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 引 鄉 誌


  標題:第一章 風俗節慶 
  作者:will    ( 發表時間:2002-03-26    閱讀人次:2601 )  

第一章 風俗節慶

風俗節慶作為中國文化重要的內容之一,誠如《漢書.地理志》所述:「民稟五常之性,而有剛柔緩急聲不同‥‥謂之風;好惡取舍動靜無常,隨君上之情欲‥‥謂之俗。」昔日采風以觀民情,可以了解自然季候的變化與社會變遷。各地不同的風俗節慶,不但是民間傳統文化資產,也是人們熱愛鄉土,豐富精神生活的最佳表徵。本鄉歲俗節慶多沿襲原鄉長樂,深受福州乃至中原文化影響,風俗之美,可謂源遠流長。

茲將本鄉歲俗節慶,列述如下:

一、三十暝晡

農曆12月有30日,亦有29日,但福州習俗為使節慶數字圓滿,均稱除夕為「三十暝晡」,「暝晡」乃福州話「夜晚」之意。

福州除夕習俗與全國各地大致相同。這一天,也是本鄉年俗中最重要的日子,全家大小都須在傍晚前回家,出外工作者,也要盡可能返鄉,回家吃團圓飯。

除夕下午是主婦們最忙的時刻,除了打掃房屋以外,門窗、櫃子、碗櫥等處,張貼對聯及「春」、「滿」、「福」等吉祥紅紙,並烹飪各種菜餚,擺設碗盤。昔日民眾在入夜前,必須將屋外衣物收進屋裡,以免孤魂野鬼騷擾。

傍晚時分,各家戶開始燒香,祭拜天地與祖先,焚燒元寶、紙箔、燃放鞭炮等。昔日,家長都會在年夜飯之前備「竹釘」數根,敷貼紅紙,牢釘屋樑或木柱上,以備新春懸掛物品之用,象徵多子多孫「添丁」之意。

民眾在傍晚備妥各類佳肴後,家家戶戶關閉門窗,以免閒雜人等闖入。等吃完年夜飯,放完鞭炮後,外人始能進入。在三十暝晡,全家大小都不能說不吉祥的話。早年,如果小孩說溜了嘴,大人會用粗紙向馬桶蓋擦一下,抹小孩嘴巴,並說:「拭嘴就是拭尻川(屁股之意)」,意味抹除不吉祥的髒話。

早年的年夜飯都要等到夜深人靜時才能舉行,吃到過午夜12點,稱作「守歲」,現今都已提前到吃晚飯的時間。用餐時,所吃酒菜也要樣樣有餘,碗筷餐具等避免落地,若不小心打破碗具,家人要馬上接句「好啊!平安」或「歲歲平安」等吉祥話,以討吉利。有些家戶會另裝一碗飯菜放於屋角,餵食貓、狗,讓家畜一起過年。用餐完畢,開門點燃鞭炮,通知左鄰右舍。

三十暝晡,長輩會分贈每人一份壓歲錢,而已經有經濟能力的兒女,也要包壓歲錢給長輩。除了人有壓歲錢外,有些民眾會在家中的米缸放置元寶,水缸則投入銅板或硬幣,象徵到處充滿了財氣。

昔日,年初一到野外如廁或挑水,也要攜帶冥紙,壓在廁所和水井附近,給孤魂野鬼享用,以求平安。如今,由於各家戶衛浴設備改善,這種習俗已漸被遺忘。

二、春節

我國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履端」,今謂「春節」,是最受國人重視的民間節日。清人吳繼筠在《福州歲時竹枝詞》中描述:「簇新衣服趨人前,禮數謙謙喜連連,路上相逢共作揖,發財恭喜賀新年。」由此可見,春節習俗,由來久矣。

昔日,正月初一凌晨三更,本鄉各家戶大人即起「(索各)(福州話唸「落」)歲飯」,用白米煮得半生不熟後撈起,裝入福州特製的「歲飯甑」或「紅斗」內,上置瓜子、桂圓、紅棗等,桔子放中間,插上彩色紙花與10雙紅筷,用紅紙圍成圓形,並插上松樹枝、青竹及蒜囝,放在祖先香位前,祈求子孫滿堂,圓滿吉利。另在香位上增插兩根竹釘,夾起紅布,以示年年添丁。接著燒香祈求事事如意,再放鞭炮驅逐邪魔,然後爭先恐後,趕往本境最威靈的白馬尊王廟、天后宮或朱大姐等廟宇,搶燒「頭門香」,祈求全年好運。時至今日,「(索各)歲飯」的習俗已極少見。

