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 光 鄉 誌


  標題:第一節 歲時節俗 
  作者:莒光鄉公所    ( 發表時間:2007-05-23    閱讀人次:1388 )  

 本鄉的歲時節俗,多以農曆為準,而且全部都是跟神、佛、靈魂信仰有關,祭典較多,其中祖先的靈魂最受敬畏和崇拜,這是孝道的傳承,不僅保有傳統,延續農業社會的生活形態,同時也把勞動和娛樂做一適當調劑,歲時節俗也正是居民生活的旋律,節慶時全村共享迎神、拜佛、酒宴、演戲等等的熱鬧氣氛,其樂融融。現將節俗敘述如下:

一、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又稱「初一早」,四○年代起,乃循傳統舊俗,於零點起,就有人放鞭炮,子時家家戶戶在廳裡的祖先牌位和神龕前面,擺上甜粿(年糕)或「撈燴飯」,撈燴飯是用白米煮六分熟後,撈起裝入「紅斗」,上放瓜子、桂圓、桔、紅棗、紙花,再插上雙紅筷子,圍成圓形,放在祖先香位前,舉行鄭重的祭典,再放鞭炮,驅逐邪魔。

 清晨早起,大人忙著為子孫妝飾打扮,年前準備的新衣裳、新鞋襪全部換上,老婆婆、少奶奶和年輕的小姐也都頭插紅紙花,手佩飾物,吃畢素食的早餐後,晚輩向尊長拜年,長輩賜以壓歲錢或福桔或糖果等物,然後再到親友家拜年互致「恭禧發財」見來客則敬茶敬果。這天,不拿刀類、不能打破器皿、不討債、不理髮、不掃地、不清垃圾亦不倒污水於門外,違反這些事的都被認為禁忌。四○年代時,初一出門上野外廁所或去水井挑水,也要攜帶冥紙壓在廁所或水井附近。這天的鑼鼓喧天,舞龍舞獅等民俗活動,以及此起彼落的爆竹聲,正是迎春納福的最佳寫照。

 初一晚餐,要在天未黑前用餐,有「與麻雀歸巢爭比早」的說法。

 初二,出嫁女兒伴夫婿及攜兒女帶著線麵、糖餅、豬肉,用特製的竹籃盛著,並以紅布套封,挑著回娘家拜年,當天必須折返,如果要在娘家留宿,初四才能再回夫家,而回程時,娘家也須準備橘、餅乾、糖果之類,放在籃子內攜回,稱之為「答禮」、「回禮」。

 初四凌晨和晚上,均設酒果,焚香接神,相傳灶神在臘月二十四日上天,正月初四再下降到凡間,而這天也是「開假」,人們開始工作,商店開始開門營業,謂「新春開市,生意興隆」,在外地工作或謀生的人們,陸續返回工作崗位。

 要記住,正月頭作客,主人煮麵點心,客人不能全部吃完,要有剩餘,以示「有餘」、「吉利」之意。

 六○年代後,除了討債外,諸禁忌逐漸淡化,新春首日上班機關多團拜。

二、元宵:「擺暝」、「迎神」、「食福」

(一)擺暝

 正月十五,俗稱上元,是夜叫做元宵,也叫「擺瞑」,家家戶戶都懸掛精巧的燈籠,而小孩也趁此提著「風燈」遊逛。

「擺暝」是在廟堂或村莊大廣場上進行,家家戶戶陳列豐盛祭品,也有許願的善男信女以整頭豬隻祭祀,從傍晚直到深夜,而且鑼鼓喧天,燈火輝煌,並大燃爆竹,年長者焚香膜拜,祈求闔家平安,漁利大獲,五穀豐登。

 擺暝節目由各家戶輪流「當頭」,由「當頭」代表到各家戶籌款,並記錄在紅紙帳冊上,而各家戶提供一大紅燭、祭品,家有喜事或添丁者或初嫁女必於上元前送燈,燈與「丁」同音,取「添丁」之意,有送啤酒一打,老酒一打,視各戶之心意,無硬性規定。

