史前4000 年左右,已有人類在東莒島活動。

 民國100 年9 月至12 月,由陳仲玉博士主持的馬祖考古隊,兩度進行「亮島」島尾1 和2 號遺址挖掘,在軍事管制區亮島1 號遺址,發掘出一具人體遺骨,命名為「亮島人」,是人類考古學界重要發現。「亮島人」的出土,不僅是本縣考古的重大發現,將本縣歷史上推至距今8300 年前的石器時代。也可說明亞洲大陸東南一帶應是原南島語族的祖居地之一,也因此開啟了本縣與世界南島語族接軌的可能。

 南宋孝宗淳熙年間(1174 年- 1189 年)福州的地方志《淳熙三山志》,記載了南竿與北竿兩島。

 南竿鐵板(仁愛村)大王宮的石碑記載:「林酉才喜捨中統鈔二十貫」。林酉才捐款建廟,證明早於元朝期間,南竿已有聚落形成。[15]


 明代以後,東南沿海地區長期為倭寇所擾,形勢無常,明、清朝廷時有撻伐圍剿,島上亦陸續有沿海居民移居屯集,耕地捕魚,漸成村落。

 民國22 年,國民政府於本縣推行保甲制度,南竿設聯保辦事處;[16]
次年,福建省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王伯秋著手編組各縣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南竿牛角、北竿塘岐之鹽倉,下轄西洋、東湧、南竿、北竿、大坵、小坵、高登等島嶼。

 民國26年,日軍侵華,國府抗日軍興,福建沿海勢力為余宏清、林義和、張逸舟等人率眾把持,抗戰勝利前後,為國軍收編。[17]


 民國38 年2 月福州成立綏靖公署,馬祖列島亦列入綏靖地區,「福建省海上保安第一總(縱)隊」(即東海部隊或簡稱海保部隊),進駐列島。同年,國民政府退守臺灣,陸軍第74 軍撤退至本縣,在南竿福澳登陸,旋即於9 月7 日移防平潭。[18]
9 月1 日,隸屬臺灣警備司令部的「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成立。[19]
民國39 年12 月15 日於牛角澳(復興村)成立「馬祖行政公署」[20]
從此,馬祖列島與大陸分屬國共兩黨,兵戎對峙,交通往來徹底隔絕。

 民國45 年6 月23 日,國防部頒佈「金門馬祖地區戰地政務實施辦法」,並於7 月16 日成立「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10 月15 日正式實施,進行軍政一體之戰地政務體制之實驗。81 年11 月7 日,馬祖防衛司令部發佈命令:「茲宣告馬祖地區自81 年11 月7 日零時起解除臨時戒嚴」。此一歷史性文件宣告實施長達36 年又23 天的戰地政務正式終止,本縣開始實施地方自治。[21]


 在反共復國的年代,本縣成為保衛臺澎的戰地前線,軍管戒嚴下的列島,氣氛肅殺,建設落後,儼然是冷戰時代的蕭瑟邊城。然而近半世紀的軍管統治,卻意外保留了本縣純樸自然的山色海景、石屋聚落。隨著解除戒嚴,地方自治與開放觀光,本縣因軍管遺留下的軍事建築,傳統閩東建築與獨特之風土人情,以及兼具壯闊與秀美的山海景觀,卻成了島嶼豐厚的觀光資源,吸引眾多臺灣乃至於國際人士觀光旅遊,而此邊陲島嶼也正快速地褪去軍事色彩,破繭蛻變為海上的桃花源。

 第二節、風俗信仰

 一、信仰源流

 福建民間信仰文化發展,起源於秦漢以前的閩越人自然崇拜和原始巫術流傳,到宋元時期,民間本土神祇信仰蓬勃,延續到明清以後,蔚為獨特的信仰文化。

 本縣居民大多來自福建沿海,長樂、連江與福州一帶猶多。原鄉的民間信仰文化也隨著移居而引進,但也有部分神祇屬於本縣各島居民對神鬼的敬畏而建廟祭祀。

 南竿地區祭拜的神祇主要為,白馬尊王、媽祖、五靈公、華光大帝、玄天上帝、臨水夫人等為具影響力的地方神祇。

 北竿地區除了祭祀媽祖、臨水夫人、五靈公、白馬尊王等在本縣各島頗具影響力的地方神祇之外,另外拜祭祀蕭王府、水部尚書公、楊公八使、鐵甲將軍等為北竿地區獨有的神祇信仰。

