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志 地理志


  標題:第一章 轄境各島嶼地名由來  
  作者:網管    ( 發表時間:2016-06-09    閱讀人次:3212 )  

第一章 轄境各島嶼地名由來

 本縣轄有36 座大小不同的島嶼,行政區劃上雖統稱為「連江縣」,但在一般單位機關命名及民間說法上,仍習慣以「馬祖」一名稱呼列島。馬祖列島所涵括的36 座島嶼分屬四鄉,各鄉除了包括有聚落發展的較大島嶼外,還轄有數座無人島礁。各島嶼的名稱由來分述如下:

 第一節、「馬祖」一名由來

 馬祖一名,源於今日南竿島西側的馬祖澳而來。馬祖澳名稱,最初應寫為媽祖澳。清乾隆二年(1737) 《福建通志》的輿圖中已有「媽祖澳」一名的文字記錄。媽祖澳的命名由來,據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 朱正元編錄的《福建沿海圖說》所記載,是因為此灣澳建有一座媽祖廟而得名。

 媽祖廟即是今日馬祖村的天后宮。而媽祖澳的成名時間,因為清乾隆二年(1737) 《福建通志》的輿圖中已標有「媽祖廟」,故至少於清初已言說成形。

 馬祖澳一名,則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同治甲戌日兵侵臺始末》的上呈奏文中已經出現。而「媽祖」被改寫成「馬祖」,有二種說法。其一,大陸學者徐曉望研究:林默娘在升天成神之前出嫁過馬家公子,閩東地區漁民於是將媽祖稱為馬祖。其二,連江縣誌第一冊編著者姜榮玉提到:後世為避諱以媽祖作為地名,而以字音類似的馬祖來稱呼。這兩種說法中,雖然「媽祖」改稱「馬祖」的原因不一樣,但卻揭示出同一訊息:閩東地區的居民有將「媽祖」稱呼為「馬祖」的習性。

 位於南竿鄉津沙村的天后宮重建捐題碑記中提到:「后德馬祖,天上聖母自馬□□□□重建完□,…。道光歲次乙巳蒲月吉旦立。」此碑記顯示,清道光年間今南竿島的閩東沿海移民已有將媽祖書寫為馬祖之紀錄,據此進而推論,閩東先民也有可能以馬祖取代媽祖來稱呼灣澳。另一方面,由於馬祖一名多見於清同治之後,英人已頻繁出沒於中國沿海,且清末有許多史籍提及馬祖,多譯自於英國海軍測繪之地圖,如同治年間的《海道圖說》等,因此馬祖一名,也有可能是英人將媽祖音譯為Matsu,中國人再將Matsu 音譯為馬祖,之後被沿用下來的結果。

 馬祖一名,遲至清同治年間已由澳名擴大為島名,指稱整個南竿島。清同治年間《海道圖說》有下列記載:「距閩江口東北面與東沙島北面十里,有馬祖山…。」清光緒十一年(1885) 《中法越南交涉檔》有如下之記載:「本大臣頃接水師提督李文稱:「澎湖、馬祖島二處均葬有本國兵弁、水手人等之墳墓」等語前來…。」

 上述「馬祖山」、「馬祖島」,即是今日南竿島。此外,最晚於清光緒年間,馬祖再由一島之名,擴大成為群島名,指稱南、北竿島及其附近小島礁。清光緒二十年(1894) 《新譯中國江海險要圖誌》提到:「閩江口附近之地有山,馬祖群島之西在其北,白犬群島之西在其南…。」其中馬祖群島,依據文中《第五十七圖》圖示,主要涵括今南竿、北竿島及周圍附近小島礁。

 馬祖一稱,能由澳名擴大成島名,再擴大成群島名,關鍵在於南竿島與馬祖澳的地理位置。清道光年間中國開放五口通商後,馬祖列島與福州港相距甚近,時常有西方人士活躍於附近海域。

 福州港外即為閩江口,由於閩江口一帶之芭蕉尾東南,有淺沙與長門海島相連,因此來自中國上海、廣州的輪船,必須在今日南、北竿、西莒等島寄泊候潮才能進五虎門。( 朱正元,1902:長門頁一) 其中,南、北竿二島較西莒島近閩江口,又以南竿島距離最近,且南竿島更是閩江口最穩錨地,故輪船多會在此地等候;( 朱正元,1902:福建海島表之長門附近海島表頁一) 加上南竿島所有灣澳中,馬祖澳位在西側,不但距閩江口最近,還能躲避東北季風的侵襲,因此來自中國南、北方的船隻都會在此地停泊候潮。( 陳壽彭,1969:721) 綜上所述,清末中國沿海之航海貿易通商者,特別是西夷番商,由於時有停泊馬祖澳候潮的經驗,加以口語言說醞釀,將可能導致馬祖由澳名,擴大為整個南竿島的島名,再進而成為南、北竿等島礁的群島名稱。

 馬祖正式成為本縣轄區的通稱,是在民國三十八年之後。民國三十八年國共分治後,九月一日,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島成立,「馬祖」一名首見於官方用稱。三十九年十二月十五日,馬祖行政公署成立,「馬祖」乃成為各島通稱,指涉範圍涵括南竿、北竿、白肯、東湧、西洋、浮鷹、四礵、岱山等八區。四十二年六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相繼佔領西洋、浮鷹、四礵、岱山等島,此後,馬祖轄有今南竿、北竿、東西莒、東西引等島,馬祖一名正式成為本縣轄區的通稱。直到現在,馬祖酒廠、祖高中、馬祖氣象站、馬祖蛋餅、馬祖老酒、馬祖日報等大小事物的命名,在在說明著馬祖稱謂仍然密切地融入本地人的生活中。

 第二節、南竿鄉島礁地名由來

 南竿鄉包含南竿島、黃官嶼、劉泉礁、北泉礁、鞋礁等島礁,其面積與海岸線長度如表8-1。

表8-1 南竿鄉各主要島礁面積與海岸線長度一覽表
第一章 轄境各島嶼地名由來  照片
資料來源:連江縣地政事務所

 以下分別敘述各島礁的地名由來:

 一、南竿島

 南竿島、北竿島最早稱為上干塘、下干塘,兩名在宋代已出現,如淳熙九年(1182)《三山志》:「桑嶼、東路、上下干塘在海中,…。」上干塘、下干塘在明代稱為上竿塘山、下竿塘山,如弘治三年(1490)《八閩通志》:「上竿塘山在大海中,峯巒屈曲,上有竹簄、湖尾等六澳。下竿塘山突出海洋中,與上竿塘山並峙,山形峭拔,中有白沙、鏡、塍等七澳。」竹簄即為今日南竿島的福澳。白沙、鏡、塍則是今日北竿島白沙、芹壁、坂里等澳。此後,明至清初的眾多史籍,無論是文字或輿圖,對兩島名稱的記載多有謬誤。清代嘉慶年間的《連江縣志》是判斷兩島正確名稱的重要依據:「東方海中門戶曰北竿塘山,即下竿塘,山形峭拔,與南竿塘並峙,即上竿塘…。」且縣志的輿圖也明確標出兩島與閩江口的相對位置。由此推斷,南竿島的最早名稱,即是上竿塘山。

