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竿 鄉 志


  標題:第一章:地名及村落概況 
  作者:北竿鄉公所    ( 發表時間:2006-01-08    閱讀人次:9688 )  

一、北竿

 舊稱「下竿塘」、「北竿塘」、「長岐山」、「長岐島」、「長嶼山」等,最近印行的大陸版「連江縣志」馬祖列島地圖中,北竿仍稱「長嶼山」。早期大陸移民、經商、捕魚,最早也是以北竿為集散地。北竿向來與南竿並稱「南北塘」、「上下竿塘」、「關潼」、「官塘」等。
 下竿塘,此一名稱最早出現於宋人梁克家所撰的《三山志》記述:「上下竿塘、大小亭山、桑嶼、關嶺、蛤沙、北茭鎮,俱在現東北海中。又東洛山、西洛山、西洋山,皆在北茭外海中。」,《三山志》成書於宋孝宗淳熙年間(西元1174-1189年),上、下竿塘的得名應該更早於此時。
洪武二十年(西元1387年),明廷決定採堅壁清野的海防策略,詔令沿海島嶼居民全數遷徙內地。又下令信國公湯和、江夏侯周德興率軍進入福建防備倭患,於南竿塘、北竿塘衝要之地,設煙墩瞭望。此時稱北竿塘。
 清同治年間在長岐、橋仔豎立鹽政碑,此為長岐之名首度出現。

二、塘岐
 塘岐原稱長岐,也稱長岐澳、長岐山,後由長岐轉音成塘岐(長、塘福州話同音)。塘岐的「岐」原指近江有山處,以現今塘岐村靠海,旁邊多山,地貌大致上頗為吻合。塘岐由「攏裡」、「斜坪」、「芹角」、「長岐」等處合併而成。「攏裡」位在今體育場上方,又稱「山前」,「攏」是指船隻向目的地靠近,昔內堤塘稱鯉魚塘,船舶可駛入;「斜坪」又稱「熾坪」、「莿坪」、也稱為「小塘岐 」,「坪」是平地之意,係指大道機場附近的地方,地形上正是平地;「芹角」在怡園東邊附近,清嘉慶年間,大海盜蔡牽曾在此築寮落居,並曾遣人至芹角向漁戶收取規錢文(保護費);「長岐」即原有之街市,清同治年間曾在長岐澳設置鹽政碑。早年每年十一月捕蝦皮季節,長樂梅花人在塘岐建多處石瓦屋,過季節性移居生活,翌年五月即行離去。塘岐村落的演變,隨著歲月的成長,範圍逐漸的擴大,原有的空地充分被利用外,另村落外緣的沙地也拓展成建地,建物一直向外延伸,形成現在一橫二直的三條主街道。從國軍進駐到民國五十二年止,地方建設發展緩慢,那時只有一條復興路,也是北竿的商業中心。民國五十二年時,興建「七間排」商場,就是現在鄉圖書館對面的一排瓦屋,連接原有的復興路,全島批發生意集中在此,熱鬧盛極一時。五十七年中山路後段商店街成立,房屋升級為單層鋼筋水泥建築,復興路的生意就冷落下來。六十五年中正路國宅工程完竣,建造成兩層樓的商店街,原在中山路經營的商店,有的都搬遷到這裡,重新開張,新市街成立,人潮往此集中,延續到現在,生意還是三街之冠。八十三年北竿機場完工,帶來人潮和商機,對面的空地成為精華地段,居民加速興建樓房,使中山路又延伸一大段。
 塘岐是北竿最繁華的村落,現在全鄉幾乎一半人口都聚集這裡,北竿重要機構也在此設立,鄉公所、鄉代會、戶政事務所、郵局、中華電信、警察所、消防分隊、衛生所等都是。街上商店類別多樣,以住宿、餐飲、禮品、娛樂為主。公共設施良好,有菜市場、公車處、停車場、運動場、公園、圖書館、活動中心,生活機能優越,不可否認,塘岐是北竿的政經中心,未來地區發展以觀光作主軸,塘岐具有良好的條件,盼能帶動地區觀光業,吸引更多觀光客。昔日塘岐黃沙遍地,塘岐的「風飛沙」遠近知名,夏天西南風,冬天東北季風,飛沙走石成為塘岐的特殊自然景觀。