 莒光地區主要祭拜白馬尊王、媽祖、五靈公等神祇,地方特有的神祇崇拜有胡將軍、陳元帥、井邊將軍、周大王、蕭隍爺、彣大王廟、趙大王等神明。

 東引地區除了祭祀媽祖、臨水夫人、五靈公、白馬尊王、關公,地方特有的神祇有張將軍、朱大姐、烏吉總管、犁麥大王等神明。

 二、廟宇分布

 (一)廟宇與神祇

 本縣四面環海,先民多從閩東沿海一帶移居,以捕魚維生。為求海象平靜,漁獲常豐,先民於各村澳口建廟,祭祀神明,祈求風調雨順,四季平安。有些村落一村數廟,祭祀不同神明;有些一廟數神,共置神案供村民膜拜祈福,使得本縣各村祭祀的神明與廟宇密度堪稱台閩第一。祭拜的神明約可分為:

1. 英雄人物:如白馬尊王、關聖帝君、陳元帥等。
2. 保護神:如媽祖娘娘、臨水夫人等。
3. 民間神靈:如五靈公、朱大姐、鐵甲元帥等。

 廟宇的建築形式,除珠螺玄天上帝廟等少數廟宇以素樸的青石搭建,大多色彩鮮艷,以大紅為主,飾以深黃或亮藍,非常顯眼。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風行於浙江、閩北、閩東一帶的「封火山牆」。這些廟宇建築,經過時間的沉澱,演變至今,封火山牆的作用不再只是防火,它豐富多采的樣式,高低錯落起伏的變化,配以牆簷誇張的彎曲,昂首伸向天空,已經成為本縣廟宇建築的最大特色。

 民國97 年落成的南竿牛角五靈公廟,是本縣佔地面積最廣,唯一有中庭天井的閩東廟宇。廟宇整體以紅色為主調,主殿因祭祀武神陳將軍和文神五靈公之故,山牆部分採火型封火山牆,取其誇張的陽剛張力,部分則採水型封火山牆,取其似水的溫文柔軟,同一間廟宇而有不同造型意境的山牆,極為特殊。

 (二)廟宇分布

1. 南竿鄉

2. 北竿鄉

3. 莒光鄉

4. 東引鄉

 三、民俗活動

 (一)祈夢

 位於芹壁半山腰的龍角峰五靈公廟,外觀為傳統的花崗岩造型,主殿祭祀五靈公,右祀楊公大人,左祀的觀音菩薩備受當地婦女崇祀。據稱婦女不孕或遇事困惑,有求必應。因此每年農曆正月二十九日,欲祈夢者當日茹素持齋,於傍晚6 時攜帶簡單被褥宿於神案前,當夜會有神明托夢降旨,「夢兆」不斷出現,醒後立即由專人擲筊問神解夢。據說相當靈驗,因此吸引北竿鄉,甚至外地人夜宿芹壁龍角峰五靈公廟,以祈得夢,預示未來。

 (二)扛乩

 「扛乩」儀式盛行於北竿,清末光緒年間由泉州移居本縣的「南人」傳入[22]
,是馬祖列島閩東文化信仰中的極為特殊的宗教活動。本縣居民稱抬神輿為「扛乩」,由四位「轎腳」抬著降有神靈的小輦轎,求神問卜以解困惑。

 儀式開始,首先由問事的信徒焚香祈求神靈降至輦轎,神輿在供桌上寫字畫圖顯示神旨,再由「桌頭」譯解。經由「扛乩」傳達神意,居民以為十分靈驗,逐漸成為廟會的主軸。據統計,北竿的乩超過20 座,和北竿居民的生活密不可分。

 「扛乩」的儀式流程與盛行於臺灣南部的「起乩」截然不同。神輿的造型、抬乩者的步伐、降靈後滿場飛奔的激烈,再加上一旁鑼鼓點子與鞭炮助陣,非常震撼人心。「扛乩」除了仍是庶民與神明溝通的橋樑,也成為北竿地區一幅獨特的民俗風景。