 上竿塘山的地名由來,可分「竿塘」、「上」兩部分說明。首先,就竿塘的由來而言,林金炎先生的觀點是:「五代時閩王王審知為方便前來貿易的外國人或外族人,在黃岐地方開闢甘棠港,使它成為國際港,甘棠外洋的島嶼稱為甘棠島,後演進為竿塘島。」但在現存的史籍中,並無甘棠島之記載,故此說仍有待查證。

 另一說法,則是由清康熙年間擔任工部尚書的杜臻,巡視完粵閩地區後所提出:「竿塘兩山相連在海中,以多茅竿,故名。」其中茅竿,可能是茅草與竹科植物的泛稱。據植物學者黃瑜齡考察,禾本科植物為本縣植物優勢種,其中更有各類茅草生長;且本縣在國軍未進駐前,也有竹林的分布。至於「塘」,指的應是堤防,宋代早有「埠海為塘,畫塘為田」之說,大陸學者張書才認為塘的由來即是與有先民進入開發,築塘墾田有關。就今日南、北竿島而言,北竿島塘岐是唯一被證實曾設置過堤塘的大澳,此應是塘的起源,而南竿島的塘,則是北竿島「塘」的擴大之稱。

 綜上所述,竿塘一名,乃是緣於當地植被與居民的經營開發方式而來。

 竿塘一名,在清代史籍中常被記錄為其他同音異字的名稱。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 郁永河《裨海紀遊》有云:「午後,審視漸真,舟師謂是省城官塘山。夜半,抵官塘;猶屬海外孤島,不連內地。初九日,自官塘趨定海鎮。」清雍正二年(1724)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有載:「澹水登舟,半日即望見官塘山(一作關童)。自官塘趨定海,行大海中,五、六十里至五虎門。兩山對峙,勢甚雄險,為閩省門戶。」清乾隆十二年(1747) 范咸《重修台灣府志》:「後有閩人云:『台山發軔於福州鼓山,自閩安鎮官塘山、白犬山(與前關同、白畝字異音同)過脈至雞籠山,故皆南北峙立。往來日本、琉球海舶,率以此山為指南』。」清道光十九年(1839) 周凱《廈門志》有如下之記載:「台山坐東南、面西北,…北路之後隴港與南日對峙,竹塹與海壇對峙,南嵌與關潼對峙(一作官塘),上淡水與北茭相望,雞籠與沙埕烽火門相望(一作雞籠與福州對峙)。」綜上各文,依文中各地名的相對位置判斷,可知官塘或官塘山、關童、關同、關潼,皆為竿塘的同音異字別名。

 至於「上」專名的由來,須與北竿島的「下」專名一起分析。就字義而言,「上」、「下」含有高度與方向性意涵。若比對現今南、北竿兩島高度,北竿最高峰為壁山,海拔291.7 公尺 ,南竿最高峰為雲臺山,海拔246.4 公尺,史書文獻多以「突出海洋中」、「山形峭拔」形容北竿島,另以「峰巒屈曲」描述南竿島,說明北竿島在早期先民之識覺上,具有地勢較為挺拔之意象。因此,上下專名應非指高度。然而若由中國閩東往南、北竿島的方向來看,南、北竿島與中國閩東相對
距離的遠近,則能解釋上下專名的由來。本縣列島的經營開發,與距離較近的閩東長樂、連江等地緊密相連。閩東先民為躲避戰亂,或迫為生計由閩東沿海趨船到竿塘地區「埠海為塘,畫塘為田」。而南、北竿兩島中,南竿島位在北竿島的西南側,距閩東沿海較近,先民趨船到竿塘必先抵達南竿島,故有可能以「上」指稱距離較近的南竿島,「下」指稱距離較遠的北竿島。清乾隆《連江縣志》之山川圖,上、下竿塘繪於同一水平線上,且上竿塘位於下竿塘的左側,突顯出上竿塘離閩東沿海較近的識覺特性。

 上竿塘一名自清乾隆後逐漸由南竿塘取代。「南」取代「上」,反映出先民需要更精準的方位專名,這也進一步說明,南竿塘一名已非閩東沿海先民之稱,而是來自範圍更廣大的中國東南沿海先民的稱呼。南竿塘名稱,自清同治後,漸有南竿之代稱,如清同治《福建通志》〈福寧海防圖〉中,已用南竿指稱南竿塘。「塘」一字的省略,可能與「塘」景觀的消失有關,也有可能是用字的簡化,此仍待進一步考據。

 除了南竿塘、南竿外,南竿島在清末尚有馬祖山、馬祖島、媽祖澳山、媽祖島、鐵板山、南唐島等名稱。清同治《海道圖說》有載:「距閩江口東北面與東沙島北面十里,有馬祖山…。」清光緒十一年(1885) 《中法越南交涉檔》有云:「本大臣頃接水師提督李文稱:「澎湖、馬祖島二處均葬有本國兵弁、…。」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福建沿海圖說》〈長門附近海島表〉有載:「南竿塘,一名鐵板山,又名媽祖澳山」、「南竿塘譯名媽祖島。」上述文獻中,馬祖、媽祖等相關地名,是緣於南竿島西側的媽祖澳而來,其因有座媽祖廟而得名。鐵板山一名,得自於南竿島南側的鐵板,原因是該地為清末民初南竿島規模最大的聚落。此外,清光緒二十年(1894)《中國江海險要圖誌》中,南竿島被譯為「南唐島」,南唐島一名首度見於史籍。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新編沿海險要圖說》〈福閩海灣圖〉中南竿島也被標示為「南唐島」。由於《新編沿海險要圖說》的內容,編沿海以西圖為原則,故南唐島一名應源自西方人的稱呼,但由來尚需考證。

 綜上所述,南竿島之地名由來,由宋代「上干塘」為始,明代寫作「上竿塘」,清代漸演進為「南竿塘」,於清末葉又另有「南竿」、「馬祖」、「鐵板」、「媽祖澳」、「媽祖」、「南唐」等名稱出現。上述名稱,除了馬祖同時被冠為「島名」與「山名」,媽祖、南唐被冠為「島」名外,其餘各名皆被冠為「山」名。馬祖、媽祖、南唐等被冠為島名者,皆源於西人所測繪之圖,其餘各山名,皆是當地居民或閩地區沿海先民的稱呼。而南竿正式成為南竿島稱謂,始於民國十八年(1929),緣於南竿塘改隸為連江縣第八區所轄之南竿鄉而來。

