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竿 鄉 志


  標題:大事記(明清) 
  作者:北竿鄉公所    ( 發表時間:2006-01-08    閱讀人次:3683 )  

明朝
 洪武二十年(西元1387年),明廷決定採堅壁清野的海防策略,詔令沿海島嶼居民全數遷徙內地。又下令信國公湯和、江夏侯周德興率軍進入福建防備倭患,於南竿塘、北竿塘衝要之地,設煙墩瞭望。
 竿塘的進一步發展,因為萬曆二十年福建巡撫許孚遠上奏朝廷,建議在閩浙兩省開墾荒島,有了新的契機,福建沿海漁民來到竿塘島上,初則搭寮暫住,漁汛過後載魚回鄉,繼則攜家移居島上,披荊斬棘,墾土種植,逐漸形成聚落。
 明清交替之際,就如同方志所記,竿塘島又成為村落掩映、居民聚集、耕漁稠密之地。

清代
 清朝初年,因為鄭成功以反清復明的口號,與清朝政府對抗,使福建沿海政經局勢又告緊張。
 順治十八年(西元1661年),清廷發布遷界令,「離海三十里,村舍田宅皆焚棄」、「築短牆、立界碑,撥兵戍守,出界者歿」。將沿海及島嶼的居民遷徙內地,斷絕以物資接濟鄭氏的抗清勢力,於是「耕漁稠密」的竿塘,再度受到嚴重破壞,房屋焚毀,塘田廢棄,遂為荒島。
 康熙二年(西元1663年),總督李率泰復請放棄諸島,移民到界內守邊。
 康熙十一年(西元1672年),又調移海民於內地。
 乾隆五十四年(西元1790年),乾隆帝諭令:「所有各省海島,陳例應封禁者久已遵行外,其餘均著仍舊居住,免其驅逐。」肯定了移民的合法性,也促使了移民潮的增加,有助於竿塘的加速開發。
 嘉慶元年(西元1796年)開始,蔡牽率領海盜打劫竿塘洋、白犬洋,活動範圍於白犬、竿塘、東湧、漁山,為害閩、浙、粵三省海域。直至嘉慶十四年(西元1809年 ),蔡牽被官軍殲滅於「黑水深洋」,葬身東湧東北海面,才結束這場劫難。經過這場劫難,竿塘等地早被破壞殆盡,滿目荒涼,居民所剩無幾。
 同治八年,清廷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為列島中僅見,可見北竿當時漁業發展必定獨步馬祖,配鹽需求亦高居各島之冠,糾紛亦多,因而有朝廷勒石告示訓令民眾遵守,以息紛爭。
 同治年間至清末,各村落廟宇紛紛興建,芹壁的簇群聚落的形成也始於清末,這段期間的移民潮應是構成今日北竿居民最重要的族群。

大事記(明清) 附加圖片
▲蔣經國在塘岐村觀看閩浙總督告示碑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