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竿 鄉 志


  標題:第一章:漁業 
  作者:北竿鄉公所    ( 發表時間:2006-01-08    閱讀人次:14780 )  

一、漁場概況
舟山群島名列世界三大漁場之一,馬祖列島毗連舟山群島西南端,為冷暖海流交會必經之處,環海礁嶼棋佈,水溫鹽分適度,底質多軟泥,長年受閩江山洪沖積,滋生大量浮游生物,魚藻類餌食豐富,適宜產卵及迴游索餌,是水族理想的棲息場所,因此成為優良的漁場。
 北竿地區盛產帶魚、白鯧、假黃魚、白力魚、石斑、螃蟹、蝦皮等多種經濟魚類。

二、漁業沿革
 馬祖地區漁業發展起源甚早,根據馬祖版《連江縣誌》記載:「元朝(西元1277–1367年)年間,閩浙濱海居民,以群島天然港澳可資避風、汲水,遂利用為漁舟泊憩之所,斯地漸增居民。」
 明洪武四年(西元1371年),朝廷發布禁令「片板不得入海」;洪武二十年(西元1387年)更進一步嚴格執行遷界令,沿海島嶼居民全數遷徙內地,漁業就此中斷。後海禁漸弛,而漁利可圖,福建沿海漁民徙來日眾,並自成村落。
明末,倭寇為患,部分漁民下海為盜,海島不靖,漁事受阻。
 清初,為對付鄭成功,順治十八年(西元1661年)發布遷界令,訓令離海三十里之村莊田宅悉數焚棄,並撤回離島汛兵,海島又見荒蕪。康熙二十年(西元1681年)解除海禁,於是福建沿海居民陸續大舉遷入,從事漁業。
民國初年,內地戰禍連年,時局不安,加以福建沿海一帶時有海嘯,不利居留,於是大批漁戶寄居離島,以海維生。每屆漁汛季節來此捕魚、棲息,漁季結束即揚帆歸去。
 抗日軍興,列島為盜賊所據,旋即淪於日寇,漁業又告停頓。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至三十八年大陸淪陷前,漁業復甦,漁獲大增,大批閩浙漁商、販運漁獲船隻群集,尤以長樂梅花人從清末以來,每年中秋過後即聚集橋仔、塘岐一帶,結繩打樁捕蝦皮、帶魚,直至次年端午過後始離去。其間帆帆相連,甚至遮蔽橋仔村落,漁村經濟空前繁榮。三十八年夏天,福州淪陷,兩岸往來中斷,漁具補充困難,漁獲銷售無門,漁業又陷入困境。
 民國四十五年,國軍進駐,成立馬祖區漁會,致力推廣漁船機動化,發展遠洋漁業,漁業發展再現榮景。不但帶魚、蝦皮連年豐收,本區漁船更會同南竿、莒光等地漁船數十艘組成船隊,前往東引海域撈捕黃魚。
 五十九年,地區設立「漁產加工合作社」,從事漁產加工,並開拓國際市場,其中尤以白力魚加工成「霉香魚」,成功打入國際市場,為漁民找到出路,其後成立的「馬祖園漁產加工社」再接再厲,市場熱絡,漁村出現空前榮景,一直持續至七十年間。
而 地區另一宗最重要漁產蝦皮,則在統銷政策及外銷日本成功下,維持二十餘年的盛況,可以說是地區漁民命脈所繫。
 六十五年以後,兩岸情勢漸趨緩和,大陸漁船不斷越界捕魚,每年上萬艘漁船濫捕、濫炸之下,漁源日益枯竭,漁業逐年蕭條,漁民謀生困難,遂引發大批民眾遷往台灣,另謀生計。曾經北竿從事漁業民眾高達六成五,如今僅剩橋仔光華號、后沃新永盛號等三艘漁船,或兼業,或僱請大陸漁工,勉強經營,漁業盛況久不復見。