 二、黃官嶼

 位於南竿機場正對面,距離南竿島東北尖端岬角約350 公尺,名稱由來不詳,英國海軍稱為「Wu an」或「Reef island」,前者應為中文英譯之名,可能源於「黃官」之音譯,陳壽彭譯為「蕪恩」,朱正元則稱為「胡安」;後者乃英海軍以其東側沿海多礁石,特稱為「Reef island」,陳壽彭譯為「礁島」,並註有馬祖印礁一名,其由來不詳。黃官嶼東側沿海礁石多,是昔日捕撈黃魚的漁場。

 國軍進駐後,成為軍方火砲射擊靶場,後由於政府提倡生態保育,軍方才停止砲擊。

 三、劉泉礁

 位於南竿島東南方海面上,北泉礁南南西方向海域,約3.5 公里處有一大礁石,漁民稱之為「大泉」或「瀏泉」,但命名由來已不可考。清光緒年間英國海軍將大泉稱為「Sea dog」,清人陳壽彭譯為「海狗」,可能緣於英海軍認為該礁石貌似一隻狗,又位於海洋之中,因此稱之。國軍進駐後寫作「瀏泉礁」。民國102 年連江縣政府定名為劉泉礁。本區屬於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之一。

 劉泉礁東北面一礁石盛產紫菜,因以「紫菜」稱之,又位於紫菜東北側之礁石,因其外貌頗似早期木製鍋蓋上之弧形橫樑,因此先民舊稱「鐤面」。

 四、北泉礁

 位於南竿島東南方海面上,鞋礁南南東方海域約3.25 公里處二礁石,其中東側者,山隴先民稱「尖泉」,泉之名可能源於劉泉礁舊稱「大泉」之「泉」而來,現已無可考。津沙、鐵板先民稱為「北泉」,乃因該礁石位於大泉之北而稱之。清光緒年間英國海軍將尖泉稱為「Sea Cat」,清人陳壽彭譯為「海貓」,可能緣於英軍覺得該礁石外貌形似一隻貓,並位於海洋之中,因此稱之。

 國軍進駐後將兩礁定名為「北泉礁」。

 五、鞋礁

 位於南竿島東南方海面,距馬鼻岬角1.25 公里處,先民稱「鞋」,因其礁石外貌形似草鞋而得名。清光緒年間,英國海軍稱為「Flat rock」,清人陳壽彭譯為「平石」,因整塊礁石頂部呈平坦狀而得名。國軍進駐後,沿用舊稱「鞋礁」。

 第三節、北竿鄉島礁地名由來

 北竿鄉包含北竿島等18 座島礁,其面積與海岸線長度如表8-2。以下分別敘述各島礁的地名由來:

表8-2:北竿鄉各主要島礁面積與海岸線長度一覽表
第一章 轄境各島嶼地名由來  照片
資料來源:連江縣地政事務所

 一、北竿島

 南竿島、北竿島最早稱為上干塘、下干塘,兩名在宋代已出現,如淳熙九年(1182)《三山志》:「桑嶼、東路、上下干塘在海中,…。」上干塘、下干塘在明代稱為上竿塘山、下竿塘山,如弘治三年(1490)《八閩通志》:「上竿塘山在大海中,峯巒屈曲,上有竹簄、湖尾等六澳。下竿塘山突出海洋中,與上竿塘山並峙,山形峭拔,中有白沙、鏡、塍等七澳。」竹簄即為今日南竿島的福澳。白沙、鏡、塍則是今日北竿島白沙、芹壁、坂里等澳。此後,明至清初的眾多史籍,無論是文字或輿圖,對兩島名稱的記載多有謬誤。清代嘉慶年間的《連江縣志》是判斷兩島正確名稱的重要依據:「東方海中門戶曰北竿塘山,即下竿塘,山形峭拔,與南竿塘並峙,即上竿塘…。」且縣志的輿圖也明確標出兩島與閩江口的相對位置。由此推斷,北竿島的最早名稱,即是下竿塘山。

 下竿塘山的地名由來,可分「竿塘」、「下」兩部分說明。首先,就竿塘的由來而言,林金炎先生的觀點是:「五代時閩王王審知為方便前來貿易的外國人或外族人,在黃岐地方開闢甘棠港,使它成為國際港,甘棠外洋的島嶼稱為甘棠島,後演進為竿塘島。」但在現存的史籍中,並無甘棠島之記載,故此說仍有待查證。

 另一說法,則是由清康熙年間擔任工部尚書的杜臻,巡視完粵閩地區後所提出:「竿塘兩山相連在海中,以多茅竿,故名。」其中茅竿,可能是茅草與竹科植物的泛稱。據植物學者黃瑜齡考察,禾本科植物為本縣植物優勢種,其中更有各類茅草生長;且本縣在國軍未進駐前,也有竹林的分布。至於「塘」,指的應是堤防,宋代早有「埠海為塘,畫塘為田」之說,大陸學者張書才認為塘的由來即是與有先民進入開發,築塘墾田有關。就今日南、北竿島而言,北竿島塘岐是唯一被證實曾設置過堤塘的大澳,此應是塘的起源。綜上所述,竿塘一名,乃是緣於當地植被與居民的經營開發方式而來。另一方面,竿塘一名,在清代史籍中常被記錄為其他同音異字的名稱:官塘或官塘山、關童、關同、關潼。

 至於「下」專名的由來,須與南竿島的「上」專名一起分析。就字義而言,「上」、「下」含有高度與方向性意涵。若比對現今南、北竿兩島高度,北竿最高峰為壁山,海拔291.7 公尺, 南竿最高峰為雲臺山,海拔246.4 公尺,史書文獻多以「突出海洋中」、「山形峭拔」形容北竿島,另以「峰巒屈曲」描述南竿島,說明北竿島在早期先民之識覺上,具有地勢較為挺拔之意象。因此,上下專名應非指高度。然而若由中國閩東往南、北竿島的方向來看,南、北竿島與中國閩東相對距離的遠近,則能解釋上下專名的由來。本縣列島的經營開發,與距離較近的閩東長樂、連江等地緊密相連。閩東先民為躲避戰亂,或迫為生計由閩東沿海趨船到竿塘地區「埠海為塘,畫塘為田」。而南、北竿兩島中,南竿島位在北竿島的西南側,距閩東沿海較近,先民趨船到竿塘必先抵達南竿島,故有可能以「上」指稱距離較近的南竿島,「下」指稱距離較遠的北竿島。清乾隆《連江縣志》之山川圖,上、下竿塘繪於同一水平線上,且下竿塘位於上竿塘的右側,突顯出下竿塘離閩東沿海較遠的識覺特性。

 下竿塘一名自清乾隆後逐漸由北竿塘取代。「北」取代「下」,反映出先民需要更精準的方位專名,這也進一步說明,北竿塘一名已非閩東沿海先民之稱,而是來自範圍更廣大的中國東南沿海先民的稱呼。北竿塘名稱,自清同治後,漸有北竿之代稱,如清同治《福建通志》〈福寧海防圖〉中,已用北竿指稱北竿塘。「塘」一字的省略,可能與「塘」景觀的消失有關,也有可能是用字的簡化,此仍待進一步考據。