三、午沙
 午沙在行政區劃上屬於塘岐村第一鄰,民國六、七十年時,是北竿地區唯一的大港口,軍艦和商船經常在此停泊,補給艦在午沙搶灘,配合潮水需在夜間靠泊作業,戰地政務時期實施燈火管制,這裡卻常常燈火通明。由於是北竿貨物進出的集散地,碼頭搬運提供居民很多就業機會,午沙最繁盛時住戶達三、四十戶。七十年以後,北竿人口大量外移,國軍實施精實案,補給艦來的次數大減,進入八十年代,白沙港興起,取代午沙昔日的地位,午沙走向沒落的命運,如今十室九空,僅剩五戶人家。未來配合午沙北海坑道的開發,或許有機會再啟榮景。

第一章:地名及村落概況 照片
▲民國五十年代的午沙港

四、半山
 半山是地名而不是山名,位在壁山東北側的山腰上,是塘岐到橋仔的中途站,本地人稱「半嶺」。原先這裡住有將近十戶人家,都是王姓,和山前合編為塘岐最後一鄰,行政屬塘岐管轄。從前北竿八三一(念八三么)特約茶室建在此地,國軍弟兄來此尋歡作樂,附近又有幹訓班等單位,寒風烈日辛勤操練,島上最苦和最樂的人都集中於此,聲音此起彼落,熱鬧興盛一時,大隊小隊,人來人往,盡是軍人,當地居民大多務農,也經營小生意,提供軍人消費,兼作副業。時光流轉,物換星移,後來八三一停止營業,原建物拆除重建成懷道樓,幹訓班遭裁撤,居民遷往台灣,現聚落只有一戶人家居住,人去樓空,空留殘瓦斷壁作見證。

五、后沃
 「后沃」本作「後澳」,舊稱「八使澳」,康熙年間編印的「福建通志」指出,北竿塘島上有「八使澳」、「下目」、「白沙」、「鏡港」等澳。「八使澳」之名源於村中有一「楊公八使廟」而得名。有關后沃的得名,有一說謂由白沙村起算,該村為最後一個澳口,又一說謂塘岐後方之澳口,因名「后沃」。村的西北方灣澳,居民稱之為「滬裡」,是漁船避風港。昔日由塘岐來此,需走過一段很長的沙灘,甚至大潮時還要涉水而過,退潮時潮水可退至澳口外。北竿機場啟用後,興築「塘后道路」將塘后沙灘一分為二,雖然往來交通稱便,但絕世美景從此不見。「后沃」村後方的「大沃山」,是北竿著名的釣點,假日前往垂釣者絡繹於途,馬祖磯釣比賽多次在此舉行,「大沃山」並已被選定為馬祖戰爭和平紀念公園預定地。

第一章:地名及村落概況 照片
▲昔日后澳村入口

六、橋仔
 橋仔村昔日漁業興旺時期,是北竿鄉人口最多的一村。以「十戶為一甲,十甲為一保」,該村在本縣設縣治以前,即有三保之多,人口超過千人。這兒以前除了一條石板路通往山頂外,處處可見小橋流水,(馬祖方言「仔」為「小」之意),故名橋仔村。而通往大坵、高登,都得在此搭船前往,這兒也是早年對大陸商業的轉口港,商業鼎盛。橋仔涵蓋「牛欄裡」、「大坪頂」、「下南境」、「南邊山」等四個區域。「牛欄裏」指環島北路,原橋仔國小附近,因過去居民在山邊飼養為數甚多的牛隻,並設置「欄杆」,因而有「牛欄裡」之稱;「大坪頂」指現今村公所廣場、漁業展示館、玄天上帝廟這一帶,因地勢較平坦,又是長樂大坪頂人移居之處,因而有「大坪頂」之稱;「下南境」,位於環島北路碑下方至田元帥廟一帶。「下南境」即指「南人居住的地方」;「南邊山」是指山靠南之地,橋仔最南邊的地方。過去縣志記載「南邊山」住有數十戶閩南人,講閩南語,大家叫他們為「南人」,後全部遷台,這樣的說法並不周延。橋仔固有所謂講閩南語的閩南人,經田野調查,此地另有一群「莆仙人」,講「莆仙話」,他們住的地方不在「南邊山」,而「下南境」,也就是「南人居住的地方」。所謂「南人」是福州稱呼福州以南的人,昔時福建有八府,有「上四府」和「下四府」。「下四府」包括興化府(莆田、仙遊兩縣)、泉州府、漳州府、汀州府,統稱「下南」。事實上,「下南」有三種語言,泉漳講閩南話、興化講莆仙話、汀州講客家話。縣志編者誤以為「南人」都講閩南話,未經查考,以訛傳訛數十年。

