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文史系列


  標題:【那一段在北竿借住防空洞的日子】 
  作者:劉家國    ( 發表時間:2003-07-22    閱讀人次:1753 )  

 對於許多這一代的大坵人來說,小學五年級就要離家,學著自己照 顧自己,是他們最難忘的共同記憶。大坵島上有一所小學分校,全校只有兩名教師採「複式教學」,也就是一班上課,一班自習或打 球。直到民國69年大坵併入橋仔村,學校也因學生太少而遭裁撤。早年大坵學生到了五年級,都要前往北竿就讀。

 陳克難回憶說,在南竿物資處工作的時候,有一回接到北竿學校的 電話,要求務必帶他的么弟陳鵬雄到橋仔念書。由於事態嚴重,他親自搭船趕回大坵,將抱著母親哭啼不放的么弟強拉上船,押往橋 仔。他記得,母親曾經說:「不要對自己兄弟這麼慘忍!」

 畢竟,才十歲稚齡就要離家求學,是一件多麼令母親不捨,讓孩童 感到懼怕的事啊!早年橋仔村也只有分校,陳克難仍要翻過一座山頭前往塘岐國小上學,後來再轉往板里就讀國中。他指出,他們在 北竿有的住親戚家,有人睡學校教室,或住在學校旁廢棄的營房。在板里的時候,就有六、七個大坵學生住在學校後方防空洞,自已 煮飯、洗衣服。

 「白天上完課,晚上就把課桌椅併起來當床舖睡覺。」北竿前鄉民 代表張良才也有這種「住校」的經歷,他認為,大坵人從小就受到比別人更嚴苛的磨練,因此個性都比較獨立,凡事自行決定,少有 依賴的習性。

 馬祖有人居住的島嶼中,大坵是唯一沒有馬路,也沒碼頭的島嶼, 船隻搶靠礁石,險象環生。由於島上只駐守一個加強排的兵力,軍方沒有安排定期交通船,民眾完全靠自家漁船往返橋仔。如果天候 不佳,大坵學童即使例假日都得留在北竿,有家歸不得。

 陳鵬雄說,小時候在橋仔讀書,每到晚上就非常想家,難得盼到了 星期六下午放假,就一直守在橋仔澳口向海面張望,有時等著等著,天色都已經暗了,仍然不見父親開船來,於是就放聲地哭了起來 。「這樣的經驗,一輩子都忘不了!」

(馬祖通訊第41期/1996年11月14日/劉家國)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