早年,初一清晨早起的大人,都要忙著為子孫妝飾打扮,年前準備的新衣裳、新鞋襪,全部換上,女人則頭插紅花,手佩飾物,個個耳目一新。但由於現今生活富裕,穿新衣、插紅花的習俗,已漸褪去。

大年初一,晚輩須向尊長拜年,然後親友相互拜年,以及打電話或發簡訊向遠方親友拜年。這天,傳統習俗禁忌甚多:不拿刀剪、不能打破器皿、不掃地、不打水、不洗衣、不理髮、不清垃圾、不打小孩、避免哭啼、禁穿白衣等,無非為了討吉利。
另外,自國軍進駐以來,部隊每年都組成舞龍舞獅隊伍,大年初一沿街前往各商家拜年,討個吉利,此時全島鑼鼓喧天,爆竹聲此起彼落,正是迎春接福的最佳寫照。

初二,昔日出嫁女兒帶著麵線、糖餅、豬肉,用特製的竹籃盛著,並以紅布袋套封,挑著回娘家拜年,如果要在娘家留宿,初四「開假」才能再回夫家,而回程時,娘家也須準備桔子、餅乾、糖果等食品,放在當初挑來的籃子裡攜回,稱之為「回禮」。此一習俗,至今也已式微。

初四,設酒席,焚香接灶神。相傳灶神在臘月廿四上天,正月初四再下降凡間,而這天也是本鄉多數商店「開假」的日子,商家燃放鞭炮開市,人們陸續回到工作崗位。

早年春節期間,本鄉尚存有特殊的敬老習俗,稱之為「老人麵」。大年春節,晚輩都要煮碗「老人麵」給族親、鄰居長輩,或送給孤苦無依老人享用。「老人麵」通常以米粉或麵條加上羊肉、魚肉、酒糟雞、紅蛋等配料,煮好後用紅色竹籃提送給長輩;爾後,長輩會在碗底置入雪片糕、米香、麻花或餅乾等甜食,名為「壓碗」,算是回禮。此一習俗緣自早年民生困窮,唯恐老人家營養不良,近年來,由於民生漸趨富裕,此一習俗日益式微。
自民國44年國軍進駐以來,早年本鄉民眾與反共救國軍老兵之間,交往頻繁,感情熱絡,每逢過年,老兵們都會包壓歲錢給孩童。因此,本鄉民眾流行在春節期間辦「春酒」,宴請親友與老兵。但隨著老兵凋零,現今各家戶已不辦春酒。

三、元宵迎神

元宵迎神,本鄉民眾稱「擺暝」,是全年最盛大的民俗活動,也是全鄉民眾總動員的大日子。

(一)元宵由來

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亦稱「上元」佳節。據《閩大記》載:「沿門懸燈,通宵游賞,謂之燈市。」
福州元宵燈會始於唐先天2年(西元713年),距今1千多年歷史。宋代福州燈節沿例放假3天,全城張燈結彩,搭棚演戲。福州製作的花燈,已被列為京都燈節的上品。元代,城內燈會受限,但農村照樣舉行。明代,福州燈會恢復盛況。清代燈節,按規定為5天,但實際燈節長達20天,為全國少有。元宵節期間,即使甚少出門的婦女,按風俗也要上街觀燈;當天,父母要為新嫁女送燈,祈求「添丁」。元宵夜則家家團聚食元宵丸,寓意團圓。

福州一帶農村,也流行「鬧元宵」,多以境地為主,各境(所謂「境」是廟宇的管轄地,例如南竿鄉復興村就稱「牛峰境」,仁愛村稱「金板鏡」)遊燈上街時,都結合「迎神」。城市抬出「吳顏爺」(相傳是好酒的閩王王審知部下),郊村多迎「大王爺」等,祈求保境平安。百姓舉燈放炮,多隨有舞龍燈、高蹺、舞獅、地下坪等,並有「十番」伴奏,非常隆重。

