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 引 鄉 誌


  標題: 第二章 東湧偵倭始末 
  作者:will    ( 發表時間:2002-03-26    閱讀人次:6014 )  


第二章 東湧偵倭始末


東湧即今日之東引,明朝萬曆年間曾發生「東湧偵倭」事件,史料記載頗為完整,在東引開發史上,極具價值和意義。

根據林金炎編撰《馬祖列島記》,所載「閩海倭患始末」及「東湧偵倭始末」記述如后:

明代倭寇為患中國沿海,先後歷兩百數十年,尤以嘉靖三、四十年最為慘烈,蹂躪遍於閩海各地,屠殺人民,戕害官吏,搶劫貲產錢財,焚燒田舍。

總兵戚繼光、俞大猷蒐山搗海,竭智窮力,拯閩人於水火血肉中,自是海宇略見清寧。

萬曆8年(西元1580年)8月,倭寇自北洋出沒東湧,欲圖劫掠,官兵奮勇剿滅,擒斬倭賊30餘人;9月,倭寇復犯東湧。

萬曆10年(西元1582年),倭寇夥船出沒東湧,欲圖聯勢劫掠。

萬曆43年(西元1615年)7月,黃承玄(註一)由應天府尹陞任福建巡撫。而這一年的秋末,日本德川家康滅豐臣秀吉,平定內亂,積極向海外發展,凡是出洋船舶,都結「御朱印狀」(註二)。

日本長崎(一名長岐)代官村山等安(註三)一家全是耶穌教徒,擁有巨資,養了許多船員,集合戰船3艘,帆船10艘,獲得德川家康頒給前往「高砂國」(即臺灣)的渡海「御朱印狀」,等安派遣其次子秋安為艦隊司令官,於萬曆44年(西元1616年)3月19日(陽曆5月4日),從長崎啟帆,浩浩蕩蕩開向臺灣。

當時英國在日本平戶商館館長Richard Cooks之日記有云:「長崎等安之子率兵船十三隻,前往占領「高砂島」(Taccasange)彼等如此稱呼之島,我等稱為Formosa。」

可是當他們開航到琉球海面時,卻遇到強烈的暴風雨,船舶四散,其中一艘開到臺灣,再遭土番的襲擊,船中兵士全部遇害,另有3艘由等安的次男秋安引率,飄到交趾,次年7月才回日本。

在此同時,琉球王尚寧,派遣使臣到明朝告警,說明日本將攻取雞籠,於是下詔沿海警備。

萬曆44年(西元1616年)5月15日,福建巡道副使韓仲雍(註四)密令把總董伯起(註五)為偵探官,前往東湧偵倭。16日自琯頭開洋,17日天明,到達竿塘,一更,至橫山,18日早,至東湧。

由於倭兵船都停在各澳口,所以巡海船航行間都沒看到,等到了東湧山四望,才發現倭船1艘停泊在山後南風澳,另一艘停泊在布袋澳,二澳是相連的,兩船篷帆都已卸下,而且各載有壯倭各一百三、四十人,另有一船係由定海被掠奪的白舫船,藏靠在南澳隱密處,這些停泊在東湧的倭船,便是村山等安的部屬明石道友所率領,欲前往臺灣者,因風勢不便,泊此等候。

當時同董伯起一道前往東湧偵倭的尚有舵手施七、李進、葉貴、傅盛等人。他們正思如何應付這些倭船,可是沒多久,倭船人員發現了他們,就開過來了。倭人跳過船來搜獲,並透過漳州人氏的通事訊問,懷疑他們是間諜,就問道:「你們是什麼船?」伯起他們齊聲回答說:「是討海船。」通事又問他們:「有沒有見到兵船來?」他們回答說:「沒有。」通事告訴伯起說:「你就說有兵船,是他們用五十金雇你來偵探的。」伯起他們則回答說:「如果我們說了,恐怕他們會殺我們。」通事又說:「不要怕,你只要開口作說話狀,我就會幫你說話解危。」這時倭首說:「你們既然是討海人,就幫我們到東湧山上取些水吧!」大家見倭人都坐在我們船上,不得已,只好協助其取水。迨取畢水,倭人首軍忽然過船,仔細的注視著董伯起,並看他的手相,隨即搖頭說:「你不是討海人,老實說,如果不老實說,我就殺了你!」倭人並拔出刀來恐嚇之。伯起他們此刻都心驚膽跳,無言相視。

伯起知道災禍將臨,挺身而出,並大聲告訴倭人說:「我說也是死,不說也是死,我等就是奉了軍門海道之命,前來偵察你們的,今天殺我也由你,不殺也由你,如果你們再不回航,兵船馬上就來了。」通事加以譯諭後,指著倭首軍對伯起說:「他們是奉派前往東番(註六)從事貿易,他們是絕不干擾唐人的,實在是因風候羈誤,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又說:「我們如無功而返,必得罪國王,所以必須將你們首軍一人,帶往回報國王,絕不害你。」隨即又問:「誰是你們首軍?」大家都指伯起。(首軍就是我們俗稱的老爹。)後來伯起就被叫過倭船,倭人給了一些番衣,但是伯起不要,自己向葉貴借了衣衫,倭首軍並陪伯起一同吃飯,倭人也接受了伯起的勸諭,將所擄拘的漁船放走,那已是18日晚上之事了。
19日中午開駕,倭人將所掠得的船和伯起4名隨人的船,於抵達浙江境界台山列島外,就放各船歸,只挾伯起回日本報命。

隔年3月19日,台山遊兵船押獲倭船一隻,送回董伯起。

(註一):黃承玄,明人小傳卷三,字履常,浙江秀水人,萬曆14年(西元1586年)進士,授工部主事,歷官福建巡撫,所至有聲績。

(註二):即許可狀,近似於出國護照,發與渡航海外之船隻。

(註三):村山等安,村山之名亦作東安、東庵、等庵,蓋音譯別寫也。

(註四):韓仲雍,字壁哉,三河人、進士,先任布政司參議,備兵興泉,政績卓著,年餘陞是職。

(註五):董伯起係董應舉之宗孫。

(註六):東番即今之臺灣。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