 除了北竿塘、北竿外,北竿島在清末尚有唐岐、長岐、長嶼山、打克島、中唐島等名稱。清光緒二十年(1894) 陳壽彭譯英國海軍圖官局之《中國江海險要圖誌》有載:「唐岐(Dong ki),在馬祖東北北一迷當,半島上村落六七,皆種植之區。有二峰最著,尤高者出於海上九百四十七尺。…」文中的唐岐,即為今北竿島,且該名得自於北竿島的塘岐澳而來。該澳為北竿島主要的人口聚居地之一,且當北風侵襲時可泊船。(朱正元,1902:福建海島表之長門附近海島表頁一~ 二)因此,塘岐才能由澳名,擴大為整個北竿島之稱。陳壽彭將塘岐譯為唐岐。另方面,塘岐在清同治之後也出現長岐的寫法,長與塘為福州語同音異字,因此,亦有以「長岐山、長岐島」指稱北竿島。

 民國六年參謀本部陸地測量總局所繪製之《五十萬分之一中國輿圖》〈閩侯〉一圖中,將北竿塘標為「長嶼山」,又名「打克島」,前者可能取自長岐的「長」,並加上島嶼的「嶼」而命名;後者則為「唐岐」英譯名「Dong ki」的另一個翻譯名稱。

 北竿正式成為北竿島稱謂,始於民國十八年(1929),緣於北竿塘改隸為連江縣第八區所轄之北竿鄉而來。

 二、高登

 中島西北方約1.125 公里處有一島嶼,與大陸北茭半島僅隔9.25 公里,為本縣最靠近中國大陸之島嶼,漁民舊稱「下目」,其名稱載於史籍,始於明嘉靖40 年(1561)鄭若曾《萬里海防圖論》之〈福建沿海山沙圖〉。清康熙杜臻《粵閩巡視記略》則將下目另書為「下木」。下目一名由來已久,但難以考察。

 清光緒20 年陳壽彭翻譯英國海軍圖官局之《中國江海險要圖誌》中,英國海軍稱該島為「Pai sha」或「Gordon」,陳壽彭將前者譯為「北沙」,由來不詳,後者譯為「高唐」,並於高唐一名加註另作「高登島」。Gordon」一名,為英人之姓,係英海軍為紀念鎮壓太平天國起義之英國軍人Charles George Gordon 而以其姓氏命名。

 清光緒28 年朱正元《福建沿海圖說》將下目列其譯名為「戈登島」。同一年余宏淦《新編沿海險要圖說》則載為「哥登島」。前述高唐、高登、戈登與哥登都翻自「Gordon」。其中從光緒年間到民國32 年國防部所載資料,皆將下目標示為高登島,顯見38 年國共分治前,已用高登之名。

 國軍進駐後沿用。根據朱正元文獻記載,清光緒年間高登島居民約有50 餘戶。民國44 年國軍進駐時,仍有3 戶居民,後由國軍協助遷出。因位置逼近中國大陸,構築固若金湯的地面、地下化軍防工事。

 高登境內可查到下列地名:

 (一)北山:高登島北方海拔高度73.9 公尺之山丘,國軍稱「北山」,昔日測量高度為海拔72公尺,另稱72 高地。其北、西北方兩岬角,國軍命名「忠坡」、「孝坡」。

 (二)南山:北山南方,海拔高度為100.1 公尺之山丘,國軍稱「南山」,昔日測量高度為海拔99公尺,另稱99高地。西側岬角,國軍取名「仁坡」,而東側岬角則命名為「英雄坡」。

 英雄坡緣於民國43 年11 月20 日,駐守該處之汪喜田戰士生擒共軍水鬼,為紀念其事蹟,遂稱之。47 年11 月25 日,指揮官於高登巡視時,另核定命名為「汪喜田高地」。

 (三)173 高地:高登島南方,海拔高度175.5 公尺,早年國軍測量的高度是海拔173 公尺,命名173 高地,為島上最高峰。其西北方、西方、西南方、東南方岬角,各命名為「愛坡」、「信坡」、「義坡」、「和坡」。

 (四)大維港:173 高地南方懸崖峭壁,民國44 年國軍進駐後,由軍中弟兄開鑿成一現代化港口,時任國防部長的俞大維,為紀念構工官兵之犧牲奉獻,特將碼頭命名「英雄港」。但構工官兵感念俞部長在港口興建時給予精神、物質雙重的全力支持,遂將港口命名「大維港」。

 三、大坵

 北竿島北方約600 公尺處之小島,昔日漁民稱「大塊」,緣於該島由海上觀之,形似一大塊魚身而得名。此外,由於島上盛產紫菜,冬陽斜照下,海邊礁石迸射閃閃金光,又稱「金山」。

 清光緒年間,英國海軍稱「Chung au」,該名應譯自島南的青澳而來,陳壽彭將其翻譯為「程呵」,並加註另一名稱為「北唐島」。北唐島由地理位置得之,大坵位於南唐島( 南竿島)、中唐島(北竿島)北方,故名。清光緒28 年朱正元《福建沿海圖說》載有「大姑嶼」一島,另列有譯名「清澳」。前者與大坵原稱之「大塊」福州話發音相近,故大姑嶼應為其音譯名。清澳則應為「Chung au」的音譯名。

 清光緒年間,大坵居民約有20 餘戶,民國34 年抗戰勝利至38 年大陸淪陷期間,大坵隸屬「橋仔保」管轄。39 年,馬祖行政公署將橋仔保撤銷,改置「橋仔村」,大坵仍屬之,並易名為「大坵島」--「大塊」福州語之音譯名。

 民國45 年本縣實施戰地政務,大坵居民38 戶169 人,改置獨立行政村,稱大坵村。59 年人口最多時有45 戶280 人,之後居民開始外移。至69 年僅剩11 戶35 人,隔年被併入橋仔村,79 年4 月7 日,大坵島上最後一居民遷移橋仔村,成為軍方駐守島嶼,87 年8 月15 日,北高指揮部駐守大坵之加強排撤離後,大坵成為無人島。100 年6 月27 日臺籍人士胡進江戶籍遷入,並在島上開設大坵生態樂園,現每年夏天均有固定航班往返白沙與大坵。

 四、小坵

 在大坵東北方,與大坵相隔不到30 公尺的島礁,民間稱「喪嶼」,相傳該島外側有一礁石狀似牌位,島內又有似酒桌平台與鼓之岩石,與辦喪事擺設相同,故得名。

 清光緒28 年朱正元《福建沿海圖說》載有「孫嶼」一名,另載有「交止」之譯名,前者與福州話之「喪嶼」相似,後者,據日本水路部參閱英海軍原圖所繪之《中國沿海港灣島嶼圖》標有「Kiao tse」一名來看,交止應為「Kiao tse」之中譯名,由來不詳。國軍進駐後,因其位於大坵之旁且島嶼規模較小,稱為「小坵」。島上盛產海芙蓉,早年有大坵民眾野放上百頭山羊。

