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 光 鄉 誌


  標題:第二節 漁船漁具 
  作者:莒光鄉公所    ( 發表時間:2007-05-22    閱讀人次:2123 )  

 魚類因洄游習性及所居水層高下各有不同,漁船漁具,亦因而異之。

一、漁船之演進:

(一)舢舨:

 本鄉漁船的演變多以舢舨船型為基礎,隨著捕撈作業種類和海域的擴大,漁船的形狀,結構,噸位,性能也隨之而改變,但其共同特徵:艏是平板狀前傾上仰。舯寬、艉封板結構為蹄形,以舢舨為例,載重量一?二噸。大型舢舨也有一桅一帆和舵,有的用竹竿張帆,加速航行,這種船一般在五海浬左右海域生產,因舢舨體小,抬下海,抬上岸都輕便容易,很適合舊時經濟的生產方式,本鄉早年就有造船工人自行設計,在島上製造。

(二)艋艚:

 艋艚主要用於定置作業,夏季漁汛發旺時,也用於圍網,它的主要特點,體型大,船艏大多用樟木斜插做托浪板。經得起大風浪衝擊,穩性好,載重量也大,船體總長(龍骨)十公尺,船寬二點二至二點六公尺,型深零點六至零點八公尺。

(三)機帆船:

 五○年代,木帆船開始安裝馬達,配置八十馬力柴油機,亦即動力機。船艏尖,衝浪力強,速度快,龍骨(即走馬)由杉木對開,厚八厘米以上,縱向硬度強,結構嚴密,牢固穩定,這個年代,每逢黃魚季節,全鄉常組隊前往「橫山」趕集,每每滿載而歸,是漁民豐收的鼎盛時間,之後拖網漁船起而代之,而本鄉業漁的人口也逐漸下降。

 民國八十一年五月本縣自衛總隊要求所有漁船書寫標語,在船首右舷漆上「政治學台北」,左舷漆「經濟學台灣」,白底紅字,自衛隊表示:標語在強調進步,更是辨識我方漁船最好方式。

二、漁具種類:

 漁民撈漁,素循古法,技術保守,以當日來回的範圍,從事沿岸漁撈作業,主要漁具包括定置網,流刺網及在海岸採集紫菜,海藻與貝類等小規模漁業。

 放釣:由小舢舨二、三人作業,要放二、三十籃的釣,一籃釣約百餘公尺,設幾十組門釣,以小魚為餌,屬延繩釣,季節多在春、夏季。

 放縺:有鯧魚縺、黃爪縺、蟹縺。

 民國四十四年起,政府推行「漁者有其船」、「漁者有其網」的輔導政策,汰舊換新,漸用新式漁具,例如合成纖維尼龍網、流刺網、延繩釣,經漁會逐年引進,頗受漁民歡迎,漁業設備,日益改善。作業漁場在「東洋面」,「門當」,使用漁具:

(一)蝦米艋

 利用豎衍上部掛上蝦艋,捕蝦米及日本鯷,兩島鼎盛時,蝦米艋有二、三百張,七0年代蝦米資源衰竭才消失。

(二)圍繒

 這也是本鄉傳統捕撈作業之一,漁民憑經驗看水色,確定放網的位置,進行圍捕,這種生產方式,歷史悠久,按作業方法分單船、雙船、多船作業,又按漁船大小和網具大小分有小圍繒,大圍繒,捕撈對象有墨魚、馬鮫、帶魚、黃爪、鰳魚、鯧魚、鯷仔、丁香,漁況好時,一網幾十擔,七○年代,由於魚撈過度,已不成漁汛,產量下滑。

(三)蟹縺

 明萬曆年間,此間就有蟹縺作業,民初產量最豐,六○年代,每逢氣候變化,海底湧浪,就滿載而歸,終年有產,由於從魚網中剝出螃蟹費時,漁民曾央求軍方協助,剝取免費贈予,而貧窮人家剝取挑到市場,每斤只賣五毛錢。

(四)黃瓜縺

 清道光年間,漁民首創黃瓜縺流刺網,五○年代,本區約有三四百張,產量總在千噸。

 此外,鯧魚縺,白鰳縺,也在本區使用過很長的歲月。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