 西莒鄉親供奉主神威武陳元帥,多於農曆初十開始於坤坵趙大王,十三日威武陳元帥,十九日之後恭迎出巡他村,接受奉宴酬拜,一週後回宮還有攔路宴活動。而東莒福德宮十三暝遶境,民國九十三年的活動,台灣中天電視台曾來現場直播活動實況。

 而旅居台灣各地鄉親,也會藉此時節返鄉,參加擺暝,共襄盛舉,使原本人口外流嚴重的村莊,顯得人氣旺盛了不少。

(二)迎神

 「迎神」是神明「遶境巡行」的活動,也是擺暝過程中,將遊行活動帶到最高潮,活動有一定的程序排列,為首的是高舉寫有祭祀主廟或主神的長棍燈、接下來是保長公,他是替遊行隊伍開道的神明,一手持酒壺,另一手持青枝,行進的雙腳踩著醉步,一邊喝著酒壺的酒,另一手則以青枝掃道。

 再來是最具威嚴的守衛神七爺、八爺,七爺為謝必安,俗稱謝元帥,也有人依其長相稱之為「高爺」,而八爺也就是矮將,人稱范將軍。七爺、八爺也是負有開路引導的任務,更兼具探視民情,查訪罪惡以及驅除妖魔的責任。

 接在後面的是數尊大頭娃娃,俗稱「孩童子」或「孩仔」,這些神偶都是依神像的神情模樣製成的。由一個人在神偶內頂著行走,由於這個角色是小孩子,所以行走時不時用跳的,而跟在「孩仔」後的是「馬奴」,這個角色是太子爺的座前騎,祂的步伐和人們的便步相似。跟在「馬奴」後的是「太子爺」,角色猶如一位官員,走路四平八穩,頗有官架子味兒,再接下來是花燈隊,有用手提的,也有用肩扛的,在花燈隊伍之後是神轎,由壯丁抬著所祭祀的各尊神明,四周有神兵神將,神轎後則是鼓板隊以及信奉的群眾。

 巡行的隊伍遶境,浩浩蕩蕩沿著村落的主道行進,所經之處,家戶燒香相迎,並燃放長串鞭炮、一時鑼鼓喧天,爆竹齊鳴,煙霧瀰漫。

 背鑼鼓的、挑花燈的、扛神轎的、頂「孩仔」的壯漢,累了有人接替,隊伍一直前進,並向他村遊行,神明所到之處,信徒虔誠迎拜,也旨在祈求閤境平安。

(三)食份

 擺暝當天夜晚或次日中午,將祭祀的整個豬隻及各種祭品,大設宴席,由「當頭」來分組煮食,而場地也設在原祭祀的廟宇廣場,場面熱鬧,鄉人叫做「食份」。

 「食份」一戶一個代表,一個元宵節下來,不少家戶趕場似地分赴食福宴會,以添福氣。

 「食份」結束,每戶也附送一袋「福品」,至於食份的經費由籌得款中支付,如果超支,大家再分攤。

 近年各廟宇都成立管理委員會組織,在擺暝時,旅台鄉親抽空返鄉參與,也有委請在鄉親友代為拈香祭拜的,全村盛年平安,偶而也搭建牌樓,懸掛風燈,為元宵佳節活動增添風采。

(四)拍鑼鼓板

 這是元宵前後祭拜神明,民間自籌樂隊及所使用的樂器,謂之「拍鑼鼓板」,有樂譜,再依譜練習演奏,一時鑼聲鼓聲交響著,不僅滿足孩子玩樂的心,也增添拜拜的熱鬧氣氛。

 西莒有嶺南鼓板譜,田澳鼓板譜及西路長樂譜多種。

 東莒福正、大埔多曹姓居民,「曹朱鼓板」為其正宗,其節奏聲調:

 柴第第第得,柴得,市第第柴,得得市得得,柴得得市第得,柴陳陳柴得,市市得,市得,得柴,陳陳柴陳柴,陳陳柴,陳柴,陳柴,陳陳柴陳柴,陳陳柴,陳柴,陳陳,柴柴柴,陳柴,陳柴得。