本鄉每當農曆年元月初十左右,便開始為元宵迎神活動做準備,諸如:廟宇掛燈、鼓板隊排練等,不僅大人忙碌,就連小孩也動員起來,全鄉洋溢熱鬧氣氛。

(二)掛燈

昔日家家掛彩燈,從正月初四便開始,漁家稱「開彩日」,全手工自製的各色彩燈,元宵節當夜爭奇鬥艷,相互觀賞,顯現了早年海島民間燈藝的技巧與傳承。元宵燈市開始,稱「上彩日」,家家戶戶張燈結綵,結合白馬尊王於正月十八晚間出巡「遊燈」,小朋友提著各式彩燈出遊,祈求合境平安,成為本鄉每年最隆重的燈會與祭神大典。

近年來,民眾在元宵期間所掛及所提彩燈,均自臺灣購買,民間手製彩燈的技藝已經失傳。

四、拗九節

正月廿九是拗九節,又叫孝順節或送窮節,是福州地區特有的傳統習俗。

此為中國玄術與佛教所影響的常民習俗;易經中「九」是不吉利之數,文天祥「正氣歌」說:「嗟予遘陽九,余也時不利」;重陽節吃九皇菜也是避九之數。

民間傳說,這個習俗來自「目蓮救母」的故事。相傳目蓮的母親關在牢房裡,探監時送給母親的食品,都被獄卒留截吃去。後來,目蓮想出一個辦法,用荸薺、花生、桂圓、紅棗等混合煮成稀飯,上面撒上黑芝麻送去,獄卒問:「這是什麼?」,目蓮答:「拗九」,福州話「拗垢」是骯髒之意,獄卒信以為真,這食物才送到母親手上。

目蓮母親進牢時,恰好是29歲,於是福州人便認為歲數逢九就「犯忌」,凡父母長輩年紀逢九或逢暗九(九的倍數),作晚輩的,特別是出嫁的女兒,均須向父母及長輩「送九」,或稱「後九」、「摜九」,為他們消災解難,以表孝心,又稱孝順節。另外,古時福州人認為逢九必窮,因此常利用拗九節這天,打掃家戶,送窮迎富。

本鄉昔日的年俗活動,到正月廿九拗九節時才算結束。本地人逢九或暗九時,除了已出嫁的女兒必須為雙親過拗九節外,凡娘家兄弟姊妹姑嫂諸親逢明九或暗九,也應照例煮湯圓、太平(蛋),外加紅筷一付與薑一條,為他們祈福消災。

對於至親的父母、舅舅、舅媽及祖父母等「逢九」,出嫁女兒還準備麵線、雞、肉等禮品,以示隆重。如果逢九的親人被遺忘了,事後可在二月初二補送。過去的社會,由於親友眾多,難免遺漏,常因此反目,傷了和氣,後來連江縣政府大力推行廢止送九,拗九、摜九之習俗逐漸被人遺忘。

五、清明節

清明節是本鄉時俗中一個重要的節日。清明在冬至後106天,春分後第15天,多在國曆4月5日左右。
傳統掃墓祭祖,在於表達後代不忘前人的孝思。掃墓時,先在墳前燒紙箔,然後整理墓地,如果是土墳則填新土。掃墓的最後一道手續是在墓頭壓上幾張冥紙,表示此墓已有後人祭掃過了。正如閩詩所云:「墳前致祭酒三杯,點滴何曾到棺材,地下料應無幣廠,只好人間造錢財。」因此,福州人稱清明掃墓為「壓紙」。

本鄉的掃墓「壓紙」習俗,多在清明早晨,但如果時間配合不上,可以任選清明前後3天進行。婦人到過世不久的親人墳上掃墓時,經常會藉機啼哭一番,為自已平日不順的處境,向去世的親人訴苦。掃墓過後,中午在家煮幾道菜肴,焚燒紙箔,致祭先人。