三、主要經濟魚類
(一)帶魚
 帶魚又稱「白帶魚」,帶魚科,屬暖溫性集群迴游魚類。多棲息於近海中下層,喜弱光,有明顯的晝夜垂直移動現象,白天沉至深處,清晨和黃昏上浮至表層。
 性兇猛,肉食性,貪食,主食各種魚類、毛蝦和烏賊等;幼魚則以浮游動物為食。
 每年三至五月為產卵期,十一月至次年一月,北方冷空氣南下,水溫下降,魚群從浙江海區南下,進行越冬迴游,春季則由南往北作生殖、索餌迴游,形成漁汛,一般說來以冬汛數量大,漁獲較豐。
 帶魚在北竿主產於橋仔、大坵、高登、三連嶼延伸至亮島之間,漁民都於沿海佈定置網(兩樁翻網,福州話稱為「板繒」)。由於福州市場對鹹帶魚需求甚大,民國初年至三十八年以前,梅花人年年來打帶魚,銷售至福州;五十八年至六十七年間地區撈捕極盛,大潮來時,一天可捕獲一百多擔(一擔大約五十公斤),甚至曾有一天撈獲二萬公斤的紀錄。通常捕蝦皮時順帶捕帶魚,每年冬至前後為盛產期。六十年間全盛時期,北竿地區就有鄭忠志、陳兆鎮、王禮信三艘漁船專打帶魚,並在塘岐街上設置魚寮,租用冷凍庫,用以儲存漁獲。捕獲帶魚除地區食用外,也醃製成鹹帶魚,銷至台灣。
 後來大陸漁船不斷濫捕亂炸,魚源不繼,如今雖偶有捕獲,但數量零星,不復當年盛況。
(二)鯧魚
 鯧魚屬鯧科,體呈橢圓形,側扁近似菱形,棲息於近海的中層水域,喜在陰影中群集,晨昏時游至中上層,夜晚浮於水面側泳。主要有白鯧、銀鯧兩種。白鯧主食浮游甲殼動物,銀鯧主食水母、底棲動物和小魚。鯧魚季節性迴游,每年三月以後北上,八至十一月間南下,六月在閩江口沿海淺水海域產卵,馬祖列島海域全年都可捕獲,但以四至五月產量最多。
 北竿地區主產白鯧,產區在三連嶼附近,都以流刺網捕撈,盛產於夏季,尤以農曆三至五月撈獲的白鯧最肥美,口感極佳,一年產量三十多萬公斤,民國五十年前後曾外銷至台灣。後受大陸漁船濫捕亂炸,產量銳減,如今雖偶有捕獲,但數量有限。
(三)白力魚
 白力魚即白鱱魚,產期在每年四至八月,北竿地區主產於三連嶼一帶,年產數萬公斤,早年民眾都將白力魚醃曬至半乾後,運至台北迪化街銷售,價格始終無法提高。民國六十九年地區成立「馬祖魚產加工合作社」,當年即收購了十七萬市斤的白力魚,製成「霉香魚」外銷港澳、美加,白力魚售價因此稍揚。
 之後地區紛紛設置白力魚加工廠,其中以李宗瑞先生經營的「馬祖園」最具規模,在南竿清水、北竿白沙分別設立加工廠製做「霉香魚」,大量銷往港澳及國際市場,地區白力魚價格因此大幅揚升。此一盛況一直延續至七十年間,後因大陸漁船大肆濫捕,漁獲日減,漁民、漁產加工社連年虧損,逐年沒落,如今已難見白力魚蹤影。
(四)蝦皮
 蝦皮可以說是地區最重要的魚產,與黃魚齊名。早年有人形容馬祖「魚蝦滿倉」,即指黃魚和蝦皮。黃魚盛產於東引海域,蝦皮則以南北竿孕量最豐。地區所產蝦皮細小、殼薄,味道鮮美,品質斐聲國內外。尤其北竿地區在民國七十年前後,產量凌駕南竿,比率超過60﹪以上,因捕撈蝦皮一季收入七、八十萬元,甚至上百萬的漁民不在少數。蝦皮的豐收,也吸引人口回流。
 蝦皮汛季約從每年農曆十一月開始,一直持續到第二年四、五月才結束,通常春節過後進入盛產期。地區蝦皮的撈捕早在民國初年,便有大批長樂梅花人,每年中秋過後即入住橋仔、塘岐等地,搭建草寮,結繩打樁,撈捕蝦皮,直至次年四、五月始揚帆歸去。年復一年,民國三十八年秋天福州淪陷,兩岸中斷,梅花人不再出現。
四十九年起,馬祖區漁會採取蝦皮統銷制度,蝦皮撈捕空前鼎盛,據統計,自四十九年至五十五年七年之間,蝦皮總收成量八百九十萬公斤,僅五十三年一年產量就高達一百五十萬斤,是歷年來最高紀錄。
