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 引 鄉 誌


  標題:李雪英女士傳略 
  作者:will    ( 發表時間:2002-03-25    閱讀人次:4364 )  

李雪英女士傳略

李雪英女士傳略 照片

 出生官宦人家,幼年錦衣玉食,丫環隨侍的李雪英,由於造化弄人,抗戰軍興,父親殉國,致使家道中落,賣身孤島,顛沛流離,但她並沒有被悲慘的命運所擊倒,反而一生關懷貧病、熱心公益、澤及官兵,教養子女,卓然有成,她的傳奇人生,正是中國女性強韌生命力的最佳寫照。

 李雪英女士,福州市人,父親李師謙曾任江貞艦軍事長,母親姚文英出身富商。家有一兄三弟,她是唯一的掌上明珠。李雪英生於民國16年農曆12月29日,卒於民國85年7月6日,享年70歲。早年長期擔任東引鄉婦女分會理事長,並曾執教東湧國校。

 她8歲時進入福州榕西小學就讀,未幾,中日戰爭爆發,江貞艦在湖南長沙為日機炸沈,父親殉國,驟失憑依,家道開始中落,母親只有不斷變賣首飾、家當,以維持家計,後來大哥前往上海投靠親戚,二弟被賣到福清鄉下,接著李雪英也被賣到東引島,成了謝家的養女,當時她只有13歲,小學都還沒畢業。

 來到東引島的李雪英,為人織毛衣,賺取微薄收入,並悄悄寄給在福州的母親。民國34年,戰爭結束,李雪英在友人作保下,獲得養母允許,得以返回闊別經年的家鄉福州,會見日夜思念的母親、兄弟。雖然母親要她留在家裡,不要再回去艱困的海島,即使親情難捨,但為了信守諾言,仍毅然依約返回東引。

 21歲那年,李雪英嫁給張永協,過兩年生下長子龍光。民國41年,東湧國校成立,李雪英因通曉國語,受聘為教師,教國語文,期間孩子接連出生,44年辭去教職,專心家務,並偕夫婿開設協記餐館、雜貨店。

 李雪英是當時島上少數會說國語的女性,因而成為軍民之間溝通的橋樑,加以為人熱心,因此被推選為婦女分會理事長,並連任數屆。擔任婦女分會理事長,經常協助鄉親就醫,即使半夜寒冬,只要鄉親敲門,李雪英一定披衣起床,洽請軍方派車護送就診。另方面,由於自身少年失學,對於家境較貧困的學童,不時暗中接濟,協助就學。針對貧苦的鄉民,歲末之際,她總是交待子女送些衣物、食米,適時救助;賒債民眾,無力償還,她也從不催討。

 由於自己年少即離鄉背井,李雪英對於隨政府撤退到東引的反共救國軍少年士官兵,感同身受,總是多所關懷、照顧,使許多官兵視她如親人,及至張家遷臺多年,當年官兵仍不時登門探視,深獲敬愛,可見一斑。

 年少即飽嚐顛沛流離、骨肉失散之苦的李雪英,民國47年曾在臺灣與大哥、大弟團聚,民國78年開放大陸探親,她回到睽違40餘年的故鄉,見到在福州教書的小弟,第二年又見到當年被賣到福清鄉下的二弟;但她朝夕思念的母親早已作古多年,甚至不知葬在何方,讓她抱憾不已。

 早年即有高血壓、心臟病的李雪英,晚年更罹患腎臟萎縮,一周需洗腎3天,纏綿病榻3年,民國85年7月6日,因併發敗血症終告不治,走完70年坎坷與傳奇的一生。

 李雪英育有子女6人,長子張龍光曾兩度榮獲金鐘獎最佳編劇,三子張龍雲乃國內知名低音管演奏家。民國86年7月6日,李雪英的6位子女成立「張李雪英獎助學金」,資助鄉親學子,免遭失學之苦,孝思可感。坎坷流離卻慈悲為懷的李雪英或可含笑九泉。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