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通訊周刊


  標題:【第7期】社論/還給馬祖真實面目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6-07-25    閱讀人次:418 )  

據林金炎先生編著的「馬祖列島記」中的考據,在清朝古書上,竿塘島上就已經有「福澳」之名,此地村民由福建省長樂縣后浦鄉遷居而來,后浦又名后福,后福人氏遷居此澳口,稱之為后福澳,簡稱福澳。「福澳」的名稱不但歷史悠久,更具有緬懷原鄉的鄉土情結。

民國七十七年三月,參謀總長郝柏村指示馬防部丁之發司令官,將福沃村更名為「經澤村」,以表示「感念蔣經國的德澤」,當時福沃村民雖然強烈反對,無奈在軍管高壓統治之下,福沃村民無力回天,「經澤」就此取代「福沃」而為該村的行政名稱。

馬祖實施戰地政務近四十年期間,在軍管當局「泛政治化意識型態」籠罩之下,馬祖地名遭到大肆改造,以致形成今日「面目全非」的起步。

在歷史記載和民間一般稱呼中,西莒原名「白犬」,東西莒又分別稱為「下沙」和「上沙」,民國六十年,為了響應蔣介石總統「反攻復國、毋忘在莒」的政治口號,原本已經更名的「白肯鄉」,再度改為「莒光鄉」。(白犬因其形狀由坤坵對面之蛇島附近往裡看,整個島像一隻「犬」而得名,如今大陸仍稱為白犬鄉)

相同的,南竿地形酷似犀牛,首為牛角,尾是西尾,民國四十四年牛角和西尾村在「泛政治化」的理由下,分別改名為復興和四維。南竿鐵板因澳口大退潮時海邊黑石堅硬如鐵而得名,山隴原名「孫隴」,乃內地孫厝人士曾遷居於此,後來由於口音關係,逐漸被稱為「山隴」,民國四十四年,鐵板改名為仁愛,為了慶祝蔣介石總統生日,山隴更名為介壽。


中國人一向是具有歷史傳承和原鄉情結的民族,從個人命名,到地名、國名的訂定,往往具有特殊的淵源、典故和考據。中國大陸在中共政權統治之下,早已將「迪化」還原為當地維吾爾人的稱呼--烏魯木齊,「聖母峰」也在近年改回當地原住民的名稱--珠穆瑪朗峰。美國阿拉斯加一座北美最高峰肯尼山,為了尊重印地安人的原稱Denali,將該地命名為Denali國家公園,肯尼山改回Denali峰。

如今,強人統治已逝,戒嚴體制漸遠,從「尊重原住民」的世界潮流,以至中國人重視「歷史考據」的民族性來說,此時正是我們洗清軍管污泥,還給馬祖真實面目的時候!

(出刊日期:1993.03.15)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