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志 歷史志


  標題:第一章 史前時代的馬祖列島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6-06-07    閱讀人次:1881 )  

第一章 史前時代的馬祖列島

 馬祖地區在解除戰地政務後,內政部於民國89 年6 月間,委託中研院史語究所執行「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第六期)」,計畫主持人由陳仲玉,協同主持人劉益昌擔任,研究範圍包括福建省金門與連江兩縣。於同年12 月起至民國90 年,針對連江縣進行考古遺址的地表勘查。[註2]

 民國93 年和94 年夏,陳仲玉與馬祖藝文協會組成遺址發掘與研究團隊,進行了二期熾坪隴史前遺址的發掘研究工作,後來並選送貝類標本至美國波士頓Krueger 公司的Geochron Laboratories實驗室作碳14 年代測定,得出的數據分別是5560±70 年、5570±80 年,[註3]換言之,約六千多年前,馬祖列島便已有人類在此活動。

 民國96 年由陳仲玉教授再度和馬祖藝文協會合作,在東莒福正村的蔡園裡遺址進行試掘,出土了許多歷史時期的土陶瓷片,從形制推斷為唐宋以下遺留,另佐以貝殼等物件的碳14 年代測定,其年代約去今1042-1255 之間,[註4]約當唐末五代以降,先民已在馬祖列島活動。

 民國100 年亮島發現二處史前址遺址,其後連江縣政府委託陳仲玉進行亮島島尾遺址第一期研究計劃,此後又挖掘到「亮島人Ⅰ號」和「亮島人Ⅱ號」,而「亮島人Ⅰ號」距今約8200 年,經DNA 鑑定,證實為南島語族,這將是馬祖近年考古的重大發現。

 第一節、馬祖史前文化遺址調查

 陳仲玉等人在民國89-90 年在馬祖地區進行考古遺址普查,共發現八處遺址,以及一處古遺物,由於這些遺址僅作初步的地表調查,其中只有後來正式命名為「熾坪隴遺址」的東莒科蹄灣一處曾做過發掘,為了更全面瞭解馬祖史前和歷史時期的考古遺址的文化內涵,民國96 年連江縣政府文化局再委託馬祖藝文協會,由中研院陳仲玉教授主持的調查研究計劃,進一步重新勘查從前所發現的各個遺址,同時更深入進行四鄉諸島的田野複查,兩次調查的相關資料如下表所示。[註5]

第一章 史前時代的馬祖列島 附加圖片

 在南竿地區,調查人員以徒步的方式,幾乎全島所有主要道路及重要戰備道路的兩側上農田都進行過地表調查。調查人員在南竿的清水村、福澳港、珠螺村、仁愛村、馬祖村、復興村、津沙村採集相關遺物進行研究。所採得遺物中,清水村的瓷片時代約為明代,是南竿採集瓷器中較早的;另外,在珠螺村、馬祖港、津沙村三地所採集的青花瓷器,經初步研判時代約在清代。在復興村、仁愛村所採集的陶瓷器,均屬於現代之物。此外,在馬祖港、復興村、津沙村均採集到陶網墜,這一類陶器曾在熾坪隴遺址史前文化層中出土。但是一直到近代的漁民仍有使用類似之物,夫人村咖啡館便有成串的收藏品,是近現代之物。除了福澳港遺址外,南竿在二次調查並未發現明代以前的遺物。

 北竿地區,民國89 年考古普查中,曾在坂里、塘岐發現遺址,在塘岐遺址採集到類似史前石器石片,其他陶片以夾砂素面紅陶為主,淡褐色夾中砂陶次之,外表大部分因侵蝕脫落,但仍見少數的拍印繩紋。由於遺址所在地為軍方靶場,已經遭受破壞,但由出土的遺物推測,應屬距今六千年的史前時代曇石山文化下層類型,推斷當時北竿地區就已有人居住。另外也發現部分宋元時期的青瓷遺物,考古學家認為,在靶場上方的山坡地,可能還有局部文化層。這是馬祖地區有考古遺址紀錄的開始。[註6]民國96 年調查坂里遺址,在橋仔村菜園中拾得少數細碎瓷器,經研判該瓷器年代約為清代;該遺址於首次調查曾發現宋元時代青瓷,唯後來的調查未再有類似發現。塘岐遺址曾經經過整地,遺址疑已遭到破壞。

