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 引 鄉 誌


  標題:第一章 漁業 
  作者:will    ( 發表時間:2002-03-26    閱讀人次:11347 )  

第一章 漁業

一、漁場概況

東引漁場是中國沿海重要漁場之一,位於福建省羅源縣三都澳外海,地處閩江口外北側。由於受閩江逕流、閩浙沿岸流和臺灣暖流的共同影響,水溫和鹽度適宜,餌料生物繁盛,是多種經濟魚、蝦、蟹類生殖、索餌和越冬的良好場所。

週邊海底地形平坦,坡度較緩,底質多泥沙。島嶼附近水深約30至40公尺,海區適合定置網作業;北面、東北面海域水深達30至70公尺,海區為圍網等大型流動作業漁場。

本區漁汛以冬、春汛為主,冬汛主捕越冬迴游群體,春汛多捕生殖迴游群體,主要捕撈對象有大黃魚、帶魚、鰳魚、銀鯧、海鰻、鮐魚、藍圓縿、日本鯷、藍點馬鮫、日本無針烏賊、中國毛蝦等。

二、漁業沿革

馬祖地區編纂的《連江縣誌》記載:「元朝(西元1277年至1367年)年間,閩浙濱海漁民,以群島天然港澳可資避風、汲水,遂利用為漁舟泊憩之所,斯地漸增居民。」東引海域乃洋流交會之處,閩諺有云:「急水好討海」,自元朝以來,就是福建沿海最佳漁場。
明初,方國珍、張士誠敗軍餘眾逃竄海上,洪武4年(西元1371年)明廷發布禁海令,「片板不得入海」。洪武20年(西元1387年),明廷嚴格執行遷界令,沿海島嶼居民全數遷徙內地,此時東引除戍兵以外,已成荒島,漁業就此停頓。爾後,由於海禁漸漸鬆弛,沿海漁業又見豐稠,居民不顧禁令,陸續遷入。部分漁民下海為盜,與倭寇串連,因此明朝年間,本區 漁業呈不安定狀態。

清初出版的《粵閩巡視紀略》記載:「東湧,在東大海中‥‥‥東山有大王宮,澳前多拳石,泊北風船五十餘;西山一澳,泊北風船百餘;後一澳,泊南風船二十餘。」由此可知,清初東引各澳口可停泊漁船百餘艘,漁業豐盛。

清初,因鄭成功抗清,順治18年(西元1661年),清廷發布遷界令,離海30里之村莊田宅悉數焚棄,並撤回離島汛兵,於是馬祖及東引等海島,又見荒蕪。至康熙20年(西元1681年)解除海禁,於是先民得以陸續遷入,安集東引,從事漁業至今。

民國初年,內地戰禍連年,時局不安,大批漁戶遷居離島,以海為生,部分每屆漁汛季節來此捕魚、棲息,漁季結束,即揚帆歸去。東引耆老回憶,當年南澳與深水澳(現稱清水澳)漁帆千號相連,行走船上,步行可達西引。由此可見東湧漁汛季節之盛況。

抗戰期間,盜賊四起,盤據列島,影響漁業發展至鉅。民國34年抗戰勝利至39年與大陸往來中斷為止,漁業漸告復甦,漁獲大增,大批閩浙漁商及販運魚貨船隻聚集海上,漁村經濟,盛況空前;但旋即由於大陸淪陷,漁具補充困難,漁獲銷售停滯,漁業遂又陷入困境。

民國45年至60年間,在中央政府積極輔導及協助下,本鄉漁業漸入佳境,每年春季黃魚漁汛季節,馬祖各島漁船數十艘進駐本鄉,漁業再度進入鼎盛時期。

民國60年後,由於大陸沿海過度漁撈,並在大陸漁船入侵炸魚之下,本區漁業逐年蕭條,漁民為求生存,均僱用大陸漁工出海捕魚,部分漁民則轉業經營娛樂漁業,從事海釣及渡礁等服務。