 第三節、語言文化

 閩語是漢語方言之一種,通行於福建省、臺灣省、海南省大部分地區以及廣東潮汕地區;就使用人數及流行區域來說,閩語中最重要者為閩南、閩東兩大方言。閩東方言區的代表語言統稱福州話,流行於閩江流域中下游(包括其支流大樟溪和古田溪流域)至入海口一帶,涵蓋11 個縣市,分別是福州市區、閩侯、永泰、閩清、長樂、羅源、連江、福清、平潭、屏南和古田等地[23]


 福州話來源多元,學者專家多認為其底層應是古越族的語言,魏晉之前的早期移民帶來古吳語和古楚語,至唐末五代就已定型。福州話當地人稱之為「平話」,即平民百姓說的語言,聲母有15 個,韻母48 個,聲調有8 音,發音精巧複雜,且會因地域差異造成聲韻變化,而有同音異物,或同物異音的現象。[24]
近代以來,由於交通便捷,社會演進,知識量暴增,國語中的新詞更是大量的納入,甚至英、日等外國語也被吸收,共同構成了現代福州方言。

 由於福州地處東南一隅,歷來遠離政治與文化中心,語言交流較為封閉停滯,卻也使得福州話保留了許多古代漢語。例如:福州話至今仍稱鍋為「鼎」,筷子稱「箸」,夜晚稱「暝」,站立叫「企」,稱蛋為「卵」,下雨與起霧分別稱為「掉雨」與「落霧」,感謝說成「起動」等,這類精準而又古雅的語詞,在福州話裡所在多有。此外,福州話計數動物的量詞,不論是一隻狗、一匹馬、一尾魚或一條蛇,都可說成一頭狗、一頭馬、一頭魚、一頭蛇;以及韻母隨聲調不同而有緊音與鬆音的變化;這些獨特的語言表達,豐富了語言內涵,但也使得初聽福州話的外地人,覺得難懂難學。

 本縣四鄉五島自古以來都屬大陸管轄,早期移民大多來自長樂、連江與福清等地,共通方言為福州話,是以本縣居民自幼講福州話,並以之為母語。民國38 年以來,由於國共對峙,兩岸分治與長時間的隔離,本縣居民通行的福州話,因為語音的聲韻母音變規律、字音變讀或是詞彙方面,都隨著社會的演變而擴充成長;在各自發展下,與福州地區及大陸沿海通行的福州話,也產生了相當的差異。

 本縣講福州話族群中另有少數家族來自閩中莆田、仙遊,以及閩南泉州一帶,本縣居民稱為「南人」,散居在橋仔、塘岐與南竿牛角村,操莆仙話、閩南話,在一片福州話中相當特殊。因生活需求,「南人」也學講福州話,基本上是雙聲帶,但第二代以後多數只會說福州話。戰地政務期間,為了便於軍方與民間的溝通,一度禁講福州話,鼓勵說國語(普通話)。近年來,由於本縣人口大量移往臺灣就業、求學,國語成為本縣的強勢語言;而隨著開放觀光,及在台謀職生活之地區民眾日多,能操持流利台語的鄉親不在少數,反而是本縣母語─福州話逐漸式微,年輕一輩不太說甚至不會說,母語之發展不免令人擔憂!

 第四節、建築與工藝

 本縣各島四面環海,居民多以捕魚維生,島上之基岩主要為火成岩及變質岩,岩石以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為主體,再加上夏日多颱,冬季北風凜冽,環境氣候與閩南地區不同,民居建築形式及構造材料也與閩南建築迥異。

 為了出海捕魚以及商船往來之便,本縣民居多依山面海,從澳口開始,沿山坡地勢,櫛比鱗次,起落有致。早期民居大多就地取材,以石頭搭配木材興建,少部分富裕人家則從對岸購置上等石材、木料,聘請專業師傅進駐建屋,一棟棟或大或小矗立海邊、山腰,顯得蒼茫又秀麗。

 南竿的津沙村、北竿的芹壁村、東莒的大埔與福正,是本縣傳統民居保存較為完善的聚落。

 芹壁村門牌號碼為芹壁村14 號的古厝,俗稱「海盜屋」,構築形式完整,石材與木料保存良好,樓梯、樓板形式古樸,屋簷彩繪石雕,屋頂石獅盤踞,是本縣極富特色之傳統民居。