 陳仲玉等人在第一次普查中,曾在東莒島發現福正村蔡園裡遺址、大埔石刻遺址與熾坪隴遺址(舊稱科蹄灣遺址)三處遺址。其中熾坪隴遺址經過發掘研究,已證實為距今約6,000 年前的史前遺址,出土大量陶器、打製石器與磨製石器(石錛、石刀)等。其豐碩的考古內涵至今仍為馬祖最重要遺址之一,而西莒則未有遺物發現;考古人員第二次曾重新調查大埔村、大埔石刻、福正村蔡園裡、熾坪隴等遺址。大埔石刻遺址未有新發現,而熾坪隴遺址地表仍可見史前陶器與石器,考古隊並採得一件完整的尖狀器;大埔村附近菜園地表有少許陶、瓷器,但判斷是現代遺物。

 這二次最大的收穫,是調查蔡園裡遺址內,採集許多地表瓷片,並將貝塚斷面下層的貝類標本送台大地質系實驗室做碳14 年代鑑定。蔡園裡遺址嗣後曾於民國96 年7 月間進行試掘,出土許多瓷器(片),所出土的瓷片,除了青花瓷之外,另外初步鑑定還有宋代的青瓷,也有唐末五代懷安窯的瓷片等等。由於在此次調查中,該遺址有豐富的貝塚遺留遺物,所以更確定該遺址為當地一處非常重要的歷史時期遺址。

 東引位處馬祖列島東北方,大部分海岸邊岩壁高聳,島上哨所林立,調查不便。民國89 年調查時,曾發現燕秀遺址,並記錄可見貝塚、房屋結構、青瓷片、青花瓷片等,唯第二次調查時,燕秀遺址已不見建築遺構與貝塚,可能已經遭到破壞。

民國96 年第二次調查採集之考古遺物如下表:

第一章 史前時代的馬祖列島 附加圖片

 關於馬祖列島各考古遺址中,以熾坪隴遺址保存最為豐富的史前遺物,且經過兩次試掘,已證實其史前文化的豐富內涵與意義,應視為馬祖地區目前最重要的史前遺址。

 第二節、熾坪隴遺址

 民國90 年5 月份起,內政部委託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陳仲玉,和劉益昌博士等四位工作人員,組成考古普查隊,當年7 月下旬到莒光鄉東莒島大坪村,進行地形地貌的瞭解,並以徒步勘查的方式,利用採土器進行鑽探,觀察探得土方有無遺物。

 熾坪隴遺址(四一據點後方)位在東莒島的西側海邊,在大坪村的西南角,即前稱的科蹄灣遺址;陳仲玉率領的考古團隊在農耕切出的斜坡上,進行探坑試掘。此地海拔只有40 至45 米,原是一塊緩坡的海階平臺地。距海岸直線距離約500 公尺,遺址向下挖掘就可看到「文化層」的堆積,遺物出土僅離地表約30 到100 公分間。第一層為史前文化,由諸多貝殼遺留可知應已有人居住。

 第二層文化大約在四千年到四千五百年之前。第三層則是宋代以後。首先發掘出眾多的出土文物,包括:石器、貝塚、陶器等遺物。其後,為尋找更多相關的物證,以研究馬祖古人類文化內涵,成員多是在地的文史工作者的「馬祖考古隊」,在陳仲玉教授的指導下組成,以「馬祖藝文協會」成員為骨幹,以王花俤任隊長,潘建國、王建華、游桂香、林錦鴻、賀廣義等人為隊員,另亦聘請四位年輕力壯的大學工讀生協助挖掘,於民國93 年7 月7 日再度前往東莒熾坪隴,進行為期三週的發掘工作。[註7]