三、主要經濟魚類

(一)黃魚

東引地區首要高級經濟魚類之一。石首魚科,俗稱黃瓜魚,又叫「橫山」,因黃魚約在清明至小滿季節由南迴游向北行走,每月兩潮汛成群結隊,必經亮島(舊稱「橫山」)與東引之間,因此有「橫山」別名。

黃魚一般棲息於水深60公尺以內近海中下層,厭強光,喜潮流。具有夜浮晝沈、垂直移動和結群迴游習性。食性廣,食餌種類多達百種,成魚主要攝食各種小型魚類、蝦類、蝦蛄和蟹類,幼魚主食橈足類、糠蝦、磷蝦等浮游生物。鰾能發聲,生殖期尤盛,漁民常憑藉「咯、咯」聲音判斷魚群大小,在魚群密集時發出的聲音猶如水沸聲或松濤聲。4至6月,魚群分批從東南外海越各海區進入東引漁場產卵,形成春汛。12月至翌年 2 月,從浙江海區南下的魚群經東引、亮島以東海區南游索餌越冬,形成冬汛。主要捕撈漁具為拖網和流刺網。

撈捕概況:

民國38年前,每年由各地前來東引捕撈及販魚船隻將近千艘,甚至有本省或外省百噸級機動商船,載天然冰塊來此銷售,或互換黃魚。漁汛每半月只有一個潮汛,一潮汛大豐收時日不超過4天,遇大豐收日,漁獲量達數百噸。黃魚盛產時,福州還流行一句俗諺「東引黃瓜打倒豆腐店」,意思是說黃魚比豆腐還便宜。大陸淪陷後,兩岸敵對,千艘漁船捕撈黃魚盛況不再,而東引本島僅有數艘人力小舢舨,加上指揮部限制作業區域,只能以延繩釣在近海作業,漁獲最多時每日尚不足千斤。民國41年,馬祖行政公署統計,東湧區漁民人數計352人,漁汛季節捕獲黃魚4500擔。

民國45年,黃星華鄉長到任,有感東引大(糸孟)定樁3枝較之南北竿翻網(板繒)定樁2枝不但成本較高,而網口方向固定,也不如翻網因流向不同,可自動調整,以適應魚群流向之效果。乃隨漁船出海紀錄打樁情況,依其人員編組、作業型態、漁具名稱,詳具報告,向農復會申請補助試驗經費,獲補助6000元,僅夠人工、材料,不足購置漁網,於是黃星華提供私人舊有翻網2張,延請資深船長林木喜負責執行,試驗成功,自此漁獲漸豐。

民國60年至70年間,南北竿、東西莒來東引捕撈黃魚的漁船,每年約有3、40艘。某年,潮汛期第一、二天即頗有所獲,販船一艘滿載,赴臺銷售,僅剩另兩艘總載量不過50至60噸。孰料第3天,10餘艘漁船即捕獲7、80噸,依約應由販者全數收購,兩艘船滿載後,尚剩下10多噸,遂在過磅後全部倒入海中。

民國70年春季,南北竿、莒光尚有23艘漁船及175名漁民組成船團,抵達捕撈黃魚。但由於漁獲不佳,民國71年,南北竿、莒光僅8艘船隻抵達。直到74年春季,馬祖地區最後一批12艘漁船抵達,此後,東引海域船帆集結,捕撈黃魚的盛況,就此走入歷史。

民國79年11月,東引鄉漁會曾推出「黃魚禮盒」,每斤售價約300元,提供軍民選購。但由於近年來,大陸漁船濫捕、亂炸,漁獲更是一落千丈,有時1年全島尚捕不到1、2百公斤,時價每公斤高達1000至1200元,經常是有行無市,若以當年倒入海中10多噸,換算今天現值,竟達1千萬元,金額之高,著實驚人。撫今思昔,令人不勝感慨。