第一章:地名及村落概況 照片
▲民國七十年代的橋仔港

七、芹壁
 芹壁舊名「鏡港」,也稱「鏡澳」,源於村落澳口中突起的礁島,狀似一隻大海龜,居民稱其為「芹囝」,島的四周海水清澈見底如鏡,因而稱之「鏡港」。由海面往陸地望去,村落好似鑲嵌於「芹囝」後方山壁上,故有「芹壁」之稱。探討村名由來,有的人不明就裡,誤認芹壁是位在芹山和壁山之間,故得此名,這是倒果為因的說法,因為先有芹壁這個村名,而後才將附近兩座山,各取一字來命名,一稱芹山,一稱壁山。
 芹壁是閩東建築最具代表性的聚落,保存極為完整,甚受國內外建築、文化和藝術界的重視。當地居民將村落區劃為二,有北面山、南面山的分別,整個村莊背山面海,房屋多為花崗石二層樓格局,依山勢排列成不規則的階梯狀,層層相疊,錯落有致,古樸的石頭山城,加上對面的沙灘、海水、龜島,具有典雅柔和之美,傾聽石屋的故事,觀賞的遊客都歎為觀止。
 民國七○年代,漁業沒落後,芹壁居民大多遷台謀生,留下空屋,無人看管,歲月的摧殘,風雨的侵襲,房屋自然腐朽倒塌,村落顯現荒涼衰敗的景象。八十六年開始,有心人士倡導聚落保存,再興芹壁,縣府積極參與,爭取經費,分批補助整建,不到幾年工夫,多數房屋都已修復完成,實現聚落再生的理想,接著縣府依據契約,委外經營餐飲民宿,一波波的遊客進進出出,芹壁又恢復熱鬧與生機,成為馬祖最有看頭的觀光勝地。

八、上村
 上村,本地人稱為「Ki-wei」。北竿地形狹長,上村位居全島中心點,處在芹山與壁山稜線上,是北竿島上一個自然村,行政區域上屬於芹壁村,不同芹壁居民以鶴上陳姓為主,此地居民都來自旒峰東平王姓,與午沙王姓具有同宗血緣關係。在馬祖地區聚落型態都以澳口集村方式形成,上村是少數不靠海的集村,不同於北竿多數村莊居民靠漁業維生,上村卻以務農為主,早年盛產水稻、地瓜、蔬菜,居民收入頗豐。國軍進駐後,由於位於壁山指揮部、芹山旅部最近村落,阿兵哥出入頻繁,浴室、飲食小吃店、撞球間、洗衣店、雜貨店、小說出租店林立,生意鼎盛。
(編按:Ki-wei之名稱由來,經多方查證仍無確切說法,有待識者提供卓見。)

第一章:地名及村落概況 照片
▲昔日上村

九、坂里
 「坂」是山坡地。該村地勢平坦,斜而不陡,但早期住屋多建在山坡地上,故名坂里。一說坂里根據方音應作「坪裡」,意思是平地的那個區域。北竿山地起伏,耕地多梯田,少水田,而水田多在坂里,從前坂里是地區唯一大面積種植水稻的村莊,現在不種水稻,改種其他農作物,依然是北竿農業發展最興盛的村落。此地開發較早,居民未遷台前,整村幾乎都是王姓,有多處四合院的建築,是本地大家族最風光的傳統住宅型式。坂里擁有極優質的海灘,沙質潔白細軟,海水清澈淡藍,澳口寬闊平直,沙灘上沙蛤產量豐富,是北竿地區發展海上休閒活動最具潛力的所在,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亦在此設立北竿站。村落北側的坂里水庫,是北竿最大的水庫,由對面的自來水廠負責經營管理,供應全島民生用水。