圖: 馬祖考古隊隊徽[註8]

第一章 史前時代的馬祖列島 附加圖片

 其後經登錄的出土文物包括:陶片2086 片、石器126 件、以及貝類 等遺物,據此完成《馬祖熾坪隴遺址研究計畫期末報告》。至於遺址的文化層年代,採取熾坪隴遺址第2 號探坑最低層的貝殼標本,分別送到台大地質系及美國的地質定年實驗室做碳14 放射同位素定年鑑定,經兩處比對及實驗室碳十四的校正,所得結果是距今 5560±70 年,經樹輪校正最久推至距今6117 年。

 熾坪隴遺址的研究,在學術傳承意義上有著重要地位。民國94 年10 月28 日起一連三天,馬祖地區首次主辦的國際性學術會議「中國東南沿海島嶼考古學研討會」,由陳仲玉籌劃,在南竿民俗文物館舉辦,配合此次研討會,文物館四樓同步舉辦「東莒熾坪隴考古出土文物特展」。會議邀請到了包括澳洲國立大學考古人學院院長Peter Bellwood、中央研究院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劉益昌,以及國內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連照美、陳有貝、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主任何傳坤、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長臧振華、潘怡仲、中國海南大學教授周偉民及唐玲玲、中研院研究員陳維鈞、郭素秋、以及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博士候選人洪曉純等多位學者,馬祖本地的文史工作者王花俤、游桂香於會中發表其於熾坪隴遺址的發掘成果。[註9]

 民國94 年、96 年時再次挖掘熾坪隴遺址, 總計共出土石器320 件。石器類型包括:石錛、投拋尖器、石刀等具心石器時代特質的通體磨制石器;還有尖狀器、大小石片、刮削器、石核、小卵石錘器、凹石、斧鋤器、砍砸器、石英石等仍承襲舊石器時代的礫石石器和小石片器打制石器風格的石器。其中以尖狀器,凹石、小卵石器的組合,最具代表性。這些多屬於海濱採集貝類的工具。貝類有17 種,均為海生 種,未見淡水貝類;動物骨骼多屬小碎片,少數可辨識的有魚的牙齒、龜甲和脊椎動物的脊椎骨,其種屬尚未經鑑定。

 出土的一萬餘片陶器以夾砂紅陶為主,夾砂灰陶次之, 少量澄黃色泥質陶、泥質灰硬陶、泥質白陶等。遺址的碳14 年代鑑定約距今6000-4000 年之間。

 從出土遺物推論古時居住於熾坪隴人的生活,基本上是以採集淺海潮間帶的生物為主,並有園藝型農耕與狩獵小動物跡象。這些史前文化遺留與中國大陸的「曇石山文化下層」類型類似,曇石山文化根據位於閩江下游的閩侯縣甘庶鎮恆心村邊的曇石山命名,是一個規模不大的小山丘,該地有厚達二公尺左右的貝殼堆積層,叫做「貝丘」。而熾坪隴遺址的石器種類相較於曇石山新石器遺址,更趨於多樣化,文化屬性也比曇石山新石器遺址更兼具海洋文化的色彩 。此可能由於熾坪隴遺址位於閩江口,其特殊江海交會的多樣性生態環境,再加上地理位置,又居於中國東南海岸線較中央地位,有利於交通和人群移動。又與鄰近遺址相互交流和文化刺激下所致。

 由熾坪隴遺址出土史前文物形制,所顯示出與中國東南沿海及台灣其他史前文化遺址的類同性,可知台灣海峽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已憑藉著優越的航海技術,從中國東南沿海向太平洋、印度洋等島擴散。而當年的東莒島可能作為史前人類海上游移的中繼站、休憩處。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