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竿 鄉 志


  標題:第六章:外地就學 
  作者:北竿鄉公所    ( 發表時間:2006-01-08    閱讀人次:2745 )  

一、概說
 北竿地區教育,自民國三十八年國軍進駐後,教育開始變革,實施新式教育。四十一年起,村村有小學,但最高學制只到小學為止,學童小學畢業後,在本鄉無接續的學制可念,為求得更高學歷,必須離開家鄉,出外讀書。不管是去南竿,去金門,去台灣,還是去國外,都稱之謂「外地就學」。
 外地就學的關鍵年分是在民國五十七年,當時國家實施延長國民義務教育,由原先的小學六年,再向後延伸三年,成為九年國民義務教育。隨即將初級中學改名為國民中學,各鄉鎮普設國民中學,促進教育文化發展,方便學子就地入學,提高國民就學率,減緩升學競爭壓力,以提昇國民素質,使國家邁向現代化。北竿地區遵照政府政策,亦於同年同步實施,在坂里成立中山國民中學,從此地區小學畢業學童,可在自己家鄉升讀國中,結束國中時期跨島就學的不便。
 北竿地區外地就學狀況,民國五十七年以前,小學畢業十二歲是一個階段,五十七年之後,國中畢業十五歲,又是另一個階段,雖然兩者只差三年,但對教育普及而言,則產生莫大的功效。以下循此分界,來探討地區學子外地就學的始末經緯。

二、北竿學子就讀馬祖初級中學
 民國五十七年之前,馬祖最高學府是馬祖初級中學,學校位於現在的介壽國民中小學,來自四鄉五島的菁英學子,會集於此,師生一堂,朝夕相聚,同食共住,修學進德。生活即教育,全部學生都要住校,早晚點名,睡的是上下兩層大通舖,一個人佔一個榻榻米,摺棉被有稜有角,摺毛巾紅字標記朝外,掛在床口鐵絲線上,等距排開,臉盆牙杯牙刷的擺放,也要注意定位和方向。當時還未有自來水的設施,學校用水都由校工挑水備用,倒入水槽儲存。學生在晚飯後,三五結伴,帶著個人的盥洗臉盆,到中隴的一處水井區,每人端一盆水,將蓄水存放在自己床舖下,以便隔日早上起床洗臉刷牙,這是每天不可少的「功課外的功課」。吃的方面學生在校搭伙,五十三年時,每人每月伙食費二百一十元,清寒學生每月補助二百元,實際負擔每人每月只花十塊錢,在物質缺乏的那個年代,學校伙食都比家裡像樣,煮出來的菜,往往盤盤精光,不留餘物,伙食委員每個月更換一次,由學生自己擔任,每位同學都要輪流負責買菜,一個月加一次菜,吃得津津有味。
 外島學生還要料理自己的生活,利用例假日到中隴的井邊,清洗自己的衣服鞋襪,晒乾,摺疊,存放到個人的小衣櫃,這也是必修的功課。一學期擇幾次例假,大多選連續放假的日子,大夥兒搭船返鄉。一天一班船,夏天到福澳乘船,不是現在的碼頭,中間要藉小舢舨,由船夫搖櫓將搭船的人載運到大交通船上,大船鳴笛開航,駛向家鄉北竿,到達目的地後,亦復如是,再由北竿那邊的小舢舨,把旅客接駁到岸。冬天就可憐了,要到馬港坐船,八點開航,六點就要從學校跑步出發,經福澳、清水,繞過珠螺的山徑,再到馬港,這是一條最便捷的路,卻不是現在的大馬路,對學子們來說,是老天賜予的最好早操,要到哪裡靠自己的雙腳,大家都是這樣訓練出來的,不認為自己很苦,也不認為軍事化的團體生活不好,他們的內心裡注重的是同學們彼此間的友誼與共勉,形成馬祖初中的學風,讓畢業的學子都留下深深的感情。
 馬祖初中從創校開始,到初中結束,共培育十一屆畢業學生,時間是從四十六年七月(第一屆入學),到五十九年七月(第十一屆畢業),在大時代的環境裡,這十一屆同學都是在炮火中成長茁壯的一群,「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就是他們的寫照。從五十年代開始,他們有的畢業直接就進入社會服務,有的繼續深造後,學成返鄉,這一批批年輕人投入社會,給社會帶來新的動力,在各行各業裡,都有出色的表現,成為社會建設的中堅份子。
 至於四十六年之前,馬祖未設立初中時,地區學子得遠渡金門就學,當時北竿僅后沃王揮中(王依富)一人,與馬祖其他各島學生十餘人共同前往。可惜王揮中只讀一學期便輟學,後服務南竿警察局。這三階段不同的初國中就讀學子,馬祖人謔稱讀金門的為「保定」,馬祖初中的為「黃埔」,國民中學畢業的為「官校」,以我國軍校發展的歷史作比喻,饒富趣味。茲將馬祖初中一至十一屆畢業學生,北竿學子姓名整理列表如下:

第六章:外地就學 照片

三、就讀高中與保送深造
 民國五十七年,地區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同年馬祖初級中學升格,改名為馬祖高級中學,開始招收高中學生,初中第九屆畢業生,恰逢其時,得以接續升讀,第九屆也就是後來的高中第一屆,於六十年畢業,各地國中第一屆畢業生,考入馬中就讀,按序排在第四屆,以後依此類推,持續至今。北竿設立國中後,外地就學的年齡也順延到十五歲,中山國中畢業念馬中是一條既方便又直接的路,不喜歡念馬中,可以選擇保送或到台灣報考其他公私立高中或職校,萬不得已,才選擇就業。
 社會進入六十年代,學子對就讀學校的選擇,有自己的理想和看法,在親友和師長的指導下,作最好的決定。不像四十九年馬祖初中第一屆畢業時,民風純樸,未見世面,根本不知道台灣有哪些學校,那時赴台深造的學子,只知道唯一的一所學校「基隆水產」,馬祖初中前三屆的學長,一窩蜂毫無選擇的都進入這一所學校,彷彿基水就是馬祖初中的聯合學校,這批馬祖讀書人的先鋒隊伍,踏上台灣,親身經歷,探看台灣的大世界,發覺原來相當高中的學校有多種,學制的接續也有多種管道,不是因為馬祖是漁村,大家非要念水產不可,他們的就學經驗,教導了鄉親,指導了後輩學子正確選校的觀念。
 初、國中保送制度歷史很久,從念金門就已開始實施,這是地區培植人才的最好方法。地區缺乏的人才,爭取保送名額,讓成績優秀的學子,保送赴台升學,學成後返鄉服務。馬祖初中時代,保送的學校有普通高中、師範、職校、軍校和五專,國中成立後,因地區已有高中,所以只保送後四類,農、工、商、護理、國防、體育、藝術、教育等都具有,其中又以保送師範部分最為顯著,因地區需求量多,政府歷年不斷的培養,持續的保送,自成一條脈絡,被保送的都是成績優秀的學子,也是歷年畢業生最嚮往的學校,北竿地區和他鄉相比,毫不遜色,居於領先的地位,茲將初國中和在職教師保送師範體系的北竿學子,列表如右:

 民國八十年以後,舊有的師專學校都提升為師範學院,三年師範和二年制或五年制師專走入歷史。上表二年制師專,是高中畢業後再念二年,鄭、王二人,以在職教師成績優異保送。這些正牌師範出身的教師,畢業返鄉從事教職,教育地區子弟,對地方教育貢獻心力,他們服務期滿,大多繼續深造,攻讀師大,也有的利用暑修,完成師院學業。但至今仍留在本地任教的為數不多,大部分都調台服務,也都有很好的成績。
 馬祖高中成立後,畢業學生保送師大、師院和其他大專院校,以及現職代理教師保送暑期師院,北竿學子也佔有相當比例,因年代較近,不再細述。

第六章:外地就學 照片

四、傑出學術成就
 地區學子從馬祖高中畢業,或在台念高中高職,畢業後繼續升讀大學,在民國八十年之後,已是稀鬆平常、司空易見的事,大學不再是高不可攀、遙不可及的路。
 傳統社會把大學畢業以上的人稱為知識份子,是國家的精英,負有導引人類發展的社會責任。學士、碩士、博士三大階段,追求知識的意涵各有不同,從建構知識、活用知識到創造知識,表現知識層次的功能亦各異,各有專業領域。地區學子大學畢業後更上一層,取得碩、博士,光耀鄉里,贏得博士更是學術界最高的榮譽,令人羨煞。北竿彈丸小島,人才輩出,由於地區碩士人數過多,在此略而不陳,僅將獲取博士學位者及其相關資料表列於下:

第六章:外地就學 照片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