十、中澳口
 位在坂里西南方,面對南竿,坂山和里山在此交會,早年此地設有軍事據點,防守海岸,要走到澳口,需翻越山徑,出入很不方便。民國八十三年至八十七年,白沙碼頭動工興建,南北竿島際交通船需移地靠泊,中澳口在附近,除闢建突堤式臨時碼頭,方便乘客上下船,並修築連外道路,停車廣場,加蓋旅客候船室,成為白沙的輔助港口。白沙建港完成後,此地已閒置不用,山坡上建有顯眼的坂里白馬尊王廟,四周環境清幽,可作為團體休閒活動的場所。

第一章:地名及村落概況 照片
▲中澳口

十一、白沙
 清康熙年間撰修的《福州府志》記載北竿有八使澳、白沙、鏡港等七個澳,可見當時白沙即已聚居人口。昔日該村海灘岸邊有不少潔白的細沙,故名白沙,但可推估面積應該不大,量亦不多。白沙古早是一個漁村,蝦皮業興盛一時,村莊依山面海,因地理最接近南竿福澳港,五十六年以後,南北竿交通船改停泊此地,當時沒有碼頭,需舢舨來回接駁,危險又費時。八十七年白沙碼頭興建完成,白沙村容改觀,呈現新風貌,填海形成新生地,港口腹地向外拓展,並加建港務大樓,開闢西線濱海道路,連接坂里,港埠設施良好,水陸交通便利,是漁商兼備的港口。台灣進口北竿的貨物,有商船負責承運,抵達後停靠碼頭裝卸,兩岸小三通的物品也在此轉口,往來南北竿的旅客進進出出,白沙成為北竿對外水路交通門戶。

第一章:地名及村落概況 照片
▲昔日白沙

十二、大坵
 位於橋仔村的西北方,與北竿本島隔海相望,是海中高起的山丘,有大、小二坵,「坵」為丘的俗字。大坵盛產紫菜和貝類,退潮時,海岸邊的紫菜在陽光照射下,金光閃閃,大坵因此有「金山」之稱。島上原有駐軍,但沒有馬路,原設有一所迷你學校,因居民遷居而廢除,現今島上已無軍民,成為無人島。成群的鷗類棲息,加上島上豐富的生態景觀,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連續三年舉辦「大坵賞鷗」之旅,大受本地人士及外來觀光客歡迎。

第一章:地名及村落概況 照片
▲大坵舊碼頭

十三、小坵
 與大坵相隔不到三十公尺,民間稱之為「喪嶼」。據傳,島上有一處岩石狀似牌位,附近有平台石桌及石鼓各一,與辦喪事擺設相同,故名之,另外,也有「孫嶼」一說。島上也盛產海芙蓉,早年有大坵民眾野放上百頭山羊飼養。

十四、高登
 舊稱下目,清康熙年間撰修的《福州府志》記載北竿有八使澳、白沙、鏡港、下目等七個澳,所謂下目即今日之高登。高登早年曾有一戶人家在島上養羊,國軍進駐後,島上已無百姓蹤跡。由於高登是馬祖列島中距離大陸最近的島嶼,極具戰略價值,早年曾重兵駐防,如今僅有少數兵力。島上林木蓊鬱,發展生態旅遊深具潛力。高登西北岸原興建大維港、大維水庫各一座,乃紀念前國防部長俞大維,感念他建設高登的貢獻,現今都已廢棄不用,目前高登港口稱為鐵尖港,因面臨鐵尖島,因而得名。

第一章:地名及村落概況 照片
▲高登碼頭

十五、亮島
 亮島原名浪島,位處北鄉最北端,本地人稱為「橫山」,地區流傳著「南竿北竿、東引橫山」這樣的順口溜。附近盛產黃魚、淡菜,早年馬祖地區漁民組成船隊,每年在東引亮島之間海域撈捕黃魚;另外,亮島是大坵人的第二個家,每年端午過後即至附近挖取淡菜,至中秋始回。國軍進駐之後,改稱亮島,有著「亮照大陸,島立天中」之意。「亮島」目前有少數國軍駐守。