 五十六年至六十年,撈獲量四百零六萬公斤,呈現衰退,六十一年至七十年銳減至僅有一百九十四萬公斤,六十八年更創下全年九萬公斤的空前低量,欠產加上售價低廉,漁民無利可圖,紛紛他遷或轉行。
 多年歉收後,七十年起漸入佳境,回升至二十八萬公斤,承包商並成功打入日本市場,漁民普遍獲利,因此吸引遷居台灣漁民趕回地區下網,造成七十一年全年產量高達四十八萬餘公斤,創下十五年罕見紀錄,收購價格更大幅揚升,超出前一年三分之一,漁民紛紛發大財。但承包商卻因承銷價格過高,銷日市場萎縮,出現大幅虧損。七十二年產量迅速滑落至二十萬公斤,收購價格也往下低盪,承包商虧損依舊,七十三年再持續下探。沉寂十年好不容易出現的榮景,就此每下愈況,地區蕭條漁業中僅存的一點生機,終究也走入末路。
(五)黃姑魚
 假黃魚即黃姑魚,俗稱「鰆只」。屬近海中下層之石首魚類,頭骨多,有特大之耳石兩枚,潔白如玉,堅硬如石。每年四至六月在近海沿岸產卵,因形態似黃魚,故有假黃魚之稱,但味道沒有黃魚鮮美,主產於三連嶼、亮島一帶海域。
 地區盛行撈捕假黃魚始於民國六十七年,當年馬祖防衛司令部首度開放亮島附近海域准許捕魚,最初后沃有三艘漁船捕撈假黃魚,都在礁石放置流刺網捕撈,每季約可捕獲十五萬公斤,大都在地區銷售,每公斤售價約在二十至四十六元之間;後陸續有漁船加入撈捕行列,最多時僅后沃就有六艘專捕假黃魚漁船,漁獲也擴增至每季三十萬公斤,大都運往基隆銷售,售價提高到每公斤七十至一百元左右。當年后沃漁民王國祥曾在亮島西南方海域,創下一網撈獲六百擔,兩艘漁船滿載,在基隆以每公斤七十元售出,賣得二百一十萬元,每名船員分得近二十萬元的佳績。但好景不常,捕撈盛況大約僅維持五年左右,之後大陸漁民經常乘夜在亮島附近炸魚,產量逐年遞減,七十六年以後,地區幾無人撈捕。
(六)螃蟹
 螃蟹亦是北竿地區重要魚產,主產於三連嶼東南方海域,以及近海橋仔一帶,每年十一至十二月為盛產期。五○年代,由於市場侷限於地區軍民,價錢低賤,通常一斤售價僅約二至五元,遇盛產時,甚至低至每斤五毛至一塊錢,漁民根本無利可圖,因此興趣缺缺,近年地區已難見螃蟹蹤影。
(七)淡菜
 淡菜又名殼菜,解剖後曬乾即為蝴蝶乾,因獨得自然精華,向為滋肝潤肺補品,又因十斤淡菜才能曬出一斤蝴蝶乾,更顯珍貴。淡菜是北竿地區特有海產,三連嶼、小坵、白廟、亮島一帶都有出產,但以亮島附近潮水最為湍急,淡菜長的既大又快。過去,大坵及橋仔漁民每年集體前往亮島挖採淡菜,期間歷經三代,延續五十餘年。
 通常端午一過,天氣暖和,海水溫度上升,利於潛水作業,大坵及橋仔漁民,攜帶簡單工具,駕駛漁船前往亮島挖採淡菜。早年漁民富冒險精神,加上生活困苦,往往潛入峭壁下方挖採較大之淡菜,但不幸被鯊魚吞噬時有所聞,後繼者往往得先勘查地形,選擇有暗礁較安全之處挖採。當年裝備簡陋,沒有氧氣筒,漁民都只戴蛙鏡,閉氣潛入水中約一分鐘時間,利用木頭製尖鉤挖採,再浮上水面將淡菜置入以大竹子作成之浮筒上面掛著的袋子中。一般都在下午三至五時大退潮時下海,潛入三至四公尺深,甚至十多公尺處挖取,民國七十年之前,漁民們晚間都住宿在亮島大王廟內,或在廟埕搭帳棚露宿。往往一待便是兩、三個月,直到中秋才打道回府。後來,漁船噸位加大,航速加快,漁船都當天往返,通常一大早趕回南竿市場販賣,中午一過即馳往亮島。
 極盛時期,大坵、橋仔漁民前往亮島挖採淡菜者多達三、四十人,一次出動三艘船,二個月期間每人大約可進帳十萬元左右,收入頗豐。
 近年來,大陸漁船拼命挖採,淡菜幾被挖掘一空,加上地區漁業沒落,十餘年來,亮島挖採淡菜盛況絕跡久矣。