 柴陳柴得,柴陳柴得,第得市第得,柴柴柴,市市得,柴柴市市第得,第得市第得,柴市市第得。

三、拗九

 農曆正月二十九日,即「拗九節」,也是正月中最後一個逢九的日子,故又稱「後九節」、「孝九節」。本鄉人對「過九」非常重視,唯恐歲數逢九帶來不吉,凡年齡逢九之人,都必須「過九」,以討吉利,同時吃湯圓,以示團圓。

 九有明、暗之分,凡九歲、十九歲、廿九歲及至七十九歲、八十九歲均是「明九」,又叫「正九」,而歲數中逢九的倍數,如十八、廿七、卅六歲乃至七十二歲,八十一歲,均為「暗九」。
鄉人如果今年歲數逢九,就會為這一年的時運擔心,在拗九節這一天,除已出嫁女兒必須為雙親送粥過節外,凡娘家兄弟姊妹姑嫂諸親逢有明、暗九歲,亦當照例送粥,祈福消災。而逢此「正九」、「暗九」之人,均以太平麵、豬腳或煮好之糯米湯圓為食,叫「摜九」,而至親長輩的大「九」,應備十色之禮數;如麵線、雞(活的)、豬肉、壽包、太平蛋、紅筷、湯圓等等以祈求通過難關,消除厄運。如果有人逢九而被遺漏,事後察覺,二月初二可補送,叫做「拗九仔」,如一家之中,有兩人逢九,往往要邀請親友中一人過來湊成「奇數」,以示吉利。

 相傳此節係為紀念目蓮救母的孝道精神,因目蓮之母死後下地獄,目蓮屢次送食物到鬼獄中,均被鬼卒攔食,乃於正月廿九日,將煮好的甜粥和以果餌材料,表面上舖蓋黑芝麻,攜以餵母、鬼卒不識黑芝麻,認係不潔的食物,因得以此粥奉母,此事流傳至今,相沿成習,誰也不願拂達,所以不管在鄉,出外,逢此時節,大家仍照奉行不輟。

 而「拗九粥」,所用的材料,通常是糯米、仁棗、瓜子仁、蓮子、佐料或多或少不拘,但是芝麻不可不用,粥熬好後,即盛之以祭祖先。

 隨著社會變遷,時代進步,年輕的一代,對此傳統節慶已少傳承。

四、清明

 冬至後的第一百零五天,春分後的十五天,叫做清明節,多在陽曆四月五日左右,此時正是蕃薯母種栽培之時,也是漁事打樁、下網,聽黃魚聲的開始。

 本鄉俚語:「清明穀雨,寒死老鼠」,此際寒意猶存,氣候變化異常,而山邊野徑「麥蔥」叢生,正是採擷佐食的時候。

 清明掃墓,擇吉日到祖墳上掃除雜草,壓紙錢,如清明日並非吉日,則不宜清理,僅在墓上「壓紙」(錢),焚燒紙箔以表示對已故長輩的悼念,頭年祭墓,要在清明當日,遇虎年,要在清明後幾天。婦人到去世不久之親人墳上掃墓時,除焚香、供祭品兼燒紙錢,尚需哭啼,以示追念,掃墓歸來必須折帶青枝插在家門口。

 而在清明前後的三月初,採薺菜和菖蒲,懸於門之兩旁,以避邪趨吉,薺菜屬野生植物,有清肝降火之效。

 現代,祭墓活動多已簡化,只在親人墳上壓紙錢、焚香、供祭品,鄉公所在兩島建有民眾公墓區,並訂有安葬暨納骨堂使用管理自治條例,維護山野景觀,避免濫葬。

五、端午

 端午節又叫「五月節」,本鄉兩島有盛大的龍舟競渡,俗稱「扒龍船」,以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家家噴雄黃酒,並以酒渣塗於幼兒及兒童耳鼻、鼻孔、額頭,或噴雄黃於門戶、牆壁、床帳間,兒童過節還要掛上香袋,以避百毒,同時還要包粽子祭拜祖先。