十六、壁山
 壁山是北竿丘陵的主峰,高度295公尺,不僅是北竿最高的山,亦是馬祖第一高峰。國軍進駐後,山頂一直是北高指揮部所在地,指揮全島軍事作戰,山上有多處營區,早期是軍事管制要地,禁止閒雜人等進入,通往壁山的馬路,在南北兩邊皆有層層的崗哨把守,戒備森嚴。山裡有兩處地方,曾住有百姓,一處從莒光堡或芹壁上山就可到達,本地人叫山尾,山尾就是山頂的意思,住有三戶人家,也稱三家村。一處在北高醫院上頭,緊鄰軍營,本地人叫「嘎拉」,陳姓一家住在這裡,作小生意,販賣日用雜物,他是最後搬遷下山的,現在山上已無百姓居住。戰地政務廢除,壁山解禁,從此百姓可自由進出。民國八十八年修築完成塘岐壁山步道,全長730公尺,山路陡峭,考驗登山者體力與耐力,步道除運動功能外,兼具休閒觀光和探訪自然生態,由山前開始起步,拾階而上,可直達壁山觀景臺。

十七、短坡山
 塘岐怡園旁邊有一座圓而凸的石頭山叫短坡山,本地居民稱「芹囝」。塘岐有芹囝,芹壁也有芹囝,為異地同名,塘岐的芹囝是短坡山,芹壁的芹囝指的卻是龜島。短坡山是良好的炮陣地,坑道縱橫通連是其特色,南邊連接長坡山,一直延伸到午沙。

十八、風山
 風山海拔144公尺,位居北竿島最北面,由於位居風口,冬天東北季風長驅直入,風勢特強。風山原稱青番尾山,意指青番(馬祖人稱南人為青番)種植番薯之處,後來國軍砲兵連進駐,稱為風山連。早年鄉民王樹欽曾於風山設立養雞場,規模不小,後經營不善結束,原址廢棄多年,近年環保局在此興建現代化垃圾衛生掩埋場。

十九、雷山
 雷山海拔198公尺,為北竿第三高峰,僅次於壁山、芹山。雷山緊鄰橋仔村落,舊稱橋仔山,又稱崩龍山,源自民國十七年左右,發生強烈土石流,造成重大傷亡,民眾認為係地龍出動所致。雷山上有一民眾開辦的懷恩道場,登臨眺望,大小坵、高登、甚至福建沿海歷歷在目,視野開闊,傳說為風水佳地。

二十、尼姑山
 尼姑山海拔123公尺,位於北竿島南側,土層淺薄而草木不生,童山濯濯因而得名,昔日為地區畜牧重地,如今一片青青草原,陽光下迎風搖曳,成為地區郊遊、踏青,體驗草原風光的好去處。

廿一、後浪坡
 位於山西北側突出的岬角,處於海河交匯處,藻類微生物豐富,魚類聚集,是北竿著名的釣點。因風大浪急,常有瘋狗浪從後掩至,因名「後浪坡」。由於北竿垃圾長期傾倒於此,隨著風山垃圾衛生掩埋場即將完工啟用,后浪坡可除臭名。

廿二、獅嶼
 位於北竿機場跑道北端的外海,探看獅嶼,從橋仔到高登中間海域,向東望去,有兩座島礁疊合一起,外形酷似一頭伏臥的獅子,頭身尾俱全,民間遂以「獅嶼」命名,又依島礁面積,個別稱之「大獅」和「小獅」。東邊是小獅,一稱「峭頭」,在他的東北側有一「飛來石」奇景,值得開發成海上遊覽景點。西邊是大獅,國軍早年稱之為「無名島」,後來國軍進駐亮島,因亮島與該島直線相對,遙遙呼應,又將「無名島」更名為「明島」,一明一亮,含意深遠。大小獅在退潮時連成一體,人可走路通過。島上曾經有民眾放養山羊,除了芒草及草坪外,幾乎沒有其他樹木,岩壁間有海芙蓉生長,潮間帶有牡蠣淡菜等海濱生物,近年大陸漁民常登陸採拾。

