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 光 鄉 誌


  標題:第三章 聚落 第一節 聚落與產業 
  作者:莒光鄉公所    ( 發表時間:2007-05-24    閱讀人次:2064 )  

一、聚落生態

 人類在本鄉的活動,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從人類歷史發展的軌跡來看,一個地方適合聚落發展與否,在於該地區能否提供充足的糧食與飲水,來維持滋生的人口。

 本鄉自然環境,乾旱寡雨,但漁產最稱豐富,是閩省沿海漁船經常出入之地,魚汛期中,由大陸沿海直航到這裡進行採捕的漁船,他們有時為了避風取水或修理漁網、漁具,而登岸逗留一段時間,慢慢地定居下來,形成為十數戶或數十戶的漁村,早年漁民登陸作短暫停留,那時農耕體系尚未確立,永久性聚落還難以形成。

 清嘉慶之後,最近一批的先民來捕捉漁、貝,豢養牲畜及從事簡單的農作,這些早期的移民,主要都是因為豐富的海洋資源而來,也只做季節性的停留,沒有形成定居型的聚落。

 後來蕃薯、花生這兩種耐旱又耐鹹的作物被引進本區,再栽種些早稻果腹,配合飼養山羊、家禽,糧食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滿足,才開始落腳地與定居,乾隆年間先來的成了主戶,後來的因「福建地狹人稠,田不足耕,榖不給予養」的壓力下遷居此地,後來的為佃戶。道光之後,鴉片苗引進本區海島較不靠海的村落,像坤坵、上田澳、大坪聚落栽種,二、三月份收成,而三、四月份種蕃薯,一田雙耕,收成時只怕盜匪來搶。
傳統上,本鄉居民多以農耕和漁撈相互搭配的方式來謀生,所以海、陸領域對聚落發展的影響都相當的重要。聚落最理想的發展條件是擁有較大的腹地和海域,以便經營半漁半農的生計,本區村落都是以漁業為主要的生計來源,農業只是次要的收入。

 由於本鄉四面環海,水產資源豐富,但是因為早期捕魚技術和水產加工方法落後,漁業的產量和產值都不高,加上海路阻隔,交通運輸不發達,漁村富裕遲緩。

 大陸淪陷後,漁具補充不易,更讓靠海維生的漁家頓失生計,戰地政務後,機動漁船大量引進,和捕魚方法不斷更新,漁獲量才大量增加,漁村才逐漸富裕起來。

二、產業演進

 由於產業環境受限於自然環境,早期絕大多數居民都只能守著家園,以半農半漁的辛勞養家活口,每天在耕地、菜圃、海灘和海上來回奔忙。女人幫忙農事與家務及教育幼童之外,還要從事潮間帶的採集、曬網、煮魚、曬魚等雜碎工作,甚少閒暇娛樂活動。

 漁業生產方面,四0年代,漁船靠人力搖櫓,受限於動力不足,再加上缺乏冰凍設備,漁獲只能靠醃漬的方式來保存處理,各種漁作幾乎侷限在當天能夠往返的海域,主要漁場都在航程約一個多小時的沿海地帶,漁網也還是使用「黑網」(芋麻網),黑網是用「杪」作細線,用杪好的線來織網,這種網要用薯榔染過,染完後再燒柴來烘乾或曬乾再染,總共要染三、四次。染過薯榔的網比較堅韌,才適合用來作流刺網,但是在沒有出海的時候,要將網拿去曝曬,才不容易腐爛。

 六0年代後,漁船紛紛改用發動機動力,漁具也逐漸改良,主要的漁法有流刺網、浮刺網、拖曳網、焚寄網及延繩釣等,作業時使用搖櫓的漁船也減少了,搖櫓式的漁船作業範圍僅限於沿岸。

 近二十年來,隨著人口外移,從事漁農生產的家庭中,主要勞動者都是年長者,尤其是上了年紀的婦人,多仍然會依照歲時節令,到田園去耕作,收成的農產品,除了供自家食用之外,主要是送(寄)給外地工作的子女或友人,當然也會分送給左鄰右舍。而隨著本區海洋資源逐漸枯竭,本區也出現了與大陸漁船交易的活動,大陸漁船也常駛入本海域,甚至停泊在本區漁港外圍或避風或夜宿。

 年輕的鄉人,赴台求學,部分年輕人返鄉貢獻所長,服務鄉梓,多從事公職。由於交通便捷,鄉人日用所需,仰賴台灣進口,食衣無慮,政府也用心地方建設,惟社會變遷,嚮往台灣大區域的生活,以致人口外流嚴重。

 本鄉兩島各村聚落型態屬零散型的聚落分布,故在居住規模上除就地取材,依地形地勢而建,透過匠師流傳的原鄉營造經驗,傳統民宅,石牆木樑架之承重牆系統,厝頂紅瓦除具有防風,避雨的功能外,石頭大抵取自山坡,少部份圓石取自海邊,木材仰賴老家原鄉進口,以「福杉」最受歡迎,其外觀形式成了本區特色。加上母文化的觀念與制度,這些由先民們世代相傳的民居建築,不但真實反映了當時的人與自然環境,成為寶貴的文化遺產。

 近年來,受到「現代化」的衝擊,引入了鋼筋混凝土為主的營造技術和材料,使得深具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築,迅速失控的導向未知的方向,所幸聚落保存的意識掀起共識。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