 鄉內婦女包粽子手藝一流,做法說明如下:
材料:糯米兩斤,肥瘦豬肉一斤,醬油五大匙,五香粉半小匙,鹽三小匙,粽葉半斤,草繩數根。

 做法:把肉切成一寸半寬二寸長的長條,放在大碗裏,除留兩大匙醬油和一小匙鹽外,把其餘的佐料拌在肉裏,醃兩小時。糯米洗淨泡四小時,瀝去水分,加鹽及醬油拌勻。

 把竹箬及草繩洗淨煮一下,取兩張粽葉,在三分之一處摺成漏斗的形狀,但尖端要密合。放一匙糯米花生,再放瘦肉,然後再加上糯米,使「漏斗」滿平為度。用右手把多餘粽葉折回蓋住「漏斗」,包裹嚴密,用繩子捆好,不能太緊。

 這樣每兩張粽葉做一粽子,一個個都包好了,放進深底鍋裏加水,水一定要蓋過粽子,然後用中火煮二小時,水少了,可以隨時加進去,熟透即可食用,除全家老少都吃外,還用於餽贈親友。
這一天全鄉兩島機關、學校、社團民眾、旅台鄉親都組隊於福正港,參加由東莒文化協會主辦,鄉公所支援的「龍舟競賽」活動,熱鬧非凡。

六、中元

 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鄉人稱「七月半」,又稱「鬼節」,各家備酒饌祭祀祖先,民間多在此日普渡,超度亡魂。

 在這之前的立夏,居民喜煮___邊糊,七夕,家家戶戶入晚吃蠶豆、花生,並分贈鄰居兒童,據說如此可避免「口角」,這些風俗,近年也逐漸淡化。

 而中元節是鬼門開放的時候,所以也稱「鬼月」,以楮錢、紙箔、紙衣(紙面印有衣裳的紙),焚獻祖先,應景食品有「春捲」、「荷葉包」,六○年代後,此習俗已漸冷淡。

七、中秋節

 中秋節,居民則稱「八月中秋」或「八月十五」,地區早年餅師製月餅,大小不一,通常月餅用麵粉和砂糖作成,有火腿、五仁、蛋黃、豆沙等式樣,家戶都能買得起,並作餽贈親友之禮品,當夜人圓月圓,閤家邊喫月餅邊賞月,被稱「拜月」,而戍守本區的國軍將士,他鄉過節,倍感思親,於是聚集賞月辦月光晚會,載歌載舞,增添秋節之歡樂。

 而秋節前夕,常有來自台灣的影、視歌星勞軍團和犒賞,地區機關、學校也會發起勞軍活動,顯示軍民一家,甘苦共嘗。

 早年,本鄉在秋節前夕,成群稚童拾木柴或破桶,堆架成塔,引火燃燒,稚童們用竹篾等編成各式紙箏,騰飛青空,迎風招展,為本區兒童特殊的遊戲。近年本鄉兩島西莒社區發展協會、東莒文化協會在鄉公所的協辦下,常有中秋節烤肉、牽罟、燒塔等活動。

 本鄉另有一傳說:中秋近午夜時分,「月穗」會垂下,幸運者需立即用利剪剪下,不能告訴任何人,秘密地將「月穗」放入米缸內,這年米缸的米永遠是滿的,吃不完。

八、重陽 九皇菜

 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鄉公所有選拔模範老人、敬老楷模等活動,其意義涵蓋著孝道以及祈求平安。

 先期遷移此區居民,逢此佳節有登高放風箏(俗稱紙鷂),飲菊酒及婦女佩茱萸的風俗,在敬神活動中,本鄉以婦女吃「九皇菜」的習俗最耐人尋味。

 馬祖話─「食菜」即是「吃素」,吃「九皇菜」也就是為「九皇」而吃素了。據民間流傳:「九皇」包括有九皇大爺,王、趙天君,馬、岳元帥及南斗星君與北斗聖母等九位神明,婦女為「九皇」吃素,同時用九柱清香祭拜,旨在祈求家庭平安。

 「食素」從農曆九月初一開始,到初九結束,初一開始叫吃「九皇菜」,而初九結束叫「九皇菜開葷」,「開葷」就是「開戒」,以後就可以隨便吃素吃葷了。而重陽的另一種習俗就是前往祖先墓地「壓錢紙」,這又與清明節上山祭墓風俗相類似。