(二)鮤魚

鮤魚產量約為黃魚的一半,黃、鮤魚魚群多密結成隊,同時會鳴叫,閩江口一帶百姓因此有「東引黃瓜乞嘴害」的俗諺,因為它若不鳴,漁夫根本不知它在那裡,也就無從下網。
黃、鮤魚鳴叫聲(黃魚聲比鮤魚聲粗大)好似爐罐中燒開水,將沸滾之前的聲音。說來奇怪,黃、鮤魚的鳴叫聲遠在1千公尺,甚至更遠都聽得到。此時船老大或老經驗漁民循聲尋覓魚群,若找到魚群中心下網,必能滿載而歸,即使在魚群邊緣下網亦有所獲。

黃、鮤魚產期(魚汛)約在春分之後,清明至芒種為止。黃魚盛產期多在清明後穀雨、立夏(此間叫「黃魚水」),而立夏、小滿,黃魚(金)、鮤魚(白)混在一起,叫做「金包銀」,小滿、芒種叫「鮤魚水」(全產鮤魚)。

(三)帶魚

帶魚俗稱「白帶魚」,屬帶魚科,為暖溫性集群迴游魚類。一般棲息於近海的中下層,喜弱光、怕強光,有明顯的晝夜垂直移動現象,白天沈至深處,清晨和黃昏上浮表層。性凶猛,肉食性,貪食,主食各種魚類、毛蝦和烏賊等,幼魚主食浮游動物。產卵盛期為每年3至5月,11月至翌年1月,北方冷空氣南下,水溫下降,魚群從浙江海區南下,沿30至60公尺等深線進行越冬迴游,春季則由南往北作生殖、索餌迴游,通過東引島一帶海區時形成漁汛。冬汛群體大,產量高。

撈捕概況:

帶魚在東引也是大宗魚產,並不亞於黃、鮤魚。循舊式捕撈,海底打樁,上浮大竹竿,固定掛網,由潮水漲汐,推魚蝦進網,以前打3樁(3個腳),叫做大(糸孟)。後改為兩樁「翻網」(褔州話叫「板繒」),遇盛產時一張網,一漲汐就可捕獲數千市斤(清光緒26年間,東引有9戶人家做「大(糸孟)」,後銳減至僅有3家(大(糸孟)及翻網)。自大陸漁船在東引地區濫捕亂炸之後,產量遞減,終至停業。

(四)鯧魚

亦是地區高經濟價值魚類,屬鯧科。棲息於近海水深30至70公尺的中下層海區,喜在陰影中集群,晨昏時游至中上層,夜晚浮水面側泳。主要有白鯧和銀鯧兩種。白鯧主食浮游甲殼動物,銀鯧主食水母、底棲動物和小魚。季節性迴游,冬季在東南外海越冬,春季向閩東近海淺水域產卵迴游。閩江口附近海區是主要產卵場,馬祖列島海域全年都可捕獲。銀鯧於4至5月形成漁汛,白鯧漁期在銀鯧汛期末開始,但漁汛期較短。捕鯧漁具以流刺網、拖網、定置網為作業方式。

撈捕概況:

因撈捕鯧魚魚網網目大小與黃、鮤魚不同,而黃、鮤魚屬大宗漁產,故乏人購置鯧魚網捕鯧。民國45年左右,有一漁民購置鯧魚網,聘雇嫻熟捕鯧漁民,捕撈一潮汛產量不錯,但因產期與黃鮤魚撞期,漁獲量又不能相比,以至乏人問津。

(五)石斑魚

鮨科,主要有青石斑、紅石斑,地區海域所產幾乎全為紅石斑,本地俗名「鱠魚」。性凶猛,素有「海中閻王」之稱,喜吞食魚蝦蟹等海中生物,白天喜棲息於海中岩礁穴或隙縫中及海底岩礁有凹狀隱蔽處。或許是畏光,覓食時常隨水流出現在早晨及日落前光線不太強時,產卵期在5至 6月。嬌貴的石斑對海水溫度適應力極弱,地區農曆年前後1個月海水溫度,多在攝氏8至10度,石斑幾無渡冬可能,因此不適合養殖。

撈捕概況:

石斑魚棲息於多岩礁海區中下層,一般不結成大群,也無季節性長距離迴游現象,因此不易用網具捕撈,幾乎都用手釣或延繩釣捕獲,其肉質肥美鮮嫩,深受稱讚。每年春夏季隨水溫升高,游至水深10至30公尺處,盛夏時甚至在2、3公尺處也有發現。故早年盛夏時,常有香港漁船慕名前來馬祖列島海域收購紅石斑。也因此地區漁民從事紅石斑釣業的船隻迅速增加,使紅石斑承受過度的捕撈壓力,魚體逐年小型化,漁獲量也逐年減少,更顯珍貴,值得保育。

(六)烏賊

烏賊科,俗稱墨魚。種類繁多,地區主要是日本無針烏賊。體內具有特殊構造的墨囊,受驚或受敵害侵襲時,會噴出墨液擋敵視線,借以避敵。主食小型魚蝦,具有生殖迴游、越冬迴游和晝夜垂直移動特性,生命周期多為1年,3至6月為產卵期,產卵後親體成批死亡。4至5月為捕撈旺汛期,主捕生殖迴游群體;11至12月主捕越冬迴游群體。可用定置網、拖網、圍網捕撈。蛋白質含量高,可鮮食及加工。

(七)螃蟹

民國38年之前,東引無人撈捕,但連江縣東岱、壺江兩地漁民,每年大約有6、70艘捕蟹船來本地作業。他們通常固錨泊於西引清水澳內,另有10餘艘販船,將購得活螃蟹,用稻草綑縛裝筐懸於船舷以海水養活,運往福州市銷售。大陸淪陷後此景不再。後來東引漁民繼興此業,構造新船購置網具撈捕,數年之間,產量特佳。每下一次網大約有千斤左右收穫。本來下網時間都在3、4小時才收網,但那時卻怕下網時間太久,螃蟹上網太多,不易處理。主要原因有三:第一,無固定販商在此收購。第二,本島銷售量有限,需先收網,趕回作頭市零售。第三,若上網太多,兩晝夜都剝不完,影響翌日出海作業。由於供過於求,漁民多賺不到錢,只有歇業,這些年已見不到螃蟹蹤影。近年,雖有漁民選在旺產季節,最佳產區、運用目前最優網具「三重網」前往試捕,仍多空手而回。

(八)丁香與(魚可)、鮐

產期在清明、穀雨、立夏,因與黃、鮤魚撞期,乏人撈捕。丁香生長極快,立夏後就變成小(魚可)、鮐,這兩種小魚生長期間從立夏至秋分,圍捕作業亦在此時。東引圍捕方式與南、北竿,東、西莒不同,採用以火集魚方式圍捕,每一組用兩艘船,合作圍捕。其中一艘載重約1噸半小船,特製作一個約3公尺長梗木柄,另一端用約1公尺半長鐵柄,尾端掛一鐵藟,燃料用最上等有油質松木,一火藟可裝50市斤松木,燃燒時一個大火團,有一人專責看守,添柴控制火的大小誘引魚群。另一艘約3噸重大漁船,以一人立於海岸岩礁上,拉放繩子,來固定下網位置,另有數人操作收放漁網,大約每10分鐘下一次網,有時在下午3、4時就有魚群出現,見魚群在水面游動時,就下網圍捕,有時一網就捕獲1、2千斤,一夜便捕到1萬餘斤,但也有一網一尾也沒有的情形。
另有一種捕撈丁香作業,本地話叫「斗(糸孟)」,以3艘約1噸餘至2噸多漁船編為一組,每船各分配3人,任不同工作,其中一船如同前述用「火藟」燃松木誘集魚群,但此種作業,需待天黑燃火集魚而撈捕。民國初年本島有兩組作業,但不知何故逐年減產,至民國27年遂被淘汰,此後都是一組兩艘作業。

(九)龍蝦

龍蝦屬節肢動物中的甲殼類,因有10隻步足,又稱十足類。龍蝦是高級的海產,肉質鮮美,富含蛋白質和鈣質,身價一向不凡。
龍蝦對棲息環境甚具選擇能力,且具有群棲習性,甚少單獨行動,通常發現一隻,必可發現一群,少輒數十隻,多者上百。龍蝦屬夜行性動物,白天多藏匿於岩穴或石縫中,多以小魚、貝類為主食,龍蝦需經脫殼始能成長,一般在餌料豐富、水溫較高的環境下較易成長。龍蝦的體長可達60公分,最重者甚至有4、5公斤。