 五、亮島

 距北竿島約26 公里海面上的島嶼,先民稱為「橫山」,該名稱於明天啟年間朱國禎《湧幢小品》〈東湧偵倭〉中有記載。亮島自古向為閩東沿海先民業漁範疇,且該島島形呈東北西南狹長狀,若以閩東沿海趨船由西向東航行,島嶼呈橫向矗立在前,先民可能因此指稱為橫山。

 清光緒20 年陳壽彭翻譯英國海軍圖官局之《中國江海險要圖誌》中,英海軍稱該島為「Larne islet」,「Larne」得名自西方船隻名稱。陳壽彭譯為「蘭島」,加註另作「闌島」。清光緒28 年余宏淦《新編沿海險要圖說》〈福閩海灣圖〉與民國3 年《七省沿海形勝全圖》〈吳淞口至南日嶼〉皆以「闌島」為名。

 民國6 年參謀本部陸地測量總局所繪製之《五十萬分之一中國輿圖》〈閩侯〉中稱其為「浪島」,應也是由「Larne islet」音譯而來。而以「浪」取代「闌」應與該島附近海象有關。該島附近海底地形由深度40 多公尺陡升至30 多公尺,造成海象極為不穩。

 國軍進駐之初,仍沿用「浪島」一名。民國56 年3 月25 日,國防部長蔣經國巡視浪島,取其「亮照大陸、島立中天」之意,易名「亮島」,該名沿用至今。

 亮島有一趙大王廟,肇建年代不詳。民國44 年9 月20 日,東湧守備部隊攻占該島,自此成為國軍所控制的領土之一。54 年3 月15 日,北高師派兵駐守,興築各項軍防工事。54 年至55 年,國軍弟兄於亮島西南方開闢對外交通港口,錢百勝戰士攀附懸崖不慎墜落殉國,島上官兵為紀念其貢獻,建成後定名「百勝港」。島上最高峰,海拔91 公尺之清勉山,乃紀念亮島指揮官王清勉上校而命名。

 民國100 年9、12 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陳仲玉團隊受連江縣政府委託,進行亮 島百勝港、島尾一、島尾二三處遺址挖掘,出土史前遺物,經碳14 同位素測定年代,確定島尾一為8 千年前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遺址有約8200 年前的墓葬與「亮島人」遺骸,震驚兩岸考古界。

六、蛤蜊島

 尼姑山東南方一小島,漲潮時與尼姑山以海相隔,退潮時與其相連,先民稱「假萊」,該名由來據說是島形像一種海濱生物,也有一說是島形像一種裝漁獲的漁具。清光緒20 年陳壽彭譯英國海軍圖官局之《中國江海險要圖誌》中,英國海軍稱該島為「Kia Lai」,應為假萊的音譯名,陳壽彭又將「Kia Lai」中譯為「蛤蜊」。國軍進駐後,將該島標註為蛤蜊島。該島茅草極為繁盛,昔日為白沙居民之「大眾柴埕」,平水尊王廟亦擁有部分柴埕,曾租予南竿牛角居民利用。

 七、獅嶼(含峭頭與無名島)

 位於北竿機場跑道北端、風山下岬角東北方海域約500 公尺處,有兩座島礁佇立,先民稱為「獅」,此乃是因為從遠處眺望,其外貌酷似兩頭趴睡的獅子。清光緒二十八年朱正元《福建沿海圖說》〈長門附近海島表〉則載為「獅嶼」,譯名為崖頭。現也有地圖標為鍊獅嶼。

 獅嶼的東島稱為公獅,因其面積較西島小,也稱為小獅,公獅前有一巨石,先民另稱「獅球」。

 日本水路部參閱英海軍原圖所繪之《中國沿海港灣島嶼圖》,在東島東緣地勢最陡處標有「Bluff Hd」。「Bluff Hd」即為「Bluff Head」的縮寫。朱正元《福建沿海圖說》的崖頭應為「Bluff Hd」的譯名。民國54 年聯勤總部測繪署所繪製之〈馬祖列島〉圖,東島稱為「峭頭」。峭頭應也是譯於「Bluff Hd」而來,目前多數地圖仍沿用峭頭一名稱呼東島。

 獅嶼的西島稱為母獅,又因其面積較東島大,也稱為大獅。民國54 年聯勤總部測繪署所繪製之〈馬祖列島〉圖,西島稱為「無名島」,為國軍所命名。民國56 年3 月24 日,國防部長蔣經國至北竿巡視防務,將無名島易名為「明島」,以示大陸黑暗,我方光明。但目前多數地圖仍以無名島標註西島。

 獅嶼曾有民眾放養山羊,除了芒草與草坪外,島上幾無其他樹木,岩壁間隨處可見海芙蓉生長,大陸漁船近年常登島採集海芙蓉及蚵類。

 八、蚌山

 位於螺山南方的小島,海拔高度約59 公尺,該地為早期商、漁船駛入塘岐澳之起始點,先民稱為「塘岐頭」。國軍進駐後,以該島外形如蚌殼一樣而稱為蚌山。

 九、螺山

 蚌山的北方小島,海拔高度約48 公尺,因其東側礁石羅列蜿蜒如蛇,先民舊稱為「蛇沙」,後蛇沙一名逐漸擴大指稱整個小島。國軍進駐後,以該島外形猶如螺一般而稱為「螺山」。

 十、進嶼

 位於北竿島西側海域約5.5 公里處,先民稱「進士嶼」或「進嶼」。明萬曆《明經世文編選錄》〈題琉球咨報倭情疏〉一文中可見進嶼之名,可知進嶼於明末已存在。該名由來有二說:其一,據傳為清道光年間,北竿島上有一對相愛的青梅竹馬,男子為求功名赴京趕考,中得進士後卻遺棄愛侶,女子最後削髮為尼,隱居山中,抑鬱而終,後人將該山稱尼姑山。然而,男子京都仕途不得志,掛冠還鄉卻得知昔日愛侶已死,悔恨莫及,自此隱居尼姑山西側沿海小島,後人遂將該島稱為「進士嶼」。其二,宋代、元代之交,有位李姓抗元名將在進嶼自刎,死後英魂不滅,時常顯靈庇佑漁民,漁民稱為耳聾大王。元末,朱元璋遣將入閩討伐,耳聾大王顯靈化為一盞明燈,導引軍將順利進入閩江。明朝建立後,朱元璋為感念其導引功勞,敕封為平水尊王,其駐留的島嶼也敕封為進嶼。二說正確性仍有待進一步考據。