福州俚語:「清明穀雨,寒死老鼠」,此際寒意猶存,氣候變化無常,而山邊野徑「麥蔥」叢生,正是採擷佐食的時候。本鄉諺語:「真菜不如野菜香,真嬤不如野諸娘(「嬤」與「諸娘」,乃福州話「老婆」與「女人」之意)」,意思就是形容麥蔥的美味。但過了清明,麥蔥漸老,就不好吃了。
清明時節也正是昔日本鄉民眾賴以維生的「蕃薯母」裁培,漁事打樁、下網、聽黃魚聲的經濟活動開始,人們開始辛勤工作的時候。

六、五月節

端午節相傳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遂有龍舟競賽與吃粽子的風俗。而節日的家宴必在中午,故稱「端午」。餐席上除了一般菜肴外,必備粽子、雄黃酒、荷葉包、米粉肉等食品。

昔日,地區民眾4月底起就購買粽葉、糯米、花生、碗豆等,5月初一便開始包粽子,或甜或鹹,口味隨人而定。直到初五端陽,家家戶戶高懸一串串粽子,或蒸或煮,香氣四溢。本鄉的粽子型狀呈長三角形,與臺灣的稜形的包法,大異其趣。而內餡多包花生,吃起來略帶甜味,孩童們喜歡再沾白糖吃。

端午節福州人俗稱「五月節」,5月5日,時序進入初夏,是蚊蚋孳生的季節,因此這一天有許多避邪去毒的習俗,如飲雄黃酒,以酒的渣滓塗在小孩的耳鼻,噴雄黃酒於門戶、牆壁、床帳間,抹雄黃粉、釘菖蒲、掛艾草等以驅邪魔、避百毒。昔日,還有人張貼對聯如下:「艾旗將軍招百福,蒲劍使者斬千邪。」

近年來,由於衛生醫療發達,端午節只剩吃粽子風俗,東引鄉公所偶有舉辦划龍舟競賽、獨木舟趣味競賽,點綴佳節氣氛。

另外,立夏時,早年家家戶戶都會製作鼎邊糊、夏餅或夏粿食用,但現已失傳。

七、七月半

國人區分農曆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稱「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用天、地、水三神,來管理這三元節日。上元燈火輝煌以祭天,中元節祭田、祭土地,下元祭江河湖海。中元節,福州俗稱「做半段」,七月初一至十五間,舉行「燒紙衣」、「做普渡」、「出海」等民俗信仰活動。因此本鄉稱中元節為「七月半」(福州話唸「半」為「般」)。

傳說每年中元節,陰界鬼門關開放,閻王讓新老鬼魂回家,享受子孫孝敬,無主鬼魂也湧向人間索食。陽世人為了保平安,延請僧道搭台做普渡,向鬼魂施捨食物、超脫罪惡,打發他們回歸陰府,不要加禍人間。

本鄉民眾每到中元節,家家戶戶準備「(米齊)仔」來招待鬼魂,也就是用麵粉做的小包子,上塗以紅點,通常以鋁盆為單位,1盆36粒算「一洋」。各家戶都會焚燒紙錢、紙衣給陰間親友,應景的祭品有荷葉包等。昔日七月半都在各家戶門前舉行,近年來已經轉移到白馬尊王廟,與補庫同時舉行。

八、中秋節

(一)賞月華

農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八月是秋季第二個月,亦稱「仲秋」,俗稱團圓節。

本鄉中秋節俗,與全國各地大致相同。饋贈親友月餅,一家團聚,吃餅賞月。昔日由於缺乏娛樂,每逢中秋夜,全家大小夜宿樓頂,一邊吃餅賞月,一邊聽老人講「月華綞」的故事。

傳說嫦娥居住的月宮中種有一棵月華樹,枝葉下垂著一串串月華綞,誰能得到它,放進米缸、錢櫃或衣櫃裡,一年常滿。嫦娥會在每年八月十五夜裡,向人間丟下一串月華綞,以寄思鄉之情。

於是昔日本鄉民眾每到中秋夜,無不期待天上掉下月華綞,因此中秋賞月又稱「賞月華」。如果看到月華綞,一定要偷偷用剪刀剪下,不許告訴任何人,將月華綞藏進米缸、錢櫃或衣櫃裡,那麼一年就不愁吃用了。

