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岐國小影音專區


  標題:在地報業公共化方向之構思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0-01-09    閱讀人次:480 )  

焦點新聞 2010-01-08

楊綏生:在地報業要扮演應有角色 公器不應私用 本報提未來發展媒體公共化之方向
 【馬報訊】針對在地報業角色、功能及定位,連江縣長楊綏生表示,扮演好媒體應有的角色,公器不能私用,主要報導事實真相;報社組織之定位,不在於一個人意志,在於產品文化的價值及給予社會大眾的觀感。
 昨天下午,縣長楊綏生聽取本報未來發展、現況簡報及員工意見反映,作了以上表示。
 縣長楊綏生表示,行政、立法機關是搭配的,一個是行政,一個是監督,媒體也是監督角色,報導事實真相,而不是「造神」運動,絕對的權利,絕對的腐化,縣長活動新聞不是版面主角,公共事務及鄉親關注才是重點。
 在本社工作簡報中,提出在地報業組織及型態架構由全民監督、參與及自主管理;在員工建議中,員工對報社組織未定論及存廢,一直存有不安定感。
 縣長楊綏生表示,在地報紙找回及留存地方歷史,肯定它存在價值,未來的走向,在於大家角色扮演及新聞產製、功能是否符合大家的需求及存在價值,是大家要思考的。
 在業務及員工座談會之後,縣長等一行參訪馬祖故事館第一期工程。

焦點新聞 2010-01-09

在地報業公共化方向之構思�馬祖日報社未來發展提報摘要
 一、媒體型態:

 1、商業化:市場為導向,賺錢為目的,易成惡質化競爭,台灣報業環境最為典型。

 2、公有化:屬黨政軍所有,易受政治力操縱,金馬新聞生態最為明顯。

  3、公共化:屬全民所有,獨立超然的公共媒體,如公視、日本NHK、英國BBC。

 金、馬日報為國內僅屬地方政府所有兩個公營事業機關,也是在地珍貴的歷史文化資產。在公民社會理念的環境下,民意自主覺醒,要求地方改革呼聲強烈,地方報業新聞產製型態、方式必須思考調整,以符民意需求及驅動地方進步。

 二、公共化形式:

 1、公有化資源。

 2、公共監督。

 公有化、公共化之差異在於社會資源的公共自主管理。金門、馬祖日報在地方自治後,只做到公有化產權,未做到公共監督、參與及自主管理。因未能做到下一步,也是關鍵一步,不能完全以公共利益為依歸而讓大眾來參與主導,反而成政府官僚體系操縱新聞及酬庸工具,無法達到公義、真理。

 三、公共化精義:

 1、平等參與的公共討論。

 2、合理分享的公共利益。

 3、專業自主的公共資源。

 4、監督管理的公共事業。

 未來公共化的在地報業待強化之處:

 1、在民主開放下,社會各多元領域逐漸發展自主力量,並逐漸有其自主的公共空間,大家能平等而理性地討論關於公共利益議題。

 2、公共辯論是基於公共利益,所以它是要集眾人的智慧與認同來完善化公共利益,即公共利益的合理分享。

 3、新聞屬專業、獨立、超然,報業是一個組織,經由層級節制體系產製。

 4、公共監督、自主管理,不僅由內部自律及全體民主監督外,還應擴充於社會外部的相關群體,如專業公正人士監督運作。

 四、預估期程:

 1、民國98.12.20:回歸專業化。

 2、規劃推動公共化。

 3、完成公共化。

 (1)新縣長接任後,以尊重新聞事業,並反映民意,提供興革意見,追求社會公理平等多所期許,本社秉持改革理念,召開新年度編採會報,99年起以回歸新聞事業為方向,不做上意之揣測,以公理、正義為原則,新聞道德為自律,事實、平衡客觀報導地方事務。

 (2)規劃推動公共化,其公共化草案包括組織架構型態、法定人士及預算編列、成立審薦委員會、社長遴選等。

 (3)經地方最高民意機關審查通過後實施公共化,成立董事會等類似組織辦理社長審薦遴選作業,為在地媒體歷史性的轉捩點,也成為國內史上第一個公共化報業之版本。

 五、組織型態:

 1、公有制的公共化:符合公共化精神,在公有制之下實施公共化。

 2、完全公共化:原公營事業機關編製撤銷,組織改編為完全公共化。

 (1)公共化前提是公有產權,也是所謂公有制,反之則不必然如此。

 (2)馬祖日報屬地方自治下的公營(有)事業機關,報紙為公共財,不被商業集團操縱;在公有機制之下實施公共化,以公共利益為依歸,由大眾來參與主導(如公共委員會監督、審查)。