 清光緒20 年陳壽彭翻譯英國海軍圖官局之《中國江海險要圖誌》中,英海軍稱該島為「Chung she」或「Paste rock」,陳壽彭將前者譯成長蟢,後者譯成膠黏石,並另註有帕司特石一名。「Chung she」可能由「進士」音譯而來。「Paste rock」雖譯為膠黏石,但Paste也有麵團之意,該島由海上觀之,外貌頗似一麵糰,可能為英海軍命名緣由。國軍進駐後,稱為蛇島,因島礁上無蛇且外觀亦不似蛇形,當地遂有一說:疑為早年國共對峙,國軍恐大陸船隻登岸而故意名之。然就先前島礁各名考證,國軍有沿用英海軍命名之實,故蛇島一名,可能取自「Chung she」之「she」,再中譯為「蛇」而得名。現進嶼、蛇島二名官民皆有稱之。民國88 年公告為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

 十一、三連嶼

 北竿東北外海,峭頭東方海面約3.8 公里處,由三個小島所組成,漁民稱為「票」,是海上礁石之意。最南方因島礁地勢較為平坦,稱為「坪票」;居中島礁頂部呈現尖狀,稱為「尖票」;最北因面積最大,故名「大票」。清光緒20 年陳壽彭翻譯英國海軍圖官局之《中國江海險要圖誌》中,英國海軍稱「Trio rocks」,陳壽彭譯為「三石」,係一群三小島也。國軍進駐後,稱「三連嶼」。

 民國88 年公告為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

 十二、中島

 大坵與高登之間的一個小島,因位置居其中,昔日漁民稱為「中流」或「中柱」,國軍進駐後,易名「中島」。

 中島為馬祖列島燕鷗主要棲息地,島上除海魚可供作食物外,島上的濱柃木、海芙蓉也可供作鷗類棲息、孵育的屏障。民國88 年公告為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次年生態攝影家梁皆得在島上拍到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震驚國際鳥界。

 十三、白廟

 位於高登島英雄坡岬角東北東海面約750 公尺處,有一小島礁,頂部有燕鷗白色糞便之堆積,經年累月下,覆蓋成狀似廟堂之燕脊,先民稱「白廟」,漁民又稱「白票」,同三連嶼的「票」,福州話是海上礁石之意。白廟附近海域為早期漁民延繩釣的主要漁場,民國88 年公告為馬祖列島
燕鷗保護區。

 十四、鐵尖島

 位於高登島西南方約125 公尺處,因其外貌形似早年先民炒菜使用之鐵勺,福州話發音為「鐵尖」,漁民又稱為「鐵鼎」、「覆鼎」或「瓢羹」。清末,英國海軍稱為「Gordon Rock」,應得名自位於高登島旁。清人陳壽彭譯為高唐石。國軍進駐後稱為鐵尖島。該島也是燕鷗重要棲息地,民國88 年公告為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

 十五、鵲石

 北竿蛤蜊島東南方海面約750 公尺處,南北竿漁民俗稱「桶楻沙」,乃因其外貌形似早期漁民使用之竹筒浮標而名之。牛角漁民則稱為「金鉤釣」,由來不詳。清光緒年間英國海軍命名為「Magpie rock」,陳壽彭翻譯為「麻克璧石」,該名乃因其位於英海軍命名的北竿南方麻克璧灣外側,故得名。民國54 年,聯勤總部測繪署繪製之〈馬祖列島〉一圖中,該礁石被標示為「鵲石」,係前述「Magpie rock」之中譯名稱。

 十六、龜島

 位於芹壁村近海一個小礁石,先民稱為「鏡」,乃因其上層岩石色白而光亮,如同古人所使用之銅鏡鏡面,而當海水退潮,小島東側礁石出露與之相連,島嶼的外貌就形似一個帶有握柄的銅鏡,故得名。此外漁民也稱該島為「芹仔」,緣於其外觀狀似稻草堆。由於形狀極似烏龜,現今多稱龜島或烏龜島。

 十七、老鼠

位於高登東北方海面約2.75 公里的小礁石,其外觀酷似老鼠背,乃得名。位置距離北竿較遠,戰地政務時期,該島被視為中華民國與大陸海域之分界點,漁船不得越過此線。

 第四節、莒光鄉島礁地名由來

 莒光鄉包含東莒島、西莒島…等七座島嶼,其面積與海岸線長度如表8-3。以下分別敘述各島礁的地名由來:

表8-3:莒光鄉各主要島礁面積與海岸線長度一覽表
第一章 轄境各島嶼地名由來  照片
資料來源:連江縣地政事務所

 一、東莒島

 東莒島最早稱為東沙,明萬曆年間已有該名出現:《明實錄閩海關係史料》〈史料三-神宗實錄〉載有萬曆四十五年巡撫福建右副都御史黃承玄疏奏:「五月十一日,東沙外洋有倭船三隻為風所破,倭賊二百餘人棲泊本山修舟華劫搶。…長島倭…今年四月…歷韭山、牛欄磯、南麂、白犬澳等處搶擄漁戶,往來劫掠…。」明崇禎《長樂縣誌》〈長樂縣防海圖〉中,明確標示東沙在白犬(今西莒島) 的東部。東沙一名由來,一方面因位在西莒島的東側,二方面因該島沿海多沙灘,特別是福正村澳口、艋澳(猛澳)、後澳一帶,因而得名。清乾隆之後,史籍文獻多寫為「東獅」。在福州語發音上,「獅」與「沙」兩者相同,故史籍才產生混稱。此外,當地住民承先民說法,也將東莒島稱為「下沙」。「下」的由來可能與早期閩東沿海漁民的生活經驗有關。今東莒、西莒島早在明崇禎年間,已是長樂文石港澳民捕漁的活動範圍,若由長樂沿海至兩島附近海域,必先抵達距離較近的西莒島,繼之才可至東莒島,故前者被先民稱為「上沙」、後者則稱為「下沙」。

 清同治後,東莒島多被併入群島中,也有東犬的名稱出現。清同治金約翰《海道圖說》,將東西莒兩島與東莒南方的林頭嶼(林坳嶼),合稱白犬列島。其中將東莒稱為東沙。清光緒二十年(1894) 陳壽彭譯英國海軍圖官局之《中國江海險要圖誌》,將東西莒兩島與東莒南方的林頭嶼(林坳嶼),合稱白犬(Pi kuen or white dogs),文中將東莒島稱為東犬(Tung kuen) 或東島。東犬一名,應是相對於西側的白犬而得。《中國江海險要圖誌》中,又將西莒島稱為東沙(Tung sha or East sand),另註作「西犬」。顯然英海軍將東沙之名誤植於今西莒島,以致於日後參閱英海軍原圖之中國、日本相關地圖,亦出現將東沙一名標於西莒島之謬誤。清光緒二十八年朱正元《福建沿海圖說》〈長門附近海島表〉已將東犬列為東莒島的正式島名。

