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 引 鄉 誌


  標題:第四章 民居 
  作者:will    ( 發表時間:2002-03-26    閱讀人次:3242 )  

第四章 民居

一、概說

馬祖列島孤懸海隅,往昔荒僻未啟,僅閩浙漁民網罟其間,捕魚維生,去留不定,故住宅多因陋就簡,「草寮」為地區最早出現的住屋形式,其後演進至傳統石砌屋式民宅、「蕃囝搭」式民宅,隨著國軍進駐,興建大量的洋灰厝(鋼筋水泥建築)連棟式街屋,民國70年代末期,鐵皮屋迅速流行,並襲捲全馬祖地區,成為民居的式樣之一。整體來說,本鄉民居呈現新舊建物並存的景況。

二、草寮

因為構築方式較簡易,早年漁民生活困苦,都搭建草寮棲居。草寮多是低矮的茅葺土牆構造。此種住屋形式是由平面不寬敞的闊面與進深比例侷限於竹材長度,屋身面寬多在12尺左右,開口小的窗洞及門孔與厚實的石砌牆或是土磚屋身,屋面覆上厚重的茅草頂蓋,再加上防風加固的懸索石塊,形成這類民居的特殊視覺效果,現今島上草寮已不復可見。

三、傳統石厝

傳統石砌屋式民宅為地區極普遍的建築樣式,流行於清末至民初期間,此種房屋多為三開間形式,兩坡水的屋頂,山牆或帶有上旋的弧線,中開一門,前後兩側各開四小窗,屋面多為紅瓦或青瓦再壓石塊的樣式,可稱「一條龍」的形式。進門為廳,兩邊多會隔出房間,此種形式亦稱「三間起」。

石砌屋的構造大致可分兩種:一種為屋架承重的系統,福州杉或粗麻竹製成的大椽直接跨上兩側山牆上,以支承屋面的重量。另一種則是屋架與圍蔽牆分離結構,由一組組的屋架用椽連結成「間」,一個獨立的結構,然後四周或以石砌牆包覆,或是正立面以木格扇來裝修。外牆多半取用當地石材,較講究者則選用惠安青石或花崗岩。砌法多為亂石砌,有些則採用較為精緻的人字砌與一丁一皮砌法。

大多數石砌屋多只有一層(少數在次間搭設夾層做為貯藏空間),進正門後為大廳,神龕設在正對門的後牆位置,有些則設在木樑底下。隔著正廳對稱地隔出房間,開間數多的則是設單邊走廊的空間佈局。

四、蕃囝搭

「蕃囝搭」式民宅,是自傳統民宅演進的另一種住宅形式,流行於民初至民國50年代。蕃囝搭是當時建屋師父參考福建沿海外國洋行、別墅的形式,並改良傳統民宅的缺點而改建的新形式。

多數的蕃囝搭四面均環繞花崗岩砌成的石牆,或以不規則的亂石砌法,古樸自然。少數精緻者則是牆基部為一道石牆,石牆上再砌青磚。而特殊的四坡水屋面以及漸縮的弧型牆基線腳,拉高的建築寬高比,在空間使用上改進了傳統民宅單層或二樓過低的缺點。

蕃囝搭與傳統民宅在構造上有幾點不同:

一是屋架部份,多半為獨立承重的二層樓板的穿斗型屋架系統,負責承載的構件多為杉木製成,而接合屋架組成的聯繫桿件,偶爾會以粗麻竹筒代替,以減少開銷。

在空間使用上,樓上為臥房及存放雜貨用,富豪人家則建有一整排弓型欄杆,俗稱「美人靠」,可憑欄俯視或眺望。樓下除置放祖先神龕,並為安放漁網、漁具及漁獲存放處。

本鄉現存的蕃囝搭中,以樂華村51號最古老,興建於清末,距今百餘年。興建之初,乃政府販賣公鹽之鹽倉,民眾稱「鹽館」,民國以來,長期進駐公署於此,直到民國58年,東引鄉公所新廈落成,始遷出,遂由民眾購置,一度開設商店,現為民居。
另外,人稱「東引首富」的林文湧在民國30年代於南澳中路興建兩棟蕃囝搭,也頗具代表性,可惜一棟毀於祝融,另一棟外牆遭破壞,不復往日洋樓建築之美。

五、洋灰厝(鋼筋水泥建築)

洋灰為地區方言對水泥的稱呼,早期地區並未使用這類材料。民國50年代開始,為構築地區防禦工事、營舍國宅以及政府機構,遂由軍方代為引進鋼筋混凝土與施工技術,再以政策鼓勵居民修建房舍改用鋼筋水泥材料,並給予金融貸款,全面推廣新建材,使得洋灰厝成為象徵地區現代化進步的住屋形式。據統計,從民國53年鋼筋水泥使用在住宅上,至民國67年的15年間,鋼筋水泥住屋已達馬祖地區總量的四分之一,而本鄉更高達七成。

由於洋灰厝興建多委由兵工代建或協建,住屋規劃設計都統籌辦理,並依矩形平面及樑柱結構標準施工,塑造出一種無地方個性的呆板形式。因砂石與水泥費用高昂,所以地區洋灰厝多屬於加強磚造構造體。除了結構樑柱以鋼筋混凝土施作,圍蔽用的外牆以自行澆置的水泥空心磚疊砌,或在表面貼上進口光鮮的磁磚或長比例丁掛磚。

在大量構建的鋼筋混凝土連棟街屋的空間使用上,一樓多半做為店鋪,其中有四分之一面積是樓梯間、衛浴與廚房。二樓做為居家臥室,室內裝潢與家具佈置和臺灣幾無二致。有些住家並在二樓屋頂加蓋鐵皮屋,用做臥房或第二個起居室。

本鄉自民國58年起,陸續興建十二棟、四棟、七棟國宅;九棟、三義村(二十棟),以及最後期的民生國宅等,全數都是鋼筋混凝土建築。

近年來,由於發展觀光帶動旅館及民宿的興建,除鋼筋水泥的建築工法外,也引進鋼骨結構的新工法。民居的樓層最高達六樓,並附設電梯。

六、鐵皮屋

由於地區居民原居住的洋灰厝,年代一久,空間容積已不敷所需,加上輕鋼架施工快速容易,自民國70年代起,鐵皮屋迅速在地區興起,成為馬祖地區住宅的樣式之一,五顏六色的鐵皮屋與傳統石砌民宅的古樸,形成極不搭調的強烈對比。

一般說來,地區現有的鐵皮屋形態大致可分為兩類:一為既有建築物的加建,另一種是全棟新建。前者佔地區鐵皮屋的大部份,多將平面屋頂蓋滿,並且加上一個大紅帽,也有部份鐵皮屋是將原有結構翻修,只留牆身部分。至於全棟新建者多半做為廠房與住家使用,且多數是拆除原有民宅後就地重建。

有些加建型的鐵皮屋援用既有石砌牆身,屋面則以彩色浪板為主要材料,後續建造者已改用附加隔熱防火泡棉的浪板,門窗也全部改用鋁製或塑鋼製品。

本鄉鐵皮屋隨處可見,多屬加蓋性質,全棟興建以西引「200休閒中心」規模最為龐大。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