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 光 鄉 誌


  標題:第三節 漁業資源 
  作者:莒光鄉公所    ( 發表時間:2007-05-22    閱讀人次:1923 )  

一、海洋漁業資源

 本區海洋魚類有數百種,經濟魚類近百種,主要有帶魚、黃魚、鯷魚(藍圓魚參)、鱸魚、鰣魚、鰻魚、白鰳魚、鯊魚、丁香魚、石斑魚、鯛魚、竹筴魚、海鯽魚、比目魚、帶魚、鮸魚。蝦蟹類有二十來種,以蝦米、螃蟹、蝦蛄(琵琶蟹),蟛蜞為主。另有頭足類的烏賊、花枝、墨魚、水母類的海蜇及其具有「古化石」之稱的鱟。

二、貝、藻類資源:

 竹蟶、海蚌、花蛤、牡蠣、泥蚶、文蛤、青蛾、香螺、黃螺、鮑魚、筆架(龜足)、海葵、殼菜(淡菜)、沙蛤,都是珍貴的海珍品。

 藻類有柴菜、石花菜、地粉、紅毛藻等,其中以紫菜為主。

三、水產養殖

1.殼菜(貽貝)

 本區大埔,猛澳海區曾有吊養紫貽貝,養殖面積約零點四公頃,年產量二十公噸,自給有餘,銷往南竿。

2.紫菜

 紫菜為本區軍民餽贈親友最佳禮品,本鄉各處岩礁有產,年產量豐,農曆的十月開始直到翌年三月中期間,分冬菜、春菜,冬菜優於春菜,在戰地政務管制時期,海岸管制很嚴,採收不易,民國七十一年東莒福正港曾架設紫菜網棚,採取由台灣紫菜育苗室運來天然種苗,以人工培苗方式繁殖。

 柴菜有防止動脈血管硬化的功能,可延緩細胞老化,養份容易被人體吸收。未來本鄉可進行紫菜、海帶、花蛤、鮑魚(九孔)養殖培育試驗,以本鄉水質清澈,均益藻貝類滋生,如台灣漁業局或農發會給予經費及技術援助,成功面較大。

四、主要魚產介紹

1.鯧魚
  
 體近圓形或菱形、側扁、頭短而高、背緣陡起、吻短、圓鈍、眼大、上側位、鼻孔每側兩個,相距較遠,眼間隔寬、略圓凸、口小、前位、口裂平直,上頜約等長,體被櫛鱗,頭被部細鱗,背鰭一個,體灰褐色,腹部灰白色,為暖水性魚類,喜棲息於近海岩石或集群於陰影中,或水深三十至五十公尺左右的海區。民諺:「山裏好食麂、鹿、獐,海裏好食鰣鰶、馬駮、鯧。」鯧魚是海鮮珍品,尤以銀鯧,亦叫白鯧,肉肥美。

2.黃魚

 黃魚又稱黃瓜魚、石首魚,體延長,側扁、背緣和腹緣廣弧形、尾柄細長、頭大而鈍尖,具發達黏液腔、吻寬、短、眼中大、上側位、眼間隔圓突,鼻孔兩個較小,位於眼前方、口大、斜裂、上下額約等長、牙細小、無犬牙、鰓孔大、鰓蓋骨後方具二棘、鰓蓋條七,鰓耙細長,體被圓鱗和櫛鱗,各鱗常具金黃色皮腺,背鰭連續,鰭棘部與鰭條部之間有一深凹,具九至十一鰭棘,三十一至三十四鰭條,臀鰭具二鰭棘,八至十鰭條,胸鰭和尾鰭皆尖長。

 黃魚為暖溫性集群洄游魚類,棲息於水深六十公尺以內的近海中下層,厭強光,喜濁流。黎明、黃昏或大潮時多上浮,白晝或小潮時下沉,食性廣,主攝食糠蝦、磷蝦類及小魚和浮游動物,能發聲,在生殖期發出如「咯、咯」的聲音,魚群密集時發出的聲音猶如水沸聲或松濤聲。