自國軍進駐以來,中秋節又有新的慶祝活動。每屆中秋節前夕,都有來自臺灣的勞軍團體、影視歌星、藝工隊等前來勞軍演出,民眾除了吃月餅、賞月華及燒塔外,觀賞勞軍團載歌載舞的熱情表演,成為昔日中秋節全鄉最佳娛樂。戰地政務終止後,本縣各鄉曾經盛行烤肉,歡慶中秋,近年來,但由於響應政府「節能減碳」,已不流行烤肉,漸改為舉辦園遊會等活動。

(二)擺塔與燒塔

中秋擺塔乃福州傳統節俗之一。明嘉靖43年(西元1564年)7月間,戚繼光渡海殲滅海壇島殘倭,倭患平息。於是福州百姓結合中秋節賞月,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家家戶戶陳列幸存珍寶,告慰祖先、神明,後來發展成為一年一度的中秋擺塔活動。

昔日福州的擺塔,自農曆八月十一開始,可延至八月下旬。家家戶戶在廳堂高搭坪架,形如梯層,最高一層陳列泥製的寶塔,以下各層擺放精製不一的觀音、金剛、彌勒、羅漢、八仙、東方朔、麻姑,及以狀元拜塔、水淹金山等戲劇故事人物的塑像,其間還點綴有小桌椅、屏風、涼傘及假山盆景等,規模可大可小,但其中不可缺少的是一對「禾秧盆景」,象徵五穀豐登。

本鄉直到民國70年代尚流行中秋擺塔,但不如福州那般精緻與講究。中秋傍晚,中柳、樂華兩村民眾分別收集廢棄瓦片,在山坡上擺塔成中空狀。孩童則紛紛向餅店購買麵粉經模型印製成的十二生肖,做為晚上擺塔裝飾及應景零食。入夜後,兩村民眾便開始在塔內燃燒材塊,兩塔隔著村落遙遙對望,競賽「燒塔」,較量誰的火光旺盛,誰燒的比較持久。

從福州的「擺塔」演變成為本鄉的「燒塔競賽」,源遠流長的原鄉節俗,到了民國60年代左右,由於防區指揮部加強實施「燈火管制」,訓令民間停止擺塔與燒塔活動,從此失傳。後來,東引鄉公所曾於民國87年間舉行過一次擺塔與燒塔民俗活動,但也只能喚起人們的記憶,對於如此迷人節俗的失傳,令人不勝唏噓。

(三)收藏月餅紙

早年馬祖地區普遍窮困,由於物資缺乏,甚至就連「月餅紙」,一度成為地區孩童收藏的珍寶,「撿月餅紙」也就成為本鄉中秋節的重要民間育樂之一。

農曆七月中旬,印有「鳳梨」、「豆沙」、「伍仁」等字樣小圓紙的月餅上市後,本鄉孩童便四處尋找、收集這些印刷精美的小圓紙。為了「尋寶」,甚至找到部隊的垃圾堆,撿回後放在床舖下壓平,當成可以保值的錢幣。如果能找到一兩張從臺灣進口的新式月餅紙,那可就如獲至寶,值得向他人炫耀了。

這些小圓紙,在孩童間流傳與交換,甚至成為賭博的賭資,用來下注。早年,每到中秋節,幾乎每位小朋友都擁有一堆月餅紙,比較珍貴的,特別夾在書本中珍藏。後來,由於本鄉與臺灣間交通改善,物資充裕,流行多年的「撿月餅紙」娛樂,也就只有留存成年人的記憶裡了。

九、重陽節

中國古代以六為陰數,九為陽數,俗稱九月九日為「重陽」,也叫「重九」。

昔日中原地區每逢九月九日,為了避難,流行「重陽登高」,因此重陽節俗稱登高節。唐末「十八大姓隨王」入閩,於是從中原帶來了此一古老習俗。《福州地方志》記載:「九日登高,以大廟山與烏石山、于山為最多,兒童放紙鳶,士大夫則仿古遺事,相約游山飲菊酒。」這也就是馬祖地區昔日重陽登高、放風箏、飲菊酒的由來。

