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 引 鄉 誌


  標題:一、東引與西引 
  作者:will    ( 發表時間:2002-03-26    閱讀人次:2999 )  

一、東引與西引

(一)東引

舊稱東湧,異名東永、東引山。

「湧」的古字為「涌」或「甬」,湧浪的意思,是2500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善於海上航行的閩越人流傳下來的字。春秋晚期,越王勾踐臥薪嘗膽、雪恥復國, 滅了吳國以後,越人建議把吳王流放到「甬東」,也就是東方湧浪之外的島嶼。現今,具有閩越人血統的閩南人,仍稱海浪為「涌」。

到了清朝,文人和官員已多將「涌 」寫作「湧」。19世紀在臺灣當過巡撫的湖南人唐贊袞形容「湧」:「無風起浪,翻濤捲雪,舟莫能近。」
閩人諺云:「急水好討海」,良有以也。根據蕭寶宗等人在民國80年6月於《臺灣石油地質》刊物發表的〈東引盆地油氣潛能評估報告〉中指出,東引盆地位在東海裂張系統的大陸棚上,東北-西南走向的大斷層,將海底盆地分割為4個小盆地,與同樣「無風起浪」的澎湖群島,具有相似的海底結構。由於洋流加上海底複雜的地形,水深流急,這也就是東引與澎湖同樣成為優良漁區的原因之一。

千百年來,由於洋流與海底地形的關係,東引附近海域,至今依舊「無風起浪,翻濤捲雪,舟莫能近。」同樣9級風浪,民間19噸級快輪可以行駛南竿與莒光之間,卻經常臣服於亮島至東引間的湧浪,無功而返。

「東湧」兩字最早見諸史書,是距今近6百年前的明朝洪武年間,明廷曾設遠哨於東湧。而後,距今4百年前的明朝萬曆年間,曾發生馬祖列島開發史上著名的「東湧偵倭」事件。數百年來,在明、清兩朝的史書與圖籍上,東引又有「東永」、「東引山」等異名。

直到民國45年7月16日,馬祖列島開始實施戰地政務,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正式成立,宣布撤銷長樂、羅源兩縣政府,西犬、東犬與東湧3鄉,均併入連江縣政府。同日,東湧鄉更名為東引鄉,東湧國民學校也更名為東引國民學校。於是,「東引」兩字一直沿用至今。

至於為何選用東引,據馬祖《連江縣誌》及《東引畫刊》等政府出版物之記載,由於島上建有東湧燈塔,指引過往船隻,我軍駐守島上,因其具有「指引我軍早日直搗黃龍、收復河山」之意,遂定名為「東引」。

(二)西引

昔稱西湧,異名西永,因與東湧並列海上,位在東湧西方而得名。民國45年實施戰地政務,東湧鄉更名為東引鄉,西湧也更名西引。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