 一、建築形式

 (一)屋頂型式

 本縣傳統民居屋頂型式有四落水及二落水兩種。四落水即是五脊四坡頂,這種屋頂型又稱「廡殿頂」,是民國初年以後仿造西式別墅而採取的西式建築,民間又稱「番仔搭」。本縣為海島的地形,自然環境惡劣,為了冬季防風,簷口不出挑或以女兒牆壓簷,屋坡緩(約只作3分水,即一尺升3吋)是其最大特色。另外並以石塊、條石壓放在屋瓦上,或以灰泥封住簷口皮瓦,防止狂風掀瓦。

 (二)立面型式及牆體構造

 民居立面為防風、防雨甚或防盜的考量,多以石砌承重牆為主,少部分民居立面完全為木結構,建於街巷,窗櫺木條可拆卸,二樓設美人靠(鵝頸椅)。多為二層樓構造,通常一、二樓正面均開門。牆體砌築有亂石砌、人字躺、工字砌等。牆線呈上部向內收分,下部向外傾斜的弧線造型,以增強穩固性。二落水兩坡頂構造之民居,左右夾以厚重山牆,山牆型式以人字型、蝦蛄形及馬鞍形為主。廟宇色彩強烈,以火焰形與馬鞍形山牆搭配,在聚落特別顯眼。

 (三)特殊構造與牆飾

 本縣傳統民居多為石造,整體予人質樸之感,沒有過多的修飾,但仍有部分民居屋頂女兒牆以磚砌成鏤空圖案或重疊線腳,轉角作短柱,在樣式上受到近代建築的影響,具有洋樓的趣味。

 門楣上方砌築一段擋雨牆,以防雨水直接流下,兩側有鯉魚吐水口,將雨水導至魚口流下,形成「雙鯉吐水」的景象。有些房屋屋脊雕塑脊獸以趨吉避凶,亦有放置於屋頂四角。

(四)門窗形式

 門窗多以石為楣的平拱形式,有時亦可見以磚或石砌築成半圓拱,講究者並以牙子砌作為窗楣的裝飾。為了防盜,一般民居窗子開口極小,正門常安裝腰門,防雞鴨進入,或孩童走失。門臼以石雕成,直接崁入牆體。門框兩側常見雕成魚形、瓶形與葫蘆形的香爐,與石門柱一體成形,或以灰泥塑成,極富巧思。

 (五)平面與空間配置

 聚落腹地狹小,山形陡峭,最常見的是三面或四面砌築厚重石牆的長方形平面單棟石屋。偶而亦可見曲尺形或左右長短不對稱的三合院因應地形而建。室內格局一般為三開間,祖廳位於中軸,如果是二層樓則位於二樓,左右則以木屏分隔為室,廚房多位於突出的側屋。屋外隨意設置的石欄杆或石桌椅、石磨、矮牆等,也可晒魚乾、衣物、種植瓜果等。[25]

 (六)封火山牆

 本縣傳統民居的二落水屋頂,兩側山牆較屋頂為高,牆頂以馬鞍形或蝦蛄形曲線構成,亦有採用弓形、平行階梯形,這與江南傳統建築中以直線型的直角階梯式山牆為主的特徵迥然相異。

 由於本縣各島缺少平地,傳統民居大多依山而建,昔日民眾就地採石築屋,花崗岩砌成的石厝,依山坡地勢,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封火山牆開展的優美曲線伸向天際,自然形成活潑、輕盈、豐富而多變化的村落風貌。[26]

 二、民間工藝

 傳統民間美術中的剪紙與燈籠,在本縣一直傳承至今。

 剪紙又稱「剪花」,是本縣傳統婦女所學習的女紅之一。剪紙使用在常民生活,如裝飾紙香爐的香爐花、門聯上的門聯花、用在喪葬禮儀的金銀山花等,此外,也可作為刺繡的底本,以及風燈上的裝飾。

 風燈其實就是燈籠,每逢元宵擺暝,家家戶戶懸掛風燈,隨風輕搖,是本縣非常獨特的民俗景觀。傳統風燈主要為竹編骨架,有球型與酒罈型,其外張貼剪紙花樣,在燭光中可看見絢爛美麗的剪影,是本縣特有的民間工藝。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