九、冬節 搓丸

 冬至為傳統二十四節令之一,鄉人叫「冬節」,居民多在冬節前一兩天用糯米和白米混合磨「糗」、搓丸或叫搓湯圓,也有叫「搓米時」,全家老少聚在廳堂,圍著事先準備的圓桌,大家一起來搓圓仔,甚至一邊搓,一邊唱兒歌:「搓丸自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有老婆,依弟單身哥。」「搓米時凝搓搓,年年冬節高,大人添福壽,倪仔歲數多,依哥有老傌,依弟單身哥。」真是喜氣洋洋。

 次晨,將前晚略為烘乾的搓丸煮熟奉祀祖先,再閣家分享,家中有四十九歲、五十九歲長者,煮太平麵慶賀,昔時並以此丸紅白二色,黏貼諸門檻,每邊三粒,用以避邪趨吉。

 在做搓丸時,婦女著紅裙搓丸,手藝奇巧的婦女,憑著一把小刀,將糗雕鏤成各種紋飾,圖案,像金條、銀條,母雞帶小雞等,頗富巧思,敬祀祖先和神明,以招祥納吉。

十、祭灶

 臘月廿四,家家祭灶,這天俗傳灶神帶著諸神昇天,奏報「天公」即玉皇大帝,是日也稱打掃日,俗稱「筅堂」。

 早年本鄉家中建灶是件大事,還必須擇定吉日良辰,至於灶的方向、位置和高度,都必須慎重考慮,鄭重其事。

 鄉人尊稱灶神為「灶君」,灶神的夫人稱為「灶媽」,風俗認為農曆十二月廿四日這一天,灶君回天庭述職,按地方風俗,不分貧富,各家置灶糖、灶餅、糖果、瓜子、桔橘、餅乾及各式「祭灶料」,在廚房內焚香禮拜灶君,而灶媽送行,留守人間,故又稱「送神」,至次年正月初四晚飯後,則置香燭果品,貼新灶君圖,迎接灶神回來。

 祭灶所用的祭品,葷素均可,視各地習俗而定,主要的奉祀物品為灶糖,是用大麥攙米做成,式樣形形色色,考其原因,意謂糖可以使灶神食而甜嘴,就會「好話傳上天,壞話丟一邊」。

十一、除夕

 臘月祭灶後,過年氣氛就一天天的濃厚,家家戶戶開始洗掃廳堂,以長竹竿綁上竹枝,遍拂屋內各角落,以清除塵垢,並換上新春聯,此期稱「扮年」。

 各家婦女爭購花枝、帶魚、鰻魚、自製魚丸、魚麵、燕丸、封鰻,大家開始殺雞宰鴨,儲備拜拜之用。民間的遊藝排練也聚集開始,各商店歇業過年,要將工具、用具用紅紙簽封貼稱為「封秤」、「封斗」、「封刀」、「封算盤」、「封尺」、「封錘」,店員或學徒可以得到老板紅包或壓歲錢,遠在異地的親人大都回家團聚,共享天倫之樂。

 十二月二十九日,全家團聚,圍爐夜話,稱為「小歲」,又稱過「小年」。

 除夕又叫「三十暝晡」、「做年」、「做歲」,傍晚先吃點心,家戶水缸裝滿水,米缸盛滿米,而且大人小孩都不能說不祥的話,年夜飯時若有遊子未歸,也備碗筷,象徵已歸來團圓,用餐之前,關閉門窗,這一夜是一年中菜餚最豐富的一餐,其中魚(與“餘”諧音)、蛋(俗稱“太平”)、年糕(與“高”諧音)三碗必不可少。寓意「富足有餘,歲歲太平,年年高昇」,由大人燒香祭祀祖先神明後,閤家團圓歡宴,用餐之時,若打破碗匙,家人要說:「歲歲平安」。吃畢年夜飯,碗內應再盛些飯,以示「年年有餘」之意。

 飯後,放鞭炮,同時在屋樑上增插竹釘,以示「添丁」之意。長輩送紅包給晚輩,稱作「壓歲錢」,同時也在米缸、衣櫃、碗櫥等處,放個元寶,水缸則投入銅板,象徵到處充滿財氣,而這些習俗隨著時代趨勢也漸式微。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