第一章:地名及村落概況 照片
▲獅嶼

廿三、三連嶼
 北竿漁民稱為「票」,位於北竿的東北外海處,由三座外貌不同的島礁組成,分別是居北的「大票」,居南的「尖票」,和居西南的「平票」,其中大票面積最大,島上有海蝕門奇景。大票和尖票成南北上下排列,距離較近,兩島當中的間距,從遠處看就像一道門,因觀察點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呼,由西南方向看,稱「裡開門」,東南方向看,稱「外開門」,正南方向看,兩島重疊,合而為一,稱「票門沒開」,漁民駕船到這裡打魚,要依此來認方位。軍方把這三島稱為「三連嶼」,取其三島排列相連的意思,若將他連成一線,從大票到尖票再到平票,方向是由北到南再到西南。三連嶼附近是地區重要漁場,盛產各種高經濟價值魚類,現在劃入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內,是賞鳥的好去處。

第一章:地名及村落概況 照片
▲三連嶼

廿四、中島
 位於高登島與大坵島之間,漁民叫「中柱」,國軍命名中島,也是因該島礁位於兩島的中間。島礁上為馬祖燕鷗的主要棲息地,燕鷗棲息島礁上,除了海魚可供食物外,島上的濱柃木、海芙蓉也是可供棲息、孵育的屏障。同時,島礁上因有鳥糞為肥,野生麥蔥(山蒜)又長又粗。

廿五、鐵尖
 位在高登島之西南側,其外貌似湯匙,地區漁民叫「瓢羹」,亦是燕鷗棲息地。

廿六、白廟
 位在高登島東北側,傳說其島礁頂端與廟堂極似,島上有燕鷗的白色糞便覆蓋,故名為「白廟」,附近海域為早期漁民延繩釣的主要漁場。

廿七、老鼠礁
 位於白廟島西北側,其外貌有如老鼠背而名之,其位置距北竿較遠。早期戰地政務時,被國軍視為與大陸海域之分界點,出海作業漁船均不得越過此線。

廿八、螺、蚌山
 位在后沃村大沃山東南方尾端,因其形狀似螺、蚌而得名。蚌山本地人稱「塘岐頭」,螺、蚌山漲潮時形成兩座孤島,退潮時兩山之間的陸塊顯露,人可自由步行,有裡限、外限之分,和大沃山連成一體,螺、蚌山蘊藏很多海濱生物。

廿九、蛤蜊山
 位在白沙尼姑山尾端的東南側,國軍因其形狀似蛤蜊而命此名,而民間稱之謂「假箂」,一說是海濱生物,一說是裝漁獲的漁具,二者音近義不同。往來南北竿的船隻,到達蛤蜊時,海浪顯得較他處大,若是遇到大風浪,此處更驚險,繞過以後,浪勢就趨緩下來。在他的東南方,另有一座小礁,叫「鵲石」,現裝設航空指示燈,導引北竿飛機起降。

三十、進嶼
 位於南、北竿之間海域,地區漁民叫「進嶼」,而軍方叫「蛇島」,可能早年國共對峙,恐大陸船隻登岸,而故意取名「蛇島」,具震懾作用,其實,島礁上並無蛇,外貌也不像蛇。進嶼也有一個傳說故事,元末,有位抗元名將,欲刺殺閩王(元朝族弟),不幸敗北,逃出閩江口,船觸礁死難百餘人,以後有船經過此嶼,有耳聾大王顯靈。

卅一、龜島
 芹壁村落正前方的澳口中,有一座小礁島,本地人叫「芹囝」,另稱「芹島」。芹囝意謂圓形的小穀堆,此圓而凸的小島丘和農夫搭建的穀堆正好相像,先前居民故以「芹囝」稱之。島上岩石的裂紋如龜殼,整個形狀極似烏龜浮游於海,所以一般人多稱他為「龜島」或「烏龜島」。島上立有「植榕聚財」石碑一塊,從岸上可望見。

第一章:地名及村落概況 照片
▲龜島舊稱芹囝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