 六、編制架構:

 1、在公共化定位下的仍維公有(營)制事業機關型態。

 2、完全公共化組織。

 馬祖日報社組織編制33人,現採精實配備,任用職員7人、技工9人,全年預算三千萬上下,人事費近八成。

 (1)、現狀公有制的公共化架構下,薪資每年由中央調待全額撥付,減少地方財政負擔,且組織穩定性高、員工流動率低。
 (2)、組織架構完全公共化,現有機關裁撤、職員移撥及技工可移撥或資遣後重新任用。新編制新任用人員費用及全年人事預算由地方支出(無法列入中央待遇補助),增加在地財政負擔。
地方脈動 2010-01-09

論壇�「馬祖日報」要重新打造一個不一樣的品牌
文�陳天興(馬中)2010.01.08
 馬祖日報成立至今,已有52個年頭。從當年的軍聞報,經過軍管時期過渡至解除戒嚴,變身為單一地區的官辦報;其也由四開的黑白版,搖身轉變為對開的全彩版,歷程可是曲折多樣;就其一生,也是精彩和傳奇滿俱了。

 馬祖日報之設立,有其歷史上不能抹煞的重大意義,與發揮無遠弗屆的社教功能。但是,由於其出資與經營的幕後大老闆,乃政府這一鐵打的衙門,故其新聞報導立場和言論披露的層面,每有重重的限縮和箝制,讓其始終無法脫除一身濃濃「官方傳聲筒」的譏評,致使民間垢病不已。
 就因其此種背景的使然,對於政府機關施政作為,只敢「報喜不報憂」的偏頗色彩,根本上無法探索民隱、揭發民膜,更無伸張民怨的膽氣。在現今民意抬頭的氛圍環境中,該種「自我閹割式」作法,自是無法教人苟同。
 或敢以野人獻曝之心,提出下列數點淺見,俾供有司們參辦:
 一、縣政、法令等宣導,可闢專欄定期為之;地區各機關(不論中央或地方)之人事遷調異動,僅以小篇幅方式處理(無須刊載相片)即可;但若其貢獻度大或甚有正面影響力之特殊人物,另論。
 二、新聞內容,學習蘋果日報模式,內容只有簡單扼要的呈現,其他無關要旨的細節,無庸贅述;再者,為充分利用版面,所有新聞之「標題」字號一律縮小。
 三、官方主辦的一般「例行式」的節慶、儀式、活動,或無甚緊要的會議、集會等照片,可少刊或不刊;將版面騰出來,去報導專題性、探索性、持續性的屬於鄉親們更為關心的民生議題或公共領域上之事物。

 四、拿掉第三版的「新聞總匯」(如雞肋),特設與擴充如聯合報等四大報的「民意論壇」篇幅;初期或不能有效地吸引讀者們踴躍投書,但只要主事者「一心如秤」,處理的不偏不倚,日久即能樹立起良好的編輯台之威信,未來定有相當可觀的成效出現;又,凡有指責性、批評性之投書,只要「對事不對人」,不會造成社會和諧或秩序之破壞者,皆可容其以「筆名」發表。
 五、副刊部分,要相對地增加「稿酬」(「民意論壇」也一樣),始能讓人有寫作的動力,讓更多具有水準的文藝作品呈現,藉之提昇馬祖人的文化素養與生活品質。就此一部分,一年之中所費不多,應可設法提編專款「試辦」。有了相當的成果後,往後皆可將之納入常態性之年度預算中處理。
 六、要有雄心壯志,自我定位清楚,又能確然不移。或可與「馬祖資訊網」連手,可成為互補互倚之「競合」關係者,以之充為驅動馬祖這艘「海中之舟」昂然向前奔馳、跨越風勢浪頭的「雙軸式推進器」。
 馬祖日報過去的老闆中,或許有人是頭腦轉不過彎來,甘願自成為不長進的「笨蛋」;也或然是心態封建之故,不敢迎上世界潮流,懦弱成了沒有識見的「土蛋」;更有可能是意念偏頗,淪為只顧一己之名與利的「壞蛋」。但不管是笨蛋、土蛋、壞蛋,都應將其掃進歷史的灰燼爐中,讓它不再重現江湖!

 以後的大老闆,都應自許為一個面目可親、形象可愛的「好蛋」。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