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志 序、凡例


  標題:縣長序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6-07-07    閱讀人次:430 )  

縣長序

 在資料蒐集不易的年代,有以方志為一方之全書,或一方之全史者。時至今日,物遷境移,資訊繽紛,龐大的資訊反而讓人應接不暇。唯就志書本身而言,無論作為認識一個地方的入門,或是一方風土人情之百科全書,甚至單就保存地方文史資料而言,方志實承載著重要的文化價值。對當代的馬祖而言,方志的編纂尤別具意義,乃馬祖地區《連江縣志》固有繼承往昔志書者,然大部份內容體例卻是新創。

 以往馬祖地區為連江、長樂縣轄下的鄉鎮單元,鄉治事少政簡,再者史料蒐羅不易,因此在國政飄搖的年代裡,欲專門為馬祖列島編纂史志,殆有如緣木求魚。及民國38年國軍進駐列島後,馬祖規制漸張。民國40年代國軍進駐初期,政府在馬祖列島成立連江、長樂和羅源三個縣政府,至民國45年實施戰地政務後,始撤銷長樂和羅源兩縣,形成以今日馬祖列島為行政單元的連江縣。政府當年之成立連江縣,其用意當在於政治號召,其結果則演變成海峽兩岸出現兩個連江縣的歷史機緣。近年大陸續修的《連江縣志》保存了一些馬祖的史料,而馬祖地區則在民國67年出版《連江縣志》第一、二冊,其後在76年和92年陸續又出版第三冊到第六冊,當中有採自舊志的資料者,而民國38年以後,其內容則屬新創。

 近年來有關馬祖列島的文史著作愈來愈豐富,諸家或紀錄馬祖的民情風俗,或描繪地景生態,這些作品加上其他學術性的著作或調查報告,在在擴大了馬祖歷史文化的內容層面。要之,以今日資訊傳播累積速度之快和數量之多,地方史志當不致於盡成灰燼,唯不讓馬祖地區的歷史沈埋不彰,加上新史料不斷出土的情況下,馬祖地區編纂一部與時更新的《連江縣志》實屬必要。

 以馬祖新出土的史料為例,民國100年7月,個人受邀參加亮島登島60週年紀念活動,在路經百勝港上方注意到有貝塚遺留跡象,邀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陳仲玉教授率考古隊探勘並動用預備金挖掘,終有「亮島人」遺骸出土。冬天,來自西伯利亞冷冽的北國寒流,讓搖曳在風中的馬祖列島略顯蕭瑟。夏季,太平洋高壓帶來的南風暖流,則熏得令人欲醉,8000多年前的亮島人大概就是乘風而來,再隨風漂流到台灣、島嶼東南亞和南太平洋諸島。亮島人出土,不但證實遠古時代即有人類在馬祖列島活動,更可能證實大陸東南一帶是南島語族的祖居地之一。兩具亮島人遺骸經DNA分析,且成功分析了性染色體,除確認為已知最早南島語族的遺骸,更可能改寫南島語族的歷史,而改寫歷史的起點就在馬祖列島,對全世界的考古學和人類學研究而言,馬祖將是一大亮點。

 個人承接縣政以來,懸「永續發展、樂活馬祖」為建設願景,希望馬祖的經濟、文化、資源可以永續發展,馬祖的幸福可以永續延伸。上任以來,自始以交通、土地和生計等問題多所籌謀,期馬祖一步步的走向「健康、快樂、富裕、便利、尊嚴」的島嶼樂園。在有限經費和各種阻礙下,與縣府同仁兢兢業業,一步一腳印,盡心盡力為馬祖的未來新局添磚加瓦。個人相信,未來馬祖的諸多建設中,文化建設是馬祖歷史積澱的永續工程,就是因為馬祖歷史和文化的點點滴滴,讓我們深深依戀著這海上的珍珠列島。

 馬祖列島已經走過艱困的歲月,近數十年來馬祖在民生經濟或社會文化等層面歷經不同程度的變革損益,前進的過程中,阻礙或許不會在一時間消失匿蹤,然而我相信,種種試煉都會讓馬祖像是浴火重生的鳯凰,在蛻變過程中不免遭遇劇痛,但終將光華奪目。祈願海洋與大陸交會的馬祖列島,是一座文化豐富的島嶼,希望這一部續修《連江縣志》,踵事增華,更添馬祖美麗的文化風景線。

連江縣縣長 楊綏生 謹序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