撈捕概況

東引海域的龍蝦分佈很廣,早年幾乎全島岸邊皆有,尤以東湧燈塔、雙子礁附近最為密集。民國44年左右,在南澳碼頭岸邊即可見其蹤影,國軍進駐後,兩棲連官兵略有捕捉。民國50餘年至74年間,本鄉民眾利用潛水憋氣土法捕捉,每次可捕獲1、2隻,一天3、40隻,足以供應島上3、5家餐廳,曾有10餘位漁民以此營生。

民國74年,王易謙指揮官任內,開放水肺(氧氣筒)進口,本鄉民眾劉金灼等5人遂集資百萬,進口攜帶式空壓機1部,以及水肺20餘只,並獲得兩棲連傳授水肺使用技術,再搭配魚槍下水,一人一天可捕獲1百多隻,從端午一直持續作業到中秋。由於交通不便,又欠缺養殖技術,捕獲的龍蝦僅能在本島或運至南竿販售。雖然當時龍蝦市價1斤高達500元,捕得的龍蝦每隻平均1斤半至2斤,甚至重達7斤,但因產銷失衡,漁民未因此大發利市。

由於東引海域水清又深,所產龍蝦口感特佳,頗受消費者青睞。鼎盛時期,本鄉有20多名漁民組成船隊,大肆濫捕,以致蝦源銳減,盛況不再。

近年來,民眾在捕撈漁網中偶見龍蝦蹤跡,但重量大都1斤左右,復育情況並不理想。

四、海藻類

(一)昆布

本地人叫「鵝掌」,生長於低潮2至3公尺深處海岸岩礁,收成期在農曆 5 至 7 月,潛水採收,晒乾待沽,產量有豐歉,昔日豐年全島約產10噸左右,歉年則僅有2至3噸;售價與穀價相近,多由外省商船來島收購,運往浙江以北銷售。

(二)地粉菜

秋末冬初間,生長於各澳口低潮處岩礁上,約在仲冬季節退潮時,男女、孩童都能採收,昔日年產量約在4至6噸間,售價僅為穀價三分之二。

(三)紅菜

生長地域在滿、退潮中間,產量不多,只有2至3公分長,採收不易,售價也不高,今已很少人往採。據說紅菜可作冥金元寶面,錫箔變成金色染料。

(四)紫菜

生長在滿潮海水能淹到的大岩礁上,生長期間在冬、春,但其品質有別,「冬菜」顏色深紫,朵葉粗厚質優而售價亦高;「春菜」色帶淺紅,朵葉棉薄柔軟,吃來有些甜味。

(五)鴨囝菜

產量不多,少有販賣,大都採來自食或贈送鄰居親友。其菜可用來炒豬肉或替代海帶食用,唯其味略遜海帶。(以上「主要經濟魚類」,由本鄉耆宿陳瑞琛撰寫。)

五、漁業現況

(一)前言

東引緊臨世界三大漁場舟山群島,洋流交匯,漁產豐盛,漁業是島上居民的傳統事業,也是地區最大的天然資源。但自民國60年後,由於大陸沿海過度撈捕,漁業逐年蕭條,並由於近年來大陸漁船大量濫炸,海洋資源更是嚴重枯竭,就業人口大量外移或轉業,漁業經濟已呈頹勢。

(二)傳統漁業

東引傳統漁業,自古以來都以近海定置網與延繩釣為主。民國45年實施戰地政務,始承農委會協助建造機動漁船,至民國68年止,本鄉3至5噸級「光華號」機動漁船共計18艘、人力舢舨18艘,漁民135人。

民國60年,政府輔導本鄉漁民從事遠洋漁業,協助貸款建造50噸級「東興號」系列拖網漁船8艘(其中一、二、三、五號漁船乃政府貸款,六、七、八、十二號漁船係民間籌資興建),後又貸款建造「裕豐號」兩艘,但均由於漁獲量不佳,部分改為貨船,載運貨物往返臺灣與東引;部分結束營運,目前本鄉已無遠洋拖網漁船。