 黃魚洄游路線大致是:春季,魚群由外海越冬向近海作生殖洄游,四、五月間進入東引魚場產卵,形成春季東引大黃魚汛,另一路,四、五月間,經白犬(本鄉)、馬祖等島以東,分三、四批進三都澳內灣,五、六月間逢大潮產卵,形成秋冬季黃魚汛,以後,隨著水溫下降,游向六十公尺深海,暖水處越冬。

 黃魚在本區五○至六○年代盛產期,每年均在千噸以上,在船團集結東引海域作業期間,民國六十六年的記錄中,本鄉的「光華7030號」漁船,船主曹祥順,共捕獲了一萬五千餘公斤黃魚,價值在新台幣七十餘萬元。黃魚富蛋白質,鮮銷或製成「黃魚乾」,喜慶宴席上有「全頭瓜」表徵吉祥的菜餚。

3.帶魚

 體長、側扁、呈帶狀、尾漸細小成鞭狀、頭長、背平坦或微凸、或側扁、口大、下額突出、牙強大尖銳,鰓孔寬大、鰓蓋條七至八、背鰭及臂鰭基底均很長、體銀白色、尾暗色,為暖溫性集群洄游魚類,一般棲息於近海泥質底層,水深約五十至八十公尺處,產卵期長,以三至五月為盛期,產卵時則洄游至淺海或近岸一帶,喜弱光,有明顯的晝夜垂直移動習性,並作南北往返的季節性洄游,每年秋末冬初,北方冷空氣南下,水溫下降,魚群由北往南,沿三十至五十公尺等深線進行越冬洄游,十一月中旬至翌年一月中旬進入閩東漁場。翌年春季又由南往北進行索餌,生殖洄游。多數白天沉至深處,清晨和黃昏浮在表層,性凶猛,貪食,主要攝食鯷魚、小藍圓魚參,也食甲殼類。帶魚可鮮銷,可製罐,可醃製鹹魚。

4.石斑魚

 體長是體高的三倍,橢圓形、側扁而粗壯、背緣和腹緣圓弧形、尾柄側扁、頭中大、吻圓鈍、較短、眼中大、上側位、眼間隔稍突起、鼻孔小、每側兩個緊相鄰、位於眼前方、口較大、稍傾斜、下額稍突出,上額前端三個較大的圓錐狀牙,體被小櫛鱗,頭被細鱗,側線完全,與背緣平行,背鰭與臂鰭鰭條部同形,相對,尾鰭後緣圓形。

 石斑魚體棕褐色,頭、體和奇鰭具許多黃色斑,背鰭基底具一黑斑,為暖?性中下層魚。多生活在岩礁底質海區,一般不結成大群,肉食性,攝食小魚蝦類,以活蝦作釣餌,用延繩釣,和手釣捕撈。其品種甚多,有布氏石斑魚,指印石斑魚,鮭點和赤點石斑。

5.墨魚

 墨魚,烏賊屬胴部圓袋形,長寬之比為10:7,體表具很多色素斑點,其中一些較大,紫褐色素明顯,吸盤四行,雄性第二、四對腕吸盤兩邊者大,雌性各腕吸盤大小相近,暖水性淺海生活,主要群體棲居於暖水區,春季集體從越冬的深水區向淺水區進行生殖洄游,繁殖場接近外海的島嶼周圍水清流暖,鹽度較高,並有黑潮水系和沿岸水交匯,產卵適宜水溫18?220度左右,本區漁期為四月上旬至六月初。

 墨魚性凶猛、肉食性、捕食甲殼類、黃魚、帶魚及經濟魚類的幼魚,本身也是肉食性魚類的重要魚餌。占本鄉魚產頭足類總產量的60%,多製成墨魚乾,批發台北市迪化街,同屬大型的有花枝,小型的有長、短蛸,即章魚類。

 章魚,本鄉土名叫「土帽」,又稱「八爪魚」,頭部圓大,腳有八條觸腕,盛夏常聚集於福正港澳口。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