 民國三十九年馬祖行政公署成立後,東西莒兩島設立「白肯區」,「肯」為犬之福州語譯稱。民國四十二年長樂縣恢復設治,東莒島設立「東肯鄉」。民國四十五年七月,本縣正式實施戰地政務,東肯鄉改為「東犬鄉」。民國四十九年九月,東犬鄉與西犬鄉合併,改設「白犬鄉」。民國六十年十一月七日,馬祖防衛司令部奉國防部指示,將「白犬鄉」更名為「莒光鄉」,並將東犬、西犬改稱為「東莒」、「西莒」。莒光乃先總統蔣中正命名,寓意「毋忘在莒」、「光復大陸」。

 二、西莒島

 西莒島最早稱為白犬,明萬曆年間已有該名出現:《明實錄閩海關係史料》〈史料三-神宗實錄〉載有萬曆四十五年巡撫福建右副都御史黃承玄疏奏:「五月十一日,東沙外洋有倭船三隻為風所破,倭賊二百餘人棲泊本山修舟華劫搶。…長島倭…今年四月…歷韭山、牛欄磯、南麂、白犬澳等處搶擄漁戶,往來劫掠…。」明崇禎《長樂縣誌》〈長樂縣防海圖〉中,明確標示白犬在東沙(今東莒島) 的西部。白犬一名由來,乃因該島西南方的山坡岩層斜峭,顏色呈白色,即使是霧天,也比其他島嶼容易辨認,(陳壽彭,1969:717) 且由今坤坵對面之蛇島往該島遠眺,其外貌形似一隻蹲犬,(陳國土,1986:76;杜臻,1983:1089) 故得名。此外,當地住民承先民說法,也將西莒島稱為「上沙」。「上」的由來可能與早期閩東沿海漁民的生活經驗有關。今東莒、西莒島早在明崇禎年間,已是長樂文石港澳民捕漁的活動範圍,若由長樂沿海至兩島附近海域,必先抵達距離較近的西莒島,繼之才可至東莒島,故前者被先民稱為「上沙」、後者則稱為「下沙」。

 清同治後,西莒島多被併入群島中,白犬成為列島名,西莒島也出現中犬、西犬、東沙、西沙、西獅等名稱。清同治金約翰《海道圖說》,將東西莒兩島與東莒南方的林頭嶼(林坳嶼),合稱白犬列島,其中將西莒島稱為中犬。清光緒二十年(1894) 陳壽彭譯英國海軍圖官局之《中國江海險要圖誌》,將東西莒兩島與東莒南方的林頭嶼(林坳嶼),合稱白犬(Pi kuen or white dogs),文中將西莒島稱為東沙(Tung sha or East sand),另註作「西犬」。顯然英海軍將東沙之名誤植於西
莒島,以致於日後參閱英海軍原圖之中國、日本相關地圖,亦出現將東沙一名標於西莒島之謬誤。

 清光緒二十八年朱正元《福建沿海圖說》〈長門附近海島表〉將西犬列為西莒島的正式島名,也標有西沙的異稱,西沙一名,應是相對於東側的東沙而得。民國十一年《福建通紀》〈福建漁業志〉又將西莒稱為西獅。獅即為福州語沙的同音異字。

 民國三十九年馬祖行政公署成立後,東西莒兩島設立「白肯區」,「肯」為犬之福州語譯稱。民國四十二年長樂縣恢復設治,西莒島設置「白肯鎮」。民國四十五年七月,本縣正式實施戰地政務,白肯鎮改為「西犬鄉」。民國四十九年九月,西犬鄉與東犬鄉合併,改設「白犬鄉」。民國六十年十一月七日,馬祖防衛司令部奉國防部指示,將「白犬鄉」更名為「莒光鄉」,並將東犬、西犬改稱為「東莒」、「西莒」。莒光乃先總統蔣中正命名,寓意「毋忘在莒」、「光復大陸」。

 三、林頭嶼(林坳嶼)

 位於東莒懷古亭南側外海,距東莒島南方約175 公尺的島礁,先民稱為「龍」或「龍頭」,因從海上觀其外貌形似中國傳說中的龍。清光緒年間英海軍在《中國江海險要圖誌》中,將龍頭譯為「Ling tau」,陳壽彭則再將Ling tau 譯為「林頭」,另註「南犬」一名,乃因其位於東犬之南而得名。國軍進駐後,除沿用林頭一名外,另稱「林坳」,其中「坳」,應緣自該島由大浦外海觀之,其中部有低凹下陷的山谷地形而得名。民國102 年連江縣政府定名為「林頭嶼」。

 林頭嶼早年有人居住,因缺乏水源而搬離。島嶼以浪濤、怪石與濱柃木聞名,一株近百年的濱柃木更是珍品。島礁上的怪石造型,也堪稱一絕,有烏龜、小白兔、望子龜的造型,也各有其故事。

 四、西牛嶼( 犀牛嶼)

 東莒島西北方有一島礁,先民稱為「西牛鼻」,係緣於該島每當海水退潮後,可露出一片連島礫灘將東莒島與該島相連,使其成為東莒島西北方向海突出的岬角,且因該岬角由福正澳口方向觀之,形似一頭牛犛田時拱起的牛背,退潮出露的連島礫灘猶如該牛的尾巴,加上其方位在西邊,故稱「西牛鼻」。

 根據日本水路部參閱英海軍原圖所繪之《中國沿海港灣島嶼圖》〈402 閩江附近〉所載,英海軍將西牛鼻稱為「Yung liu」,另將位於西牛鼻西側的中流標為「Si nui au」,此顯然是英海軍誤植的結果。國軍進駐後,沿用英海軍誤植的名稱,將西牛鼻的「Yung liu」譯為永留嶼,中流的「Si nui au」譯為犀牛嶼。直到目前,仍有不少地圖將西牛鼻標為永留嶼,事實上,本島應稱為犀牛嶼。

 民國102 年連江縣政府將西牛鼻定名為「西牛嶼」退潮後大約600 公尺長之連島礫灘地景,成為觀光熱點,莒光鄉公所在此舉辦過多屆東莒花
蛤節。

 五、蛇山

 西莒坤坵西側沿海,有數座小島礁由北向西南成串排列,漲潮時彼此分隔,退潮後,其南側礁石出露形如蛇頭,蛇頭後方之礁石蜿蜒如蛇身,因此早年漁民稱為「蛇山」。

 清光緒年間英國海軍在《中國江海險要圖誌》中,命名為「Breakwater rocks」,清人陳壽彭將其翻譯為「激水列石」,並標為「諸石與沙嘴接連屬,是東沙路避風處,由其以障東北風之漲也」,因此「Breakwater rocks」,應為具有阻斷風浪功效的礁石。國軍進駐後沿用「蛇山」一名,又稱「蛇島」。

 六、大魚(大嶼)