由於漁業長期蕭條,民國99年間,本鄉只剩光華號漁船8艘,其中2艘為拖網漁船,專業漁民10多人,漁船全部僱請大陸漁工,協助漁撈。另有業餘岸邊下網的舷外機3艘、海釣船1艘,均單人作業。每年11月至翌年5月,是本區為期半年的漁汛季節,主要漁獲為黃三、鮸魚、黃魚等高經濟魚類,均由大陸及臺灣漁船收購。

經地區漁民長期呼籲,政府已在民國89年底派駐2艘海巡艦艇,進駐保護漁場,嚇阻大陸漁船濫炸與入侵作業,期能挽救近海漁業,再造海洋生機。

(三)養殖漁業

民國87年,連江縣水產試驗所補助本鄉漁民劉宜霖養殖設備42萬元,配合自費購置的工具,從事兼業養殖。主要以人工養殖淡菜與牡蠣為主,其中淡菜佔80%,牡蠣只20%,養殖區設在中柱港外側與清水澳,面積約兩公頃。

淡菜與牡蠣採收期為每年10月至3月間,每期販售可得3、4萬元,收入並不豐厚。由於當時海巡艦艇尚未進駐,大陸漁船大量入侵,養殖海上的淡菜經常遭竊,業者血本無歸,於是在民國88年間,結束營業。

(四)休閒漁業

發展休閒漁業,是本鄉漁民的另一種選擇。民國86年5月,東引指揮部公布開放海釣管制要點;8月,國防部開放東引發展娛樂漁業;9月,臺馬輪正式開航,加上臺灣各大媒體對於本鄉釣況大幅報導,於是臺灣釣客慕名而來,人數日益增加,開始帶動地區民眾出租民宿及渡礁漁船等服務,為本鄉發展休閒漁業,開創有利的前景。

至民國99年底,本鄉計有6家專為釣客服務的民宿,都由普通民房整建,均提供電視、現代化衛浴及冰櫃等設備,收費為每人每日400元左右,全鄉約可供釣客百餘人居住。

渡礁船隻大多由舷外機改裝而成,速度快,但運量小,每人收費約1000元,民國99年間,計有陳忠寶、徐明正、王禮翼等從事渡礁服務。

為配合本鄉發展休閒漁業,連江縣建設局所每年均編列預算,採購黑鯛、石斑等魚苗,輪流在南北竿、莒光與東引各鄉放流;衛生局也曾經回收大型機具、車輛,採投海方式,製造人工魚礁,期能達到復育漁場之目的。本鄉民眾也在民國88年間組成「連江縣釣魚協會」,由鄉長林日福出任首屆理事長,大力推展釣魚比賽、魚拓展覽及保育宣傳等活動,期能永續經營,為本鄉漁業再創新機。後由於林日福在任內過世,協會停止運作,延至民國96年4月改選理監事,由林利中出任理事長至今。

六、華夏台

華夏台設址二重山山頂,莒山廣場上方,戰地政務時期由東引指揮部創立,在民國88年間關閉。

民國80年10月1日,連江縣水產試驗所將東引華夏台與馬祖復國台共同納入「馬祖漁船民岸上服務台」運作,設VHF高頻對講機,服務沿海漁船,委託東引指揮部派士兵輪值服務。
民國81年戰地政務終止,華夏台於次年7月1日移交馬祖區漁會管轄,並爭取農委會補助華夏台每月6000元。

民國88年7月,馬祖區漁業電台遷移至雲台山,擴大功率,電波涵蓋東引海域,於是馬祖區漁會停止對華夏台津貼,馬祖、東引海域作業漁船通訊,完全歸馬祖區漁業電台負責,華夏台隨後關閉。

馬祖區漁會已在民國89年3月,完成本鄉漁船與馬祖漁業電台間的DSB通訊測試,並設置「25843」為海上專線通訊電話,提供24小時急難救助之用。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