《長樂縣志》記載:「重陽必祭墓,謂之秋祭」。戰地政務時期,東引指揮部每年重陽節舉行軍人公墓「秋祭」,全鄉公教人員都須派代表參加,以示隆重。戰地政務終止後,本鄉公教人員已不需參加軍人公墓秋祭,但鄉公所仍進行示範公墓除草及清潔工作,方便民眾前往掃墓、壓紙、祭拜。鄉公所並在每年重陽節舉行模範老人及敬老楷模選拔與表揚,彰顯「敬老尊賢」風俗,達到教化人心之目的。

本鄉在農曆九月一日至九日間,仍流行「吃九皇菜」。傳說九皇大帝有王、趙、天君、馬、岳元帥、南斗星君及北斗聖母等九位,是天上位階最高的九位神明。昔日由於衛生醫療落後,民眾如遇重大傷病,便向九皇大帝祈求許願,如獲痊癒,就依約還願,吃三年、九年或終身九皇素菜,從九月一日前一天晚上開始吃素,吃到九日止,總計吃28餐,九日晚上開葷,稱「九皇菜開葷」。

十、冬節

冬至是農民曆廿四節氣之一,本鄉民眾又稱「冬節」。昔日,人們在冬至前晚,全家合聚,在祖先牌位前焚香燃燭,由媳婦主持,搓揉糯米磨成的粉米為丸,外粘豆粉糖,謂之「搓丸」,象徵團圓之意。

搓丸時,眾人口齊唱童謠:「搓丸之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討老嬤(老婆),依弟單身哥。」因此,冬至時搓丸寓有祈求添丁增福的含意。昔日新媳婦要穿紅裙搓丸,以討吉利,今日已不復見。

次日早晨,將白丸置於竹編的大盤中,兩邊各放一粒桔子,祭拜神明;然後再將白丸煮熟後,祭拜祖先。並取3粒丸子貼在門框上,才算完成了冬至的節禮。

十一、祭灶

福州人把廚房叫作「灶前」,灶神又稱灶君,灶神的夫人則稱為灶媽。民間傳說,家家戶戶都有一對灶神「灶君與灶媽」,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間的「駐戶大使」,負責監督各家戶一言一行,每年農曆正月初四到任,年前十二月廿四日任滿上天稟報,報告人間各家戶一年來的善惡是非。祭灶就是為灶神餞行,祈求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能隱惡揚善,多多美言。

祭灶是全國性的民俗活動,本鄉民眾也十分慎重。早年各家戶都有爐灶,建灶是件大事,必須擇定良辰吉日,灶的方位及高度都須謹慎考慮,鄭重其事。每到十二月廿四日,不分貧富,家家戶戶備妥各式糖果、瓜子、桔子和五花十色甜食「祭灶料」。早年的「灶公像」,由坊間紙箔店手工印製,戶戶購置。近年來,灶公像都由民選鄉長、立法委員等印製,贈送各家戶,供貼在廚房。灶公像兩旁貼有紅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及「調和鼎鼐神仙府,燮理陰陽宰相家」。

晚餐後,主婦們開始陳設祭品,率一家大小,點香上燭祭拜「灶公」,口中唸唸有詞,大意是:一年來對「灶公」有怠慢之處,請多包涵,上天多說好話,保佑我家平安,云云。在物資缺乏年代,「祭灶料」是孩子們垂涎多時的零食,這時的孩子們最聽話也最開心,深怕觸怒大人,而享受不到各樣各色的祭灶料。

送完灶神後,家中的大人還得忙著處理許多過年的雜務,例如送禮、結清帳目、討債及還債等,店舖也要年終結算。依據本鄉習俗,凡人情債務,往返帳目等,都要在年前了結清楚,因此祭灶完後,債主便逼上門來,避債者東躲西藏,不敢露面,但只要除夕一過,便又可大大方方的招搖過街了。

此外,在祭灶前後,也是本鄉民眾一年一度大掃除的日子。昔日的家戶衛生常識不足,平時除了掃掃地,擦擦用具,對全幢房屋的清理,並不徹底,其因是迷信如此會掃除財氣。唯有年終可以大掃除一次,藉此除舊佈新,迎接新年,就連被褥床單也要特別洗漿,以便新年好好睡個「大頭覺」。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