 東莒福正港東北方海面2 公里處,一座貌似烏龜的島礁,據傳因龜字有忌諱,因此漁民改稱「魚」,而因東方海面上有另一小礁石,大小之分,故先民稱本島礁為「大魚」。清光緒年間英國海軍在《中國江海險要圖誌》中,除將大魚譯為「Ta yu」外,另將其稱為「baslte rock」,清人陳壽彭譯為「砲臺石」。國軍進駐後,改稱「大嶼」,而一旁較小的礁石則稱「小嶼」。

 民國102年連江縣政府分別定名為「大魚」、「小魚」。大魚盛產不帶沙紫菜,是上等貨。

 七、中流嶼( 永留嶼)

 位於東莒與西莒兩島之間的島嶼,先民稱為「中流」。根據日本水路部參閱英海軍原圖所繪之《中國沿海港灣島嶼圖》〈402 閩江附近〉所載,英海軍將中流稱為「Si nui au」,另將位於中流東方的西牛鼻標為「Yung liu」,此顯然是英海軍誤植的結果。國軍進駐後,沿用英海軍誤植的名稱,將中流的「Si nui au」譯為犀牛嶼,西牛鼻的「Yung liu」譯為永留嶼。直到目前,仍有不少地圖將中流標為犀牛嶼,事實上,本島應稱為永留嶼。

 民國102 年連江縣政府定名為「中流嶼」。島礁周圍海域為漁民捕撈帶魚極佳場所,同時也是燕鷗重要棲息地。

 第五節、東引鄉島礁地名由來

 東引鄉包含東引島、西引島…等六座島嶼,其面積與海岸線長度如表8-4。以下分別敘述各島礁的地名由來:

表8-4:東引鄉各主要島礁面積與海岸線長度一覽表
第一章 轄境各島嶼地名由來  照片
資料來源:連江縣地政事務所

 一、東引島、西引島

 東引島的東引一名,最早出現在明代,明嘉靖40 年(1561) 鄭若曾《萬里海防圖論》之〈福建沿海山沙圖〉,已標示「東引山」一名。但在其他史籍中,東引又有東涌、東湧、東永等稱呼。

 明萬暦董應擧《崇相集選錄》〈黃中丞勘功揭〉即載有「東涌」之稱:「明照得沿海苦倭,其來已久;彼勢張則地方糜爛、我策得則俄頃收功,其固然耳。憶自萬曆丙辰奸徒構倭,棲泊東涌,…。」明朱國禎《湧幢小品》〈東湧偵倭〉則將東引島稱為東湧。清雍正初年《清初海疆圖說》〈福建海圖說〉,則標有「東永」一名。前述各稱中,以東湧最為普遍,涌與湧互為通用,引、永則是湧之福州語同音異字名稱。因此,東引島的最初名稱,應為東湧( 東涌)。

 東湧一名之稱,除了與島嶼所在位置有關,也深受附近海域的海象特徵影響。民國六十八年《連江縣誌》提及東引島「周圍水深達四十餘尋,急流洶湧,因是得名」。東引島周圍海水深度,大略介於45~60公尺,冠於本縣各島周圍海域,深度一直延續至亮島東側海域才轉為三十公尺左右,由於東引與亮島間海底坡度變化不大,海浪前進速度快,但至亮島東側海域坡度陡增,使海浪波長縮短,浪高增大,海象變得極不穩定,因而閩東居民趨船經過亮島駛向東引島的海面上,便有湧浪轉大之感,加上閩東沿海的眾多島嶼中,東引島正好位於極東的位置上,因此,先民才會以東湧命名。

 東湧(涌、引、永)一名早期的指涉範圍,多含括今東引島、西引島,且兩島被記載為東山(島)、西山( 島)。以東湧指涉東引島,西湧指稱西引島的狹義名稱,遲至清道光年間才出現:道光十二年周凱《廈門志》:「又東外勢約有四更遠有二嶼,曰東永。…二嶼居於東西方,所謂東永、西永也」。究其原因,應與移民開發有關。清嘉慶蔡牽海匪肅清後,閩東先民多遷入面積較大的東引島定居,透過眾人的口說,東永逐漸成為東引島的指稱地名,而為了辨識兩島,西永也漸成為西引島的指稱地名。

 民國以後,兩島仍以東湧作為行政區名稱。民國四十五年七月十六日,本縣實施戰地政務,將東湧鄉正式更名為「東引鄉」,更名原因乃緣於東引島建有燈塔指引過往船隻,加上國軍駐守島上,具有指引我軍早日直搗黃龍,收復河山之象徵意涵。隨著鄉名改稱,轄區內之東湧島、西湧島同時改為東引島、西引島,並沿用至今。

 二、南引島

 位於東引島南方海面21公里處有一小島礁,先民稱之為「大礁」,因其面積規模比「小礁」(今亮礁) 大而得名。在一般地圖上此島多標示為「東沙」,由來不詳。清光緒年間英國海軍將東沙譯為「Tung sha」,另稱為「Alligator」,Alligator 為鱷魚之意,應為英軍以其外貌命名而來。清人陳壽彭將Alligator 譯為鱷魚島、鱷魚石,又另加註龜山一名,其由來不詳。國軍進駐後稱為東沙島。民國六十四年三月一日,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奉國防部指示,將「東沙島」更名為「南引島」,原因是「東沙島」與我國南海中「東沙島」同名,易造成混淆,故以其位於東引鄉南方,改稱為南引島。

 南引島經長年風化與海水侵蝕,奇岩怪石,極具特色。雖無人居住,但島上有簡陋的小廟,並有石碑。

 三、雙子礁

 位於東引島南方外海,與駐守東引兩棲部隊營區僅一水之隔,居民稱「猴礁」,兩座並立的島礁中間有海溝,稱「猴礁門」。國軍進駐後改稱為「雙子礁」,取其兩礁並立,如同孿生子之意。

 雙子礁昔日海產豐富,盛產淡菜、筆架。

 四、亮礁

 位於亮島南方約15 公里海面上有一礁石,面積較東南方之南引島小,昔日漁民稱為「小礁」。清末英國海軍命名為「Larne rock」,其與Larne islet 皆得稱於西船名。清人陳壽彭譯為「蘭石」,並註有「闌石」、「蘭露石」。民國6 年參謀本部陸地測量總局所繪製之《五十萬分之一中國輿圖》〈閩侯〉中,標示為「浪岩」,應為譯自於Larne rock 而來。民國五十六年浪島改名為亮島,浪岩亦同時改稱為「亮礁」。

 五、北固礁

 位於西引島東北方海面約600 公尺處有一礁石,頂部岩石形狀有如公雞雞冠,居民稱「雞礁」,一旁的小北固礁則稱「雞礁仔」。雞礁位於北緯26˚23'08",國軍進駐後,以其位處臺灣轄區之極北地理位置,具有鞏固國土意涵,改稱「北固礁」。

 北固礁海域漁產豐富,礁上貝類多,尤其淡菜又大又肥。


板主管理 -回標題列表- -我要回應文章-