五、漁業現況
(一)傳統漁業
 本鄉傳統漁業作業方式,民國三十年以前,都以定置網和圍網為主,漁船大都為風力帆船和人力舢舨。四十三年時,馬祖地區共有風力帆船五十六艘,人力舢舨九十九艘,四十五年農復會協建機動漁船,並將風力帆船安裝柴油引擎,自此地區漁船都以機動漁船為主,當時北竿大小船隻共七十七艘。五十九年,南北竿、東西莒漁民二百多人,集資購置「躍馬號」單拖船四艘,但以基隆為基地,六十五年宣告停頓。六十二年起地區陸續建造三至五噸級塑膠漁船二十五艘,同時間木殼船仍繼續建造。六十八年間,全縣一噸半至十五噸漁船共一百四十五艘,其中北竿鄉佔五十八艘,較南竿四十艘為多;零點三至二噸人力舢舨共一百四十八艘,北竿有四十五艘,和南竿的四十六艘不相上下。

第一章:漁業 圖片
▲昔日漁獲豐收的盛況

 七十年,在基建計畫下,由國防部與農發會協助,地區建造三十一噸級新式玻璃纖維「馬富號」單拖漁船五艘,每艘造價達四百萬元,其中一艘為示範船。後來漁民又陸續自基隆和蘇澳購置三十五至四十噸級「馬富號」多艘,最多時光是后澳地區便有六艘「馬富號」雙拖船,另外,白沙也擁有「馬富號」二艘,橋仔則有一艘。
 由於「馬富號」備有冷藏、冷凍設備,晚上亦可作業,同時可長達一個月不需回港,漁獲因此大增,七十三、七十四兩年達到高峰,到了七十五、七十六年只有一半漁獲,七十八年時甚至漁獲已不夠支應油錢了。自此本區漁業呈現停頓狀況,漁業成為零星不成氣候的作業狀態。
 八十四年九月,連江縣水產試驗所統計,北竿地區漁船共有三十一艘,其中光華號十九艘、惠民號九艘、馬富號三艘,專業漁民僅剩十五人,兼業者三十三人。
 近年來,地區漁民陸續將馬富號脫手轉賣,僅存的一艘馬富十號沉船後,如今已無馬富號蹤影。目前僅剩后沃新永盛號和橋仔惠民、光華號三艘漁船勉力經營,和早年的蓬勃狀況,益顯寂寥落寞。
 擁有惠民號的橋仔漁民黃鵬武目前在橋仔、大坵之間海域佈放定置網六張,一年四季都能撈捕到小白鯧,偶爾也捕獲黑鯛、馬加魚等,至於丁香魚及一些下雜魚,不敵大陸進口貨,他都送給大陸漁民,一般說來,黃鵬武一年收入大約一百萬元,遇豐收時也有過一個月收入十多萬的好光景。
 另外,光華號船東王道玉也在橋仔、大坵之間水道佈放定置網五張,由於與黃鵬武有些重疊,漁獲量大約僅有黃鵬武的一半,勉強賺賺工錢罷了。
 至於新永盛號,除船長王國清外,全部雇用大陸漁工,勉力經營。
(二)養殖漁業
 本鄉發展養殖漁業,前後有后沃漁民王禮信、塘岐村民劉歹弟(劉鴻君)、王樹欽投入,但因獲利不佳,很短時間便結束經營。
 民國六十七年,王禮信獲農委會補助,在后沃養殖海帶、牡蠣,後因氣候不適,生長不理想,不到半年便宣告結束。七十七年九月,連江縣政府邀請蝦類專家三人前來北竿協助劉歹弟(劉鴻君)進行蝦類養殖規劃,亦宣告失敗,九十一年間,王樹欽在后澳養殖紫菜,也功敗垂成,但王樹欽仍不氣餒,又在后沃規劃三公畝,將從事「海洋牧場」多功能漁業經營型態,將涵蓋海釣、划船、箱網魚類養殖等。
(三)休閒漁業
 本鄉四面環海,海岸線長度高居列島之首,島礁遍布,提供海釣極佳環境,但本鄉並無人從事海釣或磯釣船生意,但本鄉擁有一艘馬祖地區唯一的「龍福號」海上娛樂船。「龍福號」斥資三百萬元,由貨船改裝而成,總噸數19.7噸,可乘坐四十四人,都以搭載觀光客進行藍色公路之旅,繞行南北竿、東西莒、高登、大坵等海域,進行賞景、賞鳥等。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